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1718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使学生了解钱塘江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4.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多媒体课件播放钱塘江潮实景视频,让学生从形象上真切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壮阔,形成强烈的震撼力,引导学生急切地想了解钱塘江潮。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习兴趣。

2.师问:

同学们看了视频有什么感受?

(词语概括:

震撼,雄伟,壮观等。

)想不想进一步了解钱塘江潮?

二)学习第一段: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观"是什么意思?

(看)潮呢?

(讲述:

潮是海水或沿海地区海洋中的水由于太阳或月亮的吸引定时涨落的一种自然现象)

2.题目中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

请翻开课文,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

天下奇观)(明确:

潮指钱塘江大潮)

3.天下奇观的"观"是什么意思?

(理解:

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不同。

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天下奇观即天下罕见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在这里指钱塘江大潮)

4.小结。

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都来--(观潮)

三)、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

横着通过去。

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

“崩”是倒塌。

“裂”是裂开。

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

立刻。

  人声鼎沸: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

若,好像,仿佛。

隐:

藏起来,看不见。

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

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

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

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

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

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

1.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请同学们启由朗读2~5自然段。

(自读)

  2.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个部分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哪里是写潮来前,哪里是写潮来时,哪里是写潮来后?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明确:

第二自然段写潮来前,第三、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第五自然段写潮来后)

3.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明确:

可以分成四段: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自然段为第二段,写潮来前的景象;第三、四自然段为第三段,写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第五自然段为第四段,写潮来后的景象。

也可以分成两段,即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五)、读讲第二段。

1.我们先看潮来前的景象。

我请厂位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江潮还没,有来,人们看到了什么?

2.指名朗读。

  3.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4.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人们都到这儿来观潮,江潮还没有来,人们看到了什么?

(宽阔的钱塘扛……等着,盼着)

5.潮来前的江面有一个什么特点?

课文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板书:

平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江面平静?

(宽阔的钱塘江……薄雾)"横卧"是什么意思?

(横着趴下)

  6.平静的江面、雨后的阳光、蒙蒙的薄雾,还有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以及远处的小山,构成了一幅多么平静美丽的山水画啊!

要想把这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读的时候,声音应该--(轻点儿)速度应该--(慢点儿)请同学们一齐来读这几句。

(齐读。

指导纠正)

  7.这时,江湖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

"人山人海"说明人多,正由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所以有这么多人来。

"昂首东望"说明潮从东边来,人们心情急切。

"等着、盼着"也说明人们心情急切)(板书:

昂首东望)

  8.小结:

这一段写潮来前的景象,人们等着,盼着江潮的到来。

  六)、讲读第三段。

  1.江潮在什么时候来的?

第三段主要写潮来时的情景,有两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写潮在什么地方的情景?

第四自然段写潮在什么地方的情景?

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这一段,思考。

  2.教师读。

3.江潮在什么时候来的?

(午后一点左右。

明确:

人们知道大潮到来时间,但还是一大早就来到海塘大堤上,更说明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4.第三自然段写潮在什么地方的情景?

第四自然段写潮在什么地方的情景?

(第三自然段:

远处;第四自然段:

近处):

(板书:

远近)

 5.第三自然段是写大潮在远处的情景,可以分成两层。

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1至3句为第一层,第4句为第二层。

按大潮到来的时间顺序或地点变化来分的。

6.大潮在远处时人们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听到……看到……)。

 ①听到了隆隆的响声,像什么?

说明了什么?

(板书;闷雷滚动)(说明了潮的声音很大,离我们很远。

) ②这时江面有什么变化吗?

(板书:

风平浪静)

③当人们听到这声音时,会说些什么?

(讨论)(有的人说潮来了,有的人间潮在哪儿,有的人说这声音就是……)小结讨论结果,人群非常喧闹,像锅里的开水一样,这就叫--(人声鼎沸)(板书;人声鼎沸)

7.过了一会儿又怎样?

(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

 ①听到了什么?

(响声越来越大)

  ②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一条白线,)(板书:

一条白线)

  ③白线指什么?

在什么地方?

  (白线指潮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理解"水天相接"。

说明潮离我们越来越近。

  8.潮在远处时,只听见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江面上还是风平浪静。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这说明江潮已经向我们这边移过来了。

这时人群又怎样了?

  (人群沸腾起来)(板书:

人群沸腾)

  (理解"沸腾")为什么说人群沸腾起来?

(讨论;因为这时站在前面的往后退,想站得高点儿,看得远点;站在后面的往前挤,想站得近点儿,看清楚点儿;没看到的希望看到;看到的巴不得看得清楚点;都在喊:

潮来了。

所以人群就像水开了一样,沸腾起来。

  9.分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10.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大潮在远处的情景,作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把江潮发出的声音、形状和人们的情绪变化(板书:

声形.情)写得清清楚楚。

下面我们就按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思考;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时,人们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思考。

  1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人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挂图)

  (看到了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手势讲解。

理解"横贯")

  12.还看到了什么?

  (再近些,只见……,形成……)(板书:

白色城墙)

  ①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浪潮潮头的高,两丈多高有两层楼那么高)

  ②为什么先看到的是一条白线,现在是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水天相接→再近些)

  13.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是什么景象?

从课文中找个词出来形容。

(浩浩荡荡)

①"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气势大)从哪儿可以看出气势大?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飞奔)(板书:

白色战马)

  ②这里实际上是指什么浩浩荡荡?

(潮水)

  ③所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那声音--(板书:

山崩地裂)(理解"山崩地裂")

  ④山崩地裂所发出的声音大不大?

大得怎样?

(大,好像大地……)

  ⑤那"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

(江潮发出的声音。

  ⑥原来江潮发出的声音如同--(……)好像--(……)

  14.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一定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齐读这一自然段,要读出大潮越来越近的那种气势。

(齐读)

  15.这时人们的情绪怎样呢?

有没有?

为什么?

(讨论:

课文中没写。

一方面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另一方面即使有人说话,声音也被潮声压住了。

他们会说;钱塘江大潮真是太壮观了,太罕见了,声音真大啊,真是天下奇观……)作者在这里不写人们情绪的变化也正是这些原因。

  16.小结:

这一自然段写江潮在近处时变化的情景。

  17.小结全段:

(生看黑板板书)

  第三段写潮来时的情景,先写潮在远处的情景,再写潮在近处的情景,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板书:

↓)

  18.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教师引读第三段)

  七、讲读第四段。

  1.潮来时是这样的,那么潮来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看谁最先找出潮来后总的特点。

(恢复了平静)(板书:

平静)

  2.这里江面恢复了平静与潮来前的平静相同吗?

  (不同,这时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3.是很长时间涨了两丈来高吗?

从哪儿可以看出?

  (不是;霎时。

理解"霎时")

  4.你见过一眨眼时间江水涨两丈来高的景象吗?

  (没有,这实在是太罕见了)

  5.小结:

这一段介绍了潮来后江面又恢复了平静。

  八)、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通过写作者在观察时所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样子,以及人们的情绪变化,把钱塘江大潮壮观的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发自内心地感叹:

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三、四自然段。

  附:

板书设计

  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

江面很平静

  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潮来时:

  形状:

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

恢复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