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478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docx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

我爱小动物小班教案

【篇一:

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活动方案

小二班音乐活动

活动背景分析: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

他们喜欢听以小动物为内容的故事、儿歌、歌曲,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走路、吃东西的样子等等。

为让小班幼儿加深对小动物的了解,并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我选择了《我爱我的小动物》。

《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曲旋律简单流畅,音域比较狭窄,词曲关系比较单纯,因此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演唱。

希望通过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的游戏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提高音乐的感受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所学的内容。

活动名称:

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2.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内容,能大胆演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关于小动物的歌曲,并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幼儿对小

动物及其叫声有认知。

物质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和手偶、草地背景图一张和音乐mp3。

活动过程:

1.小律动,发声练习及复习歌曲

(1)今天,我们一起来当小司机,去动物园好吗?

请小司机们注意啦,把好方向盘,踩好油门,我们出发啦!

(教师放小司机的音乐)模仿小司机进入室内。

(2)动物园车站到了,请小朋友们下车。

看有这么多的气球,我们一起来把他们吹起来。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气息训练)

(3)我们把小动物叫出来好吗?

(发声练习)

(4)小动物们看见这里有这么小朋友,好开心!

想和你们一起唱《走路》,好不好?

我们再来唱《动物园》。

(复习学过的关于小动物的歌曲)

2.学唱歌曲

(1)今天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它们要唱一首新的歌曲给你们听,歌的名字是《我爱我的小动物》,听听歌曲中都有什么小动物呀?

(2)第一遍播放歌曲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中都有什么小动物呀?

接下来仔细听,听听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叫的呢?

(3)第二遍播放歌曲

歌曲中都有什么小动物呀?

(熟悉歌曲)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叫的呢?

(学习节奏,初步感知节奏)

(4)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好吗?

小羊怎样叫的?

小猫怎样叫的?

……(加深对节奏的感知)

①出示手偶小羊和小朋友打招呼,小羊是怎样叫的?

(学习节奏)

②出示手偶小猫和小朋友打招呼,小猫是怎么叫的?

(学习节奏)③出示手偶小鸡和小朋友打招呼,小鸡是怎么叫的?

(幼儿一起按节奏模仿小鸡的叫声)

④出示小鸭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请小朋友模仿小鸭的叫声。

(6)教师范唱,(教师一边摸着小动物的图片一边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幼儿学唱歌曲,重复唱歌曲数遍,(教师可变换形式演唱,教师唱前一句,幼儿接唱小动物的叫声)

(7)在后面草丛里还藏了许多小动物,请每一位小朋友选择一只你喜欢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

(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8)请选择一样小动物的幼儿到集体中表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3.天快黑了,小动物们也玩累了,我们开车把小动物们送回家好吗?

(教师放开火车的音乐幼儿带小动物出教室)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小动物的头饰,供幼儿表演用。

附歌曲: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设计者:

马山县中心幼儿园

蓝小艳

【篇二:

福建省幼儿园小班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教案】

小动物聚会

活动目标:

1.愿意用完整句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3.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玩具或动物图片、照片来园。

活动过程:

一、参加联欢会。

1.以组织幼儿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形式引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动物玩具或动物图片、照片参加“动物联欢会”。

二、介绍小动物。

1.出示小兔图片,向大家介绍: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兔。

2.鼓励幼儿用完整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xx”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名称。

小结:

今天我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每位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都不一样,有的小朋友喜欢小兔,有的小朋友喜欢小狗,有的小朋友喜欢小乌龟?

?

这些小动物都很可爱。

三、和动物交朋友。

1.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小动物说一句“悄悄话”,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如抱抱小动物、亲亲小动物等。

2.提醒幼儿带着自己的小动物寻找其他小朋友的小动物做朋友,引导幼儿向同伴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与同伴学一学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姿态。

四、送动物回家。

1.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称。

2.鼓励幼儿将自己带来的小动物摆放在相应的图片下方,布置成“小动物展览会”。

如:

小鸡玩具或照片摆放在教育挂图小鸡图片下方,挂图中没有的动物分类摆放在边上。

3.引导幼儿操作《数数小动物》,教师给予指导。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利用“小动物展览会”玩“动物园”的角色游戏,丰富幼)l对动物的认识。

2.语言区提供《认识动物》的教育挂图,供幼儿观察讲述。

3.操作区提供各种小动物的拼图,让幼儿操作。

可爱的小兔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小兔的外形特征。

2.尝试模仿小兔跳。

3.体会亲近小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小兔一只,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图片各一张,青菜、胡萝卜若干

(2)音乐《小兔跳》,播放器。

活动指导

一、认识小兔。

1.以有个“小客人”要来班级做客为话题,引导幼儿猜猜:

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尾巴

短短、长着三瓣嘴的小动物是什么?

2.出示小白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外形特征,并借助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小兔的眼睛、耳朵、皮毛和尾巴,了解小兔的外形特征。

3.提问:

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小兔子的毛都是白色的吗?

4.依次出示小灰兔、小黑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兔子的基本特征。

小结:

兔子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它们都有长长的耳朵和短短的尾巴和三瓣嘴,兔子身上的皮毛不全是自色的,还有灰色和黑色的。

二、喂喂小兔。

1.提问:

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

2.鼓励幼儿选择青菜、胡萝卜等给小兔子喂食,看看小兔子爱吃什么?

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

小结:

小兔子最爱吃胡萝卜、青菜等食物,小兔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关心爱护小兔子。

三、学学小兔。

1.引导幼儿观察:

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

2.提出大家都来模仿小兔蹦跳走路的建议,引导幼儿边学念儿歌“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竖起来,短短尾巴摇摇摆,蹦蹦跳跳真可爱”,边做相应的蹦跳动作。

3.播放《小兔跳》音乐,引导幼儿学习“小兔跳”。

动作说明:

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微蹲,同时两臂屈肘举在胸前,手心向前,模仿兔子状。

①一②小节:

面向左前方跳一次,再向右前方跳一次。

③一④小节:

动作同①一②小节。

⑤小节:

面向正前方,原地屈膝两下,同时左手叉腰,右手放头上(手心向前),竖起手指向前挥动招两下。

⑥小节:

动作同⑤小节,左右手动作交换。

⑦一⑧小节:

两臂屈肘举在胸前,向前连跳三次。

活动延伸:

1.将小兔子饲养在自然角中,让幼儿喂养一段时间,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并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3.请家长阅读亲子手册《小兔挂饰》,与幼儿一起做做、说说。

小狗汪汪

活动目标:

1.对折纸活动感兴趣。

2.喜欢哼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每组各种彩色正方形纸若干张;油画棒数盒。

(2)已折成的小狗样品若干。

(3)音乐《哈巴狗》,播放器。

活动指导

一、神秘的脚印。

出示教育挂图《小狗汪汪》,以神秘口吻请幼儿猜测:

这是谁的脚印?

二、学习折小狗。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范例,说出折纸小狗头的主要特征(三角形、耳朵弯下来等)。

2.引导幼儿折纸,重点学习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三角时要角对角、边对边、抹平,折好后要涂上小狗的眼睛。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后请个别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哼唱歌曲。

1.启发幼儿说说与学学小狗的叫声。

2.教师播放《哈巴狗》音乐,示范用“汪汪”声哼唱歌曲。

3.鼓励幼儿学用“汪汪”声哼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哈巴狗》。

鱼儿游呀游

活动目标

1.认识鱼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尝试随音乐旋律做动作,体验模仿鱼儿游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自然角饲养金鱼、泥鳅、娜鱼等。

(2)每桌提供一盆鱼及少量饲料、面包屑等。

(3)螃蟹、虾、螺、贝等的图片。

活动指导

一、观察小鱼。

2.启发幼儿思考:

鱼儿喜欢吃什么?

3.指导幼儿取少量饲料、面包屑喂鱼,观察鱼儿吃食的情形。

二、鱼儿的秘密。

1.提问:

鱼儿住在哪里?

它们喜欢吃什么?

它们是怎样游来游去的?

小结:

鱼儿住在水里,它们喜欢吃水里的一些浮游生物、小虫子,也喜欢吃面包屑和饲料。

鱼游来游去的时候,尾巴会一摇一摆地摆动。

2.组织幼儿讨论:

鱼儿有朋友吗?

有哪些朋友?

3.出示螃蟹、虾、螺、贝等动物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小鱼的朋友。

三、鱼儿游游游。

1.教师朗诵儿歌《鱼儿游》,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自由模仿鱼儿游的各种动态。

2.提醒幼儿小心地将鱼缸送到饲养角中喂养,提出继续观察鱼儿生活的要求。

活动延伸

1.教室一角或走廊的墙面上布置池塘或小溪的背景图,让幼儿在背景图上绘画或撕贴小鱼、小虾、螺或水草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里动物的生活习惯。

2.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捉鱼”。

小乌龟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3.2.尝试表现乌龟的动作。

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乌龟若干。

一、实物激趣。

1.出示乌龟,引起幼儿兴趣。

2.将手中的乌龟放在地板上爬行,引导幼儿观察。

二、观察乌龟。

1.在与乌龟近距离的接触中,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与爬行方式,鼓励幼儿尝试用手指轻轻碰碰小乌龟的头,看看它所做出的反应。

2.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看到的乌龟,引导幼儿学说“伸”“缩”“慢慢地”等词语。

小结:

乌龟有四条短短的腿,它的头可以伸缩,有一条小小的尾巴,还有硬硬的龟壳。

当乌龟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把头缩进龟壳里,等安全后再把头伸出来活动。

三、模仿游戏。

1.提出游戏建议:

教师和小朋友分别扮演龟妈妈和龟宝宝,大家一起来玩乌龟外出游玩的游戏。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慢慢地爬行,提醒幼儿手膝着地、动作协调,不时地做一些伸缩脖子、翘翘屁股等动作;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3.游戏玩法:

幼儿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当听到“敌人来了”的口令时,应赶紧将头和脚都收缩起来,安静不动,等听到“敌人走了”的口令时,才可伸出头、脚继续爬行。

4.游戏反复进行,根据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调整游戏的速度。

活动延伸:

1.美工区提供纸碗、瓶盖、图画纸、彩纸、水彩颜料、棉签、核桃壳、橡皮泥、纸碟、塑料碗,已裁剪好的乌龟四肢、尾巴和头等,让幼儿制作乌龟。

2.请家长阅读亲子手册《龟兔赛跑》,与幼儿一起做做、玩玩。

3.在自然角饲养小乌龟,提醒幼儿隔几天给乌龟喂一次食,并启发幼儿观察乌龟喜欢吃什么。

4.组织幼儿进行“乌龟走迷宫”小实验。

鸡码妈和鸡宝宝

活动目标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母鸡下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卡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活动指导

一、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

这是谁在叫?

鸡妈妈在做什么呢?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二、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3.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卡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的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4.幼儿分享交流:

我找到了x只小鸡。

我在图卡上贴上了x个圆点。

三、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卡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猜猜它是谁?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动物的认识。

2.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奇妙的口袋”一个,内装有鱼、乌龟、兔、鸡、鸭等图卡。

(2)各种动物的拼图若干。

活动指导

一、看一看、猜一猜。

1.教师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引导幼儿根据动作猜一猜是哪种动物。

2.出示“奇妙的口袋”(口袋里放有鱼、乌龟、兔、鸡、鸭等动物的图卡),请幼儿轮流从袋子里抽出一张图卡,并说出图片上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其他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篇三:

小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

盘县第二幼儿园“达标课”活动教案

(2015年11月6日)

盘县第二幼儿园“达标课”活动

--《可爱的小动物》说课稿

盘县第二幼儿园蒋娟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语言领域的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下面我将分:

说活动设计意图、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设计意图:

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歌是幼儿十分喜爱的语言形式,语句简短,节奏感强;小班的幼儿又特别喜欢小动物,其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十分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叫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小动物情境游戏,使幼儿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并能同大家一起表现自己,通过发展语言能力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在温馨、亲切的游戏活动中,减少师生距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以便于幼儿更能自主表现、自由发挥,从而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叽、嘎、汪、喵、喔”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2、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积极性,并要求它们做到在集体面前说话响亮。

3、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课件(ppt);小鸟、小鸭、小猫、小狗、大公鸡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汽车挂件1个,汽车方向盘1个。

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因此,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教法:

情境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提问法,结合课件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所见联系,解决难点。

讲解法,让幼儿学会辨认整点。

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以改变游戏玩法(老狼老狼几点了)来巩固幼对儿整点辨认。

说活动过程

以上是我对《可爱的小动物》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我想一节好的语言活动课,应该培养幼儿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其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