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9164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docx

初中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方程式

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

化学方程式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2B.CC.2H2D.H2O

2.在A+B═C+2D反应中,9.8gA和8gB恰好安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

A.1.8gB.3.6gC.7.2gD.14.4g

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乙物质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零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丙物质不可能是有机化合物

4.在Fe、稀H2SO4、NaOH溶液、CuCl2溶液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个数是()

A.2B.3C.4D.5

5.青蒿素是有效的抗疟特效药,遇热易分解。

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

B.青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40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6.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原子数目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

Cu+H2SO4

CuSO4+H2↑置换反应

B.工业制取生石灰的反应:

CaCO3

CaO+CO2↑分解反应

C.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

Mg(OH)2+2HCl=MgCl2+H2O中和反应

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

2NaOH+SO2=Na2S04+H2O氧化反应

8.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作,C2H8N2+2N2O4=3X↑+2CO2↑十+4H2O↑其中X的化学式()

A.N2B.NOC.NO2D.NH3

9.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鲜牛奶变质B.粮食酿成酒C.钢丝球刷碗D.煤炭的燃烧

10.化学式“CO2”能表示的含义是()

A.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B.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1.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

1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甲和丁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实现无机物向有机物转化

D.丙物质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2.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质量(g)

0

100

20

x

A.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30g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C.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一定是水

 

二、填空题

1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磷原子______

(2)硫酸根离子______(3)氦气_____________(4)两个氢分子______(5)标出磷酸钠(Na3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1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铜”,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

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又叫“湿法炼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防腐剂山梨酸钾的化学式为C6H7KO2,试回答:

(1)山梨酸钾由种元素组成。

(2)山梨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山梨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铜丝,你认为他还需要先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溶液。

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个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实验一”或“实验二”)。

(2)实验二中,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序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A.向左偏转B.不偏转C.向右偏转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生石灰(CaO)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

他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该生石灰已经变质。

他们对瓶内固体的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瓶固体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全部是Ca(OH)2

猜想二:

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

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你还可以作出的猜想是:

【查阅资料】Ca(OH)2微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分析判断】该固体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

 

固体中一定不含CaO

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变浑浊

固体中

③另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

有气泡冒出

固体中一定含CaCO3

写出操作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数据处理】为测定该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g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g,则该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四、推断题

19.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且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字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X、Y、Z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示中有些物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Y________,甲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计算题

21.71.4g碳酸钠溶液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4.4g。

求:

⑴5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22.某工厂需要一些氢气作为原料。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现有400kg的硫酸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少到382kg。

已知硫酸钠只增强溶液导电性,不参与反应。

请计算:

(1)这个过程消耗了水的质量为____kg。

(2)计算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5:

BBCCD6-10:

CBACA11-12:

CD

13.P

He2H2

14.

(1)3Fe+2O2

Fe3O4

(2)CH4+2O2

CO2+2H2O

(3)2KMnO4

K2MnO4+MnO2+O2↑

(4)Fe+CuSO4=FeSO4+Cu

15.

(1)四

(2)150(3)26%

16.硫酸镁MgSO4硝酸银AgNO3方程式略

17.实验一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18.猜想是:

CaO、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或CaCO3;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CaO+H2O==Ca(OH)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

无放热现象

固体中一定不含CaO

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Ca(OH)2

③另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固体中一定含CaCO3

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猜想三成立;密封保存【数据处理】75%

19.H2O2MnO2O2H2OFe3O42H2O2

2H2O+O2↑3Fe+2O2

Fe3O4

20.Mg(OH)2BaCl2AgNO3MgSO4+BaCl2=BaSO4↓+MgCl2

21.7.3g10%

22.182kg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气体,D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2:

1,F是一种碱,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G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

(3)反应③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

(4)此种塑料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答案】CNH4ClCaCO3=CaO+CO2↑CaC2+2H2O=C2H2↑+Ca(OH)2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不能

【解析】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气体,C是二氧化碳,D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D是碳,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E是碳化钙,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2:

1,F是一种碱,F是氢氧化钙,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是氨气,G是氯化铵。

(1)物质的化学式:

D是C,G是NH4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CaO+CO2↑,②CaC2+2H2O=C2H2↑+Ca(OH)2。

(3)反应③能够发生的原因是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

(4)此种塑料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有毒。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3.已知A~H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其中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B俗称烧碱,C为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C和E所属类别相同,固态D可用于人工降雨,F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G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H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是铁,B俗称烧碱,则B是氢氧化钠,C为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则C是盐酸,C和E所属类别相同,固态D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是二氧化碳,D生成H,则H是碳酸钠,F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F是硫酸铜,G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G是氢氧化钙。

【详解】

(1)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是铁,A的化学式为

(2)G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G是氢氧化钙,固态D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是二氧化碳,D生成H,则H是碳酸钠,H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是铁,B俗称烧碱,则B是氢氧化钠,C为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则C是盐酸,固态D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是二氧化碳,D生成H,则H是碳酸钠,F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F是硫酸铜,G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G是氢氧化钙。

 

4.(卷号)2224470655598592

(题号)2227105914683392

(题文)

下图是有关CO等物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A和F均为碳酸盐,C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下列转化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由于A高温分解且是碳酸盐,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因此D是氢氧化钙,F为碳酸盐,能与D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碳酸钠,则E是氢氧化钠。

【详解】

由上分析可知A分解成B和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B和C生成D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D和F生成A和E,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涉及的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D+F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睛】

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再结合有关的反应类型特点分析解答。

 

5.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③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完成①转化中,可在Na2CO3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类别是_____(选填序号,A.氧化物B.酸C.碱D.盐)。

(3)写出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⑧反应时一定发生的现象是_____;若④反应出现蓝色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①~⑧能够逆向转化的有_____(填序号)。

【答案】复分解反应BDNaOH+HNO3=NaNO3+H2O产生白色沉淀CuCl2+2NaOH=Cu(OH)2↓+2NaCl②⑤

【解析】

【详解】

(1)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

复分解反应;

(2)碳酸钠能与盐酸(属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属于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填:

BD;

(3)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即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填:

NaOH+HNO3=NaNO3+H2O;

(4)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填:

产生白色沉淀;CuCl2+2NaOH=Cu(OH)2↓+2NaCl;

(5)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

②⑤。

 

6.图示中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按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C、D、E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俗称纯碱,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物质D的类别为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4)物质A在生产生活中可用于_____。

【答案】Na2CO3Ca(OH)2+Na2CO3=2NaOH+CaCO3

酸固态A可用于人工降雨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由图干可知,B俗称纯碱,即为Na2CO3;按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C、D、E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即E为盐,化学式为CaCO3,C即能与Na2CO3和D反应,又能转化为CaCO3,故C为碱,化学式为Ca(OH)2,D能与CaCO3反应,D为酸,A为氧化物,且能与Na2CO3相互转化,故A为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

Na2CO3;

(2)反应①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2NaOH+CaCO3

(3)物质D的类别为酸;

(4)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等,故填写:

固态A可用于人工降雨等(答案合理即可);

【点睛】

该题为图型推断题,解题关键是找到题中突破点,而该题突破点是B俗称纯碱,即为Na2CO3;由此推测题中其他物质

 

7.物质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中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

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一常见黑色固体,B、C为气体,且B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则A的化学式为_____,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若C为一种可供人呼吸的常见气体单质,A、B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答案】C

H2O2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为一常见固体,B、C为气体,且B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B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所以B为CO,而A为常见固体,由于他们有共同元素,所以A是单质碳,而不是O2,C为含碳元素的气体,所以为CO2;由于B为CO具有可燃性,故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由题意可知,若C为一常见气体单质,能支持可燃物燃烧.所以C为O2;而A、B为液体且也含有氧元素,所以A、B为H2O、H2O2,由于A→B,所以A为H2O2,B为H2O;则由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点睛】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8.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除去,可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BaCl2、③Na2CO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蒸发得到精盐.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不能将BaCl2、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

【答案】

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添加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解析】

【分析】

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碳酸钠反应会除去剩余的氯化钡,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不能除去,离子沉淀完全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氯化钙用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必须放在氯化钡之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就应该先排除碳酸钠的的影响,即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详解】

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不能将BaCl2、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添加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溶液的方法是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点睛】

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9.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答案】Fe3O4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

【详解】

(1)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C是水,F是最轻的气体,所以F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E是氧气,D会与氧气反应生成G,所以D是铁,G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是Fe3O4;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是: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0.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E的化学式分别为:

C______、E:

______。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

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

J______、K_____。

【答案】

分解

CCa(OH)2

【解析】

【分析】

由题目对C物质的描述:

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C物质为二氧化碳;由溶液F呈黄色可判断溶液中含有Fe3+,再根据溶液F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