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289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x

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目的: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实验器材、药品:

刻度尺,铅笔,物理书

实验步骤:

1.检查刻度尺是否磨损;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等,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2.设计并画出简单的记录表格。

3.将刻度尺零刻度线或某厘米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

4.将刻度尺紧贴被测物并与被测长度一边平行。

5.每一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值。

6.视线与尺面垂直,并对准刻度线。

7.读数值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8.记录单位正确。

9.把结果正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

课本长(cm)

课本宽(cm)

1

2

3

平均值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目的:

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器材、药品:

停表一块,实验用小车一辆,挡板一块

实验步骤:

1.看清停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并观察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工作,停表调零;

2.在水平桌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并做标记,终点处安置挡板;

3.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动小车在水平桌面上从起点开始运动并通过终点,同时用秒表记录小车从起点运动到终点所需时间(不需估读),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仿照步骤3,改变小车运动的快慢,再做两次,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测量次数

第一次所用时间(s)

第二次所用时间(s)

第三次所用时间(s)

测量结果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会用刻度尺和停钟(秒表)测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药品:

停表、斜面、小车、刻度尺

实验步骤:

1.设计并画出简单的记录表格。

2.调节斜面,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

试滑小车。

3.正确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将S1和以后测得的数值记入表格里。

4.释放小车与计时配合得当。

5.结束计时合理准确,正确得出运动时间t1

6.重复测三次,求出平均值。

7.记录正确。

8.根据测得的三组速度,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9.实验完毕,仪器归整复位。

实验结论:

路程S/m

1

2

3

时间t/s

1

2

3

速度/m/s

1

2

3

平均速度/m/s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

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器材、药品:

温度计、烧杯、热水

实验步骤: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七、填空题经常会填2.倒一杯热开水,先估计它的温度,再测出它的温度。

数据填入表格

(平翘舌、前后鼻、二三声调)3.再往热水杯中倒入一些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

(1)、()替/给/帮/为()。

4.再倒入少量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

火火字旁(炒烧)口方框(国园圆)实验结论:

估计温度/℃

三、句子实测温度/℃

1

兴发种还

尖尖的铅笔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2

长长的小路了不起的创举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一条鱼一座桥一头牛一片叶一阵风3

兴冲冲红润润懒洋洋慢吞吞静悄悄

使用时应:

(估、放、读、取)

(1)估:

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放:

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

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实验目的:

探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实验器材、药品:

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步骤:

1.按图1安装好器材(①烧杯中的水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加热时间太长。

烧杯中甚至可以装适量的热水,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②温度计玻璃不要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③检查石棉网位置是否正确)。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的温度接近90℃时,开始记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水沸腾后还要再记录4~5次温度计的示数。

3.根据数据描点作图,分析水的沸腾图像。

(图像可画在本实验报告背面)

实验结论:

时间t/min

……

温度

t/℃

……

 

1.水沸腾前吸热,温度

2.水沸腾后吸热,温度

3.水停止加热,不再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药品: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结论: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药品:

光具座     凸透镜   蜡烛   光屏   火柴

实验步骤: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

2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

4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的位置,你总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吗?

5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能否观察到蜡烛的像?

6像在什么位置?

 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物距u与焦距f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u>2f

U=2f

f

f

U=f

不成像

U

U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学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药品:

天平(配砝码)、立方体组(内有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铜块各一)、烧杯、量筒、水

实验步骤:

1、移动游码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将木块放在天平左边托盘,在右边托盘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将右边托盘中各个砝码的质量相加,再加上标尺上的读数,算出木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称出铝块、铁块、铜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观察数据和物体体积,思考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物体质量会不同。

   

 3、用天平称出80ml水的质量:

在量筒中装入100ml的水,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1填于表格,将量筒中的水倒80ml在烧杯中,称出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m2填于表格,则用m2 -m1可得所测80ml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4、利用上面方法称出60ml、40ml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观察数据的关系,思考水的质量大小和水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5、收拾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物理量

质量/g

木块

铝块

铁块

铜块

空烧杯m1

总质量m2

80ml水(m2-m1)

60ml水

40ml水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药品:

大小不同的铝块拖盘天平砝码刻度尺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不同的铝块的质量,记录实验数据

(3)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不同的铝块用细线栓好后放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处理数据。

(5) 根据测量值做出m—V图像

(6) 由数据或图像,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铝块

实验次数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与体积的比

m/V(g/cm3)

实验

结论

1

铝块一

2

铝块二

3

铝块三

 

班级: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会用天平测量质量、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实验器材、药品:

天平、量筒、烧杯、盐水、小石块、细线

实验步骤:

1、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

2、测量形状小石块块的密度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③将石块用细线拴好小心放入量筒中,让起完全没入水中,记录总体积V2;

④计算石块的密度。

实验结论: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剩余盐水和烧杯和总质量m2(g)

盐水质量m(g)

盐水的体积V(mL)

盐水的密度ρ(g/cm3)

石块质量/g

水的体积v1ml

总体积v2ml

石块体积v3ml

石块密度pg/ml

班级: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