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71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愧怍(zuó)嗥鸣(háo)污秽(suì)澎湃(bài)义愤填膺(yīng)

B.取缔(dì)花圃(pǔ)殷红(yān)镐头(gǎo)迥乎不同(jiǒng)

C.亘古(gèn)涎水(dián)粗拙(zhuō)山巅(diān)鲜为人知(xiǎn)

D.诘问(jí)镐头(gǎo)校补(jiào)震悚(sǒng)九曲连环(qǔ)

【答案】B

【解析】

【详解】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

B项正确。

ACD三项修改为:

A.愧怍(zuò)污秽(huì)澎湃(pài);C.涎水(xián);D.诘问(jié)九曲连环(qū)。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斑澜疮疤锋芒必露气势磅礴慷慨淋漓荒草萋萋

B.谰语孤孀一反即往微不足到当知无愧家喻户晓

C.塌败霹雳警报迭起浩浩荡荡亦复如是群蚁排衙

D.烦琐屏嶂鞠躬尽瘁妇儒皆知锲而不舍一泄万丈

【答案】C

【解析】

【详解】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C项正确。

ABD三项修改为:

A.斑斓锋芒毕露;B.微不足道;D.屏障妇孺皆知一泻万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C.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D.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迷离。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气冲牛斗: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使用不恰当。

B项,可歌可泣:

意思是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使用恰当;C项,家喻户晓:

意思是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使用恰当;D项,扑朔迷离:

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会扑腾不停,雌兔也会眯上眼睛,在地上跑的时候雌雄难辨。

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使用恰当。

【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词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是我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量却增长10%。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句式杂糅,删去“的缘故”;B.减少不能用倍数;C.两面对一面:

去“否”;D项,正确。

【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黄河颂》从自然特征、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D.“我在”和“海燕在高傲的飞翔。

”两句中的“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和“介词”。

【答案】D

【解析】

【详解】要求学生牢记所学

文学常识。

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

“海燕在高傲的飞翔。

”的“在”是副词。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B.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

“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C.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D.“请到里边坐。

”她带着惊惶的神情说。

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BCD三项正确。

A项错误。

应将第一个逗号改成破折号。

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③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⑤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

A.③⑤①④②B.③①⑤②④C.③⑤①②④D.①⑤③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意思可知,③句总说,引出“选择”

话题,故放在首位。

接下来四句可以分为两组,⑤①是一组,构成并列,讲彷徨和草率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①句有“也”,可知⑤在前,①在后;②④两句为一组,讲选择时应该注意什么,根据④句“除此之外”可知②前,④在后。

因此正确的顺序是:

③⑤①②④。

故选:

C。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⑴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不妨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

⑵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

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

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

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

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

“天空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⑶先看一下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

以字母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是一维的。

以圆珠笔写英文字,弯弯曲曲犹如蛇行。

英文书法精品是用鹅毛笔或沾水钢笔写出的,随用力轻重不同,笔迹宽度略有变化显示出空间韵律,比圆珠笔写出的笔迹更美,源出于宽度方向的附加自由度。

但钢笔字宽度变化有限,犹如前例之蛇洞略放宽些而已,充其量也只能说具有一维半空间。

⑷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美难以言语形容。

⑸字如其人:

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黄、米、蔡……名家辈出,各领风骚。

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⑹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

汉字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

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

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

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划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

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基础。

⑺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⑻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

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⑼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⑽书法讲究笔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

笔也有自由度:

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

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

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

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

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

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

笔颖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颜真卿楷书严正丰厚极富质感,柳公权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

不信吗?

笔力千钧之赞语曰:

力透纸背。

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⑾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节选自《科学是大众的》)

8.下面对汉字书法演绎出多维之美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法讲究构架

B.汉字书法讲究悬腕

C.汉字书法讲究笔法

D.汉字有六书造字法

9.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空中飞鸟比原野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证明维度越多则自由度越大的道理。

B.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它的多维空间,来自众多书法家的瑰丽奇美的个性和风格。

C.毛笔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维度,是因为毛笔比其他书写工具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D.颜柳书法力透纸背,能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应,体现了汉字书法的三维效果。

10.下面说法符合原文相关知识的一项是

A.书法课上,书法老师强调:

“手腕要悬空,使汉字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从而具有三维美。

B.语文课上,小红说:

“中国的汉字真美啊!

象形字可以模拟事物的外形,指事字可以指向事情事物,会意字可以让人体会其中的意义,形声字义与声相结合,这就是汉字的三维美啊!

C.书法展览会上,小刚说:

“这一幅幅毛笔书法作品、钢笔书法作品、圆珠笔书法作品真美啊!

它们的美是三维的。

D.郊游时,在田野上奔跑的小明面对着天空大喊:

“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最自由,因为我的活动空间是三维的。

【答案】8.D9.B10.A

【解析】

【8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根据第五段“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第六段“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

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故“汉字有六书造字法”不是汉字书法演绎出多维之美的主要原因。

选A。

【9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根据第六段“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

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第七段“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

”可知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第五段“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而不是自由度来自书法家的个性和风格。

故选B。

【10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汉字书法演绎出多维之美的主要原因”分析,B项“这就是汉字的三维美啊!

”应改为“这就是汉字的二维美啊!

”;C项,“钢笔书法作品、圆珠笔书法作品”属于二维美。

D项,与本文无关。

故选A。

11.根据上下文或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争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借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答案】

(1).

(1)独坐幽篁里

(2).

(2)惟解漫天作雪飞(3).(3)将军百战死,(4).壮士十年归(5).(4)马上相逢无纸笔,(6).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

【详解】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幽篁”“惟”“漫”“逢”“报”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

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诗歌鉴赏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虽然两诗都写到了“闻折柳”,但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1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它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

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案】12.《塞下曲》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爱国激情。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13.

(1).何人不起故园情

(2).听到《折杨柳》曲后思念家乡和亲人。

14.“暗”有隐约、悄然之意,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在不经意间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忧伤;“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

【12题详解】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起首四句是说,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没有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结合“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爱国激情;《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缥缈的笛声中,我听到了怀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折杨柳》。

笛声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

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

“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

【13题详解】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结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的意思“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分析,主旨句是: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是诗人听到《折杨柳》曲后思念家乡和亲人。

【14题详解】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分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是猜测性的问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暗”有隐约、悄然之意,引起人们无限的忧伤。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满”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听到笛声后的孤寂心情。

15.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

(1)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和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图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示例一:

我选A图,

(2).因为A图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人物和人物的身份。

示例二:

我选C图,因为画面上有一批高大的骆驼,和一个低垂着头的人物,骆驼跟小说的相关情节有关,祥子因它而得名。

人物低着头,暗示了祥子不堪生活重压。

(3).

(2)曹先生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涉及的名著是《骆驼祥子》。

要重点关注课本涉及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1)选择作品的封面,要联系作品的内容、主题等,使封面与内容、主题相符合。

从所给的三幅图来看,只能从A或C中选,如果选A,可从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方面阐述理由;如果选择C,可从故事的名字和主题入手阐述理由。

不可选B,因为B的画面明快,充满希望和生机,与小说的主旨和格调不符。

(2)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解答这类题需熟读名著,理清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根据人物关系达到识记的能力。

本题根据阅读积累可知,应填“曹先生”。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拼命挥手

余秋雨

①这个故事,是很多年前从一本外国杂志中看到的。

我在各地演讲的时候,总会频频提及。

②一个偏远的农村突然通了火车,村民们好奇地看着一趟趟列车飞驰而过。

有一个小孩特别热情,每天火车来的时候都站在高处向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

他挥手几天后终于满腹狐疑:

“是我们的村庄太丑陋,还是我长得太难看?

或是我的手势错了?

还是我站的位置不对?

”天真的孩子郁郁寡欢,居然因此而生病。

生了病还强打精神继续挥手,这使他的父母十分担心。

③他的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决定到遥远的城镇去求医问药。

一连问了好几家医院,所有的医生都摇头。

晚上,这位农民夜宿在一个小旅馆里,一声声长吁短叹吵醒了同室的一位旅客。

农民把孩子的病由告诉了他,这位旅客呵呵一笑又重新睡去。

④第二天农民醒来时,那位旅客已经不在了,农民在无可奈何中凄然回村。

刚到村口他就见到了兴奋万状的妻子,妻子告诉他,孩子的病已经好了。

今天早上第一班火车通过时,有一个男人把半个身子伸出窗外,拼命地向孩子招手。

孩子跟着火车追了一程,回来时已然痊愈。

⑤这位陌生旅客的身影几年来一直在我心中晃动,我想,作家就该做他这样的人:

能够被别人的苦难猛然惊醒,惊醒后也不进行廉价的劝慰,居然能呵呵一笑安然睡去;睡着了又没有忘记责任,第二天赶了头班车就去行动。

他没有到孩子跟前去讲太多的道理,只是代表所有的乘客拼命挥手,把温暖的人性交还给了一个家庭。

⑥孩子的挥手本是游戏,旅客的挥手是参与游戏。

我说,用游戏治愈心理疾病,这便是我们文学艺术的职业使命。

(选自《读者》)

16.选文开头提及的“这个故事”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7.按照括号内的要求揣摩下列语句。

(1)他挥手几天后终于满腹狐疑:

“是我们的村庄太丑陋?

还是我长得太难看?

或是我的手势错了?

还是我站的位置不对?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2)农民把孩子的病由告诉了他,这位旅客呵呵一笑又重新睡去。

(理解句子的含义)

18.文章第②段写“居然因此而生病”,那小孩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阅读全文,说说题目“拼命挥手”的内涵。

【答案】16.小孩因挥手无人理而生病.陌生旅客挥手回应,帮他治好病。

17.

(1)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小孩因挥手无人理而疑感的心理,表现了小孩天真的性格。

(2)刻画了陌生旅客听完农民叙述孩子的病由后表面毫不在意的情状,与下文的议论相互照应,暗含了陌生旅客没有讲太多的道理,而是用实际行动把温暖的人性交还给一个家庭。

18.满腔的热情没有得到乘客的回应。

19.表面上是陌生旅客对小孩挥手的回应,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同行的期望,对温馨人性的渴望。

【解析】

【16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

注意人物+事件。

人物,小孩、陌生人;事件:

小孩挥手无人理而生病。

陌生人代表乘客向其挥手。

故可概括为:

小孩因挥手无人理而生病。

陌生旅客挥手回应,帮他治好病。

【17题详解】

(1)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结合“他挥手几天后终于满腹狐疑:

‘是我们的村庄太丑陋?

还是我长得太难看?

或是我的手势错了?

还是我站的位置不对?

’”分析,这些都是小孩所想,故是心理描写。

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小孩因挥手无人理而疑惑的心理,表现了小孩天真的性格。

(2)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

结合“睡着了又没有忘记责任,第二天赶了头班车就去行动。

他没有到孩子跟前去讲太多的道理,只是代表所有的乘客拼命挥手,把温暖的人性交还给了一个家庭。

”理解即可。

【18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结合“有一个小孩特别热情,每天火车来

时候都站在高处向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

天真的孩子郁郁寡欢,居然因此而生病。

生了病还强打精神继续挥手,这使他的父母十分担心。

”分析,原因是:

满腔的热情没有得到乘客的回应。

【19题详解】

要求学生分析题目内涵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

结合本文分析,表层含义是:

陌生旅客对小孩挥手的回应;深层含义结合“孩子的挥手本是游戏,旅客的挥手是参与游戏。

我说,用游戏治愈心理疾病,这便是我们文学艺术的职业使命。

”是: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同行的期望,对温馨人性的渴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朗读与呐喊

莫言

①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

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

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

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

叫你莫言?

呸!

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

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

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

“他呀,根本不行!

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②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

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

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

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③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

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④“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

呱!

呱!

呱!

……”

⑤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

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

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

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

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

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

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⑥“……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