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3298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docx

《涡轮发动机基础》选择题目总结DOC

第一章

1.燃气涡轮发动机具体包括:

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

A

A.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B.涡轮风扇和冲压发动机

C.涡轮轴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

D.涡轮轴发动机和活塞发动机

2.是热机同时又是推进器的是:

B

A.活塞发动机

B.燃气涡轮发动机

C.带涡轮增压的航空活塞发动机

D.火箭发动机

3.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包括:

D

A.压气机、燃烧室、尾喷管、排气混合器、消声器

B.压气机、涡轮、尾喷管、排气混合器、燃烧室

C.压气机、涡轮、反推装置、消声器、进气道

D.进气道、压气机、涡轮、尾喷管、燃烧室

4.涡扇发动机的总推力来自:

C

A.仅为内涵排气产生

B.仅为外涵排气产生

C.由内外涵排气共同产生

D.内涵排气和冲压作用产生

5.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是指:

A

A.外涵空气流量与内涵空气流量之比

B.外涵空气流量与进气道空气流量之比

C.内涵空气流量与外涵空气流量之比

D.内涵空气流量与流过发动机的总空气流量之比

6.以下哪两类燃气涡轮发动机是靠排气来获得推力的:

C

A.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B.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C.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

D.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7.涡轮轴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与涡轮喷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相比:

B

A.都是靠排气来产生推力

B.都比后者的推进效率要高

C.都有核心机D.推力更大

8.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核心机包括:

B

A.压气机、涡轮、尾喷管

B.压气机、燃烧室、涡轮

C.压气机、燃烧室、加力燃烧室

D.压气机、涡轮、反推力装置

9.喷气发动机进行热力循环,所得的循环功为:

D

A.加热量与膨胀功之差

B.加热量与压缩功之差

C.加热量D.加热量与放热量之差

10.单位质量的空气流过喷气发动机所获得的机械能为:

D

A.空气在燃烧室里所获得的加热量

B.空气在压气机的所获得的压缩功

C.燃气在涡轮里膨胀所做的膨胀功

D.燃气的排气动能与空气的进气动能之差

11.认为燃气在尾喷管完全膨胀,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与燃气流量相等,则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与:

()有直接关系A

A.空气流量、排气速度与进气速度之差

B.空气流量、膨胀效率大小

C.空气流量、排气速度高低

D.空气流量、飞行马赫数大小

12.若喷气发动机在地面台架试车,则推力大小与:

()有直接关系B

A.空气流量、飞行马赫数大小

B.空气流量、排气速度高低

C.空气流量、排气速度与进气速度之差

D.空气流量、膨胀效率大小

13.喷气发动机的循环功率N可以表示为:

A

A.空气流量与每千克空气动能差的乘积

B.空气流量乘以每千克空气的排气动能

C.空气流量乘以每千克空气的进气动能

D.每千克空气的动能差

14.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

C

A.推进功率与循环功率之比

B.推进功率与加热量之比

C.推进功与循环功率之比

D.推进功与加热量之比

15.推进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D

A.排气速度高低B.飞行速度高低

C.推进功率的大小

D.排气速度与飞行速度之比的大小

16.喷气发动机的循环总效率为:

B

A.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内空气所获得的加热量之比

B.推进功率与放热量之比

C.推进功率与循环净功之比

D.推进功率与膨胀功之比

17.喷气发动机的总效率是表示发动机:

B

A.推力大小的指标B.经济性好坏的指标

C.使用寿命长短的指标D.可靠性大小的指标

18.喷气发动机的总效率与循环热效率及推进效率之间的关系为:

A

A.总效率等于热效率与推进效率的乘积

B.总效率等于热效率与推进效率之比

C.总效率等于推进效率与热效率之比

D.推进效率等于热效率与总效率的乘积

19.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包括:

B

A.推力性能指标、单位推力、单位燃油消耗率

B.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使用性能指标

C.推力性能指标、使用寿命指标、单位燃油消耗率

D.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加速性

20.单位推力等于:

C

A.单位迎风面积产生的推力

B.发动机单位质量产生的推力

C.排气速度与进气速度之差

D.总推力除以发动机总重量

21.喷气发动机的单位燃油消耗率为:

C

A.单位时间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B.发动机每产生一马力的有效功率,在一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C.发动机每产生一牛顿推力,在一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D.单位时间内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与空气流量之比

22.从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展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意义在于:

()D

A.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空气流量

B.增大发动机的推力

C.减少了污染物和噪声的排放

D.提高了推进效率

23.在目前条件下,大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适合:

C

A.超音速飞行B.高超音速飞行

C.高亚音速巡航D.低空低速飞行

24.与旋翼配合,()构成了直升飞机的动力装置:

C

A.涡轮喷气发动机B.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C.涡轮轴发动机D.涡轮风扇发动机

25.以下哪一款发动机用于低空低速的运输机或民用客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C

A.涡轮喷气发动机B.涡轮轴发动机

C.涡轮螺旋桨发动机D.涡轮风扇发动机

26.()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焦耳。

A

A.功B.功率C.重量D.力

27.绝对温度300K等于()。

A

A.27℃B.12℃C.149℃D.572℃

28.具有物质原有特性的最小粒子称为()。

A

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

29.华氏温度32℉约等于摄氏()。

B

A.15℃B.0℃C.32℃D.273K

30.用流体流动的来判别流体流动的状态是层流流动状态还是紊流流动状态。

()B

A.马赫数B.雷诺数C.普朗特数D.付立叶数

第二、三章

1.气体的压缩性是指气体因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改变其_____的性质。

A

A.密度B.容积C.质量D.内能

2.热力系统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则该系统为:

B

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

3.亚音速气流在光滑扩张形管道内流动时,C

A.速度下降,压力下降

B.速度上升,压力下降

C.速度下降,压力升高

D.速度上升,压力升高

4.在等温加热过程中,下面哪个量保持不变:

D

A.压力B.热C.功D.内能

5.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A

A.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B.碰撞、扩散和掺混三种

C.沸腾、蒸发和扩散三种

D.喷淋、汽化和升华三种

6.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解析式:

Q=W+△U,若工质吸收热量并且体积变大,则:

B

A.Q>0,W<0B.Q>0,W>0

C.Q<0,W>0D.Q<0,W<0

7.喷气式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是:

C

A.卡诺循环B.奥托循环

C.布莱顿循环D.等容加热循环

8.收敛喷口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D

A.亚音速、音速和超音速状态

B.稳定、不稳定和过渡状态

C.完全膨胀、不完全膨胀和过渡膨胀状态

D.亚临界、临界和超临界状态

9.不可压缩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管道任一横截面处的流速与该截面积成_____。

A

A.反比B.正比C.无关D.不确定

10.燃气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涡轮中的流动可以看作:

B

A.绝热压缩过程B.绝热膨胀过程

C.等容加热过程D.等压加热过程

11.空气在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中的流动可以看作:

A

A.绝热压缩过程B.绝热膨胀过程

C.等容加热过程D.等压加热过程

12.气流马赫数时,为超音速流动。

B

A.小于1B.大于1C.大于0D.不等于1

13.当气体的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压力表指示的数值称为:

C

A.绝对压力B.真空度C.表压力D.当地压力g

14.音速D

A.在各种条件下均保持不变

B.随声波的频率不同而变化

C.随大气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D.随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5.对于多变过程方程Pvn=C,其中当n=____该方程表示等压过程。

A

A.0B.1C.kD.±∞

16.亚音速气流在光滑收敛形管道内流动时,B

A.速度下降,压力下降B.速度上升,压力下降

C.速度下降,压力升高D.速度上升,压力升高

17.导热所遵守的规律是:

C

A.牛顿定律B.虎克定律

C.付立叶定律D.普朗特定律

18.在燃气涡轮发动机里,混合气在燃烧室里燃烧可认为是:

D

A.绝热压缩过程B.绝热膨胀过程

C.等容加热过程D.等压加热过程

19.卡诺循环中,如果低温热源为27摄氏度,高温热源为227摄氏度,则循环的效率为:

D

A.0.4B.0.6C.27/227D.200/227

20.工质从状态A经过等温膨胀到状态B,又从状态A经过绝热膨胀到状态C,且VB=VC则:

A

A.PB=PCB.PB>PCC.PBD.无法判断

第4章

1.发动机进气道是指:

D

A.涡轮后的一段管道

B.加力燃烧室后的一段管道

C.压气机与燃烧室之间

D.发动机短舱进口到压气机进口这一段管道

2.进气道的作用是:

D

A.减少飞行阻力

B.增加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速

C.增大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

D.为发动机提供空气流量并对进入压气机的气流进行适当的扩压

3.进气道可分为哪两大类D

A.内压式和外压式进气道B.内压式和超音速进气道

C.外压式和亚音速进气道D.亚音速和超音速进气道

4.衡量进气道内气流流动损失大小的参数是:

C

A.进气道阻力系数B.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指数

C.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D.进气道流量系数

5.气流在进气道内流动,其损失分为:

D

A.摩擦损失、分离损失B.摩擦损失、唇口损失

C.分离损失、通道内部损失

D.唇口损失、通道内部损失

6.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是指:

A

A.出口气流总压与未受扰动截面气流总压之比

B.出口气流压力与进口气流压力之比

C.进口气流总压与出口气流总压之比

D.进口气流压力与出口气流压力之比

7.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是一个()的数。

C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不能确定

8.超音速进气道可分为()三种类型。

C

A.离心式、轴流式和混合式

B.直流式、回流式和折流式

C.外压式、内压式和混合式

D.离心式、气动式和冲击式

9.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的大小。

()A

A、流动损失B、压力变化

C、气流速度变化D、流场均匀程度

10.超音速进气道可分为三种类型。

()D

A、离心式、轴流式和混合式

B、直流式、回流式和折流式

C、离心式、气动式和冲击式

D、外压式、内压式和混合式

第5章

1.压气机的主要作用是:

C

A.提高空气流量B.增大空气密度

C.提高空气总压,提高循环热效率,而且增压后的空气可以作为引气满足发动机不同部件和附件的需要

D.提高气流速度

2.按照增压过程中气流的流动和增压方式,把压气机分为:

D

A.内部传动式和外部传动式

B.废气涡轮传动和直接传动

C.离心式和轴流式

D.离心式、轴流式和混合式

3.与离心式压气机相比,轴流式压气机的主要特点是:

A

A.总增压比高、效率高、单位空气流量大

B.转速更高、效率更高

C.空气流量更大,空气总压更高

D.轴向尺寸更小,迎风面积更大

4.轴流式压气机的两大基本部件是:

C

A.转子、整流叶片B.转子叶片、轮盘

C.转子、静子D. 叶身、榫头

5.轴流式压气机的工作叶轮和整流器的轴向排列方式是:

A

A.工作叶轮在前,整流器在后,交错排列

B.整流器在前,工作叶轮在后,交错排列

C.前面是若干级工作叶轮,后面是对应的若干级整流器

D.前面是若干级整流器,后面是对应的若干级工作叶轮

6.压气机转子的基本形式有:

C

A.鼓式、盘式B.轮式、鼓式

C.鼓式、盘式、鼓盘式D.轮式、盘式、轮盘式

7.轴流式压气机转子叶片的榫头形式有:

D

A.销钉式、枞树型B.销钉式、燕尾形

C.销钉式、整体式D.销钉式、燕尾形,枞树形

8.整流器机匣有:

D

A.分半式、分段式B.分半式、整体式

C.整体式、鼓盘式D.整体式、分半式、分段式

9.整流器叶片的固定分为:

A

A.直接固定和间接固定B.直接固定和销钉固定

C.间接固定和榫头固定D.单支点和双支点

10.间接固定的整流叶片又可分为:

D

A.直接固定和间接固定B.销钉式和燕尾形

C.单支点和多支点D.单支点和双支点

11.轴流式压气机的气流通道分为:

C

A.鼓式、盘式、鼓盘式

B.分段式、分半式、整体式

C.等内径、等中径、等外径

D.等截面、等半径、等外径

12.按气流的流动方向,轴流式压气机的环形通道面积沿轴向:

A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13.轴流式压气机工作叶轮进出口的速度三角分别由哪几个矢量组成:

B

A.圆周速度、线速度、牵连速度

B.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

C.绝对速度、轴向速度、相对速度

D.绝对速度、切向速度、牵连速度

14.决定基元级速度三角的主要参数有:

A

A.工作叶轮进口空气的绝对速度的轴向分速度、切向分速度、轮缘速度、扭速

B.工作叶轮进口空气的绝对速度的轴向分速度、切向分速度、扭速

C.工作叶轮进口空气的绝对速度的轴向分速度、轮缘速度、扭速、圆周速度

D.工作叶轮进口空气的绝对速度的轴向分速度、牵连速度、扭速、圆周速度

15.轴向速度的大小最终影响到:

C

A.流过发动机空气密度的大小

B.流过发动机空气总温、总压大小

C.发动机功率和迎风面积的大小

D.压气机增压比的大小

16.工作叶轮进口空气的绝对速度的切向分速度如果与圆周速度方向相同,则称为:

A

A.预旋B.扭速C.正预旋D.反预旋

17.轴流式压气机工作叶轮进出口气流的绝对速度沿切向的分速度之差与相对速度沿切向的分速度之差有如下关系:

C

A.大于B.小于C.相等D.不等

18.空气流过轴流式压气机的转子,其绝对速度、相对速度、总温、总压的变化是:

A

A.绝对速度增大、相对速度减小、总温总压升高

B.绝对速度减小、相对速度增大、总温总压不变

C.绝对速度增大、相对速度减小、总温总压不变

D.绝对速度不变、相对速度减小,总温总压升高

19.空气流过轴流式压气机的静子,其绝对速度、总温、总压的变化是:

B

A.绝对速度增大、总温总压不变

B.绝对速度增大、总温总压升高

C.绝对速度减小,总温总压不变

D.绝对速度减小,总温不变,总压减小

20.轴流式压气机单级叶轮对每千克空气做的轮缘功,其大小与:

()有关B

A.空气流量B.扭速、圆周速度

C.燃气流量D.空气的总温总压

21.为什么转子叶片从叶根到叶尖方向是扭转的:

C

A.因为压气机转子的转速很高

B.因为空气经过压缩,温度不断升高

C.因为轮缘功不变,而圆周速度缘叶高方向线性增加,所以扭速沿叶高方向减小

D.因为轮缘功不变,扭速沿半径方向不断增加

22.轴流式压气机的增压比是:

A

A.压气机出口空气总压与进口总压之比

B.压气机进口空气总压与出口总压之比

C.压气机出口空气压力与进口总压之比

D.压气机进口空气压力与出口总压之比

23.多级轴流式压气机总增压比与各级压气机增压比之间的关系为:

B

A.总增压比为各级增压比之和

B.总增压比为各级增压比的乘积

C.总增压比为各级增压比的平方和

D.总增压比为各级增压比的和的平方

24.压气机效率的大小反应了:

D

A.压气机对空气做功的大小

B.压气机转速的高低

C.压气机增压比的大小

D.压气机内气流的流动损失的大小

25.轴流式压气机效率为:

A

A.理想绝热压缩功与轮缘功之比

B.理想绝热压缩功与绝热膨胀功之比

C.理想绝热膨胀功与轮缘功之比

D.轮缘功与理想绝热压缩功之比

26.轴流式压气机功率大小与:

()有关B

A.空气流量、轴向速度B.空气流量、轮缘功

C.涡轮前燃气总温、压气机增压比

D.压气机效率、压气机增压比

27.若压气机的轮缘功、压气机效率一定,则压气机进口空气总温越高,压气机增压比:

B

A.越大B.越低

C.没有变化D.先增大后减小

28.单级压气机功与压气机转速之间的关系为D

A.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B.与转速成正比

C.与转速的平方成反比D.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29.单级压气机功率与压气机转速之间的关系为:

C

A.与转速的平方成反比B.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C.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D.与转速的三次方成反比

30.压气机效率随着转速的增大,其变化为:

A

A.单调增大B.单调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1.压气机攻角是指:

D

A.整流叶片中弧线前缘点切线和气流进气速度的夹角

B.叶轮叶片中弧线前缘点切线和气流进气速度的夹角

C.整流叶片中弧线前缘点切线和气流进气相对速度的夹角

D.叶轮叶片中弧线前缘点切线和气流进气相对速度的夹角

32.我们把压气机叶轮进口气流绝对速度的轴向分速度与圆周速度之比称为:

B

A.增压比B.压气机流量系数

C.预旋D.扭速

33.压气机流量系数减小,正攻角:

(),气流容易在:

()分离A

A.增大,叶背B.减小,叶背

C.增大,叶盘D.减小,叶盘

34.下列哪些条件可以引起多级轴流式压气机发生喘振?

C

A.发动机转速减小,进气总温下降,空气流量突增

B.发动机转速增大,进气总温升高,空气流量突增

C.发动机转速减小,进气总温升高,空气流量骤减

D.发动机转速增大,进气总温升高,空气流量骤减

35.轴流式压气机的喘振是一种:

B

A.沿轴向发生的高频低振幅的振荡现象

B.沿轴向发生的低频高振幅的振荡现象

C.沿半径方向发生的高频低振幅振荡现象

D.沿半径方向发生的低频高振幅振荡现象

36.压气机的工作参数为:

C

A.空气密度、总温、总压

B.转速、空气总温、总压

C.转速、空气流量、进口空气总温、总压

D.空气密度、空气流量、轴向速度

37.若压气机转速保持不变,当进口流量下降时,压气机的级增压比的变化情况是:

D

A.逐级减小B.逐级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38.由于大气温度升高,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升高,使得压气机的流量系数:

A

A.逐级增大B. 逐级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9.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的防喘措施有:

D

A.中间级放气、降低压气机进口空气总温、提高发动机转速

B.降低压气机进口空气总温、采用可调静子叶片、提高发动机转速

C.提高维修质量、提高发动机转速、采用可调静子叶片

D.压气机中间级放气、采用可调静子叶片、采用双转子结构

40.采用双转子结构,是通过调节:

()来进行防喘C

A.气流的轴向速度大小B.气流的流量大小

C.圆周速度的大小D.径向速度的大小

第6章

1.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的定义是:

B

A.燃烧室出口燃气压力与进口空气压力之比

B.燃烧室出口燃气总压与进口空气总压之比

C.燃烧室进口空气总压与出口燃气总压之比

D.燃烧室进口空气压力与出口燃气压力之比

2.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分布要求是:

A

A.涡轮叶片叶根和叶尖处温度较低,距离叶尖三分之一叶高处有最高燃气温度

B.涡轮叶片叶根和叶尖处温度较低,距离叶尖三分之二叶高处有最高燃气温度

C.涡轮叶片叶根和叶尖处温度较高,距离叶尖三分之二叶高处有最低燃气温度

D.涡轮叶片叶根和叶尖处温度较高,距离叶尖三分之一叶高处有最低燃气温度

3.按基本结构,可把燃烧室分为:

B

A.筒形燃烧室、鼓形燃烧室、鼓筒形燃烧室

B.管形燃烧室、环管形燃烧室、环形燃烧室

C.环筒形燃烧室、筒形燃烧室、管形燃烧室

D.管形燃烧室、环管形燃烧室、筒形燃烧室

4.燃烧室的组件包括:

D

A.机匣、扩压器、燃油喷嘴、点火器

B.机匣、扩压器、燃油喷嘴、点火器、火焰筒

C.机匣、扩压器、燃油喷嘴、旋流器、火焰筒

D.机匣、扩压器、燃油喷嘴、旋流器、火焰筒、点火器、连焰管

5.燃烧室常见故障主要有:

C

A.局部过热、火焰筒开裂

B.局部过热、燃油雾化质量差

C.局部过热、燃烧室熄火

D.燃烧室熄火、火焰筒变形

6.造成燃烧室局部过热的原因有:

D

A.空气流量过大、燃料浓度分布不均、喷油量过大

B.空气流量过小、喷油量过大、燃料浓度分布不均

C.燃料浓度分布不均、喷嘴损坏、雾化质量差

D.燃料浓度分布不均、空气正常流动受破坏、喷油量过大

7.燃烧室熄火的根本原因是:

D

A.供油量不足

B.燃烧室进口空气流速过高

C.驾驶员操纵不当

D.混合气的余气系数超出稳定燃烧范围

8.在燃烧室进口气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稳定燃烧范围与混合气的初温初压的关系是:

A

A.初温初压越高,稳定燃烧范围越大

B.初温初压的大小对稳定燃烧范围没有影响

C.初温初压越高,稳定燃烧范围越小

D.随着初温初压的升高,稳定燃烧范围先增大后减小

9.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稳定燃烧范围:

B

A.增大B.减小

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10.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稳定燃烧范围:

A

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11.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常见故障是()。

A

A、局部过热和熄火B、振动过大和污染

C、腐蚀和蠕变D、喘振和超转

12.现代涡轮风扇发动机中的燃烧室大多采用燃烧室。

()B

A、管型B、环型C、管环型D、扩张型

13.为了有效燃烧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在燃烧室的主燃区混合气的余气系数应()。

C

A、稍大于1B、稍小于1C、等于1D、不等于1

14.在燃气涡轮发动机里,燃烧是在条件下进行的。

()A

A、容积不变B、压力不变

C、转速不变D、密度不变

15.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大致可分为()。

C

A、层流区,紊流区和旋流区

B、冲击区,反力区和压力区

C、主燃区,补燃区和掺混区

D、直流区,回流区和折流区

16.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熄火的根本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