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589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坐井观天》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语文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8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3.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难点:

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创造,让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品味语言。

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课文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生学情分析

1.识字、写字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已经能掌握部分识字方法,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

2.阅读情况分析:

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以读代讲,以读代学,抓住文中对话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口语交际的情况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根据这一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去想象,然后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班级学生共有34人,学习优秀的自主能力较强的有10人,中等学生16人,学习能力较弱的有8人。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能够积极发言、思考,朗读声音响亮。

课后能独立完成作业,但书写时字迹及作业要求仍需下大力度提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

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2.“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你打算给自己提什么样的学习要求?

2.(课件出示生字)四人小组自主识字,探索识记方法,师巡视指导。

3.检查小组识字情况。

4.区别““渴”、“喝””的字形,练习书写。

5.再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快乐互动,朗读感悟,启发想象

1.出示挂图,(师:

瞧,这就是青蛙与小鸟的合影。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板书理解“井沿”。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4.感悟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青蛙的话,读后回答: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2)理解”大话”。

青蛙认为小鸟哪句话是大话?

指名读。

播放动画。

(小鸟飞过田野,飞过高山,飞过山林,飞过城市……)理解”一百多里”。

你能把青蛙对小鸟的不相信,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齐读。

(3)引导学生思考: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4)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A、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围以外的天,所以它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B、因为小鸟天天在空中飞,亲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5)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无边无际”到底有多大?

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无边无际?

(沙漠、大海、草原等)闭眼想象:

小鸟飞呀,飞呀,飞过田野,高山,山村,城市,飞过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

(6)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指名读,评议,齐读.

(7)带学生体验:

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天,无边无际。

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天不过纸筒口那么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长长的筒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而走出教室看天,没有什么障碍挡住我们的视线,所以天无边无际。

(8)看画面,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

(多媒体画面演示:

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得出结论:

这是因为青蛙的视线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9)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

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

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并交流,读出适当的语气。

小结: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四、整体感悟,角色体验。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头饰表演朗读。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4)依据画面,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

(音乐)

五、学以致用,完成达标

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是啊,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本文,我们都收获不小,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不懂就要问!

可能有一些学生会提问:

(1)青蛙是否愿意跳出来?

(2)青蛙有没有错?

……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这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实践活动:

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1.积极回答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学生气氛很活跃。

2.学生边读课外边思考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理解:

井沿、大话

5.理解:

无边无际

6.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7.学生体验:

天,无边无际

8.分角色朗读,再讨论问题。

1.联系学生实际,从他们喜爱的故事入手,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

3.体现以学定教思想,让学生自读自悟。

4.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

5.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创设展示分角色朗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6.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与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7.明白课文的道理,知道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试着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见识短浅、傲慢、自信(井沿)

小鸟:

有耐心(大话、无边无际)

我们:

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教学反思

本课我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的,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了读书。

但是,通过教学发现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很吃力,难以完成学习目标,课后还要耐心辅导、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