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676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docx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培训

环境应急救援知识

一、化工类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化工类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企业所编制的环境风险预案应当真实、客观的反应本企业实际情况,以对本企业及其周边环境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预案的编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危险化学品名录》

 《剧毒化学品目录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

 《重大危险源辨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关于加强企业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

《物质危险性标准》

 3.编制要求

 

(1)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

 

(2)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

 (3)危险化学品单位根据本导则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

4.编制内容

4.1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性质、员工人数、隶属关系等内容,主要危险化学品存储及使用、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4.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危险化学品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设置一级或两级(公司级和生产分部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与抢修队。

4.2.1公司级指挥机构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4.2.2组成人员

 ⑴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⑵现场指挥人。

4.2.3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应急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4.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4.3.1危险目标的确定

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

⑴储存、使用、研制危险化学品的装置、设施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⑵危险化学品及危险装置的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⑶废气、废液、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等污染物的收集、处置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⑷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⑸其他。

4.3.2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4.3.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4.4应急救援保障

4.4.1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确定应急队伍,包括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

⑵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排水管网分布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

⑶配备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收集及围拦(如收集池、围堰等)设施,危险化学品有毒气体污染物喷淋消解或稀释设施;

⑷应急通信系统;

⑸应急电源、照明;

⑹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

4.4.2应急救援保障制度目录

⑴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责任制;

⑵值班及环境污染事故报警制度;

⑶应急救援人员应急救援技能及员工应急避险知识的培训制度;

⑷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包括危险化学品存储及实验装置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检查、维护);

⑸应急救援演练制度。

4.4.3外部救援保障

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单位之间应急救援的互助方式;

⑵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联络;

⑶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⑷应急救援专家信息。

4.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4.5.1单位主管部门应定期登记和汇总本单位危险化学品采购的种类和数量,存档、备查并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4.5.2制定危险化学物品合理的采购与生产计划,应尽可能减少危险化学物品的存储量。

4.5.3污染物排放频繁、超出排放标准的企业,应安装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治理设施,保证污染治理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达标排放。

4.5.4建立危险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废弃物应妥善收集并做无害化处理,不能自行处理必须交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的危险废弃物。

4.6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4.6.1企业要建立环境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体系及报告机制,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配备应急设备。

4.6.2根据国家、行业及主管部门的法规和规定,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安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应悬挂公示。

4.6.3企业应设有专职或兼职的环保员,负责本企业的环保工作。

环保员应经过培训,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与技能,具有及时组织治理企业的环境隐患和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

4.6.4企业应制定环保教育培训和定期进行环境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排除环境安全隐患,积极配合单位主管部门处理环境安全事故。

4.6.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⑵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4.7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4.7.1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

4.7.2事故报警程序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现场人员应作为第一责任人立即向应急值班人员或有关负责人报警,其它获知该信息人员也有责任立即报警。

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本单位应急指挥负责人及政府环保部门报告。

4.7.3单位应急指挥负责人根据报警信息,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7.4组织指挥现场非抢险救援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4.7.5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4.7.5.1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和有关经验,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规定相应的处置方法和处理程序,内容包括排险、控制污染两个方面;

 4.7.5.2根据危险物质的种类、危害特性,做出应急救护的规定,包括个体防护、急救的方法、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材等。

4.8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4.8.1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的条件;

4.8.2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的程序。

4.9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报告

4.9.1事故现场遗留污染物质的清除。

4.9.2事故责任调查及污染危害评估报告。

5.编制步骤

5.1编制准备

5.1.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5.1.2制定编制计划;

5.1.3相关资料收集;

5.1.4环境安全隐患初始识别;

5.1.5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

5.1.6应急能力与资源评估。

5.2编写预案

5.3审定、实施

5.4适时修订预案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4 适用范围

全公司环境应急救援活动。

l.5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

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环境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2.1及时控制造成环境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

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2.2抢救受害人员是环境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

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3指导和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4做好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清除。

3、公司基本概况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共有2个生产分厂和11个管理部室,现有职工500多人,生产车间实行“四班三运转”,其中夜班在岗员约70人左右。

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生产条件苛刻,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的特点。

现在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为液碱、盐酸、甲苯、二甲苯、乙醇、甲醇、二氯乙烷、液氨、液氯、氯甲酸乙酯、克百威等化学原料。

其中液碱、盐酸用量最大,其次是甲苯、二甲苯、甲醇,其它化学品年用量都较少。

液氨主要是冷冻机用。

液碱、盐酸、甲醇、甲苯都是用钢制贮槽贮存,盐酸用玻璃钢贮槽贮存,每批贮存量约在10吨左右,其它桶装液体化学品都贮存在分厂液体仓库,固体化学品贮存在固体仓库,两者分开贮存,品种约有20多种。

4、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公司生产、贮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装置、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从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以引起突法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各物质的危险性,确定以下危险场所(设备)为应急环境救援危险目标,并绘制了危险目标图。

1号目标:

精喹车间氯化岗位:

三台容积为5000升的搪瓷氯化反应釜。

2号目标:

液体仓库:

贮存有双酰物、对苯二酚、乳脂等化学溶剂

3号目标:

甲醇贮槽:

贮存量为20吨

5、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设置和救援装备

5.1.1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公司成立化学事故救援指挥部,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安全环保部、总经办、生产分厂、质量管理部、开发部、采供部等部门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环保部兼管。

当公司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履行职责,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

当董事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助理不在生产现场时,应由生产分厂负责人为临时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5.1.2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5.1.2.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5.1.2.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5.1.2.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5.1.2.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1.2.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5.1.2.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5.1.2.7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5.2环境应急救援器材

氧气呼吸机、防毒服、洗眼器、便携式气体报警器、应急灯等

5.3环境应急状态下指挥部成员及专业队职责:

5.3.1指挥部成员职责:

总指挥:

指挥协调全公司应急救援行动。

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生产部门:

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抢修工作的安排。

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系统,开停车指挥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设备的抢险、抢修工作。

安全环保部:

负责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情况和事故处理工作。

质量管理部:

负责环境事故现场及扩散区域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

保卫:

治安保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总经办: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中毒人员救治及护送转院治疗。

负责抢险物资运输和救援车辆调配。

采供部:

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工作。

5.3.2环境应急救援专业队的职责:

公司救援指挥部内设通信联络队、治安队、消防队、抢险抢修队、医疗队、物资供应队、运输队七个救援专业队。

各专业队是环境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本公司各类化学事故的处理,职责如下:

通信联络队:

由总经办生产部门组成,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络通信任务。

治安队:

由保卫负责组成,担负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挥疏散群众,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消防队(非专职):

由生产分厂负责组成,担负灭火,洗消和抢救人员的任务。

抢险抢修队:

由生产分厂、各车间组成,担负抢修抢险任务。

医疗救护队:

由生产分厂组成,担负临时救治受伤、中毒人员并及时和医疗机构联系。

物资供应队:

由采供部、财务部组成担负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任务。

运输队:

由采供部组成,担负物资的运输任务。

6、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1当发生环境应急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当班值班领导报警,值班领导同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同时现场人员应采取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

6.2环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部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赶赴事故现场,通讯联络队要确保公司内外部信息迅速准确传递。

6.3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应根据事故地点、事态的发展,决定应急救援形式,确定采取单位自救或是社会救援。

对于灾难性的化学事故,依靠本单位力量不能控制或不能及时消除事故后果的化学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支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故的发展。

6.4争取社会救援,拨打火警消防报警时,必须讲清以下详细内容:

公司详细地址、起火物、火势情况以及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的电话号码。

公司24小时有效的报警电话及主要部门联系电话

7、环境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泄漏时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

事故起因也是多样的,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等原因。

当发生以下泄漏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7.1液氯泄漏事故

公司生产中有可能发生液氯泄漏的岗位有磺隆车间。

7.1.1当液氯钢瓶发生泄露时,分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排除险情。

7.1.2发生轻微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氯气喷淋系统,通知抢修人员来处理,抢修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

7.1.3若液氯大量泄漏造成氯气聚集,应立即进行系统停车,切断电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启动液氯喷淋系统。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通知公司有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单位应迅速查明泄漏点部位及原因,并报告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7.1.4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决定,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原点,泄露源部位和原因,凡能经过切断气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露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相关单位求援。

7.2乙醇(丙烯腈、氯甲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甲醇、三氯氧磷、丙腈)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理

7.2.1当乙醇(丙烯腈、氯甲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甲醇、三氯氧磷、丙腈)储存处发生泄露时,值班人员,乙醇(丙烯腈、氯甲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甲醇、三氯氧磷、丙腈)储存处操作人员即赶赴现场,排除险情的同时向值班领导报告。

7.2.2乙醇(丙烯腈、氯甲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甲醇、三氯氧磷、丙腈)储存处连接管道发生泄漏时,操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立即关闭泄漏点两端的阀门,尽可能的切断泄漏源。

泄漏的少量乙醇(丙烯腈、氯甲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甲醇、三氯氧磷、丙腈)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稀释后的冲洗水排入废水系统。

7.2.3当乙醇(丙烯腈、氯甲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甲醇、三氯氧磷、丙腈)储存处泄漏量较大时,启用水喷淋装置进行冲洗、降温,切断火源,污染区人员迅速撤离泄漏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7.2.4环境事故单位迅速查明泄漏点部位及原因,报告指挥中心。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进行现场抢修、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

7.2.5岗位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操作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说明书严格按这两个规程和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岗位人员必须具备乙醇(丙烯腈、氯甲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甲醇、三氯氧磷、丙腈)储存处使用和应急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能够处理储存处使用时出现的常见事故。

7.2.5生产厂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职工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育计划,定期制定事故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落实及效果验证,不断提高职工应急技能.

7.3预防液体库环境事故

7.3.1液体库易然液体的大量泄漏均能引起燃烧及爆炸事故。

7.3.2加强对液体库易然液体日常监管,严格按照公司《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防火防爆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灭火器材、救护器材、防雷设施的管理。

7.3.3液体库内的原料贮存按《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执行,对化学品实行隔离、隔开、分离的原则贮存;贮存易燃和可然化学品的仓库,堆垛附近,不准进行实验、分装、维修、动火作业,如因特殊需要需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作业结束后,检查确无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7.3.4危险化学品的贮存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化学品必须严格隔离。

7.3.5液体库泄漏时,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紧急疏散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

7.3.6液体库周围应防止静电产生,严禁火源。

7.3.7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人员将按其职责实施救援。

7.4火灾、爆炸事故处理

公司防火防爆重点岗位有:

两个生产车间、液体库。

上述岗位设备、管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7.4.1岗位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当班管理人员报警。

7.4.2当班管理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分厂和指挥部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7.4.3发生火灾事故的部门在报警的同时,应迅速判断燃烧物体的性质,并采用相应的手段和灭火剂进行灭火。

7.4.4生产部门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做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

7.4.5生产部门和应急指挥部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往火灾现场,按预定的重点岗位灭火作战方案对不同物质燃烧,采取果断的灭火措施,并按照救人第一、先控制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灭火。

7.4.6可燃气体发生燃烧,应先关闭气源阀门,然后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液体燃烧的火灾选用干粉、化学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电器设备发生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CO2或干粉灭火器扑救。

一般物质发生燃烧可用大量的水灭火。

7.4.7指挥部按应急救援预案指挥灭火。

并根据火势大小、火灾发展状况、蔓延程度等情况迅速决定是否请求支援。

以上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按照应急救援职责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组织群众撤离、疏散,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

7.5酸、碱泄漏事故(盐酸、烧碱)

公司生产中有可能发生酸、碱泄漏的岗位有磺隆车间、精喹车间。

7.5.1当发生酸、碱泄露时,分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排除险情。

7.5.2发生轻微酸、碱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通知抢修人员来处理,抢修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7.5.3若酸、碱大量泄漏造成聚集,应立即进行系统停车,切断电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大量的水冲洗。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通知公司有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单位应迅速查明泄漏点部位及原因,并报告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7.5.4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决定,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原点,泄露源部位和原因,凡能经过切断泄露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露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相关单位求援。

7.5.5如果人员不慎被酸、碱泄露时污染,情况轻微时立即用大量的冲洗,如若较重时打急救电话120,派专人接车,同时迅速疏通安全通道,以保证救援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7.6应急监测

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

  7.7 信息发布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8、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8.1事故单位人员在应急处置的同时,无关人员先撤离事故现场。

8.2治安队接到应急救援指令,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布置安全警戒,紧急疏散现场人员。

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8.3清点现场人员,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泄漏区和污染区。

疏导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随意通行。

8.4疏散方向应处于当时的上风向,并设立“风向标”,人员不得在低洼处停留。

8.5如事故有毒物质浓度较大,疏散时需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8.6发生重大事故时,在公司级和公司安委会领导到达现场前,由所在分厂领导负责组织现场抢救;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拍照或绘制现场图,人员送往医院的顺序为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省立医院、安医附院。

8.7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9、危险区的隔离

9.1治安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隔离带,最初把人员隔离在50米范围之外,之后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封锁区域范围的全部道路,并疏散无关人员。

9.2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易爆品时,在隔离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10、检测、抢修、救援及控制措施

10.1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一方面查明事故的部位和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查明泄漏物质的浓度和扩散情况。

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对扩散区域内的群众撤离或采取简易的保护措施。

10.2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对危险性大、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设备、设施首先进行抢修,以控制事故的发展。

10.3各专业抢修队根据事态发展状况负责现场抢修作业、泄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