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8931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1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docx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概论

1.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走企业化道路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企业是独立核算的单位,并具有法人地位。

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

从深层次分析,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人才水平的竞争。

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概念,建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制度。

3.为了适应建立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发与利用的数量表现及有关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与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在大的方面是一致的)

研究的目的:

揭示其发展的态势和某种趋势。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特点(简答)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数量特征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关联与动态特征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揭示规律性特征

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指导思想:

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③社会统计学

8.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

9.企业人力资源即使企业全部劳动者,企业人力资源应进行动态配置,在竞争发展中实现合理配置(优化、比例、均衡)

10.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措施,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工作,还必须引进竞争机制

11.企业人力资源劳动能力的再生产:

①如休息时间、职业技能开发、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能力再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劳动水平高,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②(选择)正确处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涉及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③劳动报酬的增长势头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势头,以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1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

①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与素质统计

首先应观察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其次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与构成情况,还要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变动统计指标

2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

(选择)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应正确处理劳动者的生活日分配问题,规定合理的劳动时间和非工作时间

3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

4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指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核心指标。

劳动效益指标是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必要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应结合应用

5劳动定额统计

基本内容: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产品工时消耗统计、劳动定额工作统计

(劳动生产率统计替代不了劳动定额统计)

⑥劳动报酬统计

工资核算的直接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二是表明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

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统计

⑧企业人力费用统计

人力费用即人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包括:

一是物质消耗成本二是人工费用

⑨劳动关系统计

⑩企业社会保险统计

1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作用:

(论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在企业管理和企业统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用是异常突出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基本作用是:

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现象与过程的统计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为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现象进行统计监督,为提高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其具体的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为编制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并检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贯彻实施情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经常检查人力资源计划的执行情况,以便发现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为企业经营者即使采取措施、更好地组织计划的实行与完成提供依据

2为节约劳动、提供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服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要经常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的因素,最大限度调动有关积极因素的作用,为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的持续上升服务

3发挥企业管理的重要助手作用;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劳动者参与管理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力工具;

5为各级政府制定劳动政策奠定基础,并监测劳动政策的执行;

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理论的发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提供的准确、全面和完善的统计资料,是进一步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理论的基础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

1.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劳动和物质资源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

3.观察企业人力资源,须从数量和素质两方面着手

4.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的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研究就是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结构状况

①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构成

②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减变动

③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

5.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统计的意义

(多选)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主要指健康水平、文化科学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水平等

①对于正确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②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状况和层次结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实力的总体水平

③研究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变化,分析演变的制约因素,辨析变动趋势

④联系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表现,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程度,为企业构筑自己的经济优势与企业文化优势等提供可靠依据

6.从业人员:

长期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者

规定:

城镇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为从业/就业人员

①在调查周内实际从事一小时及以上的劳动

②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为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产所

7.企业人力资源:

指在企业内从事生产、工作或服务,并由企业支付劳动报酬或工资的全部从业人员

企业从业人员包括:

长期职工、再就业的离休退休人员、临时职工等

①包括:

本企业附属的非法人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②不包括:

经单位批准停薪留职、自费脱产学习、出国探亲人员;实行个人承包;企业领用原材料的家庭工人;参加企业生产劳动的在校学生及军工;

在单位内劳动,但已被剥夺政治权利、受刑事处罚的犯罪者;发包给其他单位工作所用的人员;在农村就地招用的“建勤民工”;

8.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上)核算的原则

必须遵循“不重不漏”的要求,按以下原则计算

①对于原有员工,依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

②对于新招用的人员从其到企业报到之日为本企业员工(对于自然减员、参军、离职上学和调往外单位的人员,从调离和停发工资之日不是本企业人员)

③对于外企业调入的人员,由起薪之日起为本企业人员

9.企业人力资源数量指标(总量及录用量的计算)

1)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

可采用时点指标和平均指标表示

①时点指标:

每日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

(期末人数指标:

年末人数、季末人数、月末人数)

(期末人数是企业编制与检查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和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

②平均指标(公式):

指企业在报告期平均每天人力资源的拥有量

常用的平均指标有:

月平均人数、季平均人数、半年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

2)企业人力资源录用量的计算: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要满足最大利润化原则

①新录用量指标:

报告期内在劳动力市场新录用的劳动力人数

②新录用人员实际报到人数指标

(判断)只要是按规定要求向企业报到并实际上班的新录用人员,都应计算在内。

③新录用人员实际流失人数指标

④新录用人员流失率的计算(公式)

3)企业职工人数的计算

(判断)企业职工是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本企业支付工资的企业从业人员。

10.企业从业人员构成的一般分组:

①性别②年龄大小③文化水平高低

④身份(在岗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返聘的离休退休人员和外籍人员等)

⑤所从事的职业(大、中、小、细类)

⑥技术专业等级(高级、中级、初级、暂无级别)

11.企业职工的分类方法

①按工作性质或劳动岗位分组(多选)

工人、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其他人员

②按任用期限分组

长期职工: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及以上的职工

临时职工:

一年以内的职工

③按是否在岗分组

在岗职工、离岗职工(保留劳动关系)、下岗职工

12.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

①按劳动技能分组

②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分组(多选):

基本工人、辅助工人、附属生产工人

③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分组(多选):

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④按操作年限长短分组

⑤按计酬方式不同分组:

计时工人、计件工人、其他计酬方式工人

⑥按劳动定额的完成程度分组:

未完成劳动定额的工人、完成…、超额完成…

13.企业从业人员总量变动分析:

动态指标、增减绝对量指标、变动率

14.企业人员变动分析:

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

①自然变动:

新增率、减少率

②机械变动:

流入率、流出率、周转率、平衡关系

企业从业人员在空间上的变动,即在地区之间、行业部门之间、单位或企业之间的变动,只是改变了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或服务单位,对于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总体规模并无影响,这类变动被称为从业人员的机械变动(单)

15.企业职工总人数变动核算:

动态指标、变动绝对值、变动率、新增率、减少率、周转率、平衡关系

16.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指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

它包括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两个方面。

(选择、判断)

个体素质:

指单个人员的体力、智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劳动积极性、能力等

劳动积极性:

包括劳动态度、劳动行为、劳动效果(多)

能力:

是衡量人力资源素质的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综合指标(单)

整体素质:

指组成某个群体的人员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素质,还涉及人员结构问题,群体中人员的不同配合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

衡量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标志是人的体力和智力水平;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性别都是反映人力资源素质的间接指标。

(选择)

17.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

①体能综合指标:

形态指标、机能指标②智力水平

③健康状况指标:

发病率、职业病感染率④文化程度指标

⑤年龄性别指标⑥劳动积极性指标:

出勤率、劳动定额完成程度⑦能力

18.劳动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起决定作用的要素。

企业面临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其关键就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开发。

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将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素质的主导因素。

19.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

(简答)

指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科学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统计等方法,对企业中作为经济要素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20.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作为群体结构的综合性特征,是由个体有机结合配置之后形成的,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综合水平由劳动者个体素质状况和其组成结构、组成比例构成,个体分析是群体分析的基础。

21.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基础和依据,是经人力资源的身体、心理、文化素质构成的分析之后相应设置的。

2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

(多选)

①数量化②模糊性③动态性。

2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

(简答)

①整体性原则②主导因素原则③定量化原则④模糊灰色原则⑤最优化原则

24.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程序:

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②确定指标权重③确定评价方法

第三章生活日分配统计

1.生活日分配:

是指人们在一天的时间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耗费的时间分布状况。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在总量上等于生活日的时间总量。

2.用于从事有酬社会劳动的时间称为工作时间,用于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称为非工作时间。

这种分类是生活日分配的基本分类。

3.生活日分配统计的任务:

(简答)

生活日分配的任务概论来讲,有两个主要方面:

①分析和研究影响工作时间充分利用的原因;②分析劳动者非工作时间的利用及构成状况。

具体主要任务:

①为企业基础管理过多提供资料;

②为企业合理分配劳动报酬提供依据;

③为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供依据;

④反映劳动者努力学习专业技术,提高个人素质的情况;

⑤着重研究闲暇时间的变化,反映社会进步的情况;

⑥根据社会需要着重研究一些特殊群体的生活日分配情况。

4.工作时间:

(简答、判断)

是指劳动者从事有酬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从范围上讲,工作时间不包括为上班而必须耗费的路途时间和午休时间(工间操时间应包括在内),也不包括自愿留下做好事而耗费的时间。

5.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

工日、工时、分钟

6.一个劳动者工作一个轮班时间称为一个工日。

一个劳动者工作一个小时的时间称为一个工时。

工日包括实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未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停电、开会)、非全日缺勤的时间。

7.使用“工时”作为计量单位更精确,而且通用性更强

8.工作时间的构成(按其要素构成可分为):

日历时间、制度公休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制度内实际时间、加班加点时间、全部实际工作时间等。

9.工作时间的核算

1)按日核算的工作时间指标:

日历工日、制度公休工日、制度工作工日、缺勤工日、出勤工日、停工工日、非生产工日、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加班工日、全部实际工作工日

 

2)按工时核算的工作时间指标:

日历工时……

10.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

研究企业工作时间的利用,须建立基本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选择)

11.(计算题)P57页例题

12.工作时间损失分析:

工作日/月利用率指标、工作日/月损失程度

13.加班加点程度分析:

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分析

14.非工作时间

 

第四章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

1.劳动保护:

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保护劳动者免遭损害和不受损害的威胁,从而保证其平安顺利的进行劳动和作业

2.(判断)劳动保护的本义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和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

3.(多选)劳动保护工作,是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措施。

4.(多选)为了确保落实“安全第一”(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劳动保护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5.我国劳动保护工作,采取的是专业管理和群众参与管理相结合

6.劳动环境:

(单选)

是指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涉及到劳动者安全、卫生和劳动强度等的各种因素(如厂房建筑、通道、仓库和其他劳动场所的采光通风等安全卫生措施)它是保障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中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7.劳动环境的内容(多选):

生产过程因素、劳动过程因素、生产环境因素

1)生产过程因素:

①化学因素②物理因素③生产因素

2)劳动过程因素:

①劳动组织制度

②工艺流程、作业安排、劳动强度

③劳动者身体器官与系统的紧张程度

④使用的劳动工具是否方便灵巧,以及体位状况

3)生产环境因素:

①生产场所的设计与布局

②卫生技术设施

③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

④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制度及实际贯彻实施情况

8.社会劳动环境分析:

①社会文明程度

②城乡绿化情况

③大气、水质和土壤的治理程度

9.劳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简答)

①生产作业区绿化情况分析

②生产作业场地空间有害物质浓度的评价

③生产设备完好状况的分析

④劳动保护防护设施达标分析

⑤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与使用分析

10.(多选)劳动保护措施:

共分4大类40余项

①安全技术措施②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③辅助房屋及设施(更衣室、消毒室)④宣传教育

11.劳动保护措施费用总额的主要内容:

(简答)

①实施劳动保护措施项目支付的费用

②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费用

③保健食品费用

④其他劳动保护费用(主要适用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费用,还有安全宣传教育及组织等工作所支付的费用)

12.劳动保护措施费用总额是表明劳动保护工作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

13.为了准确核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指标,须注意划清其与其他费用的界限以免造成遗漏和误算,这些界限是:

(判断)

1)划清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同固定资产投资、大修理基金、生产资金,以及更新改造基金中的其他用途资金的界限;

2)发放给个人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属于经常开支,并直接摊入生产费用,不作为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计算

14.连续安全生产时间指标的具体表示:

1)从空间范围看,一般以企业为核算单位,小的可以按班组、车间等,大的可以按主管局、地区、企业集团

2)按时间表现形式,通常用“连续安全生产天数”/“连续无事故日”,也可以用“安全生产月/季/年”

3)按事故性质:

“无事故天数”或者“无重大事故天数”

4)用产量或工作量表示,如“无事故采煤吨数”“安全行车公里数”

15.(多选)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是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

16.(判断)工伤事故,是在生产作业现场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致使工人和职员的人身受到突然伤害或导致死亡的事故。

17.在进行工伤事故统计观察与分析时,须注意具体处理:

(判断)

1)虽在企业生产区域外执行企业生产工作任务,但因施工作业条件不良造成职工的伤亡,是工伤事故。

2)虽是企业职工受到伤害,但是非因工的伤亡,如一般疾病的死亡、职工企业指派执行与生产无关的任务而受到伤害(体育比赛)等,不作为工伤事故对待

3)在企业生产作业中,本企业职工以外的人员,因工伤事故而造成的伤害,不作为本企业的工伤事故核算,因另外单独表示

4)生产作业现场发生的生产性急性中毒,造成伤亡的按工伤事故处理

18.工伤事故的分类方法:

1)接受伤害者直接受到的伤害原因分析,工伤事故可分为22种

2)按生产管理不善的原因分类,11类

3)(多选)按工伤人员被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重伤、死亡

(单选、判断)死亡:

包括事故发生时的死亡,工伤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抢救无效的死亡等。

4)(选择)按工伤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①重大伤亡事故,每次死亡1~2人

②特大死亡事故,每次死亡3人及以上

5)(选择)按造成经济损失大小分类:

①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一万

②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1~10万

③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10~100万

④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100万及以上

6)按工伤事故伤害人数分类:

①单人事故:

同时伤害1~2人

②多人事故:

同时伤害3人及以上

19.工伤事故的统计核算范围

 

20.工伤事故的规模核算:

①工伤事故次数

②工伤人数

计算期工伤歇工工日

计算期工伤伤愈人员歇工工日

③工伤人次数(一次算一人次)

④非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时间指标

应注意:

A丧失劳动能力是非永久性的,若确认为“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则不再计算歇工工日

B丧失劳动能力的时间必须是连续的(负伤休息-治愈上班)

C公休时间不包括在内

21.工伤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死亡率

工伤事故死亡指数(FAFR):

一亿个工作小时内,直接置身于生产或工作中的死亡概率

工伤死亡比率

22.工伤事故的损失分析(多)

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

①人身伤亡后支付的医疗护理费受伤人员的工资及补助费,丧葬及抚恤费,补助及救助费;

②善后处理费,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

③各种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和资产损失价值

2)间接经济损失:

①事故造成的停产和减产损失

②资源损失

③造成环境污染的赔偿和罚款

④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⑤因事故影响造成的其他损失等

23.工伤事故的处理分析:

(多选)

工伤事故的处理分析采取“三不放过”态度:

①事故没有查清原因不放过;②有关人员和群众没有汲取教训不放过;③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24.广义的职业病:

泛指一切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共10类115种

第五章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1.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的关系:

(简答)

劳动效益与劳动生产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广义上讲,劳动效益包含劳动生产率;从狭义上讲,劳动效益仅指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实际收益,不包含劳动生产率。

2.(单选)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或者指劳动者生产一定的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

劳动生产率指标是用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的。

3.劳动效益指标:

是用劳动者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实际效益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

实际收益指实际收入中扣除成本后的纯收入,即盈利部分

4.(判断、单选)劳动效益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能直观地反映企业(或国家)的人力资源所带来的实际收益;而劳动生产率则只能反映人力资源的生产效率,不能明确反映企业经营效果。

5.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的意义(简)

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是收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方面的信息,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咨询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企业进行监督而提供服务一项工作。

从企业内部看,劳动生产率是确定报酬的依据,同时也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依据。

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也是企业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从企业外部看,这两项指标也是考核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

6.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的一般计算公式

7.劳动生产率指标和劳动效益指标统计与计算的原则(遵循可比性原则):

(选择)

①分子与分母在时间范围上要具有一致性;

②分子与分母在空间范围上要具有一致性;

③分子与分母在计算口径和范围上要具有一致性;

8.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

是企业的工业产品产量与劳动消耗量的比率

视研究的目的不同,应计算①不同人员范围的劳动生产率

②不同时间单位的劳动生产率

③不同产量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9.不同产量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表明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产量指标有三大类:

①实物产量指标

②价值量指标(产值)

③生产工作量指标

1)实物劳动生产率:

计算时应注意——①应是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品

②办好入库手续的正式入库品

③计算期最后时刻截止的产品生产量

④实物产量的名称、计算方法等应按《工业产品目录》办理

2)产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

为了综合测定各种不同产品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必须运用货币计量的产品产量的价值量指标

产品产量的价值量指标通常有:

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产值、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等

①按总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

(单选)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在计算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产品总量,说明了工业企业生产的最终总成果。

(单选)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原则计算的

(单选)总产值的产品的总价值,包括了转移价值和新创造价值

②按工业净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

工业企业的净产值:

是指企业在计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不包括材料成本但包括人工费)

工业净产值劳动生产率水平显示了企业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水平

工业净产值与工业总产值关系密切。

净产值确切反映企业生产增长与物质消耗两方面的成果

(多选)净产值的增长,一要考总产值的增长,二要靠物质消耗的不断降低与节约

③按工业增加值计算劳动生产率

(多选)就企业而言,工业增加值是由企业新创造价值V+M和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价值C1等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