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2041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docx

诗歌鉴赏练习题之人物形象

(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

“今之事君者曰:

‘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分析:

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2008至201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题

(2011年重庆卷)

11.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答案:

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解析:

标点: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

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翻译:

君子射箭的时候,内心态度端正,外表身体站直,拿着弓箭瞄准,这样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

所以古人通过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

品德,是从内心中体现出来的。

(10年重庆卷)

11、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3分)

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

(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11、

(1)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2009重庆卷)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2008重庆卷)

(1)用斜线(/)断句: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分)

 

答案: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

(2011年山东卷)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评分说明】共12处,每错3处扣1分。

【标点如下】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

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

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

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011年浙江卷)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19.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解析】本题是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先根据“故”(句首语气词),“者”,“曰”及一些人物名词初步断开,然后细读。

这段文言断句,前三句简单,后面有点纠缠。

关键要抓住人物名词及“曰”等标志,逐层断句。

(10年北京卷)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孟子曰:

“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11、(5分)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10年广东卷)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9、

(1)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009北京卷)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和解析】(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考点】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思路分析】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

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

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

(2009广东卷)

⒐断句和翻译。

(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答案和解析】⑴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08北京卷)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资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羡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一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2008浙江卷)⑵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2011年北京卷)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参考答案】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试题分析】单斜线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备考提示】充分掌握文言文行文的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虚词的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