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416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讲座老年人.docx

健康讲座老年人

营养与健康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健康。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健康状况:

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

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

 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 糖尿病患者到达9240万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

 2002年到2003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我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到达3000亿人民币元,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在2005年——2021年间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

我国男性平均寿命71岁,女性平均寿命到达74岁。

但是我国男性平均健康寿命只有63岁,女性只有65岁。

就是说我国的老年人有八年到九年的时间是带病或残疾生活。

据统计,老年在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的40%以上。

在影响人体健康的要素中,饮食营养因素占60%以上。

从长远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的体质、智力、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整个民族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二、什么是营养

营养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

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包括对食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等。

营养的核心是“合理饮食〞,就是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人体都需要那些营养

现代医学研究说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比方维生素D、局部脂类,所需蛋白质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12中可以在体内合成;有8中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叫人体必须氨基酸。

糖类(含纤维素〕有局部可以由其它食物合成。

但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有外界摄取的约有40余种,精细分类,概括七大营养素。

1、蛋白质。

是构成、更新、修补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它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应能量。

2、脂肪。

它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保护和固定内脏,防止热量消失,保持体温。

3、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缺乏,必须从食物中摄去。

它们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两类。

4、碳水化合物〔糖〕。

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供应。

它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以及助长肠道乳酸杆菌的繁殖拟制腐败菌的生长。

5、矿物质〔微量元素〕。

矿物质是骨骼、牙齿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机能调节作用。

6、水。

水是人体内体液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约占体重的60%,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反响和润滑的作用。

7、膳食纤维。

它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吸附多余脂肪、胆固醇等排出体外;有效预防成人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对人体的健康来说,这些营养素缺一不可,都很重要。

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和不平衡对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各种病毒的感染。

〔二〕居民在营养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人民生活、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提高,在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却也存在着“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问题。

一是营养缺乏,也就就是“吃不饱〞。

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目前我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食物摄入量缺乏,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素难以满足人体需求,造成生长缓慢、低体重、贫血等营养不良问题。

云贵高原地区和陕北地区。

二是营养过剩,就是“吃多了〞,吃出毛病来了。

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12.0%,成年人当中,四成多的人都突破了正常的体重,需要减肥。

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分别到达9.6%和6.4%,城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是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全国有2.6亿人口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

可见,我们的营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另外,目前我国癌症、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已占到死亡率的前三位。

这些疾病与膳食不平衡,某些营养素摄取过多或过少有关。

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普及营养知识,引导居民走出食物消费误区。

那么这些疾病是怎么来的,有句话叫“病从口入〞,专家分析,70%以上的病都是吃出来的。

为什么说许多病是吃出来的

1、中老年人营养的不科学性。

许多中老年人的饮食大多追求“口欲〞,根据自己的习惯去吃,而不注重营养的均衡性。

专家研究说明,许多中老年出现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消化功能不好等是机体摄入蛋白质缺乏而导致肌肉、肌腱等组织保护功能降低有关,有时饮食不注意搭配,不爱吃水果蔬菜,导致便秘;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贫血、容易感冒、肿瘤等症。

现代医学证明,中老年患肿瘤与饮食缺乏营养有直接关系。

外国科学家在几十年前就发现,体重超过正常或肥胖人比正常人更容易患肿瘤。

维生素A、E、C具有抗癌作用,微量元素有防癌作用,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预防结肠癌。

2、饮食习惯不科学。

许多中老年人不吃早饭。

不爱喝水,容易产生结石性疾病;还有饭前饭后大量饮水,饭后立即喝茶,饭后立即活动等习惯都有可能造成胃肠粘膜出血、消化不良等症。

饮食不卫生。

许多中老年人不爱做饭,经常出去吃,殊不知外面小吃的卫生条件差,而中老年人抵抗力又低,容易吃出病来。

比方肝炎病。

2003年的SARS病就是他与不卫生吃“果子狸〞〔珍贵野生动物〕有关。

在比方,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没有很好的清洗和侵泡,容易形成慢性毒性侵害;吃剩菜、剩饭以及冰箱里久放的食物而产生的食物中毒。

那么怎么预防那?

下面就讲合理饮食。

三、合理营养〔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今天大局部是老年朋友,我就针对老年人营养讲一讲。

〔一〕老年人的划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44岁以下青年人;45--59中年人;60--74准老年人〔年轻老人〕75--89老年人;90以上为长寿老人。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

一个国家和地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

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到达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

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

2.器官功能下降:

视力、听力下降;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肺活量减少50%—60%;肾脏去除功能减少40%—50%;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反响速度减慢;记忆、认知功能减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运动反响时间延长。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使老年人的反响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表现在控制体位、姿势、平衡与移动平衡的能力下降。

2.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

人到40岁以后逐渐减退,50岁到达顶峰: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记忆方面老的忘不掉,新的记不住。

3.人格改变:

由于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社会心理问题增多:

特别是离退休、丧偶、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出现时,使老人们容易出现孤独、多疑、自卑、抑郁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问题。

由于老年人有如上特点,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年朋友注意饮食平衡,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目前老年人在补充营养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单一补充营养素

某些人今天发现自己缺钙,赶快买一盒含钙的产品服用;明天发现贫血,赶快又服用含铁的产品,结果是家里堆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和药品。

这样做:

体内营养达不到均衡状态;如果同时服用几种单一补充产品,有可能造成另外的营养素过量。

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能盲目乱补。

2、靠吃保健品补充营养素

?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把保健食品定义为: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就是说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

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它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

比方:

蛋白粉,一般人群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蛋白质补充过多,反而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增加钙的排出,容易缺钙。

只适用于厌食儿童、老年人。

保健品在西方非常盛行,早在1988年,美国的保健食品已达2000种,销售金额在72亿美元以上。

为什么?

西方蔬菜少,大约每人每天的摄入量为80—90克远远低于我国500克的水平,怎么办?

从各种植物原料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也就是各种食物补充剂〔保健品〕服用,形成了西方的药片文化。

像维生素C、胡萝卜素这些强复原剂,从合成的这一天开始就不断被氧化,到保质期,药片变黄且含有毒物质,而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非常稳定。

直接使用,吸收和利用的效果好。

药片文化误导消费者,你在电视上永远都看不到水果蔬菜的广告,药品保健品的广告却铺天盖地,所有的广告费都加在它的价格里。

一位美国保健营养权威人士说:

“在大多数人看来,在实验室中精心研制的大大小小的药片才是治疗我们身上大病小样的灵丹妙药,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兴起于80年代,从90年代末,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的保健品市场存在问题:

产品定位不清,保健疗效范围太宽,概念模糊,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消费群体;成效宣传模糊;“概念炒作〞,故弄玄虚。

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大肆夸张产品的作用,广告宣传中动不动就冒出“纳米技术〞,电磁能量等所谓的高科技,其实,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经不住推敲。

况且,保健品并不是“老少皆宜〞,更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但是我们大局部老年朋友已经习惯被广告引导着消费,保健品已经成为老年朋友的精神抚慰剂。

比方,身边有许多老年人通过健康讲座和营销员洗脑式营销,亲情式营销,体验式营销,免费体检式营销等手法获得大量的保健产品,保健治疗仪等,但是这些东西不但没有换来健康,反而留下了一身的病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不讲科学乱吃保健品,不仅难以起到保健成效,还会损害人的健康。

〔三〕老年人如何要做到膳食平衡

中华医药重视预防,强调养生保健,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到达预防疾病的目的哪?

一是主副食搭配。

谷类是传统膳食的主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中国自古以来就说,“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吃适量的谷类食物。

一般成年人每天吃250g~400g为宜。

对老年人来说,不低于200克。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

每天最好要吃50克粗粮。

吃完粗粮一定要记得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证肠道正常工作、帮助消化。

小米是健脾胃的最好食物;玉米、赤小豆、白扁豆中的烟酸能够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荞麦、燕麦、大豆中的芦丁等成分可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有人说少吃主食更健康?

20年前我们平均每人每天吃500克,现在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到3两主食。

美国营养学会发言人马约莉·诺兰科恩认为,主食是饮食的根底,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缺乏,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有损身体健康。

2、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人体需要,含优质蛋白和纤维素,含钙量较高,吸收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钙质的最好来源。

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为3.5%,消化率到达90%以上,属于优质蛋白质。

脂肪含量约为3%—4%,并以微脂肪酸形式存在,有利于消化吸收。

每天100--300克。

鲜奶、酸奶、奶粉那个好

鲜奶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A、B1、B2、C和钙、锌、铁、西等,营养丰富。

奶粉是牛奶加工制成的干粉,运输方便冲饮方便,保存时间长,但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局部营养素,奶粉的营养在某些方面不如鲜奶。

酸奶是以鲜奶为原料,参加乳酸杆菌发酵而成。

牛奶发酵后,原来的乳糖变成乳酸,更容易消化,具有甜酸风味,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都是高营养物质,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选择。

牛奶的喝法:

空腹不能喝,肠道中的乳糖酶缺乏引起不适,可以用奶和面,蒸鸡蛋糕等;鸡蛋和牛奶可以一起吃,牛奶与水果、果汁一起吃没问题,奶遇酸沉淀但可以喝,没问题。

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除蛋氨酸外,还富含谷类蛋白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

大豆营养非常丰富,除含有大量矿物质,维生素外,还有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酮、大豆低聚糖。

这些营养素都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对老年人血压高和心血管患者有很好的健康成效。

豆类最适合治便秘,醋泡黄豆效果显著。

每人每天摄入豆及豆制品量30--50克。

有人说豆制品吃多了会的乳腺癌?

大豆中的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它和人体中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大豆异黄酮起到提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是,它会起到降低体内雌激素作用,使用大豆制品不但不会患乳腺癌,反而能降低这种病发病的风险。

3、荤素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能量低。

果蔬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胡萝卜、维生素C、A、B2素等营养元素。

蔬菜种类很多,不同品种营养成分不同,颜色越深越好,选择红、黄、绿、紫等深色蔬菜水果,因为色素大多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类黄酮等,营养价值很高。

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

水果200g~400g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每天不少于3种蔬菜和2水果。

含丰富的水果蔬菜和薯类的食物对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眼枯燥症及预防某些癌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隔夜的剩菜一定不能吃。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类、禽类脂肪含量低,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对预防心血管病和血脂异常等有一定的作用。

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拟齐全,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瘦肉脂肪含量较低,铁含量较高,且利用率好。

肉类每天50-75克、水产类每天125-225克、蛋类每人25-50克为宜。

老年朋友尽可能少吃肉,可以用豆制品代替动物蛋白。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食物

目前,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

膳食中的脂肪是哪儿来的?

一是天然食物中的脂肪,二是食物中参加的烹调油脂或加工油脂。

天然食物含有不少脂肪,如花生、瓜子、芝麻酱、各种坚果、鱼类、肉类、蛋类、全脂奶等。

烹调植物油几乎都是纯度高达99%以上的脂肪,无论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

肥肉、鸡油、黄油中的脂肪也常常用作烹调油脂,它们的脂肪含量多在85%~95%之间。

很多加工食品中添加了大量油脂,如饼干、点心、蛋酥卷、蛋糕、冰淇淋,各种酥点、千层饼、油条、炸糕、汤圆之类,更不要说各种煎炸菜肴和汪着油的菜肴。

稍不小心,从三餐中吃到七八十克烹调油一点都不费力,要控制在营养学家建议的25克之内非常难,很多人感觉几乎不可能做到,因为多数家庭炒一个菜就要30克油。

每日把总脂肪量控制在60-70克为好,其中烹调油不超过30克。

我说一下盐。

我们东北人平均每人每天18克,南方人摄入较少,所以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比南方高出一倍还多。

盐直接破坏血管壁,严重时会造成中风、心肌梗、肾功能衰竭等。

我们说的盐主要是指钠离子,1克味精含0.5克盐,鸡精中含有盐,50克榨菜含5克盐,可能平时我们随便吃吃盐量就超标了,我们必须控制盐的摄入量。

为此,建议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

一般每人每天的用油不超30克,盐不超6克。

老年朋友一定要限制油脂的摄入量,少吃盐、味精和辛辣食物。

6、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每天都要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

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

就餐时,饭前最好喝碗汤,可以让饭量自动减少1/3;也可以在饭前30—40分钟喝杯果汁或吃点水果,最好是苹果、梨或橙子等好消化的水果。

每顿饭至少吃20分钟。

因为从吃饭开始,大脑要20分钟之后才能接到吃饱的信号,吃得过快,大脑还来不及反响就已经吃撑了。

一定要细嚼慢咽。

多咀嚼能让唾液腺分泌一种叫腮腺激素的物质,它具有抗衰杀毒作用。

尽可能细嚼慢咽,增加咀嚼的时间。

老年朋友要多餐少食,一天除三餐之外可以选用零食作为营养补充。

水果、坚果等。

7、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从食物的选择、烹调到就餐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卫生,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时机。

注意:

米饭馒头等叟了坏了千万别吃,黄曲霉致癌。

以上讲的是吃,下面再讲一下喝。

喝什么,喝水呀

每天足量饮水。

如果人一点食物不吃,靠喝水能维持23天,水它给我们的生命极限72小时,可见水对人的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水的种类:

自来水、矿泉水、纯洁水、离子水、功能水、苏打水等五花八门,我们到底喝什么水?

纯洁水:

高纯度水,不含杂质和微量元素,一般用着工业上,比方勾兑酒,外国人用于洗车。

尽量不喝或少喝。

矿泉水:

含有益的矿物质,优质矿物质有3个条件一是10公里内无污染,二是多岩层的过滤水,三是地下冒出来的水,不是抽上来的水。

矿物质水:

在纯洁水中参加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水。

苏打水〔碱性水、功能水〕:

苏打水是弱碱性水,对控制通风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起到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适当的喝。

自来水:

是最常见的水,目前我们的自来水根本上符合国家饮用水平安标准要求的,在过滤、消毒时参加氯气,可能产生三卤甲烷,加热后会增加3-4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方法:

一是在水龙头加一个小的过滤器;二是把水烧开后,再翻开盖子加热3分钟,三氯甲烷就会蒸发掉了。

生活中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喝水时候尽可能少量屡次,而且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

成人每天补水量应为2500ml左右,包括在食物中摄取的水分。

月子水、孕妇水等都是概念炒作,水中溶解营养素的量是有饱和度的,几乎无法通过额外的添加来提高水中营养素的含量。

没有必要选择这些所谓的功能水。

老年人要注意:

喝水的间隔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每次200毫升左右,要主动喝,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重复参加的水可以喝,但重复加热不能超过5次,隔夜的水能喝,但如果是高温天气〔32度以上〕,4个小时就要换一次。

桶装水或瓶装水开封后要尽快喝掉,不要超过一周。

肥胖人餐前餐后喝一杯水;感冒时候要多喝水;便秘者要大口喝水;呕吐时候喝淡盐水;睡前适当喝点水。

合理选择饮料。

茶水、可乐、咖啡都含咖啡因,有提神、减肥、利尿作用,但喝完后一定要再补充水。

孩子少喝喝果汁、喝饮料、喝可乐。

果汁饮料里大局部都含有糖,白糖没有营养,只有热量。

饮料里含有各种人工色素和香精,能引起过敏及神经性头疼。

可乐里面含有很多的磷,小孩儿喝了以后,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发育,老年人喝了会诱发骨质疏松。

另外可乐有很强的成瘾性。

在欧洲,许多家长都不许孩子喝可乐。

饮酒,适量饮酒能够舒筋活血,消解疲劳,但是过量饮酒,增加肝硬化、胃癌和中风猝死的危险。

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

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的白酒50克。

此外,要做到食不过量,每天坚持运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

讲几个问题:

1、骨质疏松症。

营养预防就是补钙。

误区:

以为吃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

很多减肥女性认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经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饭。

实际上,水果是一种有益酸碱平衡的食品,却不是钙的好来源,而且严重缺乏蛋白质。

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钙,也需要胶原蛋白作为钙沉积的骨架。

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那么蛋白质和钙摄入量都严重缺乏,只会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误区:

喝肉骨头汤补钙其实,骨头汤中的含钙量并不高,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两个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而脂肪的含钙量相对较高。

补钙效果并不好。

有人问:

吃钙补品和食品补钙哪个效果好?

我告诉你:

药补不如食补。

补钙的前提是必须有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在一起作用,钙的吸收效果最好。

目前,很多钙补品都是单纯的钙,据研究说明,人体对各种钙补品的吸收率只能到达40%。

经常食用保健品补钙,会造成肾结石、心血管隐患,保健品补钙不易多,每天400-600毫克为宜,补钙效果也不理想。

那么,哪些食物补钙效果好?

首先,牛奶是钙的好来源,喝250克〔一袋〕牛奶,大约可以获得275毫克的钙,且饮用方便、吸收好。

含有丰富的钾和镁,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

牛奶并不会让人体液偏酸,也就不会促进钙的流失。

综合评价,牛奶仍是最正确的补钙食品。

其次是芝麻酱,20克芝麻酱相当于半杯牛奶。

虾皮的含钙量最高,但食用量有限,且虾皮里的钙难以释放,吸收率不高,不把虾皮作为最好的补钙食品。

豆制品、绿叶菜都是很好的补钙食品。

除此之外,我再介绍几种补钙的食物:

谷类燕麦、芸豆、豆腐干、苋菜、小油菜、榛仁,水产类泥鳅等。

再有:

一瓶醋加上一匙蛋壳粉,形成的醋酸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为防止钙流失,少喝甜饮料和碳酸饮料。

2、糖尿病;营养预防就是控制胆固醇

误区:

吃鸡蛋会提高胆固醇。

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性激素的原料。

所以胆固醇并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如果没有胆固醇,我们细胞的通透性就坏了,细胞得不到保护,就好出毛病;没有胆固醇就没有性激素,男女就不分了,就乱了;没有胆固醇,骨骼就不能正常发育;没有胆固醇,就不能很好的分泌胆汁,脂肪吸收就发生障碍。

胆固醇是那来的?

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占70%,食物中的胆固醇是补充,占30%。

两者之间是动态的,外源性胆固醇高了,内源性胆固醇就减少,反过来一样,如果你不吃胆固醇,体内制造就变成100%,拼命的制造胆固醇,反而使身体失衡,一点胆固醇来源都没有的人,一样可以有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的可能。

人体对胆固醇的调节非常复杂,关键是要控制摄入量。

正常人,血脂不高,身体不胖,血胆固醇正常,每天300毫克;不正常的人,血胆固醇超标、肥胖者、糖尿病人、胆汁代谢异常的人,每天不超过200毫克;一个蛋黄含胆固醇200-300毫克,动物内脏1.5-2两含300毫克,动物脑跟同等重量的蛋黄比高7倍。

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3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

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

蛋黄、动物脑、动物肝肾、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等。

3、高血压、高血脂与冠心病的营养预防

一是控制能量摄入,食用含油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如茶油、橄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