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142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

秋贵州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卷Ⅰ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绿釉(yòu)   踌躇(chú)  抑扬顿挫(cuō)

B.洗涤(tiáo)遏制(è)擦拭(sì)正襟危坐(jīn)

C.颓唐(tuí)消逝(shì)虬枝(qiú)情郁于中(yù)

D.濒临(pín)蹒跚(shān)俯瞰(kàn)恹恹欲睡(y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交卸 幕年 震颤 妙手偶得 B.深渊 赋闲 嘲讽 芳草萋萋

C.篱笆锤练狼藉坦荡如底D.锁屑主宰鲜腴旁逸斜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旦将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冷面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回顾叙利亚战乱的新闻报道,真正让人触目伤怀的不是各种有关死亡人数的报道,而是承载大量苦难内容的照片。

D.贪图享乐的思想如果潜滋暗长,那就不得了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扮演“达康书记”的老戏骨吴刚一跃成为新晋网红,人气极高。

C.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成为国内首支登上世界最高峰。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验:

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的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天然课堂,更是孩子成长的快乐园地。

那么,家长如何________他们亲近大自然呢?

很多孩子都喜欢植物,喜欢植物的孩子大都具有同情心,个性温和善良。

家长和孩子一起因“家”制宜地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草,既可________家庭环境,又能________孩子的知识,起着陶情益性的作用。

A.奇妙 引导 美化 增长   B.奇妙 指导 美化 增强

C.奇特指导优化增长D.奇特引导优化增强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B.“谢谢你,”李老师说:

“车快来了吧?

C.有的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D.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什么叫自律?

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D.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类和其他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

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_________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

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春》《背影》都是朱自清的代表作,《春》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背影》则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B.散文《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王维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白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0.下面有关《昆虫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昆虫记》中描写的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D.《昆虫记》中写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

卷Ⅱ

(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

(1)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3)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

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古诗赏析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第12题。

(共5分)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共1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来/共谈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欣然起/行D.何处/无竹柏

16.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

(共11分)

天空为何有双彩虹

霍寿喜

①2016年5月23日傍晚,雨后的京城天空出现了双彩虹。

霓虹相伴的美丽场景持续了约数分钟,引爆了市民的围观和晒图热情。

②为何天空会出现双彩虹?

据气象专家解释,5月23日京城遭遇了高空槽系统的影响,高空槽前也就是东部地区出现了降雨,槽后即西部地区则是晴朗天。

此时,西边的阳光照射到东边后,被雨滴折射、反射之后就形成了彩虹。

彩虹外围出现的第二道色彩比较暗淡的叫作霓,它的颜色排列顺序与虹正好相反,外紫内红,也被称为副虹。

霓和虹的不同点在于光线在雨点内产生了二次内反射,所以人们看到霓的光弧色带与虹正好相反,亮度和艳丽程度也较虹减少和逊色一些。

③为了弄清彩虹的面目,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把喷水器调成喷雾状态,在中午的阳光下找一片树荫地点,拿着喷水器朝东南方向的空中喷水,水雾从空中落下就可以把阳光的颜色折射出来了,也就能看到彩虹。

④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

彩虹的出现与当地天气变化也密切相关,一般东方出现虹时,本地是不大容易下雨的,而西方出现虹时,本地下雨的可能性却很大,所以有民谚:

“东虹日头西虹雨。

⑤彩虹的明显程度取决于空气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体积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鲜亮,小水滴体积越小,形成的彩虹就不明显。

⑥一般冬天的气温较低,在空中不容易生存小水滴,下雨的机会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会有彩虹出现。

夏季是彩虹最常出现的季节。

夏雨过后,大气中的小水滴数量较多,最易形成彩虹,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有“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的诗句。

由于夏日“太阳雨”的出现,表明夏雨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不下雨的地方,空气水分少,不易形成彩虹,所以,夏雨过后,常常会有“残虹”“断虹”出现。

南朝张正见在《后湖泛舟》诗中写道: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又因为夏季空气温度高,有时一阵雨过后,大气中的水分立刻挥发布匀,所以“虹销雨霁,彩彻云衢”的现象也是有的。

⑦由于雨滴的大小和时空分布的变化,彩虹的绚丽程度也常常处于变幻状态。

或隐或现的彩虹,时有时无的“残虹”“断虹”,仿佛一个巨人在执手挥舞,也像是天空中的彩虹舞蹈。

⑧正因为夏雨过后出现彩虹的可能性较大,所以,1981年7月29日,在英国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结婚的大喜日子里,气象学家别出心裁,用人工增雨的方式使伦敦下了场大雨。

大雨过后,气候宜人,并且天遂人愿,伦敦上空出现了巨大的彩虹,为王子的婚礼增添了喜庆色彩,同时也创下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奇迹。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14期)

17.文章开头记叙雨后的京城天空出现双彩虹引起市民的围观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⑥段引用李商隐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一般冬天的气温较低,在空中不容易生存小水滴,下雨的机会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会有彩虹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4题。

(共12分)

只有左手的手套

①在沈阳上大学时,我曾认识一个来自吉林的外系女生,名叫阿瑶。

第一次见到她时,是在她的宿舍,当时她正坐在床上专心致志地织手套。

普通的毛线,淡紫的颜色,她织得极慢,一针一针,很用心的样子。

而那只手套,刚刚织到分手指的位置,可以看出是一只左手的手套。

②第二次去阿瑶的宿舍,是在两周之后,她仍坐在床上织手套,还是淡紫的毛线,还是那只左手的,五个指头刚刚织出了一点。

我笑着说:

“你织得也太慢了,真是精雕细琢!

”她抬头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③后来,我和阿瑶渐渐熟悉,去她宿舍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每次见到她,她都在织那只左手的手套。

终于有一天,我见她织的手套并不是原来的那只,因为这只手套刚刚织到手指分叉的位置,还是左手的,和原来的那个一模一样。

我问:

“你不是又拆掉重织的吧?

”她说:

“才不是!

”然后,她从床下拿出一个小衣箱,打开里面全是手套,有20只左右,都是淡紫色的。

原来她织了这么多,其实是织得太快,以致让我觉得她总是在织那一只。

④我仔细翻看那些手套,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

再仔细一看,我吃惊地发现,那些手套竟然都是左手的!

我惊讶地问:

“阿瑶,怎么只有左手的?

”她淡淡地说:

“这些手套都是给我爸爸织的,他只有一只手。

”一时间,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些手套。

⑤当阿瑶织够30只时,我陪她去邮局给她爸爸寄手套。

路上,她告诉我,她爸爸是为了救她才失去右手的。

那时,阿瑶才10岁,她爸爸在县城的纸箱厂工作。

一个周日,她去爸爸的厂里玩,纸箱厂的生产车间不休周日,她便在车间里看各种机器的工作过程,觉得十分有趣。

其实生产车间是不准随便进入的,她是偷偷溜进去的,由于她个子小,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看来看去,她觉得还是爸爸操作的切纸机最好玩:

那么厚的一摞纸壳,切刀落下来,便齐刷刷地被切开了。

很长的纸壳从流水线上传过来,便被切成一段一段的。

她走近切纸机,抬起头来看那锋利的刀口,手却不知不觉地按在了纸壳上。

这时她爸爸转过头来,正看见这一幕,惊骇之下已来不及停下机器。

他冲过去,左手拽住她的衣服,而切刀正飞速落下,她的手还按在纸壳上!

爸爸情急之下用右手向上一挡切刀,左手一把扯开她,而切刀正好落下,爸爸的右手被切断了……

⑥我听得心惊肉跳,阿瑶也流下泪来。

她说:

“我家本来就穷,爸爸因此又失去了工作,还成了残疾。

后来,伤好之后,他就去砖厂干活,往小推车上装砖坯。

砖坯又沉又硬,把他的手磨得不知脱了多少层皮。

发的手套太薄,用不了几天就磨破了,我从上初中起,就天天给他织手套。

我也做不了别的,就当是赎罪吧……”

⑦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

一个多么残酷又温暖的故事。

我的心和眼睛,一下都湿润了。

21.文章以手套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2分)

多次见阿瑶织同一只手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父亲与女儿之间的爱感动

22.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4分)

(1)一时间,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些手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情急之下用右手向上一挡切刀,左手一把扯开她,而切刀正好落下,爸爸的右手被切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你的理解,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选文中,作者表面上讲述的是“我”和阿瑶之间的故事,实际上却是阿瑶与她父亲的故事。

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背影》里也能看到深沉的父爱。

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父爱如山”的看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八年级

(1)班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5.近年来,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量。

你了解下列网络新词的意思吗?

请自选两个作答。

(3分)

套路 工匠精神 洪荒之力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班会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就“网上阅读”问题展开讨论。

请你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对“网上阅读”的理解。

(3分)

材料:

“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浏览。

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

第二,检索。

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索标志→选定检索工具→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搜寻查阅信息。

第三,下载。

把所需信息从网上下载,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之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

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网上阅读”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秋节,中学生亮亮除吃饭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用餐外,其余时间都在自己的房间里痴迷地玩着电脑游戏。

母亲责怪他只顾玩自己的,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

请以亮亮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亮亮的话。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8.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

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财富;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获得地位;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享有声誉;……也有人认为,拥有财富并不意味着幸福;也有人认为,获得地位并不意味着幸福;也有人认为,享有声誉并不意味着幸福……

请以《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题二:

《没想到我如此________》(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父母)

要求:

(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4)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与点拨

1.C(A.cuō—cuò;B.tiáo—dí,sì—shì;D.pín—bīn)

2.B(A.幕—暮;C.练—炼,底—砥;D.锁—琐)

3.A(“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与句意不符)

4.B(A.一面对两面,在“取得”前加“否”;C.成分残缺,在“最高峰”后面加“的团队”;D.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

5.A

6.D(A.顿号改为逗号;B.冒号改为逗号;C.句号放在引号外)

7.D 8.C

9.D(应是“苏轼评价……”)

10.D(萤火虫捕捉蜗牛时先要给它打一针麻醉药)

11.

(1)千里殊风雨 

(2)城春草木深 (3)绿水逶迤 隐隐笙歌处处随 (4)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5)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2.

(1)C 

(2)不能。

“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