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9653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docx

上重点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18上)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2015上)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可能性二他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三他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书练习))

2、环境——现实基础

3、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2017上)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己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因此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主导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6、教育目的的影响作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2012下)

1、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7、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基本精神(2014上)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劳动者或者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坚持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

人的片面发展是有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分支型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的优缺点:

优点:

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

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

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缺点:

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不能在整体中、联系中进行学习。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

)的优缺点:

优点:

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的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

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缺点:

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不可能得到解决。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人本主义课程论(罗杰斯)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经验主义流派认为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同时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化。

)的优缺点:

优点:

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缺点:

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学生的只是水平,很难保证教育质量。

因此它表面上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另外,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者的需要);对社会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学科的研究(学科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内容文本的一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进行社会调查;审查学生活动;开发实施条件;研究学生情况;鉴别校外资源;简历资源数据库。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学科特征和性质;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泰勒原理”的四个问题: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课程评价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提出。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Cipp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我国现有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性、创造性。

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经验。

3)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

4)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功能。

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忽视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建构主义提倡研究性学习、直接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新课改的理念:

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师的成长,重视以学论教。

新课改的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型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新型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新型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开放老师

行为的转变:

师生关系强调尊重赞赏。

教学强调帮助引导,自我强调反思,与其他工作者强调合作。

书练习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延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专家询问;非文字资料

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下)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为:

题目,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

(2013上)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

教育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是否借助仪器);参与与非参与;结构式与非结构式(是否有严格控制);系统与非系统(是否有规律))

教育调查法:

抽样;问卷(问卷调查实施的基本步骤:

一是提出问题,二是查找文献三是设计问卷并进行小范围测试,四是分析测验结果并修改问卷,五是选择样本并发放问卷。

访谈法:

访谈法的基本步骤(2017下):

提出访谈问题,确定访谈对象;制定访谈计划;拟定访谈提纲;进行正式访谈;整理访谈资料,分析访谈结果得出访谈结论。

测量调查法:

教育测量的功能主要有:

因材施教,选拔人才,诊断补救,评价教学,就业指导

教育实验法

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第2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之父冯特

认知过程: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态度和体验包括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意志过程:

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

活跃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仰和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

稳定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成分。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活动。

感觉

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

知觉: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记忆

分类: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

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识记者的态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干扰说,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

记忆(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合理组织复习)

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

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序列性、认知性三大特点。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问题解决的策略:

尝试策略和启发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工作法和爬山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017下)

1)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迁移(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智力;个性;环境;知识

创造性的培养方法: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培养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提出问题,然后尽可能多的寻找答案,无论正确与否。

想象: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强烈的创造愿望,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

小学生创造想象力的培养(2016下):

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表象储备,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用一些创造原型给学生启发,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情绪:

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个性心理

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016上):

缺失需要:

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成长需要:

认可和理解,审美,自我实现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017上):

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早期经验的影响,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影响,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

良好性格的培养:

1)树立效仿的榜样

2)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3)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4)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

5)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有违规律

2)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具体任务。

不搞“一刀切”

3)不平衡性——发展关键期。

劳伦兹发现了印刻现象,首次提出关键期概念

4)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有发展水平差异也有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群体差别(例如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上,还包括由此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因材施教(2016上儿童身心差异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泛灵论,思维自我中心性,思维不可逆性,刻板性。

只能前推不能后推。

没有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1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2014下)守恒观念,简单抽象思维,刻板遵守规则,思维具有可逆性,出现去我中心主义。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认识命题之间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艾克里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0-1.5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1.5-3自主感对羞耻感——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6/7主动感对内疚感——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6/7-12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

18-25亲密感对孤独感——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的实现,避免孤独感

25-50繁殖感对停滞感——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50-自我整合对绝望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第3节小学生学习指导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强化)

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饿猫打开迷笼-联结-试误说。

提出三条学习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操作性条件反射基本规律有: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普雷马克原则);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惩罚;消退(无强化过程即故意的不理会)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

他把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认知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黑猩猩实验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期望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又称结构学习论。

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提倡发现学习。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学习分类: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来看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二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策略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和罗杰斯):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现在:

真实或真诚,尊重、关注和接纳,移情性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

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和学习的情境性

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知识观: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教学启示:

探究学习;支架式教学(老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学习策略:

131

复述策略

认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计划策略

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

资源利用策略

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2014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主要特点:

广泛性,实践性,阶段性,模仿性

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

4、开展丰富的多彩的活动

5、发挥家长的作用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标准

第4节小学德育

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

3、品德发展具有过渡性

4、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品德的培养方式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2-5:

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5-8岁:

接受权威的规范,把准则看作固定不可变更的,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3、可逆性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10:

规则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4、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0-12:

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

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9岁以下

2、习俗水平:

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3、后习俗水平:

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

20岁以后且少数人达到

小学德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