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3037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襄阳市2018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边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中字格中。

古隆中弛名中外,夫人城朝辉凫夕照

 

【答案】“弛”改为“驰辉”改为“晖”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朝晖”指早晨的阳光。

2.根面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______)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无穷的智慧;她拔动过多少人的心,她带领我们回眸(_______)历史,咀嚼生活,拥抱自然。

【答案】

(1).jǐng

(2).móu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此题注意“眸”应该读二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教授提出的几条建议很有价值,大家都随声时和表示赞同。

B.新学期报到时,我和许许多多陌生的同学不期而遇。

C.终于看到了憨态可掬的能猫宝宝,小朋友们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周老师遇到难题时经常会向我们请教,真是个不耻下问的人。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项有误,“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用在这里不恰当;B项有误,“不期而遇”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与“新学期报到”的语境不符;C项有误,“忍俊不禁”指忍不住发笑,与后边的“笑起来”意思重复。

故选D。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离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项否定不当,应该删去“不”;B项属于一项和两项不能搭配,应该删去“有没有”;D项语序不当,应该改为“随时发现并及时应对”。

故选C。

点睛: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荫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荫

A.③⑤④②①B.⑤④②①③C.③⑤②④①D.⑤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D项正确,绿阴→绿阴下的柴房→柴房前的主人和小狗→地上、小狗身上的光影,③句作总结。

6.阅读名著填空

“人是生物,生命便是第一要义”,这是_______(人名)对生命的诠释,而她从步入文坛之时就一直在提倡“爱的哲学”,他的作品歌颂“____”“___”“___”。

【答案】

(1).冰心

(2).母爱(3).童真(4).自然

【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考查的是有关《繁星》《春水》的知识。

《繁星》和《春水》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她的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7.古诗文默写。

①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

(朱《观书有感》)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綿,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晏殊《院溪沙》)

⑤古诗文中有借景物抒情的名句俯拾皆是:

如白居易赏春时“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内心欣喜;王湾在观月之际尽抒“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思乡之情;苏轼借月色表达“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欣赏这样的诗文既有美的享受,也是情感的陶治。

【答案】

(1).江春入旧年

(2).随风直到夜郎西(3).为有源头活水来(4).似曾相识燕归来(5).几处早莺争暖树(6).乡书何处达(7).归雁洛阳边(8).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郎”“燕”“暖”“婵娟”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8.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红灯路口,总会遇到一些任性的“三轮车”随意变道,不按红绿灯行驶。

假如你在暑假期间担任了文明交通志愿者,遇到一位老大爷正准备闯红灯,你会如何说?

你说:

【答案】例:

大爷,闯红灯是违法行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好吗?

9.综合性学习:

生活处处有语文。

某中学准备开展“漫游语文世界”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

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

请你仿照例句也来拟一则标语。

如:

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品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编写手册

为了培养同学们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班级根据各人兴趣爱好,将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搜集家庭校园、社会上学习运用语文的情况,井编成了小册子,现已编两种,请你再补两种。

①校外标语手册②不规范用语举陽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发现

请结合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现在许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由于填写表格时提笔忘字或书写太差,结果不被聘用;有些医院的医生书写病历时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以致误读或无法辨认,导致一些医疗纠纷发生。

材料二:

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只是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PPT为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理建议

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例:

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美丽漫游语文世界,遨游知识海洋

(2).

(2)“精彩口语荟萃”(3).“特色春联集锦”“网络流行语汇编”等(4).(3)汉字遭遇书写危机,加强汉字背后的文化底蕴教育迫在眉睫。

(5).(4)示例:

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加大对汉字书写的考査力度;创办一些以汉字书写研究为主的社团,培养师生对汉字书写的爱好,举办类似于“汉字听写大赛”的活动,培养师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兴趣。

(或举办书法讲座,举办毛笔字,钢笔字书写展览或评比等活动)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设计宣传标语,最重要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

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两个句子,有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对修辞的要求。

此题可以用对偶的方式点明语文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2)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活动主题拟写刊物名称的能力。

可以从身边入手,将生活中的谚语、流行语编入小册子。

(3)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材料一告诉我们生活中出现汉字书写危机,材料二分析了其原因。

(4)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据此可作答。

此题可以围绕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作答。

三、阅读与欣赏

读古诗《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山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诗中用一个“观”字统领全文,采用_______________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抱负。

11.“洪波涌起”一句中一个“涌”字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10.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

(2).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11.“通”字用尤其出色。

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解析】

10.试题分析:

该题考核诗词表现手法及主旨。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11.试题分析:

该题考核诗词中炼字。

方法上首先解释该字“涌”在句中的含义。

其次分析技巧,展开联想,描绘该字原句中的景象(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什么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元命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乙唐太宗谓房玄龄曰:

“为人大须学问。

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

古人云:

'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

”不徒言也。

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2.解释加点的词。

(1)朕向为群凶未定________

(2)躬亲戎事__________

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顶是()

A.然后/能/自强也B.日以/十本/为率

C.故日:

教/学/相长也D.朕/向为/群凶未定

14.翻译句子。

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

15.甲文表达方式以____________为主,乙文以为_________主。

16.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如何学习,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2.

(1).)从前,过去

(2).亲自13.B

14.不学习,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

15.

(1).议论

(2).记叙

16.甲文側重教学相长;乙文侧重告诉人们做人有学问,乘着年轻多读书多学习。

这样才能明理少走弯路否则便会“莅事惟烦”。

【解析】甲:

选自《礼记》作者:

戴圣年代:

西汉

乙:

选自《贞观政要》作者:

吴兢年代:

参考译文:

甲: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乙:

太宗对房玄龄说:

“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

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

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

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

古人说:

‘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

’这不只是说说.回想我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躬”在这里是“亲自”的意思。

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

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B项有误,正确的停顿应该为:

日/以十本/为率。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面”“莅”“烦”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5.此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能力。

文章的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感情或观点时所使用的语言组合样式,包括以下五种:

描写、议论、记叙、说明。

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知甲文侧重于议论;从“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可知乙文侧重记叙。

16.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

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甲文从“故曰:

教学相长也”可知作者的观点;乙文侧重强调多读书才能少走弯路。

阅读记叙文《神秘的乘客》,完成下列小题。

神秘的乘客

①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小伙子时,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坐火车。

由于没有家室,我每

天总是工作到很晚,常深夜乘车回家。

②一天深夜,我乘火车回家。

在同车厢的人中,有一位小个子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个很大的购物袋。

我一看到她上车,就蓦地想,她一定是那种很健谈的人,也就是一路上没完没了与你说个不停的那种人。

“千万别坐在我身边!

千万别!

”我心想。

她的确没有坐到我身边,她坐在了我的对面。

③火车每站都停,但每次都是下车的人多,上车的人少。

小个子老太太环顾周围,看着人们上上下下,然后朝我笑笑。

就这样,一直到车厢里只剩下我们两个。

此时,她笑声更大了。

要说她的举止让我感到紧张,有些言过其实,但确实让我感到不可理解。

④“很高兴,就剩下我们两个了,”她神秘地说,“因为我还有一些事必须要做。

”就在这个时候,她身体前倾,将手伸进她那个大大的购物袋。

她从袋子里拿出一把大号螺丝刀。

当她拿着螺丝刀对着我的时候,我注意到螺丝刀头部被磨得很平。

我以为她要对我做什么,吓得够呛。

⑤“对不起,年轻人,可我不得不这么做。

这些孩子让人怕!

他们总是拧松这些螺丝!

”说完,她就突然转过身子,开始拧紧挨着我们的那扇车门上的螺丝。

把门上所有的螺丝都拧紧之后,她把螺丝刀又放回到大袋子里,满意地坐到座位上。

她没再说一句话,下一站就下车了。

⑥此刻,我的脸色一定看上去非常苍白,因为我在皮卡迪利大街下车时,发现列车长注意到我:

“你还好吗,朋友?

”“不好,简直糟糕透了!

”我回答道,并且告诉他我在车上所遇到的一切。

他听了一点也不感到吃惊。

“噢,她呀!

是的,我们知道她的一切!

”他笑着说,“她不伤害人。

”然后,他就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3年前,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因公去了国外,留下孙子让她照看。

可悲的是,孙子在乘坐这趟火车去上学时,因为车门上的一个螺丝松动,靠近门边站着的孩子,从车上掉下来摔死了。

尽管事故与老太太一点关系也没有,可她感到自责,因为孩子是由她看管的。

打那以后,她就总是在火车上拧紧车门上的螺丝,希望赎回“过错”。

⑦“真太不幸了!

”听他讲完这些,我感慨道。

“可你们就不能阻止她吗?

”“我们试过,”列车长苦笑着说,“可谁也阻止不了她,她照例不时上车检查每节车厢门上的螺丝是否松动,不是紧紧这个,就是紧紧那个,直到确信每个螺丝都安全牢靠。

时间长了,我们都把她当成了我们中的一员。

”我不禁开始由衷敬佩这位“神秘乘客”了。

17.选文中的“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18.第⑥段有什么作用?

19.请赏析选文第⑤段“说完,她就突然转过身子,开始拧紧挨着我们的那扇车门上的螺丝。

把门上所有的螺丝都拧紧之后,她把螺丝刀又放回到大袋子里,满意地坐到座位上。

”一句中加点词语“满意”的表达效果。

20.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试结合内容分析。

21.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答案】17.性格特点:

有责任心、善良、勤劳、执着、坚持等。

18.插叙。

交代老太太在火车上拧紧车门上的螺丝的原因,突出她的责任心与善良,又揭开了悬念。

19.“满意”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她在看到自己拧紧螺丝后的心满意足的快乐心情。

20.欲扬先抑;悬念设置,分析略,结合原文回答。

21.围绕“责任心和善良”的重要性或善良的好处回答即可。

文中老太太因自己的孙子的一次意亡故,始终坚持在火车上拧紧车门上的螺丝,这是责任,大爱,她的善良的心灵纯朴无瑕,并让人信感温暖。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有责任任心。

【解析】

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从“她就突然转过身子,开始拧紧挨着我们的那扇车门上的螺丝。

把门上所有的螺丝都拧紧之后,她把螺丝刀又放回到大袋子里”可以看出老太太的善良和高度的责任心;从“她照例不时上车检查每节车厢门上的螺丝是否松动”可以看出老太太的执着。

点睛:

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

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8.此题考查学生对插叙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

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

第⑥段用列车长的话交代了老太太拧螺丝的原因,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解除了“我”的困惑。

19.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

“满意”是对老太太的神态描写,表现出她拧紧螺丝以后内心的踏实与快乐。

20.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辨析。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

“抑”,指按下、贬低。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本文中“我以为她要对我做什么,吓得够呛”是“抑”,“我不禁开始由衷敬佩这位‘神秘乘客’了”是“扬”。

21.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

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注意表述流畅。

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言之成理即可。

此题应该从增强责任心的角度作答。

阅读议论文《勒紧爱好的缰绳》,完成下列小题。

勒紧爱好的缰绳

①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

一下属知其爱好后,献一宋拓名碑帖,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

有人劝他:

“何不启封一赏?

”他说:

“这种著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好受一点。

②冯志圻是理性而明智的。

他清楚地知道个人爱好也是一匹欲望烈马,必须注意时刻勒紧缰绳,绝不能任其横冲直撞。

关键时刻,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妙,封其心眼,断其诱惑,任尔物多美,色多艳,钱多迷人,眼不见心不乱,其奈我何?

③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司马子反就不是这样了。

楚晋鄢陵大战,楚军失败,共王伤了眼睛。

楚国司马子反疲惫地回营口渴,侍仆谷阳知道他爱喝酒,刻意以酒代水。

子反尝了一口,问:

“是酒吗?

”谷阳说:

“不是酒,是茶。

”子反会意,接过来喝了。

子反嗜酒,美酒入口,不能停下,于是喝了一觞又喝一觞,终于醉倒在帐中。

夜间,共王想商议再战,派人召子反,手下人说将军病了。

共王乘车亲自前往探视,进了子反帐中,闻到酒气冲天,颓然而返,说:

“今天的战斗,我自身受了伤。

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又醉成这样。

还怎么再战?

”于是把子反安置在战车上拉着,连夜撤退了。

路上子反酒醒,问明了撤退的原因,羞愧地自杀了。

子反不懂得控制自己的“爱好”,放纵了这匹烈马,贻误了国家大事,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④一个人在自己的爱好面前,就是这个人最为软弱的时候,痴迷于此的,往往是意志薄弱者。

爱好的事物对自己的诱惑力最大,而那点儿爱好恰恰是你的软肋,是一击而致命的死穴。

不勒紧爱好的缰绳,结果往往是被“爱”深深地伤害,因“好”而坠入苦难的深渊。

有多少官场中的人,因为贪恋美色金钱,贪婪地攫取,结果都是不知不觉就落入泥潭,色令智昏或利令智昏,走向毁灭。

⑤青少年正处于求学的大好时光里,有些正当的兴趣爱好固然是好事。

但有些青少年因缺乏自制制力,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时尚等上面,不但荒废了学业,还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防治青少年沉溺于不良爱好,需要家长的重视,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但更需要我们青少年从自身做起,勒紧爱好的缰绳,才能学得本领,有所成就.

2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3.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