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指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1535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课程开发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开发指南.docx

《课程开发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开发指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程开发指南.docx

课程开发指南

 

大学生技能岗位对接项目开发手册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目录

第1章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2项目含义………………………………………………………………()

1.3优势特点………………………………………………………………()

1.4运作方式………………………………………………………………()

1.5开发模式………………………………………………………………()

1.6项目申报………………………………………………………………()

1.7证书效用………………………………………………………………()

1.8支持单位………………………………………………………………()

第2章项目准备

2.1现状分析………………………………………………………………()

2.2工作分析………………………………………………………………()

2.3资源评估………………………………………………………………()

2.4课程设计………………………………………………………………()

2.5编制教材………………………………………………………………()

第3章项目实施

3.1教学模式………………………………………………………………()

3.2课时安排………………………………………………………………()

3.3场地与设备……………………………………………………………()

3.4组织形式………………………………………………………………()

3.5考核与评价……………………………………………………………()

第4章项目管理

4.1教师来源与构成………………………………………………………()

4.2教师培训………………………………………………………………()

4.3质量保障………………………………………………………………()

4.4课程资源开发…………………………………………………………()

4.5项目拓展………………………………………………………………()

第1章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教育现实。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还停留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培养,许多大学生毕业时并不具备企业要求员工所具备的基础职业素质和必备的职业技能。

大学生技能岗位对接培训项目,目的是为了弥补目前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状态,帮助大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使大学生走上高起点的职业生涯。

——政府支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

为促进各类院校毕业生和已参加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就业,满足企业对高索质技能劳动者的迫切需求,在全国城市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依托,开展以“满足企业急需,服务技能人才”为主题的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服务话动(简称“技能岗位对接话动”)。

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是高等院校正视现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现有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与人才市场接轨,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1.2项目含义

本项目是为有效缓解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利用现代课程开发技术和培训手段,开发与专业配套的补充课程,开展短期强化训练和针对性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推荐就业岗位,以最终促进其就业的帮扶项目。

1.3优势特点

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项目是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相关高等院校、企业管理专家共同参与研发,项目培训基地组织实施的国家级教育认证项目。

项目有以下特点:

——针对性强。

学习内容是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或学习的中心,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步,学习与就业的同步(学习即工作)。

——基础好,起点高。

项目建立在大学生学完本专业课程基础之上的技能培训,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作支撑。

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再去实际操作,做到真正一体化。

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

——认证证书权威。

项目对应的证书为劳动保障部CETTIC《职业培训证书》,根据《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该证书可以作为培训学员从业的凭证。

1.4运作方式

项目运作主要方式有两种:

——“指导中心+院校”模式。

即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提供技术、方法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协助开发补充课程,提供培训指导,培养职业指导教师,配发职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等;由院校独立完成课程开发、实施岗位核心技能培训等。

——“指导中心+院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企业”模式。

即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除完成上述模式工作内容外,在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将组织协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行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和院校共同开展订单式培训,推荐就业等。

1.5开发模式

——自主研发模式。

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该校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指导下,于2006年率先启动了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项目。

具体做法是:

①以学科课程为基础,合理确定对接岗位;②确定课程标准,选定对接课程内容;③遴选师资,开展岗位技能培训;④建立评价机制,进行技能考核认证。

目前已开发涉及15个专业40个岗位培训教材,举办了四期培训班,2650名大学生参加试点培训并获得了CETTIC《职业培训证书》,毕业当年全部走向工作岗位。

相关链接:

给大学毕业生一把就业的金钥匙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26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南阳师范学院开展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的做法,称这种培训是:

“给大学毕业生一把就业的金钥匙。

”一位长期资深老教授深有体会的说:

“开展此项培训,是在洞悉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后,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开出的一剂良方,既不影响学校教学计划执行,又可使学生掌握岗位技能,是巧妙的对接。

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际合作模式。

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与其学校构成互动关系,开展以核心技能建设为基础的培训活动。

具体做法是:

①建立领导机构,负责项目的宏观规划、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②进行前期论证,确定专业技能岗位;③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进行技能考核认证;④采集职业岗位信息,推荐就业岗位,提供跟踪服务。

目前面向全校学生正式开展20个左右专业岗位对接培训工作。

1.5项目申报

项目申办流程如下:

申请机构申请并抱送相关材料—→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论证、审批—→双方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指导中心下发项目相关资料—→开展项目研发、招生培训及宣传推广工作。

1.7证书效用

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

《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核发的国家级的职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是国家对申请人的具体岗位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之一。

CETTIC证书标有证书序列号、证书编号、培训者及证书持有者身份证号码,并盖有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公章。

该证书带有防伪标识,其序列号为唯一号码。

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相关链接:

CETTIC证书样本

【证书特征】主色调为蓝色,证书规格长29.7cm,宽为21cm,正面为蓝色花边和底纹,左侧上角为标志。

正下面为"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ChinaEmploymentTrainingTechnicalInstructionCenter"及"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的公章。

左下角印有证书序列号。

背面为蓝色花边和底纹,左边印有中文,右边印有英文。

1.8支持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国就业、职业培训的技术指导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该中心承担对全国职业培训机构的技术指导;负责职业培训技术装备、课程的研究、开发与推广;组织实施远程职业培训工作;受部委托,承担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国际职业技能竞赛的事务性工作,承担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和奖励的事务性工作。

 

第2章项目准备

2.1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内容包括:

——确定社会需求:

如劳动市场条件、教育决策方向、专家意见。

——了解教学对象:

如学生的学习需求、已有的教育基础、兴趣特点等。

——分析课程现状:

用人部门如产业、行业或企业界对课程的意见;课程理论发展的情况以及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就业机会及今后再学习的可能性;课程的改革重点和开出率,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或专业大类对口率以及整体就业率等。

2.2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包括:

·根据现有专业所对应的一个职业岗位或一个职业群,进行调查分析,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职业、职责的任务目录。

·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划分,这种职责描述可以看成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对每个职责进行分解,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称为专项能力。

专项能力包括:

完成这一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及所需工具;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和质量标准要求。

对每一专项能力都要确定其在职业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学习掌握的难度以及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程度(等级),即职业人口水平。

2.3资源评估

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作何种程度的开发。

这里的资源指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信息资源是以学校的教材和资料为核心,它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信息支持,离开了它课程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信息资源的评估,涉及信息渠道、信息贮存和信息效能。

·能力资源是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素养、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现实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

现实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已达到的学习能力现状,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潜在学习能力是指通过课程更新,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状况,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

·物质资源是指在课程开发中学校可提供的场地、设施、设备与经费支持,它是课程开发的物质基础。

2.4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要点是:

紧贴需求;目标适度;表达准确;简化目标;目标定量。

——课程框架。

课程结构的设计要以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顺序为逻辑主线,采用阶梯递进式或阶段分流式的板块结构安排整体的教学内容。

其设计思路是:

将在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基础上得到的技能或能力模块,再进行教学分析得到教学模块(教学单元)。

然后将教学模块按照一定的原则,主要是按照职业需求的原则与教育规律的原则进行组合和叠加形成课程。

——内容设计。

要结合实践中发生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理念、原理等;要系统总结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常见问题,并尽量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尽量多向学生提供面向实际日常工作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

相关链接: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岗核心技能设置

对应专业

核心技能

核心技能点

环境艺术设计(家装设计师方向)

能够提供客户满意的设计

能够根据客户情况提供合理建议

能够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满意的设计方案

能够运用效果图准确的表现设计思想和特点

能够熟练操作3种常用设计软件

能够准确表现物体的比例关系、质感和空间透视

能够表现空间色彩的统一和协调

能够选择最佳视点表现空间特点

能够选择室内装饰材料体现设计思想

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常用装饰材料

能够运用材料搭配增强空间氛围,达到和谐统一

能够运用室内软装饰营造和谐空间

能够熟练运用常用室内陈设风格

能够根据装修风格的不同,对空间主要部位提供配饰建议

能够与客户进行沟通

能够熟练运用手绘技能,快速准确的表达设计思想

能够具备解释工程造价的能力

能够根据客户情况确定沟通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广告

设计师方向)

能够提供满意设计

能够根据客户广告意图,结合现有作品,提供建议

能够根据客户要求,提供设计方案

能够运用作图工具准确表现设计思想

能够熟练操作2种常用应用设计软件

能够根据设计方案,运用构成法则和色彩规律,达到画面的统一和谐

能够与客户进行沟通

能够熟练运用手绘技能,表达设计思想

2.5编制教材

·项目教材完全打破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的体系,将原来不同学科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构建。

按照项目课程的产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将完成各个工作任务(项目)的学习内容,分步进行编写。

·教材内容更应该是象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但不应将原来相关学科体系中的知识都采纳进来,而是应留给学生自主进行资料的收集的空间。

·项目教材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

及时将职业实践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中,而且要根据学校、专业和学生实际开发教材。

为体现技能培训的特点,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通过总操作程序——操作步骤——达到标准——注意事项——相关知识五个环节来呈现培训内容。

 

第3章项目实施

3.1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有: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建愉快学习的学习氛围,一般采用小组教学的组织方式。

常见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仿训练;现场实习。

——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不仅解决了理论教学枯燥与实践教学困难之间的矛盾,而且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体验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自己组合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2-6人)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关链接:

16种教学方法及其用途

学习知识

培养能力

培养品质

参与社会活动

满足需求兴趣

讲座

讨论

视听

探索

发现

教学系统设计

程序教学

操练

角色扮演

模拟

社区活动

小组调查

学习法律

独立研究

微型课程

“头脑风暴”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最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较有用途

最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少有用途

最有用途

少有用途

较有用途

较有用途

少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最有用途

3.2课时安排

对接培训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老师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培训活动。

建议课时:

理论+实践(60-90)课时。

学生实践时间至少占总学时的2/3。

实践活动的类型有:

手工制作、模型装配、作品评价、产品推介;信息搜集、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讨论与辩论、见习与模拟;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幻想、技术作品鉴赏等。

3.3场地与设备

项目培训要因地制宜地安排与落实培训场所。

培训场地要满足技能集中训练的需要,岗位实习环境要满足岗位实操的需要。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实训中心或基地,中心或基地要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3.4组织形式

学校应根据课程内容、学生实际灵活安排,可采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班级活动等形式。

·鼓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

·采用班级活动应以小班训练为主,每班学生40-50人为宜。

3.5考核与评价

——基本思路:

以学生完成课业的质量来认定,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目标,体现以能力为本位教学思想。

——考核方式:

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针对技能培训的特点,建立体现“两个结合”的评价办法,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首先是技能考核,学生必须掌握每一单元的技能,要求学生单元过关,考核的重点是核心技能点熟练度,要求学生的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操作量。

在岗位技能培训结束以后,进行终结性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的标准是能否达到岗位技能的基本标准。

——记分方式:

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成绩构成:

技能考核成绩占60%,笔试成绩占40%。

 

第4章项目管理

4.1教师来源与构成

要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运行,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在学校内部,学校领导、教师之间要形成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共同体,并建立内部反馈和激励机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有效促进课程开发。

·在外围上,需要和课程专家或行业专家、企业经营管理领导、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获得课程开发条件和课程开发理论的支持。

相关链接:

教师在项目实施中的角色和要求

·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

挑选学习资源,编写教材,为不同层次、专题学习者开列学习菜单,并从企业或校方游说资金。

·学习过程的参谋。

为学习者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解除学习疑惑和提出建议。

·选择学习内容的导航者。

将个人的学习绩效变为组织学习绩效。

·学习活动评议者和学习绩效的评估者。

评议学习活动,获得必要反馈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成绩得到组织承认和学习者不断受到激励。

 

4.2教师培训

师资队伍是课程开发和培训教学的关键。

由于高校大多数教师长期从事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工作,习惯于讲授理论知识,追求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逻辑性,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技能性培训的需要。

必须加强对教师培训与引导,使教师掌握技能培训的教育理念,掌握体验式教学方法,学会实践教学、操练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

为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必须有一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技师、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加培训工作,建立包括专业教师、一线技术人员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师资队伍,保证技能教学训练的效果。

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一是课程理论知识的培训。

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这是课程开发的前提。

4.3质量保障

为保证和提高对接培训的质量,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对接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研究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反馈制度、校企合作机制,要完善课程考核质量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讲授、校内设施设备使用、成绩评定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此外,要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4.4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两方面内容:

——校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应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应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4.5项目拓展

项目的实施与推进要采取“先试点研究,后面上推广”的工作策略,不断积累经验,分步推进。

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当地的实际、社会的实际来推进这项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一哄而上。

可以先在部分专业进行对接培训,等有了经验和比较好的操作做法,再推广铺开。

学校要认真研究并采用有助于本校推进项目实施的工作策略,包括宣传、学习、转变观念,点上突破,典型示范,扩大试行,面上铺开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