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4535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docx

地震防震急救手册

地震逃生的十种法则

文章来源:

三九健康网 2011-3-308:

48:

02 文字大小:

【大】【中】【小】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

  1.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大的

晃动时间为1分钟左右。

这时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

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时,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

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

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

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

必须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

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

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

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

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

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你必知的地震求生急救方法

文章来源:

三九健康网 2011-3-309:

00:

22 文字大小:

【大】【中】【小】

  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

场地上去。

来不及离开建筑物的往往会被坍塌的房屋埋没或砸伤。

  从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看,有些人之所以能在被埋没的瓦砾中生存下来是因为:

1.没有受到致命的内脏伤;2.试着寻找出路道德找到通气口,然后找到出口,并迅速脱离侄塌的房屋废墟;3.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惊慌失措、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还会吸入大量烟尘而致窒息。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

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

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

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

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遇上地震车主该怎样自救避险?

文章来源:

三九健康网 2011-3-308:

56:

17 文字大小:

【大】【中】【小】

  汽车是一个运动中的家,各种安全驾驶技巧,车主们见得多了,但是,当遇到地震、泥石流等天灾的时候如何避险逃生,我们了解得很少很不够。

尽管佛山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

地震,但车主远行常常可能遇见泥石流、洪水等危险状况。

  紧急时刻怎么办?

如何避险、自救、逃生?

平时应在车上准备什么应急物品?

据记者调查,很少车主具备地震避险救急知识,值得欣喜的是,佛山的不少4S店近期有计划对车主进行这方面的培训。

  车主缺乏地震自救知识

  “佛山地处从化到阳江地震活动构造的断裂带区域,地质活动较为复杂,但历史上佛山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平静容易使人麻痹大意。

”佛山市禅城区科技局地震办公室主任丁文晋对记者说,“距离佛山最近的一次地震是1997年9月23日三水南边发生3.7级地震,9月26日的4.4级地震,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到而已,佛山有震感的,是2006年12月26日台湾南海海域的一次地震和今年5月12日汶川地震。

地震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可预测的危险还是存在的,比如塌方、泥石流、水灾等等。

  “地震来了,车主应该怎么办?

  有55%的车主回答,把车开到空旷地带。

禅城区科技局地震办日前宣传地震知识,这个调查数据让地震办的工作人员感到满意。

“因为这个算是最佳答案了。

”但丁文晋表示不容乐观,因为测试的时候,在没有提供任何参考答案的情况下,车主们的答案就显得五花八门了。

  “开车遇到地震时,把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如空旷的开阔地),然后尽快逃离车辆。

如果被埋,那就看看车内是否有可以饮用的东西,这样可以维持生命,等待救援。

”这是一位叫曾勇的车主给出的答案,也是200份调查问卷中看到的最好的一个答案。

而此次调查问卷中,在没有任何参考答案的情况下,有一定地震自救知识的车主只有15%。

  丁文晋表示,佛山车主在日常生活中,更不会注意规避这些风险,比如停车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周围有没有高大的广告牌或者电线杆,一旦出现台风,广告牌砸到汽车,这些意外是得不到保险公司赔偿的。

看来,加强对全民地震知识宣传和科普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丁文晋表示,虽然地震防不胜防,但加强防震减灾的宣传,提高震后应急能力,对减小地震危害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4S店开始地震知识培训

  记者电话采访了佛山大部分4S店,受访者表示之前没有给车主进行过地震避险培训,有少部分4S店进行过车主养车知识的培训,其中有提到避险方法,但多数是关于落水,遇见台风、暴雨等紧急情况下的避险逃生。

调查中,大部分的4S店没有救急箱出售,只是会在平时培训中提醒车主应在车上准备救急药品。

  南海悦亚市场部经理黄晓媚说,5月底他们在一次自驾游中,通过现场问答的形式给车主进行了一次地震知识的培训。

  佛山东本市场部负责人何晓文说,他们邀请了佛山消防局特派讲师给车主进行了一次消防和地震避险的讲座。

  更多4S店则是准备举行类似的讲座,但他们认为地震距离自己太远,可以举办关于遇见台风、暴雨等在佛山较为常见的临险讲座。

  桂城丰田市场部负责人莫志芸说,在九江断桥事故发生后,他们邀请专家举办过车主面对落水如何自救的讲座。

对于地震方面的知识培训没有进行,目前正在计划当中。

  一汽大众合诚店市场部负责人黄少群表示,他们店每周一、二晚都有关于自然灾害的一些自救急救的常识培训,他们店里也有相关的救急箱销售,救急箱里有棉花、消毒剂、止痛药以及晕车药等物品。

这些不会在购车的时候进行销售,会提醒车主自行购买。

避险过招

  遇到紧急状况怎么办?

  地震远离电线杆路灯停车

  车主遇到

地震如何躲避,丁文晋表示,首先就是小心减速,停在路边,尽量开到开阔地带。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车子尽量不要停在电线杆、路灯、桥或高层建筑物下。

如果遇见泥石流或者落石,有可能逃出车外的话,还是要尽快逃离。

如果副驾驶位置有人,最好让他观察四周情况并领航,系好安全带,让副驾驶指挥开车逃离。

  泥石流避开山谷和山脊

  如果是行驶在山路上,遇见塌方或者泥石流、滑坡等,不要惊慌,注意避开山谷或者山脊,因为泥石流容易滑向山谷,山脊则有可能会塌方,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弃车高处山腰跑。

  台风暴雨慢行或者停车等候

  桂城丰田培训师陈伟强说,佛山出现暴雨或者台风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车主在行车中遇见暴雨或者台风时,要小心慢行。

因为下雨路滑、风大受力、视线不清,路况变得复杂。

因此车主在技术上没把握的时候,尽量把车开慢一点。

同时,出门前不管新手、老手,都要多检查一下自己的爱车车况,雨刮器、刹车、各种灯光一个也不能出岔子,关键时候出问题是最麻烦的。

每次出远门最好关注下天气预报,如果有暴雨或者台风,那最好还是给爱车放放假吧!

  汽车落水车刚下水别试图开车门

  据陈伟强介绍,相对地震、泥石流等天灾而言,汽车落水多是因为驾驶员个人原因造成的,为此提高驾驶技术,小心行车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幸遇到汽车落水事故,车主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求生技能。

  ●保持清醒,汽车刚落水后,在车内千万不要惊慌,迅速辨明自己所处的位置,确定逃生的路线方案。

  ●调整呼吸,因为刚落水后,车内还没有完全进水,这时保证自己的呼吸很重要,始终要将口鼻保持在水面之上,哪怕只有一点点空间,这样都会为你的自救和别人对你的营救创造时间。

●不要在水刚淹没车子的时候去开车门,因为在水下压力非常大,这时候尝试打开车门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只有在车内快要全部满水的时候做深呼吸,迅速打开车

门逃生。

  ●不要在水压很大的时候去敲碎玻璃,因为玻璃一碎,水就会夹着碎玻璃冲向车内,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总之车内人员一定要在狭小的车内空间内不要被挤压进来的恐怖水柱吓昏了头脑,积极寻找尚存的一点点空气,保证自己的呼吸。

这个时间段一定要找到救急锤,然后辨别汽车的落水位置,确定从哪边出去,等时机成熟时才能一鼓作气打开车门或拿工具敲碎车窗,成功逃生!

  受伤自救保持体力控制情绪

  如果在脱离险境中不幸受伤,找不到脱离的办法,尽量保存体力,不要乱动,不要盲目地哭喊,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救援人员到来的时候再喊。

碰见遭受泥石流、塌方滑坡导致受伤,首先将其流血的地方要想法包扎,将受伤的部位固定下来,快速求援。

  不得不防

  车里常备自救物品

  平时车里应该准备些什么救急药品呢,救急药品放哪里比较合适?

记者采访了东风日产利泰专营店售后经理王永彬。

  他表示,一般4S店的应急箱都是修车工具,车主最好是给自己准备药品救急箱,副驾驶位置前的储藏箱,最好储备些日常救急药品,比如治疗头昏、发热、肚泻的药品,还有就是救急药包,棉花、纱布、消毒剂、止痛药等。

  在车内准备好应急用水,最好还有维持体力的带糖分的运动饮料。

车内有液态饮料作为储备,万一被困车内,车主也有生存的基本条件。

还可准备手电筒,当然有条件的最好还准备些压缩饼干,这些东西只有在遇见危险的时候才能派得上用场。

地震搬运伤员 谨防二次伤害

文章来源:

三九健康网 2011-3-308:

50:

17 文字大小:

【大】【中】【小】

  地震后骨折伤最常见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院长沈慧勇告诉记者,他们即将派出第二批医疗救助队赶赴四川灾区,其中医生8人、护士12人,共20人参与。

“医生几乎全是创伤外科的专家,其中又以骨科专家为主,护士也多来自手术室,外科救治经验非常丰富。

”沈慧勇院长表示,携带药品则以止血、扩充血容量、石膏绷带等处理外伤药物为主。

  为何地震伤需要多名骨科医生?

药物也以外伤药为主?

  沈院长表示,从印尼地震等以往大地震伤员情况分析以及目前四川地震后患者病情报道来看,大部分伤者都存在头部、躯干损伤和骨折,所以对于医疗救护、他人帮助和个人防治,都应将地震后的骨折伤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看电视发现有不少当地老百姓也在积极参与救助,救出来的患者也有不少家属守候在一旁,但非专业人员应特别注意搬运、看护过程中千万别加重损伤。

”中山二院第二批救助队成员、骨科副教授丁悦提醒,救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伤员一定要用木板搬运,不能用帆布等软担架搬运,防止脊髓损伤加重,且尽量减少颠簸对骨髓造成的损伤;

  怀疑有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时,不应让伤员尝试行走,以免加重损伤;

  看护骨折患者的家人可以考虑协助医生用木板、竹板等硬物将患者受伤肢体托起来,如有条件找到冰块、冷水则可实施“冷敷”,防止其骨折部位肿胀加剧;

  发现地震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方法,要清除掉患者口鼻腔中的污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转交给专业医疗人员;

  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因为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伤,不宜遭遇动荡;

  对于开放伤快速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物品包扎、止血。

地震造成开放伤口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应尽快送医院彻底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骨折伤首先要止血

  记者从多篇报道中获悉,除直接受到地震伤害导致骨折伤、外伤的患者外,此次四川地震导致从高楼大厦里临时慌张撤离从而不慎骨折的病人也非常多。

下楼梯时踩空楼梯把脚扭伤,从而造成脚部骨折;从二三层高的楼上跳下,高空坠落使骨盆大腿小腿骨折等现象层出不穷。

  丁悦副教授表示,以上都属于撤离中不慎造成的下肢体骨折。

“对于骨折伤抢救,首要就是止血,因为人体骨髓中充满了血液,骨质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她解释,骨质出血时,血管裂口不像软组织那样会自动收缩变小,所以骨折出血量会比较大。

而当患者发生闭合性骨折时,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实际上血液已淤积在断骨的周围;而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出血量会更多。

“大量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骨折患者无论自救还是他救,第一步就是查看有无出血然后止血。

”丁悦说。

  其次在抢救、搬运过程中应注意固定以防止二次损伤。

  专家表示,骨折患者经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等方法后大多可以逐渐恢复,但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应严密关注病情,一旦发现骨折部位皮肤由红变紫或起水疱、活动时疼痛突然明显加剧或感到麻木无痛感时,要马上找专业医疗人员,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地震挤压伤的急救和护理

文章来源:

39健康网社区 2011-2-139:

42:

06 文字大小:

【大】【中】【小】

  挤压伤是外科门诊最常见且又最易被忽视的一类疾病。

挤压

伤是由挤压造成的直接损伤[1],即人体的四肢或躯干部在重物的压迫或挤压下造成的组织水肿,连续性中断或神经损伤等症状。

典型的受累部位包括下肢(74%)、上肢(10%)和躯干(9%)。

常见于暴力挤压及压埋伤,伤害常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甚至肾功能衰竭。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致终身残疾。

挤压伤病情变化快且凶险,病死率高达50%~70%。

因此,急救期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1资料

  收集本院外科门诊2006年1月-2008年12月挤压伤患者59例,男37例,女22例;车祸伤12例,建筑工程塌方38例,其他类9例;挤压时间5min~6h;挤压承重25~2000kg;挤压范围3%~80%不等;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坏死22例,肾功衰2例,心率失常8例。

治疗时间从半个月到三个月,43例痊愈,16例基本治愈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意外伤害及剧烈疼痛,致使患者恐惧和焦虑,医护人员应力求让患者感到心理舒适[2]。

医护人员应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在进行操作护理时态度和蔼亲切,耐心细致,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使患感受到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尊重和对病情的重视,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2.2急救处理

  接诊病人后:

⑴观察受损部位,尽快解除挤压因素,缩短受压时间;⑵受压肢体予以制动;⑶受伤肢体须平放不可抬高,禁作按摩及热敷,局部可适当冷敷;⑷立即服用碱性药物或静滴5%碳酸氢钠,控制高血钾,碱化尿液[3],留置导尿管;⑸及时输血输液。

现场抢救中注意保护伤口,减轻污染,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必要时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2.3常规生命体征监测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吸氧,防止缺氧引起能量代谢障碍如酸中毒,进而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2.4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皮肤温度、色泽、感觉、运动、血运和动脉搏动情况,每30min观察1次,通过皮肤是否正常、颜色是否红润、张力是否正常、毛细血管充盈是否迅速、有无动脉搏动等综合情况来判断肢体的血运情况。

严密观察肢体肿胀程度、肢体末梢循环状况、疼痛剧烈程度、功能障碍情况、伤口渗出或坏死情况。

依据临床患肢肿胀三级分度[4],测量伤肢的周径,在皮肤上做好标记,以便观察肿胀程度的动态变化。

让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平心脏位置,制动患肢,禁止抬高、热敷、按摩及活动,否则将加重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损伤。

对切开减张后的肢体或截肢后的患者还应密切观察伤口分泌物的性质、量及颜色。

如出现不良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延误治疗。

  2.5出入量的观察和护理

  尿量是判断休克程度和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基本指标,最能反映血容量的情况。

尿量减少(尿量<0.5mL/kg)时间≥6h是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之一[5]。

患者入院后,及时留置导尿管,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尿色、尿比重、pH等,注意患者有无神志不清、呼吸深慢、烦躁不安、口渴、恶心等肾功能不全表现,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为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以维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6并发症的护理

  高血钾时,患者表现为烦躁,神志不清,反应迟钝,肢体感觉异常,麻木无力,继而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反射减退或消失,心跳减慢,心律不齐甚至心跳骤停。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查血钾或心电图检查,并立即处理。

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深长,瞳孔缩小,呼出异味气体等酸中毒的表现;有无全身水肿,咳泡沫样痰及肺部罗音等水中毒的表现;有无呕吐、烦躁、谵语、昏迷等尿毒症的表现[6]。

  2.7预防褥疮

  由于患肢严重肿胀,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全身情况差,且常合并有水肿,患者翻身困难,极易形成褥疮,应高度重视,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做好褥疮的预防护理。

  2.8饮食护理

  应给予低钾、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注意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高能量液体。

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

  3讨论

  挤压伤病情多变、容易被忽视,其损伤严重程度与挤压时间、挤压受力轻重、受压面积成正相关,常可引发次伤害,即组织坏死、高血钾、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

因此对在地震、塌方过程中挤压时间较长的患者或者受力过大的患者,在解除压迫过程中,要缓慢减压,不能立即完全减压,以便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减少次伤害的发生。

在现场急救护理上应当询问受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及挤压的时间长短,以便评估机体损伤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机体组织无氧代谢、酸中毒、高血钾症对机体的系统损害。

特别是护理上应当在减压的情况下对伤处适度加压包扎,以减少组织挤压后局部产生的炎性介质、高血钾、酸中毒的状况向机体其他部位扩散。

护理时应该重视心理治疗,创造较好的心理环境;还要注意生命体征特别是尿量、心率和局部组织水肿紧张度的判定与记录,为医生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附近的环境。

  2、勤洗手,做好消毒防范工作,在专业的医疗人员的帮助下做好环境和个人的消毒工作

,随时注意室内保持通风状况,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3、预防蚊虫叮咬,气候变化较大时候注意预防感冒,防止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流行。

  4、眼睛方面主要是注意勿用手揉,在灾区的可以点一些预防性眼液如氯霉素眼液。

  5、注意保证好每日的充足睡眠时间,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6、长时间在暗室的人不宜立即直视光线,以免损伤眼底重要视觉器官导致视力下降。

  7、有视力急剧下降者需及时到就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8、震区受眼外伤的有伤口的需及时做消毒预防炎症的处理,需专业的医生。

  9、有红眼病发生的可以做初期的处理,清洗分泌物,可以先滴氯霉素眼液,炎症严重的加大每日的点药次数,如每半小时滴一次,晚上点金霉素眼膏,就近有医疗条件的话最好到医院就诊及时处理。

临震应急准备

文章来源:

XX百科 2010-4-2614:

19:

32 文字大小:

【大】【中】【小】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 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

生产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水塔、水管往往被震坏,造成供水中断。

为能度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临震前社会和家庭都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2、建立临震避难场所 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事。

房舍被震坏,需要有安身之处;余震不断发生,要有一个躲藏处。

这就需要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

各种帐篷都可以利用,农村储粮的小圆仓,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3、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

 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要按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

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资及时转运到城外存放。

  4、设置伤员急救中心 在城内抗震能力强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备好床位、医疗器械、照明设备和药品等。

  5、暂停公共活动 得到正式临震预报通知后,各种公共场所应暂停活动,观众或顾客要有秩序地撤离;中、小学校可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