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4706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一、课程类别: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时序,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数据传送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接口芯片的硬件结构、编程要点及使用方法;能够读懂简单的接口电路原理图及相关的控制程序;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常用的接口电路,编写相应的程序段;掌握实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微机硬件及软件开发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学习内容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硬件组成、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常用可编程接口电路、微机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微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开发方法,能根据实际要求完成微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后续课程奠定专业技术基础。

四、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

微机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微机应用前景;

8086最小模式的设计方法;

现代微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功能、特点;

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中断控制的特点、中断处理方法;

微机中断系统的作用;

8259的操作命令字和控制命令字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8255与8086的应用扩展设计方法;

8255的方式控制字及状态字意义和使用方法、初始化设计方法;

8253的6种应用扩展硬、软件设计方法;

8253的引脚功能和内部组成结构;

0832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及0832与8086CPU的扩展设计方法;

0809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及0809与8086CPU的扩展设计方法;

8086微机系统的小键盘设计方法;

8086微机系统的七段码显示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

中断请求与中断相应的基本工作过程;

8259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8259中断触发方式和中断响应过程;多级中断响应过程;

8255的三种工作方式;

A/D及D/A变换器接口基本特点与转换原理;

3、掌握:

8086指令的寻址方式;

8086的指令功能和使用方法;

8086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形式和各种表达方式;

汇编语言程序基本设计方法和基本要求;

8086中断系统结构、8086内部与外部中断的特点、中断类型与中断向量、8086中断处理过程;

8255的引脚功能和内部组成结构;

8253的6种工作方式与输入/输出的时序、初始化编程;

8251的控制字与状态字、初始化编程。

五、教学学时数分配数

章次

各章名称

总学时

绪论

2

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

4

内存储器及其扩展接口

4

80X86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0

输入/输出

4

中断技术与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

6

可编程并行接口电路8255

4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接口电路8253

4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电路8251

4

模拟接口电路

4

十一

微机基本接口电路

2

总计

48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微机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2、了解微机应用前景。

(二)、教学内容

1、本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

2、微机的发展历史和应用前景。

(三)、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

微机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微机应用前景。

第二章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8086CPU引脚的功能。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3、掌握8086CPU内部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4、了解8086最小模式的设计方法。

5、了解现代微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功能、特点。

(二)、教学内容

1、计算机组成及特点。

2、8086/8088微处理器的外部引脚功能。

3、8086/8088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分析。

4、最小模式的组成原理。

5、8086/8088的时序分析

6、Pentium微处理器功能与组成结构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1、8086的内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

(2)8086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的作用

(3)8086各引脚的意义和功能

(4)8086最小模式的组成原理

(5)8086最小模式的总线时序。

2、本章难点:

(1)8086的内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

(2)8086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的作用。

(3)8086最小模式的组成原理。

(4)8086最小模式的总线时序。

第三章内存储器及其扩展接口(6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理解RAM基本工作原理与地址译码的设计方法。

3、理解ROM基本工作原理与地址译码的设计方法。

4、掌握8086地址译码的设计方法、8086奇、偶存储体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RAM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

3、ROM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

4、存储器译码与8086CPU接口电路的设计原理。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存储器的工作原理、读/写操作的基本过程。

(2)RAM、ROM芯片的工作过程、典型芯片的引脚信号功能。

(3)8086与存储器硬件电路的奇偶存储体设计原理。

(4)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方法

2、本章难点:

(1)RAM、ROM读/写控制信号的功能。

(2)8086与存储器硬件电路的奇偶存储体设计原理。

(3)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方法。

第四章           8086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0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8086指令的寻址方式

2、掌握8086的指令功能和使用方法

3、掌握8086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形式和各种表达方式

4、掌握汇编语言程序基本设计方法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

1、寻址方式

2、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3、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和表达式

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8086微处理器的各种寻址方式;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与移位指令;串操作指令;转移指令。

(2)数据传送指令,8086汇编语言程序基本格式。

(3)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2、本章难点:

(1)8086汇编语言的各种寻址方式的特点、功能和基本格式

(2)8086各指令功能,指令执行后对目的操作数和标志位的影响

(3)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中子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之间的差异

(4)段定义中宏指令的使用方法

(5)应用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基本设计方法。

第五章           输入/输出(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微机I/0接口数据传送的基本处理方式。

2、理解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的程序控制方法。

3、了解中断控制的特点、中断处理方法。

4、理解8086中断处理原理和类型,熟悉中断向量与中断类型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I/O模块的基本处理方法。

2、I/O模块的程序控制方式。

3、中断处理方式。

4、8086中断处理原理。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I/O接口的基本结构;

(2)I/O端口的编址。

(3)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方式。

2、本章难点: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方式。

第六章中断技术与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6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微机中断系统的作用。

2、理解中断请求与中断相应的基本工作过程。

3、掌握8086中断系统结构、8086内部与外部中断的特点、中断类型与中断向量、8086中断处理过程。

4、理解8259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5、理解8259中断触发方式和中断响应过程;多级中断响应过程。

6、了解8259的操作命令字和控制命令字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中断系统基本概念。

2、中断处理过程。

3、8086/8088中断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4、8259中端控制器。

5、8259中断触发方式和中断响应过程

6、8259控制字和初始化编程

7、8259的应用设计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中断的基本概念。

(2)8086中断管理。

(3)8086中断向量系统

(4)8259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2、本章难点:

(1)8086中断管理。

(2)8086中断向量系统。

(3)8259的控制字。

(4)8259的工作方式及初始化命令和操作命令的基本编写方法。

第七章可编程并行接口电路8255(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8255与8086的应用扩展设计方法。

2、理解8255的三种工作方式。

3、掌握8255的引脚功能和内部组成结构。

4、了解8255的方式控制字及状态字意义和使用方法、初始化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8255外部引脚和内部结构功能。

2、8255的工作方式。

3、8255的方式控制字及状态字。

4、8255各方式的应用设计方法。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并行接口8255的引脚功能和内部组成结构。

(2)并行接口8255的工作方式、控制字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3)并行接口8255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2、本章难点:

(1)并行接口8255的工作方式、控制字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2)并行接口8255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第八章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接口电路8253(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8253的6种应用扩展硬、软件设计方法。

2、了解8253的引脚功能和内部组成结构.

3、掌握8253的6种工作方式与输入/输出的时序、初始化编程.

(二)、教学内容

1、8253定时/计数器的外部与内部功能

2、8253工作方式、时序、初始化编程

3、8253的应用设计方法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并行接口8253的引脚功能和内部组成结构。

(2)并行接口8253的工作方式、时序、初始化编程。

(3)并行接口8253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2、本章难点:

(1)并行接口8253的工作方式、时序、初始化编程。

(2)并行接口8253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第九章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电路8251(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了解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电路8251的外部与内部功能。

3、掌握8251的控制字与状态字、初始化编程。

(二)、教学内容

1、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电路8251的外部与内部功能

3、8251的控制字与状态字

4、8251的初始化编程

5、8251的应用设计方法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串行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

(2)8251的基本功能。

(3)8251的特点、工作方式及初始化要求

(4)8251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2、本章难点:

(1)8251控制字与状态字各位的意义和作用。

(2)8251工作方式及初始化要求。

(3)8251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第十章模拟接口电路(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A/D及D/A变换器接口基本特点与转换原理。

2、了解0832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及0832与8086CPU的扩展设计方法。

3、了解0809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及0809与8086CPU的扩展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A/D及D/A变换器接口

2、D/A0832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与8086CPU的接口设计方法

3、A/D0809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与8086CPU的接口设计方法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D/A与A/D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

(2)ADC0809和DAC0832的基本功能。

(3)ADC0809和DAC0832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2、本章难点:

(1)ADC0809和DAC0832的基本功能。

(2)ADC0809和DAC0832的硬软件设计方法。

第十一章微机基本接口电路(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8086微机系统的小键盘设计方法。

2、了解8086微机系统的七段码显示器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小键盘接口技术

2、显示器接口技术

(三)、教学提示

1、本章重点:

(1)8086微机系统的小键盘设计方法。

(2)8086微机系统的七段码显示器的设计方法。

2、本章难点:

(1)8086微机系统的小键盘软件设计方法

(2)8086微机系统的七段码显示器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方法。

七、课程有关说明

本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它们是:

“掌握”、“理解”、和“了解”。

对于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学生应做到概念清楚,原理明白,并具有分析和计算能力。

“掌握”比“理解”要求更高,有的知识必须熟记。

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学生应当知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配以课件演示。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其中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八、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编著,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

(1)《微型计算机技术》,马群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龚尚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大纲制定人:

李阳军

大纲审定人:

2014-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