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9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污染及其治理Word文档格式.docx

④水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如在热环境或激烈活动下可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⑤水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人体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养料并排泄废物,并通过血液的流动把物质代谢产生的热迅速带至皮肤进行散热,以维持体温正常;

⑥水具有润滑功能,如泪液可防止眼球干燥,唾液和消化液有利于咽部的润滑和食物的消化。

2.我国水污染现象

2006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6%、28%和26%。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

总体上看,我国流域污染状况是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一般河段强于城市河段,污染从下游地区逐步向上游转移。

2008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与2007年持平。

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

其中,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淮河在评价的2000km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

据统计,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

流域内182个城镇中有排污单位1.55万家,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6.1亿m3,城镇生活用水排放量7亿m3。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多数湖泊的水体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在几大湖泊中,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尤以太湖、巢湖和滇池污染最为严重。

太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质尚好,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轻污染,特别是1987年以后,污染趋势更为严重,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和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升高。

到了90年代中期,以Ⅲ类水质为主,并开始出现了Ⅴ类水质,意味着太湖已被严重污染。

巢湖流域目前仍处于富营养状态,11个水质监测点中,7个属Ⅴ类和劣Ⅴ水质。

滇池在20世纪70年代水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

到了90年代,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超出Ⅴ类标准,特别是氮、磷浓度很高,曾分别达到7.5、9.19mg/L。

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沿湖不少农村的井水也不能饮用,造成30多万农民饮水困难。

由于饮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滇池特产银鱼大幅度减产,鱼群种类减少,名贵鱼种基本绝迹。

28个国家监控的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4个,占14.3%;

Ⅲ类的2个,占7.1%;

Ⅳ类的6个,占21.4%;

Ⅴ类的5个,占17.9%;

劣Ⅴ类的11个,占39.3%。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库)中,重度富营养的1个,占3.8%;

中度富营养的5个,占19.2%;

轻度富营养的6个,占23.0%。

10个重点国控大型淡水湖泊中,洱海和兴凯湖为Ⅱ类水质,博斯腾湖为Ⅲ类,南四湖、镜泊湖和鄱阳湖为Ⅳ类,洞庭湖为Ⅴ类,达赉湖、洪泽湖和白洋淀为劣Ⅴ类。

各湖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

城市内湖情况更是严重。

昆明湖(北京)为Ⅳ类水质,西湖(杭州)、东湖(武汉)、玄武湖(南京)、大明湖(济南)为劣Ⅴ类。

与上年相比,昆明湖水质变差,其他城市内湖水质无明显变化。

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总磷。

在国家监控的大型水库中,密云水库(北京)和石门水库(陕西)为Ⅱ类水质;

董铺水库(安徽)为Ⅲ类;

丹江口水库(湖北、河南)和千岛湖(浙江)为Ⅳ类;

大伙房水库(辽宁)、于桥水库(天津)和松花湖(吉林)为Ⅴ类;

门楼水库(山东)和崂山水库(山东)为劣Ⅴ类。

与上年相比,千岛湖和丹江口水库水质有所下降,其他8座大型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

9座大型水库均为中营养状态。

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

在北京,浅层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

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物。

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

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使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与上年相比,水质略有上升。

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

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2008年,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81012km2,其中Ⅰ、Ⅱ类海水面积212270km2,Ⅲ类为31077km2,Ⅳ类、劣Ⅳ类为37665km2。

按照监测点位计算,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Ⅰ、Ⅱ类海水比例为70.4%,比上年上升7.6个百分点;

Ⅲ类海水占11.3%,与上年持平;

Ⅳ类、劣Ⅳ类海水占18.3%,下降7.1个百分点。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黄海、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渤海水质一般,东海水质差。

北部湾海域水质优,黄河口海域水质良,Ⅰ、Ⅱ类海水比例在90%以上;

辽东湾和胶州湾海域水质差,Ⅰ、Ⅱ类海水比例低于60%且劣Ⅳ类海水比例低于30%;

其他海湾水质极差,劣Ⅳ类海水比例均占了40%以上,其中杭州湾最差,劣Ⅳ类海水比例高达100%。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自1980年以来,共发生赤潮300多次,其中1989年发生的的一次持续达72d的赤潮,造成经济损失4亿元,仅河北黄骅一地6666.67hm2对虾就减产上万吨。

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发生在珠江口和香港海面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大赤潮,给海上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数以亿计。

海洋重要鱼、虾、贝、藻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主要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

无机氮污染以东海区、黄渤海区部分渔业水域和珠江口渔业水域相对较重,活性磷酸盐污染以东海区、渤海及南海近岸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石油类的污染以东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

此外,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

3.水污染形成原因

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即称为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

自然方面变现在:

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雨水对各种矿石淋洗、冲刷,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自然原因引起的水污染,能被水体的自净能力给恢复原状。

而人为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主要变现在:

生活废水、固体废弃物的乱扔、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工业废水。

水体污染物主要有:

(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

(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

(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

(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5)水土流失;

(6)矿山污水。

4.水污染分类

水的污染有两类:

一类是自然污染;

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

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类:

(1)无机污染物质:

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

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

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

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

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质: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

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

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包括:

(1)悬浮物质污染:

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

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

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2)热污染:

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3)放射性污染:

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直接成间接地使人感染或传染各种疾病。

衡量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类指数、细菌总数等。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

5.水污染的危害

5.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

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

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

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

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

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

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

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

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

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

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

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5.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

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

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

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5.3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

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

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

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

死湖"

、"

死河"

死海"

,进而变成沼泽。

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5.4中国十大水污染事件

(1)淮河水污染事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

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蝇都绝迹了。

(2)2004沱江"

02"

特大水污染事故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

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

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

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

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

造成此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2月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

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外排出厂流入沱江。

此外,川化股份公司在日常生产中忽视环保安全,在同年2月至3月期间,一化尿素车间、三胺一车间、三胺二车间的环保设备未正常运转,导致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外排出厂。

而川化公司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应执行的国家标准为每升60毫克以内,其进入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的进水指标中氨氮含量要小于每升75毫克。

因此,川化股份公司排放水氨氮指标严重超过强制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且持续时间长,造成沱江干流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3)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

放心水"

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4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

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5个月受污染影响。

(4)2005北江镉污染事故

北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也是广东各市的重要饮用水源。

2005年12月15日北江韶关段出现严重镉污染,高桥断面检测到镉浓度超标12倍多。

韶关地处北江上游,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下游城市数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

经调查发现,此次北江韶关段镉污染事故,是由韶关冶炼厂在设备检修期间超标排放含镉废水所致,是一次由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

(5)2005重庆綦河水污染

因取水点被污染导致水厂停止供水,重庆綦江古南街道桥河片区近3万居民,从2005年1月3日起连续两天没有自来水喝,綦江齿轮厂也因此暂停生产。

经卫生和环保部门勘测,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庆华强化肥有限公司排除的废水所污染。

綦江县有关部门立即在綦河水域的桥河段上游和下游开闸放水,加速稀释受污染水体,并责成华强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厂停止生产并整改。

(6)2005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

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7)2006白洋淀死鱼事件

2006年2月和3月份,素有"

华北明珠"

美誉的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相继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

调查结果显示,水体污染较重,水中溶解氧过低,造成鱼类窒息是此次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

这次事件造成任丘市所属9.6万亩水域全部污染,水色发黑,有臭味,网箱中养殖鱼类全部死亡,淀中漂浮着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部分水草发黑枯死。

(8)2006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

最终经核查发现,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河流上游3家化工厂的工业污水日常性排放,致使大量高浓度含砷废水流入新墙河。

(9)2007太湖水污染事件

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无锡市民饮用水水源来自太湖,造成这次水质突然变化的原因是:

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从而引发了太湖蓝藻的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水质。

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纯净水也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10)2007江苏沭阳水污染事件

2007年7月2日下午3时,江苏省沭阳县地面水厂监测发现,短时间、大流量的污水侵入到位于淮沭河的自来水厂取水口,城区生活供水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

经过水质检测,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

由于水质经处理后仍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城区供水系统被迫关闭,城区20万人口吃水、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直至7月4日上午,因饮用水源污染而关闭的自来水厂取水口重新开启,沭阳城区全面恢复正常供水,整个沭阳县城停水超过40小时。

6.水污染的治理

根据污水处理的技术可以把水污染的治理分为微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

在此主要谈谈化学法的污水处理技术。

6.1含磷的废水处理

废水中的磷一般具有三种形态:

即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化合物。

磷化废水中含正磷酸盐,它能以不同的化学形式出现,主要取决于废水的PH值。

在中性范围内,主要以HPO42-形式存在,最易于用混凝沉淀去除。

有许多金属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沉淀下来,其中费用相对较低且具有实用价值的为铝、铁和钙。

虽然石灰除磷所生成的羟基磷灰石是最稳定的固态磷酸钙,但其除磷的化学机理与用铝、铁除磷不同。

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与废水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一般首先产生碳酸钙沉淀,然后过量的钙离子才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所需的石灰量较大。

且制备溶液、投加药剂设备多、灰渣量大,沉渣脱水麻烦。

铝盐和铁盐在废水中发生水解反应,引起氢氧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争夺金属离子产生沉淀,因此除磷效率取决于废水中两种阴离子的相对浓度,从而取决于PH值,PH值低,有利于金属离子的磷酸盐沉淀。

据资料报道:

当废水PH值为5.3时,磷酸铁溶解度最小;

PH值为6.0时,磷酸铝的溶解度最小,且低于磷酸铁溶解度1个数量级。

所以采用铝盐除磷效果较好。

操作控制条件:

除磷时PH=6.0,PAC投加量200mg/L;

除锌时,PH=8.0,PAC投加量50mg/L。

磷化废水中的Zn可以通过加碱沉淀去除。

通过理论计算,Zn完全沉淀的PH值为7.6。

考虑到废水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实际控制PH值为9.0。

6.2含氨氮的废水处理

含氨氮的废水处理方法常用吹脱法。

吹脱法是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一般认为吹脱效率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王文斌等对吹脱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了研究,控制吹脱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气液比和pH。

在水温大于25℃,气液比控制在3500左右,渗滤液pH控制在10.5左右,对于氨氮浓度高达2000~4000mg/L的垃圾渗滤液,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吹脱法在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不高。

王有乐等[2]采用超声波吹脱技术对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例如882mg/L)进行了处理试验。

最佳工艺条件为pH=1,超声吹脱时间为40min,气水比为l000:

1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超声波辐射以后,氨氮的吹脱效果明显增加,与传统吹脱技术相比,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7%~164%,在90%以上,吹脱后氨氮在100mg/L以内。

6.2酸碱废水的处理

酸碱废水是水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

天然水的pH值通常为6.5-8.5当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表示水体受到酸类或碱类污染。

治理酸碱废水的原则:

(1)高浓度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根据水质、水量和不同工艺要进行厂区或地区性调度,尽量重复使用。

如重复使用有困难,或浓度偏低、水量较大,可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

(2)低浓度的酸碱废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碱洗槽的漂洗水,应进行中和处理。

对于中和处理,应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

如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废碱渣中和酸性废水利用废酸中和碱性废水。

在没有这些条件时可采用中和剂处理。

7.水污染防治措

7.1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显然,资金支持是污染治理重要的条件之一,没有资金,一切治理措施就无法实施。

(2)政府的支持是后盾

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广,不但涉及到居民,还涉及到外地人员,涉及到部队系统,涉及到少数民族,也会涉及到权利持有者的利益。

因此,单靠水利部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即使再加上环保部门,力量依然是苍白无力的。

需要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

没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绳,应制定保护城市水环境的地方性法律,让水系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这样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一些。

7.2工程保障措施

(1)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严重的污染源,将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

另外,由于雨水管经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实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

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则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污水可以通过河道排放。

(2)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一般来说,城镇新建居民区都有完备的下水道系统,都实施了污/雨分流。

但是,老平房区房屋破旧,多数没有下水道系统,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

不管从污染治理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都需要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7.3市政管理措施

(1)加强城市卫生综合管理

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

对自由市场、餐馆、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对建设工地卫生实行严格监督,对产生污染的路边小生意、洗车点或进行环境改造、或取缔。

(2)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

鉴于环卫部门职工向河道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粪的情况客观存在,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要求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