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92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docx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QC成果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

执笔人、发布人:

倪剑锋

iht3集团总公司

晋江市金井镇拆迁安置房工程项目部QC小组

二O一五年五月

-、工程概况:

1

二、QC小组简介2

三、课题选择理由3

四、现状调查3

五、课题目标和目标设定依据4

六、原因分析5

七、要因确认7

八、制定对策10

九、实施对策11

十、效果检查14

十一、巩固措施16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16

附表一17

附表二18

、工程概况:

晋江市金井镇拆迁安置房工程位于晋江市金井镇下丙村,总建筑面积约21.8万

m2,共有9幢,地下一层,地上28~32层,地下建筑面积约3.8万m2,地上建筑面积18万m2。

本工程由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负责施工,其中7#楼标准层采用具有可调节并且重复利用的全钢制支撑,替代传统的钢管与木方混合支撑。

全钢制支撑较传统的钢管与木方混合支撑具有以下特点:

1安装拆卸简单易行,结构稳固;

2自由伸缩部件可高低纵横任意调节;

3重复使用率高降低成本;

4冷轧板制作、重量轻、省工省料省时更有安全保证

QC小组简介

1、小组情况介绍

小组情况表表1

小组名称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晋江市金井镇拆迁安置房工程项目部QC小组

课题名称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

课题类型

现场型

小组成立时间

2015.5.20

注册编号

FJJG:

2015-005-005#

活动时间

2015.5.20—2015.7.20

课题编号

FJJG:

2015-005-005#

活动频率平均每周1次

小组人数9人

活动次数

12出勤率92%

小组成员概况表

序号

姓名

文化程度

职称

职务

组内职责

TQC教育时

1

黄哲熹

本科

高级工程师

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长(组织协调)

65

2

徐信卫

本科

工程师

项目经理

副组长(活动策划)

58

3

黎智昌

大专

工程师

质检员

组员(实施效果检查)

49

4

陈银辉

中专

助理工程师

施工员

组员(对策实施)

22

5

李水良

本科

工程师

施工员

组员(质量检查)

22

6

倪剑锋

本科

助理工程师

质检员

组员(计划总结)

33

7

郑良凤

本科

助理工程师

资料员

组员(对策实施)

25

8

杨超超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施工员

组员(对策实施)

15

9

林增香

高中

班组长

组员(对策实施)

15

制表人:

杨超超

制表时间:

2015.5.22

三、课题选择理由

项目质量目标要求:

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保证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建一栋工程,树一座丰碑。

.J

社会效益:

晋江市金井镇拆迁安置房工程是保障性住房,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公司的社会信誉及市场开拓。

重要性方面:

全钢制支撑周转使用次数多,经久耐用;构件式物件轻便,易于运输;通过不同部件组合,采用定型辅件连接,简单可靠,安装速度快。

四、现状调查

为使主体混凝土达到优质的各项指标,小组针对其他在建工程中采用全钢制支撑模板且已完成的主体剪力墙面、本工程全钢制支撑模板施工过程巡视及结果进行实测实量,调查、分析了过往工程中全钢制支撑模板剪力墙施工的操作工艺,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测实量的数据偏差,随机抽查315个点,

合格256个点,不良点数为59个点,合格率为81.2%。

并进行记录统计归纳如下:

数据偏差统计表表2

序号

实测实量超过标准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墙面平整度

23

39

39

2

墙面垂直度

17

28.8

67.8

3

阴阳角方正

11

18.6

86.4

4

阴阳角垂直

6

10.2

96.6

5

其它

2

3.4

100

合计

59

100

/

制表人:

杨超超

日期:

2015年5月28日

频数(个)累计频率(%)

12345

墻面平整度墙面垂直度阴阳角方正阴阳角垂盲其它

 

 

制图人:

李水良

制图时间:

2015.5.26

结论:

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模板施工的主要质量问题是:

墙面平整度和墙面垂直度,累积频率达到67.8%,因此QC小组以此作为重点攻关的对象。

五、课题目标和目标设定依据

1.目标设定依据:

1)从上面主要质量问题排列图可以看出,只要解决主要问题的80%则全

钢型模板施工质量合格率就可以提高至81.2%+(100%-81.2%X(67.8%X80%=91%90%

2)本公司曾组织施工过众多的省级重点项目工程,公司施工管理人员具有

较强的施工技术能力,能够为小组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3)本小组均由施工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组成,熟悉现场,具有较强的现场组织和实施能力。

2.目标设定:

提高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合格率,使其合格率达到90鸠上。

设定目标柱状图

制图人:

倪剑锋制图时间:

2015.5.25

基于以上分析小组成员均认为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六、原因分析

末端因素分析关联图

模板接缝处

理不当

模板接缝处漏浆

墙面平整度

模板周转次数多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

二检制度头施不彻底

 

七、要因确认

1、根据原因分析,影响填充墙构造柱质量的末端因素有9条,小组成员针

对于上述原因鱼刺图中的9条末端因素进行逐一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表3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完成人

完成时间

1

三检制度实施不彻底

现场验证

三检制度落实到位

李水良

2015.6.1

2

未对工人进行交底培训、交底不明确

现场测试

对全体工人进行交底培训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杨超超

2015.6.3

3

测量仪器及工具误差大

现场验证

按校验规程进行检定

和校验

杨超超

2015.6.5

4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

现场验证

每5卅不得有一次超过20c川未清理

陈银辉

2015.6.10

5

施工器具配备不齐全

现场验证

配备振动棒、铁锹等工

/、

倪剑锋

2015.6.1

6

工期紧、任务急

调查分析

制定合理施工进度计划

徐信卫

2015.6.8

7

模板接缝处理不当

调查分析

接缝处间隙小于1.5mm

黎智昌

2015.6.10

8

模板周转次数多

现场验证

面板平整度偏差w2mm无损坏

1陈银辉

2015.6.10

9

拉结紧固不当

调查分析

对拉螺栓水平,竖向拉结间距偏差不大于

10mm

倪剑锋

2015.6.13

2、小组成员针对以上9条末端因素进行要因确认,如下:

[末端因素H:

三检制度实施不彻底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标准]:

三检制度落实到位

根据现场调查发现管理人员重视主体结构质量,模板均经过验收后方进行砼浇筑,浇筑后亦有专人进行检查,三检制度落实到位。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2]:

未对工人进行交底培训、交底不明确

[确认方法]:

考核验证

[确认标准]:

对全体工人进行交底培训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由于近年来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建筑工人流动性亦很大,一线工人能力参差不齐,鉴于此,我项目部对新进来的工人实行交底培训考核管理,现场技术交底资

料交底到每一位工人,工人均接受岗前培训,大部分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工人岗前培训率达到100%。

6月1日我们qc小组成员组织承担7#楼主体结构施工的钢筋工、木工、砼工进行了操作考核,检验小组成员操作技能熟练度和验收规范掌握度,考核通过率100%。

考核成绩统计表表4

考核内容

成绩

通过率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操作技能及验收规范

90

95.5

92.5

100%

制表:

杨超超制表日期:

201562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3]:

测量仪器及工具误差大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确认标准]:

按校验规程进行检定和校验

调查本工程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其中新购进及原有的仪器、工具送检测部门校验检查合格方使用,对于废旧、未检修的仪器、工具项目部管理人员不予使用或给予报废处理。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4]: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确认标准]:

每5川不得有一次超过20c卅未清理

Qc小组对现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模板清理和涂刷隔离剂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专人操作,有清理记录,做

到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

2、施工现场模板表面清理工作检查均符合每5川不得有一次超过20c川的

要求。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5]:

施工器具配备不齐全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标准]:

配备振动棒、铁锹等工具

小组成员通过对比现场工具和分析实际情况,发现木工组工人主要操作工具为锤子、卷尺、扳手,砼班组主要使用操作为砼振动棒、铁锹等,工具小巧轻便,操作灵活,满足现场支模、砼浇筑施工需要。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6]:

工期紧、任务急

[确认方法]:

讨论分析

[确认标准]:

制定合理施工进度计划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赶进度是考验一个公司管理的水平,我项目部始终

秉着质量重于泰山的原则抓进度,制定合理施工进度计划,两手抓两手硬。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7]:

模板接缝处理不当

[确认方法]:

调查分析

[确认标准]:

接缝处间隙小于1.5mm

现场验证情况:

小组成员黎智昌于15年6月10日对采用单面胶海绵条进行处理的模板拼缝处进行了检查,共检查50处,平均间隙在1.2mm合格率为73%不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拼缝不严,接触面不严密而漏浆

结论:

★要因。

[末端因素8]:

模板周转次数多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标准]:

面板平整度偏差w2mm无损坏

经现场调查,所用施工材料平整度偏差w2mm无损坏、掉角、脱皮现象,

符合要求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9]:

拉结紧固不当

[确认方法]:

调查分析

[确认标准]:

对拉螺栓水平,竖向拉结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

现场实测结果如下表:

检查表表5

序号

标准

检查结果

合格率

评定

1

间距偏

10

8

6

3

27

9

7

2

差不大

9

8

36

10

7

5

22

79.2%

3

于10mm

15

10

7

4

7

35

8

检查人:

倪剑锋检查时间:

2015612

从上述检查可以看出,拉结达不到标准要求。

结论:

★要因。

通过对上述末端因素的逐一验证,确认要因如下:

1、模板拼缝处理不当

2、拉结紧固不当

八、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条要因,应用对策表制定对策、确定目标、采取措施、落实负责人、规定限期付诸实施,对策表如下。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责任人

完成时间

1

模板拼缝处理不当

提高模板拼装质量

接缝处间隙小于1.5mm合格率达到90%以上

1、米用质量较咼模板进行拼接,接缝处采用专用双面胶密封

2、外部竖向构件楼面处接口处理

现场

杨超超

2015.6.30

2

拉结紧固不当

过程验收;

封模前验收

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过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1、加强培训及交底,给予现场指导;2、明确定位筋安装方法;3、特殊部位处理

现场

李水良

2015.6.26

对策表

表6

制表人:

倪剑锋制作时间:

2015.5.22

九、实施对策

根据制定的对策,小组全体成员在活动中及时认真地进行了实施,严格落实各项对策:

实施一、模板拼缝处理不当

措施一:

采用质量较高模板进行拼接,接缝处采用专用双面胶密封

以往工程模板拼缝处是最难处理的,通常会产生漏浆与拼缝痕迹的通病,

严重影响美观。

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熟悉图纸,模板尺寸准确,在木工间提前集中加工,保证拼缝严密平整,接缝内采用专用双面胶密封。

措施二:

外部竖向构件楼面处接口处理

外部竖向结构构件每层楼面处,由于模板接口处理不平,容易导致上下层混凝土在楼层交界处出现错层、夹杂现象。

针对此问题,在竖向构件离本层300cm处预埋丝杆,待本层砼浇筑完毕对下一层竖向构件支模时,利用先前预埋丝杆对下一层竖向构件支模侧模进行加固处理,避免上下构件在交接处出现错台现象。

实施小结:

通过本实施,后续楼层的竖向构件砼外观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实施二、拉结紧固不当

措施一:

加强培训及交底,给予现场指导

1、筛选有经验的施工作业队伍,保证操作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组织工人管理者学习相关标准及全钢型支撑模板施工工艺,参观学习其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明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的工艺要求,各细部节点作法交底图貌展示;

竖向构件模板支撑流程:

模板安装一竖楞安装一横楞安装一特殊部位处理一斜拉杆安装

3、明确施工质量标准,规范作业管理行为,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步调一致地去实现预期的施工质量目标。

措施二:

明确拉结筋安装方法

明确定位筋安装方法,尺寸控制精确度,间距、数量、位置。

每600mrB定一根穿墙螺栓,穿墙螺栓套上塑料套管,套管长度就是浇筑混凝土的厚度,作为内外两块模板定尺支撑。

措施三:

特殊部位处理

1、外墙在横梁与横梁间固定时,遇到阳角时用阳角锁件相接。

2、内墙在横梁与横梁之间固定时,遇到拐角时用阴角锁件相接,阴角与双管横梁之间直接相接

阴角处理细节图

 

阳角处理细节图

3、阴角与阳角锁件是同时进行安装的,当墙出现断面时(门窗洞口),用过口卡连接在横支撑时,用穿墙螺栓卡紧,并用螺母固定,过口卡外侧用固定锁件加固。

实施小结:

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拉结紧固的规范施工方法,对安装一次成型合格率大大提升,实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十、效果检查

效果一:

达到预定目标

经过实施阶段,项目部QC小组对晋江市金井镇拆迁安置房工程7#楼七至十一层剪力墙的施工质量进行了抽查统计,共检查310个点。

其中合格点为289

个,不良点数为21个,合格率达93.2%,超过了预期90%勺目标,整理统计如下表:

数据偏差统计表表7

序号

实测实量超过标准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阴阳角方正

8

38.1

38.1

2

阴阳角垂直

5

23.8

61.9

3

墙面平整度

3

14.3

76.2

4

墙面垂直度

3

14.3

90.5

5

其它

2

9.5

100

合计21

100

/

制表人:

杨超超日期:

2015年7月8日

从统计表中得出:

经过PDCA循环,全钢型支撑模板的施工质量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活动后7#楼七至十一层剪力墙的施工质

量问题分饼表见图,活动前后全钢型模板的施工质量效果对比如图:

其他项目

10%

墙面垂直度

14%

阳阴角方正

38%

墙面平整度

14%

阳阴角垂直

24%

活动后施工质量问题分饼图

制图人:

倪剑锋制作日期:

2015.7.8

活动前后合格率对比效果图

制图人:

倪剑锋制图时间:

2015.7.8

效果二:

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全钢型模板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本、质量、进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因此获得了安置办、代建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效果三、无形效益

项目部通过开展此次提高全钢型模板施工质量的QC小组活动,取得了良好

的无形效益。

活动前后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对比表表8

序号

对比项目

自我评价分数

活动前

活动后

1

创新能力

3

4.5

2

技术水平

3

5.6

3

QC知识

3

4.5

4

解决问题的信心

3

5.3

5

团队精神

4

5.2

制表人:

倪剑锋制表时间:

2015.7.18

根据自我评价表,我们绘制了雷达图:

创新能力

团队精神

5.2

4.5

解决问题的信心5.3QC知识

活动前后对比雷达图

制图人:

倪剑锋制作日期:

2015.7.18

效果四:

经济效益

通过展开本次QC小组活动,全钢型模板的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3.2%,

由此减少了人工修补工序,节省了人工、材料、机械费用,加快了施工进度,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对7#楼:

累计节约经费=节省人工费+避免返工费+节约材料费一QC成本费二木工工资x天数+模板费用-QC活动成本=250元/工日x23工日

+710元-450元=6010元。

卜一、巩固措施

1、为了使本次QC小组活动取得的有益成果能够指导以后施工,防止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发生,我们编制了《全钢型支撑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2、继续执行本次PDCAS环过程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施工工艺措施,

将其运用到其他工程的全钢型模板施工中,保证其合格率都达到了90沖上。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本次的QC活动,小组成员各展所长,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在编写文件方面进行了很有益的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其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我们将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发现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学会思考,攻克施工中的难题,确保施工质量,创出更多的优质和精品工程。

本QC小组的下一课题是: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附表一

合理化建议一览表表9

序号

建议内容

提议人

采纳情况

1

对新进全钢型支撑模板安装工进行培训考核

陈为安

已采纳

2

模板拼缝处采用双面胶密封

黄国坚

已采纳

制表人:

倪剑锋制作时间:

2015.7.20

附表二

QC小组主要活动一览表表10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主持人

参加人

1

2015.5.20

QC小组登记,人员分工及制定计划

徐信卫

10

2

2015.5.22

组织QC小组进行有关培训,学习

徐信卫

9

3

2015.5.30

选择课题

黄哲喜

10

4

2015.6.2

现状调查与分析

倪剑锋

8

5

2015.6.8

确定目标

徐信卫

8

6

2015.6.10

原因分析

李水良

9

7

2015.6.15

要因确认

杨超超

8

8

2015.6.20

制定对策

倪剑锋

10

9

2015.6.22

实施对策

李水良

9

10

2015.7.10

效果检查

黎智昌

9

11

2015.7.12

对课题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及今后目

标打算

徐信卫

10

12

2015.7.20

资料整理

郑良凤

10

制表:

郑良凤制表日期:

2015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