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1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docx

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

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案)

(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班级学号得分

(说明:

每题15分,共150分。

1.(2016届山东枣庄三中高三12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5分)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

洪武十八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

帝问:

“汝蹇叔后乎?

”瑢顿首不敢对。

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

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

“朕且用义。

”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

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

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

帝与太子俱爱重之。

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

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

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

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

“何过虑?

”义曰:

“恐卤莽为后忧耳。

”帝两是之。

杨荣尝毁义。

帝不直荣。

义顿首言:

“荣无他。

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

”帝笑曰:

“吾固弗信也。

”宣宗即位,委寄益重。

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

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

遣医往视,问所欲言。

对曰:

“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

”遂卒,年七十三。

赠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

士奇常言:

“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明史·列传三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朕且用义且:

暂且。

     

B.能委曲导意委曲:

婉转地。

C.迨世宗营永陵迨:

等到。

D.杨荣尝毁义毁:

诽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手书赐之帝两是之

B.为更名“义”恐卤莽为后忧

C.时旧臣见亲用者即左右有谗荣者

D.帝与太子俱爱童之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

(3)用“/”给文言文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B.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C.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D.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蹇义由于上奏论事都能合乎皇帝的意旨,加上他的诚实厚道,使得几代皇帝对他都很倚重。

B.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国大事都倚仗他办理,甚至皇帝巡视北京,都要蹇义“辅皇太子监国”。

C.在修筑先皇寝陵时,宣宗皇帝询问蹇义、夏原吉,他们赞同皇帝遵从先皇勤俭节约的想法,后来修造皇陵都沿袭节俭的做法。

D.杨士奇拿张咏、傅尧俞、范景仁来比较蹇义,说他同时具备不以身外玩物矫饰自己、待人诚信、没有心机的优秀品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

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4分)

②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

“何过虑?

”义曰:

“恐卤莽为后忧耳。

”帝两是之。

(3分)

2.(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15分)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

孔子曰:

“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

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

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

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

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

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

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

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

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

“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迂叟谢曰:

“叟愚,何得比君子?

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

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

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liáo):

一种鸟。

②“若夫”四句:

语出《庄子·逍遥游》。

③迂叟:

作者自称。

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

⑤纴(rèn):

纺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厚:

巩固

B.南北轩牖,以延凉飕延:

迎接

C.事物之理,举集口前举:

借取

D.操斧伐竹,濯热盥手盥:

洗涤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曲肱而枕之吾尝跂而望矣

B.皆以蔓药覆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吾病者、学之未至哀斯墓之徒有其石

D.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

(3分)

②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

(4分)

(4)文章第二段从哪些方面记述独乐园?

(4分)

3.(2016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15分)

种师道字彝叔。

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

通判原州,提举秦凤常平两郡。

议役法忤蔡京,迁庄宅使、知德顺军。

又诬其诋毁先烈,罢入党籍,屏废十年。

以武功大夫知怀德军。

夏国画境,其人焦彦坚固欲得故地,师道曰:

“如言故地,当以汉、唐为正,则君家疆土益蹙矣。

”彦坚无以对。

童贯握兵柄而西,翕张威福,见者皆旅拜,师道长揖而已。

召诣阙,徽宗访以西夏边事,对曰:

“先为不可胜,来则应之。

妄动生事,非计也。

”贯议徙内郡弓箭手实边,而指为新边所募。

帝复访之,对曰:

“臣恐勤远之功未立,而近扰先及矣。

”帝善其言,赐袭衣、金带,以为提举秦凤弓箭手。

知渭州,督诸道兵筑席苇城,敌至,坚壁葫芦河。

师道陈于河浒,若将决战者。

阴遣偏将曲充径出横岭,扬言援兵至,敌方骇顾,杨可世潜军军其后,姚平仲以精甲击之,敌大溃,斩首五十级,获橐驼、马牛万计,其酋仅以身免。

卒城而还。

征臧底城,期以旬日必克。

既薄城下,敌守备甚固。

官军小怠,列校有据胡床自休者,立斩之,尸于军门。

令曰:

“今日城不下,视此。

”众股栗,噪而登城,城即溃,时兵至才八日。

帝得捷书喜,进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

完颜氏兴兵叛辽,贯谋因之伐燕地。

师道谏曰:

“今日之举,譬如盗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无乃不可乎?

”贯不听。

既次白沟。

辽使来请曰:

“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

”贯不能对,师道复谏宜许之,又不听,密劾其助贼,责为右卫将军致仕,而用刘延庆代之。

延庆败绩于卢沟,帝思其言,起为宪州刺史、知环州。

金人南下,御史中丞许翰见帝,以为宜授师道兵柄。

上曰:

“种师道老矣,难用。

”翰见师道于殿门外,师道不语,曰:

“国家有急,公勿以书生之故不肯谈。

”师道始言:

“我众彼寡,但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

”翰叹其言,复上奏谓师道智虑未衰,尚可用。

于是加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洮军,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屯滑州,实无兵自随。

金师退,师道请屯兵沧、卫、孟、滑,备金兵再至。

朝论以大敌甫退,不宜劳师以示弱,格不用。

既而种师中战死,姚古败,朝廷震悚,召师道还。

太原陷,又使巡边。

次河阳,揣敌必大举,急疏请幸长安以避其锋。

大臣以为怯,复召还。

既至,病不能见。

十月,卒,年七十六。

帝临奠,哭之恸,赠开府仪同三司。

(《宋史》)

(1)下列各句加点字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其人焦彦坚固欲得故地本来

B.无乃不可乎恐怕

C.国家有急危难之事

D.朝论以大敌甫退刚、才

(2)下项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

B.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

C.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

D.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

(3)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种师道颇有领军才干,但是年轻之时,被列入朋党名册,弃置十年,并非因其诋毁先烈,而是因议论朝政违背了蔡京的心意。

B.童贯抽调内郡的弓箭手到边境来扩充军力,皇帝向种师道咨询此事,种师道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给边境郡县带来滋扰。

C.种师道提议占据要道,截断金兵的粮道,以逸待劳击败金兵。

许瀚把师道的意见上报,认为其人可用,朝廷于是授予种师道兵权。

D.金兵退却后,种师道提议在要地屯兵,但是被朝廷驳回,不久后,种师中和姚古两路大军战败,朝廷惊动,才又启用种师道。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①征臧底城,期以旬日必克。

既薄城下,敌守备甚固。

②次河阳,揣敌必大举,急疏请幸长安以避其锋。

4.(2016届福建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15分)

李梦登,福建人。

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不携家室,与同志三数人,惘惘到县。

始谒巡抚,门者索金,不应,因持刺不许入。

梦登则绳床坐军门,竟日不去,曰:

“予以吏事见,非有私谒。

俟公他出,即舆前白事,奚以门者为?

”门者勉为通谒。

巡抚察其状,戒之曰:

“君悃愊①无华饰,甚善然未娴吏事宜亟求通律令能治文书者致幕下庶几佐君不逮。

”梦登前曰:

“孝丰俸入,岁不过三十金,不能供幕客食。

且梦登与偕来者,三数孝廉,皆读书服古,朝夕讲求,宜若可恃。

”巡抚哂之。

无何,卒用公式劾免,历官才三阅月也。

梦登居官,出无仪卫,门不设监奴,有质讼者,直诣厅事。

梦登便为剖析,因而劝谕之,两造皆欢然以解。

比出县门,终不见一胥吏。

胥吏或请事,则曰:

“安有子女白事父母,转用奴隶勾检者?

若辈必欲谋食,盍罢为农,否则请俟我去耳。

”县庭无事,辄独行阡陌间,与父老商搉利病,或遇俊秀子弟,执手论文,娓娓竟日。

梦登之罢官也,代者至门,交印讫,长揖而去。

问库廪官物,犹前官封识也。

稽文案簿籍,曰:

“自有主者。

”察狱讼,曰:

“悉劝平之。

”然不自省得谴所由,以书徧抵同官。

曰:

“梦登为县仅三月,未尝得罪百姓,有事未尝不尽心,然竟坐免,何故?

梦登罢官,窭②甚,不能归,百姓争食之。

负贩小民,侵晓,各以所羡果蔬粟米,杂沓投门外,比门启,取给饔飱,亦不辨所从来。

然闲居周一岁,未尝有大匮乏。

最后,县人醵③金为治归计,并制青盖为赠,题名至万人,荣其行。

尝受惠于梦登者,凡数辈,徒步负担,送梦登抵其家。

(节选自《清稗类钞·吏治类》)

注:

①悃愊(kǔnbì):

至诚。

②窭(jù):

贫穷。

③醵(jù):

凑钱,集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宜若可恃  恃:

担心B.比出县门,终不见一胥吏比:

等到

C.与父老商搉利病搉:

研讨D.以书徧抵同官徧:

同“遍”,遍及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甚善然/未娴吏事/宜亟求通律令能治文书者/致幕下庶几/佐君不逮

B.甚善/然未娴吏事/宜亟求通律令能治文/书者致幕下/庶几佐君不逮

C.甚善/然未娴吏事/宜亟求通律令能治文书者/致幕下/庶几佐君不逮

D.甚善然/未娴吏事/宜亟求通律令能治文/书者致幕下庶几/佐君不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梦登为人正直,不通官场世故。

巡抚看到李梦登,先是“戒之”,对他予以表扬和劝诫,然而自负的李梦登并不领情,巡抚只好“哂之”,以示无奈。

B.李梦登廉政清明,亲近百姓。

为官县衙不设门吏,甚至不要衙役,百姓可直达办事厅;出门不带仪仗卫队。

他认为官员被称为父母官,就应该爱民如子。

C.李梦登任期虽短,却深得民心。

他被罢官以后,因为穷困有家难回,当地百姓纷纷接济他,最后又集资、制万民伞,送他回家。

D.李梦登不迎合,也不攀附上司。

自认为干得不错,对于自己为什么被免职感到困惑不解,其实过于耿直,才是李梦登被免职的真实原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①安有子女白事父母,转用奴隶勾检者?

若辈必欲谋食,盍罢为农,否则请俟我去耳。

(4分)

②负贩小民,侵晓,各以所羡果蔬粟米,杂沓投门外,比门启,取给饔飱,亦不辨所从来。

(5分)

5.(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15分)

王忠嗣,华州郑人。

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

“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

”更赐今名,养禁中。

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

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

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

数以轻骑出塞,忠王言于帝曰:

“忠嗣敢斗,恐亡之。

”由是召还。

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

“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

“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帝意不快。

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

“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

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

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

”忠嗣曰:

“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

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

”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

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

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

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

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

迄天宝末,益滋息。

赞曰:

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道哉!

(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将:

搀扶

B.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干:

违犯

C.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沮:

阻挠

D.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阴:

暗中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B.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C.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D.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忠嗣年纪稍大,雄毅寡言,有武略,深得皇帝器重。

担任代州别驾时,多次率领轻骑兵出塞,忠王担心他作战勇猛过早失去他,建议皇帝将其召回。

B.对于攻打石堡城,王忠嗣有所顾虑,向皇帝建言等时机成熟再来夺取。

皇帝不听劝谏,下诏书让王忠嗣协助董延光攻城,这使得董延光心里很不高兴。

C.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王忠嗣识破其阴谋,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招致李林甫的嫉恨,因此,借机诬告王忠嗣。

D.王忠嗣有勇有谋,但由于受奸人陷害,最终死于被贬之地。

史家评论说:

“自古忠臣贤良,大多善于治国,却不善于保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

(4分)

(2)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

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

(5分)

6.(2016届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15分)

齐宣王见颜斶①,曰:

“斶前!

”斶亦曰:

“王前!

”宣王不说。

左右曰:

“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斶对曰:

“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

“王者贵乎?

士贵乎?

”对曰:

“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

“有说乎?

”斶曰:

“有。

昔者秦攻齐,令曰:

‘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令曰:

‘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

“斶来,斶来!

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②。

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

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

“不然。

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何则?

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

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

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

是故《易传》不云乎。

‘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

倨慢骄奢,则凶中之。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渥。

’故曰:

‘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

老子曰:

‘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③是其贱必本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

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 

宣王曰:

“嗟乎!

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

“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

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④。

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

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则再拜而辞去也。

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颜斶(chù):

齐国隐士。

 ②簴(jù):

古代悬挂乐器的架子中间的木柱。

③不谷:

不善。

用以自称,表谦恭之意。

④自虞:

即自娱,自得其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   去:

距离

B.王前为趋士趋士:

趋附士人

C.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     游:

交往

D.寡人自取病耳                   病:

羞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推选则禄焉             ②金就砺则利

B.①则再拜而辞去也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C.①君子焉可侮哉           ②置杯焉则胶

D.①夫玉生于山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B.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C.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D.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本文以对话展开波澜起伏的情节,以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

文章一开头便以“斶前”“王前”两句简短对话,把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示于读者眼前。

B.颜斶引述老子的话,意在提醒齐宣王要懂得以贱为本、屈已尚贤的道理,同时告诫诸大臣不可自轻自贱,为臣也应该坚守自身人格。

C.齐宣王的左右极力夸耀齐宣王富有尊贵、人心所向的情景,其目的是为了驳斥颜斶“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观点,同时迎合讨好齐宣王。

D.面对齐宣王的请求和颇为诱人的承诺,颜斶以“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为喻,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7分)

⑴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

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4分)

⑵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3分)

7.(2016届福州八中高三上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5分)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

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

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

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

既而曰:

“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

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

“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

”彬顿首谢曰:

“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

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

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彬曰: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