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727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docx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

1.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

有两方面的原因。

国内原因是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夕,已从其发展的顶峰“康乾盛世”跌落下来,国势日衰,整个封建制度日暮途穷。

自嘉庆以来这个封建王朝已经走上政治腐败、军备废驰、财政拮据的衰败道路。

在这时候的欧美各主要国家却已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

衰弱落后的封建中国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重要目标。

英国资产阶级首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正是他们不断向外掠夺殖民地的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前,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防范外国入侵,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闭关”政策。

英国自从占领印度、新加坡等国后,力图打开中国的大门。

早在18世纪末英国已成为对华贸易的主要国家。

但英国的工业品如手织、棉布、棉纱等在中国缺乏销路,而英国却要从中国购进大量的生丝、茶叶、瓷器等。

英国资产阶级企图利用工业品打开中国的大门,没有达到目的,竟不顾人类道德,无耻地用贩卖鸦片毒品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手段。

导致中国的烟毒泛滥。

使清朝的吏治更加腐败,军队失去战斗力,吸毒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

还有一个严重后果是白银大量外流。

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感到流毒将会带来军队瓦解和财源枯竭的严重威胁,为了维护其统治阶级利益,倾向于禁烟派。

1838年月12月,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雷厉风行。

英、美鸦片贩子于1839年被迫缴出鸦片2万余箱。

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2.三元里人民的武装抗英斗争及其意义。

  答:

《广州和约》签订后,英国侵略军四出抢劫,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1841年5月29日,一小股英军窜入广州市郊的三元里行凶。

结果被义愤填膺的三元里人民层层包围,各个击破,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串,狼狈不堪。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武装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个胜利战斗。

它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同敌人斗争的英雄气概,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官兵不可恃”,“鬼子不可怕”,只要人民团结战斗,侵略者完全可以打败。

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直接影响下,广州人民烧洋馆、反租地、反入城等一系列斗争延续了10年。

3.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

清政府的腐败集中表现在投降派在朝廷得势和军队战斗力低下、军事指挥失当等方面。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抵抗派和投降派。

两派明争暗斗。

后来投降派占了上风,受到重用;抵抗派则受到排挤、打击。

其时的清军,无论是绿营兵,还是八旗兵都已腐败不堪,战斗力十分低下。

被派往前方的统帅根本不会指挥作战,导致战争失败。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人民一直抱敌视态度。

4.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5.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和掠夺,在华大量倾销商品,严重打击中国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副业。

清朝封建统治者加重对人民的搜刮的压迫,以填补国库空虚。

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危机日趋严重。

鸦片输入,白银外流。

地主贵族兼并大量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地租剥削。

6.洪秀全革命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他的主要著作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

洪秀全革命思想形成的原因是当时距他家乡不远的广州,不仅反侵略斗争激烈,反封建的斗争亦很活跃,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痛恨资本主义侵略,不满清政府的黑暗统治,这是他能走向反抗道路的思想基础。

他也曾想过想读书做官的道路。

他从16岁开始即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激起了他的反抗思想。

1843年第四次应试失败后,他愤然退出科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之路。

他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摒弃了其中的反动思想,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编出一套教义并创立了“拜上帝会”。

  他的主要著作是《原道救世歌》,以诗歌的形式,尖锐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了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思想。

《原道醒世训》揭露和谴责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希望建立一个“有无相恤,患难相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原道觉世训》用通俗的语言,把社会划分对立的两党关系个营垒:

以皇帝为首的剥削阶级和他们所崇拜的一切偶像是“阎罗妖”、恶势力;以“皇上帝”为首广大人民,创造了万事万物,是尽善尽美的势力。

这些著作在宣传拜上帝的宗教形式下,创立了一种以平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农民革命理论,奠定了太平天国革命的理论基础。

7.《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对它如何评价?

  答:

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经济方面,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不论男女,重新平均分配土地。

  政治方面,建立新的管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乡官制度。

太平天国采用君主制的政体形式,其政权机构分中央、省、郡、县四级。

  它无疑是一个鲜明的反封建纲领。

平分土地的主张,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

在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扫除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是我国近代社会历史提出的任务。

《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规定适应了时代的这一要求,所以它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

但《天朝田亩制度》有空想的成分,并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其不足之处。

8.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情况如何?

有什么危害?

  答: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是从杨秀清“逼封万岁”开始。

1856年夏,太平军击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出现对杨秀清一片欢呼赞颂之声。

杨在胜利面前,得意忘形,个人野心进一步膨胀。

洪秀全感到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密召韦昌辉进京诛杀杨全家,结果韦为泄私愤愤,滥杀无辜,酿成了天京悲剧。

共杀害东王部下2万多人。

另一位将帅石达开分裂出走,带走十余万精锐部队。

给太平天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

军事力量大大削弱。

人心涣散。

政治陷入危机。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洪秀全创建的太平天国从此走向后期的衰败阶段。

9.为什么说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答:

《天朝田亩制度》是根据洪秀全的平等思想、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提出来的。

它虽称田亩制度,实质上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内容,它是以往中国农民史上不曾出现过的相当完整的纲领,所以说,太平天国革命是把旧式中国农民战争推向了新的高峰。

10.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各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牛庄等为通商口岸;(3)外国人可在长江各口往来通行;(5)修改税则。

(6)中国向英国赔款白银400万两,向法国赔款白银200万两。

规定一年后交换条约批准书。

  除承认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外,还增加:

(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司给英国;(4)交还教产给天主教堂,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5)向英、法赔款各增至银800万两。

1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从中国夺去了哪些领土和特权?

  答:

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利者。

它除得到英、法所得到的全部特权外,还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及以后的“勘界”条约,侵吞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2.《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应如何评价它?

  答:

洪仁干的《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由“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四部分构成。

洪仁干在这个政纲中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的改革方案。

  政治上,主张立法、用人得当。

经济上,主张效法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

文化上,主张兴办教育和福利事业。

外交上,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平等往来,进行文化交流。

  《资政新篇》是继《天朝田亩制度》后,太平天国的又一革命纲领。

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合乎时代的潮流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洪仁干思想的进步性。

他大大超出了同时期地主阶级开明的思想家。

但洪仁干的《资政新篇》是在香港受四方资本主义思想直接影响的成果,不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因而没有提出当时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这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太平天国革命来说又脱离了实际,没有引起农民的积极响应。

13太平天国是如何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的?

  答: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秀成在苏浙战场进行反侵略斗争。

他率部三次进攻上海,虽未占领上海,却给敌人重大打击。

1862年初,太平军进军上海,中外反动势力一齐出动,太平军在太仓发动攻势,大破敌营30余座,缴获洋枪洋炮无数。

接着进围嘉定,再克青浦,一直攻到上海城下,打死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打伤英国水师提督贺布,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打得侵略军闻风丧胆。

但由于天京形势危急,太平军不得不撤离上海,回救天京。

1864年3月,太平军与常胜军在金坛大战,打退敌人三次进攻,毙伤侵略者100余人,常胜头子戈登也被打伤。

接着,在江阴再败常胜军打死和俘虏敌人400余人。

在浙江战场,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常胜军的统领华尔,1863年1月,太平军在绍兴击毙常胜军统领勒伯东及继任者塔提夫。

14.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它有何历史意义?

  答:

第一,单纯的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太平天国革命不可避免地要犯一系列错误。

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性,决定了他们目光短浅,易满足已有的成绩和胜利,避免不了地主阶级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农民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决定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能始终团结一致。

农民革命在战略上也避免不了流寇主义和固守大城市的错误。

  第三,太平天国遇到的是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这样两个顽固凶残的敌人。

  太平天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15.《北京条约》签订前后,清政府有何变化?

具体表现如何?

  答:

《北京条约》签订前后,清朝最高统治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投靠外国侵略者的政治集团。

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奕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和外国侵略者给清政权造成的双重威胁,万分担忧,极力企图摆脱困境。

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和参赞威玛在与奕的多次密谈中,有意识地解除他的疑虑,诱惑他依靠外国的武装力量,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

1861年8月,咸丰皇帝病逝。

辛酉政变后,西太后、奕诉集团掌握了政权。

  

(1)《北京条约》签订前后,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影响,皇室内部矛盾的作用,国内农民起义的威胁,清朝最高统治层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终于发生分化,逐渐形成一个倾心于外国侵略

者的政治集团;

(2)这个政治集团在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取得政权;(3)新政权的掌权人与外国侵略者建立了新关系,即中外统治者勾结起来,形成中外统治者“和好”的局面。

16.为什么说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答:

总理衙门名义上具有独立主权,实际上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列强的影响和操纵,是一个不完全独立的半殖民地性质的政府机构。

它的建立,标志着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列强对总理衙门的控制和操纵是通过两条渠道,即两个机构实现的:

一是列强驻华使馆,一是海关部署。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与中国有条约关系的国家,先后派公使京,这件事对清政府来说意味着不平等。

因为:

第一,清政府同意公使驻京以及1873年英、法、俄、美等国公使终以五鞠躬礼“觐见”同治皇帝。

这意味着清朝从“天国上朝”的地位下降为资本主义列强的附庸。

第二,这些外国公使是根据不平等条约驻京的。

他们不是以一个普通的外国使节,而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北京的。

随着中国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制度和机构的确立,列强又通过海关管理制度和机构操纵清政府。

中国海关在外国侵略者的把持下,任意扩大海关管辖事务的范围,把海关的职责扩展到兼管各口岸及江河的航运,兼收内地税和盐税,兼办全国邮政,担保和偿付中国对外的赔款、借款等,使侵略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

其次,列强通过海关总税务司和各口税务司干涉中国内政与外交。

17.洋务运动的纲领和宗旨是什么?

洋务运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试加以说明。

  答:

洋务运动的纲领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它全面地概括了洋务派对内对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洋务派治理时局的基本方针。

它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承认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承认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主张在此基础上办洋务,中国就能由弱转强,由贫变富。

“外须和戎”的第二层意思是敌人船坚炮利,势不可摧,中国武器、军队落后,不能与敌。

因而主张“力保和局”,求得变法图强的环境。

但无条件地讲和是洋务派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是他们思想的本质与核心。

“内须变法”就是根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在“变器不变道”的原则下,对中国的“军实”、“制造”、“人才”培养做些“变通”。

所谓“中学为体”就是主张以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文化思想体系作为治国的根本,认为这个“本”不能够变。

所谓“西学为用”,就是认为资本主义外国的机器、武器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他们的“长技”,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主张中国必须学习西方这些“长技”。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购买洋枪洋炮、轮船铁舰,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与机器生产,兴办中国近代民用工业,举办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等等。

例如在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大规模生产枪炮弹药,还有机器、轮船。

还有分批派遣海外留学生,洋为中用嘛。

18.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如何?

  答:

洋务运动的性质不是改变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变革。

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殊产物,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畸形儿。

洋务纲领和宗旨虽然具有“外须和戎”,“中学为体”的一面,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主义的政治体制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前提下进行的。

洋务纲领和宗旨又有“内须变法”,“西学为用”的一面,洋务派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创办近代工业,主张培养掌握近代科技知识的洋务人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在这方面,洋务运动做了开拓性的工作,起了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

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的途径如何?

它在产生时期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无产阶级的独特优点是什么?

  答:

19世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自然经济开始逐步分解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工业都是从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发展而来。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走着不同的道路。

它一般不是由手工业形式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多数是由地主、官僚、买办、商人未经手工工场阶段,一开始就从事机器生产。

这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发展的行业来看,集中在洋务企业发展薄弱部门和为外国资本主义服务的行业。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民族资本近代工业集中在沿海沿江和通商口岸的城市。

从民族资本和封建势力、外国资本的关系来看,它们存在又矛盾又依赖的关系。

中国民族资本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

  中国无产阶级的独特优点是:

  第一,压迫愈深,反抗愈烈,革命性最强。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的前身,很大一部分是农民,便于无产阶级和农民结成天然的联盟。

  第三,分布集中。

一是地域集中。

二是产业集中。

20.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内容的意义?

  答: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封建统治。

他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洋务观点:

及主张采用西方的军事技能、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而又屈服于侵略者的武力,主张对侵略者采取“和戎”政策。

在这种洋务观点的指导下,他们倡导和主持了以学习西方军事技能为中心、以挽救封建统治为目的“自强求富”活动。

21.19世纪70至90年代,资本主义列强是如何侵略我国边疆的?

  答:

西北危机——英、俄侵入新疆。

英国竭扶植阿古柏政权。

沙俄早有吞并新疆的野心。

1871年,沙皇政府乘阿古柏北进,借口保护侨民,出兵伊犁九城,建立了殖民机构。

  东南危机——日、美联合侵略台湾。

美国早就企图霸占台湾。

1867年,美船“罗佛”号在台湾南部触礁沉没,船长和水手被高山族人所杀,美国以此为由派军舰2艘入侵台湾,被台湾人民英勇击退。

美国采取支持日本侵略台湾的政策,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具有疯狂的侵略野心。

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征韩”、“征台”的论调甚嚣尘上。

1871年,琉球渔民遇风飘至台湾,被高山同胞误杀。

但日本却以此为借口,在美国的支持下,于1874年发兵3000人侵略台湾。

  西南危机——英国侵略西藏、云南。

英国以印度和缅甸为基地,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的云南、西藏。

1876年9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

通过《烟台条约》,英国势力深入云南等我国西南地区,扩大了在长江流域的侵略利益。

1890年和1893年,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

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势力侵入西藏。

法国在越南不断扩大势力,并侵入云南。

22.左宗棠对列强侵略新疆持什么态度,他为收复新疆作出了什么贡献?

  答:

左宗棠对列强侵略新疆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力主进兵收复新疆,消灭阿古柏政权。

左宗棠关于收复新疆的主张,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

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新疆。

左宗棠经过充分准备,于1876年3月分兵三路进疆,在当地人民支持下,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新疆北部失地。

1877年春,左宗棠进兵南疆,一鼓作气拿下吐鲁番等地。

阿古柏政权土崩瓦解,他本人服毒自杀。

1878年,左宗棠收复阿古柏占领的新疆全部土地,粉碎了沙俄、英国利用阿古柏政权侵吞新疆的阴谋。

23.中法战争的结果如何?

  答:

19世纪60年代,法国加紧侵略越南。

1858年,法国联合西班牙共同侵越,受到越军抵抗没有得逞。

1871年,法国发现了通向中国的红河航线,企图沿河入侵我云南。

19世纪80年代,法国大资本主义强烈要求殖民扩张。

1883年,从此,越南全境沦为法国殖民地。

接着,法国就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越南国王在1882年河内失陷和1883年顺化危急时,不断派专使向中国求救。

1884年8月23日,法国发起马尾海上之战。

福建水师在半小时之内,全军覆没。

次日,福建船厂也被炸毁,损失惨重。

  法国在发动海战的同时,不断在中越边界增兵,分东西两路向我边境推进。

1885年2月,法军万余重点进攻东路。

当法国侵略者正得意忘形之时,70风老将、广西帮办军务冯子材出任前敌主帅。

冯子材老当益壮,身先士卒,手持长矛,上阵拼搏。

全军将士奋勇上阵,打退敌军。

3月25日,冯子材下令发起总攻击,将士勇猛冲杀,法军全线溃败。

我军击毙法军1000多人,收复谅山、文渊等地。

与此同时,刘永福的黑旗军也在临洮战胜法军,收复十余州县。

整个越南战场呈现一片胜利的局面,冯子材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河内,把法军赶出越南。

镇南关大捷扭转了中法战局。

法国在整个侵略过程中软硬兼施,希望在谈判桌上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1885年4月4日,在法军战败的情况下,金登干代表中国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停战协定。

中法战争出现的“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令人痛心的结局,充分暴露了清政府昏聩无能与对外妥协的本质。

24.《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

《马关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有:

(1)中国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属各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3)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5)日本人可在各通商口岸设厂,产品免征一切杂税。

《马关条约》是日本侵略者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副沉重枷锁,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可耻的丧权辱国条约。

  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是:

  

(1)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投放政治贷款。

争夺中国铁路修筑权。

争夺开矿权。

争相在中国办厂。

  

(2)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了各帝国主义的贪欲,他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德国紧步后尘。

它早就看中了胶州湾。

从此,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东北成了沙俄的势力范围。

广东、广西、云南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长江流域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

25.《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怎样进行抗日斗争?

  答:

《马关条约》签订后,割处台湾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胞万分悲愤,“捶胸泣血”,奔走相告。

他们“鸣锣罢市”,冲进巡抚衙门,抗议割台,宣告饷银不准运走,制造局不能罢工,税收应全部留供抗日之用。

从容不迫895年6月至10月,台湾抗日军民经过五个月激烈战斗,打了大小100多仗,抗击日军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3万余人,日本主力军近卫师团伤亡过半,中将北川能久、少将山根信成毙命。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在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6.戊戌百日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试作具体论述。

  答:

戊戌百日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是民族危机加深。

清政府封建剥削的加剧。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未成熟。

  戊戌百日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发展观资产阶级国家观的民权平等说。

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就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由严复首先系统地传入中国的。

严复译释了《天演论》。

该书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并且利用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天存”和“与天争胜”的原理,唤醒人们顺应社会进化的规律实行变法维新,以达到“自强保种”,避免沦入亡国灭种的危险。

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是把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注入中国公羊学派的社会进化观和孔子的托古改制说,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

公羊学派社会进化观就是三统三世说。

“通三统”就是夏商周三代不同。

“张三世”是说社会有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他的变法理论打上了浓厚的儒家思想的印记,充分暴露出他在思想感情上的局限性与不彻底性。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

康有为继承了“今文今学”派的传统,把今文经学的公羊学说,即三统三世说,作为他倡导变法的理论依据。

但是,他有明显的缺陷:

第一,他以进化论注入公羊学说的社会进化观来宣扬人类社会只能渐进不能飞跃的观点,从而主张政治

改革,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