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288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37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5页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电动巴士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动巴士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电动巴士项目

1.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2.1项目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欣欣向荣,连续多年汽车产销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仅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300万辆,汽车逐渐由奢侈品变成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电动汽车作为汽车的一种也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2013年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48605辆和45048辆,比2013年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

电动汽车本身所具有环保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并且出台了众多相关方面规划和政策来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为例,《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重庆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相关配套体系,并且很注重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根据《重庆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计划》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5万辆。

尽管电动汽车得到了很多政策的支持,发展也很迅猛,但是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本项目的建设地为重庆市武隆县白马镇,武隆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的峡谷地带,重庆外环经济带,距重庆主城137公里,约1.5小时车程。

境内319国道、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横贯全境,乌江航道连接东西,即将建成南涪铁路、涪南高速公路,正在启动仙女山机场前期工作,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白马镇位于渝东南乌江下游,东距武隆县城24公里,西与涪陵区接壤,南接贵州,北邻丰都,距重庆市主城区175公里,是武隆县的西大门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素有“蜀黔门屏”之称。

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乌江干流横穿而过,白马码头是全县最大的水运码头,国道319线和省道川湘公路交汇于此,建渝怀铁路、渝(重庆)湘(长沙)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并在此设有火车站和立交桥。

全镇海拔在170米(乌江边)至1950米(车盘黄柏淌)之间。

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

本项目正是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划、政策并且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条件下,结合当地有利的汽车工业基础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地位所提出的。

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2.1项目建设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符合中央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更适应发展和使用要求的新能源车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实现《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及《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实现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100亿元的目标。

武隆实施工业园区总体规模扩张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入驻企业倍增工程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将工业园区打造成全县的核心增长极。

2011年全面建成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2014年全面建成1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白马工业园区成为200亿园区,仙女山新区、平桥、羊角、鸭江成为20亿园区,土坎、巷口、江口等成为5亿创业基地。

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武隆及白马工业园的发展。

12.2.2项目建设是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环境保护的需要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机动车都是以燃油为动力,根据预测在未来数十年内石油将会消耗殆尽。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紧张的石油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

我国当前人均汽车拥有量为0.07辆,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即0.17辆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我国能源危机。

燃油的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此外还会产生含重金属和含铅的烟尘微粒,而这也是被认为是造成PM2.5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动汽车是以电力为动力来源,几乎是零排放,能够有效的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据电力部门预测,2015、2020、203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13.4、16.5、23.2亿千瓦,年发电量将分别达到6.1、7.5、10.5亿千瓦时左右。

按照纯电动(包括插电式)汽车2015、2020、2030年保有量分别达到266、1698、6859万辆进行测算,则不同阶段的年耗电量约占当年发电量的0.35%、1.31%、3.49%,对用电分配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每年可节约石油能源分别达260.8、1664.7、6724.5万吨。

由此可见发展电动汽车对于缓解能源消耗和促进环境保护将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1.2.2.3项目建设是发展和带动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产业的需要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拥有发达的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产业群。

而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横向产业有钢铁、化工、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及其他特殊原料等产业。

纵向相关产业有,零部件产业、电车经销、使用产业以及电车服务产业。

横纵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将带动他们形成产销、供求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本项目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有60余家,主要来源于重庆地区以及全国其他地区,能够很好的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1.3编制依据及原则

1.3.1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法规、条例、规划、规范、标准等。

2)浙江经纬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收集的相关资料。

1.3.2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和地方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和规范。

2)服从生产纲领需要,积极采用先进可靠、经济实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上充分考虑投资节约因素,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3)综合利用场地、合理布局,总体布局既要满足现阶段生产的需要,又要兼顾工厂的远期发展。

4)合理组织厂区及车间内部物流,做到路径简捷、流程顺畅,生产安全、运行经济。

5)设备选择要突出先进性和适用性;要既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又要适当考虑今后发展。

在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和灵活性,生产线的建设要兼顾其今后不同产品共线生产的可能,适应多品种系列化生产。

6)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综合考虑三废治理;完善劳动安全和卫生设施,做好节能措施。

1.4项目概况

1.4.1产品方案及拟建规模

1.4.1.1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承担环保电动巴士生产任务。

1.4.1.2拟建规模

本项目设计生产纲领为双班年产电动巴士1500辆。

1.4.2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重庆市武隆白马工业园区。

1.4.3建设方案

1)项目规模

双班年产1500辆(年工作天数250天,每日工作时间16小时,双班制)。

2)项目内容

完成年产1500辆/双班的四大工艺厂房及辅房、办公楼、研发楼、生产辅助系统等配套设施。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8104平方米。

1.4.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于2016年6月正式启动,至2018年6月项目投产;后续根据市场情况持续投入,到2020年达到1500辆的生产纲领。

1.4.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85201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1.4.6项目主要经济数据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数据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260

2

总建筑面积

m2

208104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5201

 

4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0691

 

5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4510

 

6

资金筹措

万元

70690.83

 

7

其中:

企业自筹

万元

70690.83

企业自有资金

8

银行借款

万元

0.00

 

9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25000.00

正常年份

10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95014.32

正常年份

11

年税金

万元

17286

正常年份

12

年净利润

万元

21806

正常年份

13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30.50

 

14

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

万元

94991

 

15

所得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

6.65

含建设期

16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3.73

 

17

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

万元

58778

 

18

所得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

8.46

含建设期

19

总投资收益率

%

26.29

正常年份

20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37.34

正常年份

21

盈亏平衡点(BEP)

%

81.34%

 

22

容积率

1.2

23

建筑系数

%

75

24

绿地率

%

15

25

投入强度

万元/亩

328

26

产出强度

万元/亩

865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1)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2)本项目产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法规,性能优越,外形新颖,适合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好。

3)本项目建设方案合理,采用的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适用,项目建设方案科学合宜。

4)本项目遵循了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方针,生产管理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单位产量能耗低,节能效果良好。

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要求,对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损害将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

5)本项目具有较好的财务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一般水平,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品技术可靠、先进,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良好,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是可行的。

2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

2.1发展规划分析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要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并且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

2)《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是汽车小型化和动力电气化相汇合,发展我国小型电动轿车的机遇期,要要实施“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探索纯电驱动汽车技术解决方案、新型商业模式和能源供应体系。

使我国在以小型电动轿车为代表的各类纯电动汽车普及程度、以示范城市为平台的电动汽车全价值链整合水平、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重点的车用电池产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培育我国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以小型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作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突破口,开发纯电动小型轿车系列产品(包括增程式),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开发公共服务领域纯电动商用车并大规模商业示范推广;加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发力度,开发系列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商用车系列产品。

小型纯电动汽车方面,针对大规模商业化示范需求,开发系列化特色纯电驱动车型及其能源供给系统,并探索新型商业化模式。

实现小型纯电动汽车(含增程式)关键技术突破,重点掌握电气系统集成、动力系统匹配和整车热-电综合管理等技术。

开发出舒适、安全、性价比高的小型纯电动轿车系列产品。

3)《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规划》在工业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及转型路径章节中提出以增强智能性、群集性、民生性为重要发展导向,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密切跟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加强技术研发,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业化条件发展纯电动、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加快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轿车、增程式低速电动汽车和快速充

电客车,扎实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走在全国前列。

重点支持两江新区、高新区等产业园建设。

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4)《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集中打造通信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环保装备、风电装备及系统、光源设备、新材料、仪器仪表、生物医药10大重点产业集群,建成万亿元级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控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平台建设项目。

重点发展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加强驱动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实现产值1000亿元。

此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列入优先发展主题,充分考虑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研发能力不强,采用过渡与转型互动,科技部战略性提出“三纵三横”研发战略布局。

2.2产业政策分析

1)《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第七条 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自主开发的产品力争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对符合技术政策的研发活动给予支持。

第八条 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

第二十七条 国家支持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研发机构,形成产品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

自主开发可采取自行开发、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

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凡符合国家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规定的,可在所得税前列支。

国家将尽快出台鼓励企业自主开发的政策。

2)《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方案》中明确指出:

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探索城市调控机动车保有总量,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1.4%。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3)国家相关鼓励优惠政策,有助于电动汽车的发展

发改委2014年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了有利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引用,国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

通过出台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优惠政策,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扶持性电价政策;对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配套电网改造成本纳入电网企业输配电价。

为促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务院发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于2014年9月1日起实施,对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的新能源汽车实行免征车辆购置税。

财建部2013年9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对纯电动乘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根据续驶里程补贴额度从3.5万到6万元不等。

2.3行业准入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

本项目承办企业及生产的产品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相关政策、产业规划及准入要求,符合重庆市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需要,满足相关企业及产品的准入要求。

3市场分析

3.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电动汽车市场情况

自从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排名世界第一后,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300万辆,2014年我国汽车生产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26%,销售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86%,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增速比上年分别下降7.5和7个百分点。

汽车整体产销量增长放缓,但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2013年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48605辆和45048辆,比2013年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29894辆和29715辆,比2013年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

2015年以来,汽车市场呈现出与2014年相同的态势,2015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361.27万辆和1335.33万辆,比2014年同期分别增长0.8%和0.4%,增长缓慢。

但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2015年1-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95530辆,销售89549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6倍。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294辆和55180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236辆和34369辆,同比增长2.2倍和2.1倍。

从市场发展的态势来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的亮点。

3.2电动汽车汽车发展情况

我国汽车工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存在产业安全及经济安全等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一方面,石油安全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

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和减碳压力,传统汽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油耗和碳排放将成为我国汽车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动汽车,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跟进战略特点,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不是很大,所以,我国完全有条件、有可能生产出达到当代国际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这是振兴我国汽车产业的巨大机遇。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市场优势。

我国具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资源优势,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永磁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

我国具有巨大的、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优势,而且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后发优势。

我国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年),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方向和任务上,《规划》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会、世博会、“十城千辆”等示范工程的实施,我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在关键零部件、整车集成技术以及技术标准、测试技术、示范运行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电动汽车技术体系,已申请专利3000余项,颁布电动汽车国家和行业标准56项,建成30多个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平台。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开始起步,尚未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与通用、日产的Volt和Leaf等量产车型相比,我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缺少明星、主力车型。

动力电池产业化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主要企业与国际差距较大。

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初步形成,主要车企对关键零部件的掌握不够。

近几年,在我国大型活动中,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示范运营,在上海世博会与广州亚运会上均使用了超过1000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

参与重大活动示范运营的新能源汽车数量

我国大概有80%以上的乘用车都是在城市,这些城市所拥有的乘用车70%以上使用的范围都是在市区,且每天行使里程大概就是50公里左右,这一行程数完全在电动汽车的行程数覆盖范围内。

这意味着,保守估计我国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中,近40%的消费者都可以成为新能源汽车有力的潜在消费者。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竞争主要在一汽、上汽、长安、奇瑞、江淮、吉利、华晨、北汽福田以及比亚迪等企业间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仍旧是起步期,所以这个领域对于有技术的厂商来讲,仍旧是可以进入的市场。

国内主要企业发展现状见下表:

企业

发展现状和规划

北汽福田

已生产出“福田牌”纯电动客车、新能源客车、迷迪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客车已于2008年开始小批量销售,约千台客车车供北京公交运营。

以北汽福田为中心设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有新能源客车5000辆及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

一汽集团

混合动力客车产品开发已基本完成,有522辆混合动力的客车在长春、大连、昆明和呼和浩特运营,有20辆新能源轿车投入使用。

规划:

实行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插电式三种路径同时进行,同步研发奔腾B70HEV轿车、奔腾B50PHEV轿车、NBC平台EV轿车三款车型。

到2012年底,一汽集团全系列新能源车将实现批量生产,产能将达到5万辆/年。

上汽集团

目前已生产出“上海牌”纯电动轿车、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约千台车供世博运营。

2012年,代表国内新能源车发展趋势的纯电动车荣威E50上市。

规划:

2015年之前,上汽集团还将再投入60亿元推进新能源车的研制与推广,“十二五”期间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0%左右。

长安集团

截至2012年4月,长安的混合动力车已在重庆、杭州、昆明和南昌等13个城市投放,累计市场投放900多辆,行驶里程已达4000多万公里。

规划:

“十二五”期间,将在新能源汽车上重点投资10亿元,达到能源车整车产能10万辆,同期生产的新能源车零部件可为25万辆车配套。

到2020年,将打造3个混合动力平台、1个Plug-in动力平台、两个纯电动平台,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突破65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将达到15万辆。

江淮集团

目前,江淮汽车建成年产能2万辆的电动车生产线,以和悦车型为基础推出增程电动车。

2011年,江淮iREV纯电动车累计推广1585辆。

规划:

2012年,江淮iREV计划投入市场4000量;“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6亿元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其中产品方面投资3亿元,包括电动车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预计2014年完成。

比亚迪

目前,比亚迪已形成3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研发出全球第一的铁动力电池ET-Power及F3DM双模电动车、F6DM双模电动车、e6纯电动轿车三款新能源车型。

2012年,陆续推出纯电动车e6、纯电动大巴K9。

规划: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开发城市物流解决方案,研发T3、T5、T7等一系列轻型电动载货车;2013年,与奔驰合作开发的腾势电动车将上市。

资料来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未来,随着中央、地方财政在购置补贴、税收优惠、科技研发、政府采购等方面一系列鼓励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将加大相关产品的研发力度,向市场投放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近年国家密集出台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相比国外政府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政策更加全面、力度更大。

国家相关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