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4890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docx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

亭旁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

生物卷2015.10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1、仙人掌生活在十分干旱的沙漠中,那么仙人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B.糖类C.蛋白质D.油脂

2、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DNAB.油脂C.蛋白质D.氨基酸

3、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在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说法是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D.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4、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储存能源物质、进行能量转换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

D.在控制物质进出、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中起决定性作用

5.人体内主要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

A.糖原和葡萄糖B.油脂和糖类

C.蛋白质和油脂D.蛋白质和糖类

6.下列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液泡C.高尔基体D.内质网

7、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D.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有区别的

8.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  

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植物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D.食盐中加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9.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水浴加热

A.本尼迪特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

B.苏丹 Ⅲ染液鉴定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10.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丙丁无螺纹,丙较长。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大的细胞,宜选用

A.甲与丙B.甲与丁C.乙与丙D.乙与丁

11.组成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DNA和蛋白质B.DNA和RNA

C.RNA很蛋白质D.磷脂和DNA

 

12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白色母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另一白色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后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

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A.黑色公绵羊B.黑色母绵羊C.白色公绵羊D.白色母绵羊

13、氨基酸分子含有两个氨基(—NH2),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A.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一定连在羧基上

C.存在于R基上D.与氨基端相连

14、蛋白质分子含4条肽链,共有560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数分别为

A:

564个和564个   B:

559个和559个

C:

556个和564个   D:

556个和556个

15、关于细胞大小及数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不大B.细胞的大小以纳米计

C.细胞的大小与生物体的大小呈正相关D.神经细胞长达1m之多与其功能相适应

16、在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时,必须要

A.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

B.先加入双缩脲试剂B,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

C.将双缩脲试剂A和B混合均匀后再加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正确

17、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变大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视野变大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18、关于细胞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看见

B.都具有生物膜结构

C.在一种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各种细胞器

D.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

19、原核细胞都具有

A.核糖体和线粒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

20、某毒素因妨碍细胞呼吸而影响有机体的代谢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中的

A.核糖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膜

21、胰岛素和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但是功能不同,这是因为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以上都是

22、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A.噬菌体B.大肠杆菌C.衣藻D.水绵

23、光学显微镜观察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结构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

24、诗人杨万里有这样一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么使荷叶呈现绿色、荷花呈现红色的物质(色素)各分布在哪里

A.线粒体、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液泡

C.叶绿体、液泡D.叶绿体、细胞质

25、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A.具有双层膜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D.呈绿色椭球形

26、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DNA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物质的不同名称

C.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在细胞分裂时称染色质,在分裂结束后称染色体

27、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原体。

该病原体的结构中有细胞壁,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形态较小。

该生物属于

A.原核生物B.动物C.真菌D.植物

28、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C.含有的酶功能都相似D.液态基质中都含有少量DNA

29、细胞捣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

C.像病毒这样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存在,说明生命现象不依赖于细胞结构

D.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0、每年夏季,太湖蓝藻(又称蓝细菌)泛滥成灾,引起社会关注。

用高倍镜观察蓝细菌和绿藻,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被膜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31、有关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元素C、H、0、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油脂

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油脂,故用来作为检测脂肪的材料

C.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本尼迪特试剂,且要现配现用

D.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32、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

用含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33、体细胞中,含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数目较多的细胞是

A.肝细胞B.神经细胞

C.唾液腺细胞D.肌肉细胞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

35、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

1线粒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⑥中心体⑦高尔基体

A.①③ B.④⑤ C.⑤⑦ D.②⑥

36、下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A.胰岛素   B.孕激素C.呼吸氧化酶  D.DNA合成酶

 

37、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顺序有关

B.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

C.雌性激素和胆固醇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38、右图是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

A.糖元和RNAB.糖元和DNA

C.淀粉和RNAD.淀粉和DNA

39、以下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

HHH

NH2—C—COOHNH2—C—COOHHO—CH2—C—COOH

HCH3NH2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分别是—H、—CH3、—CH2OH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的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40、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B.798、12和10

C.799、1和1D.799、11和9

4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本尼迪特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C.油脂的鉴定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油脂滴

D.本尼迪特试剂水浴煮沸5分钟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42、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判断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判断有关

①核被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把它完全分解掉

B.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C.蓝细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和中心体

44、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的是氨基酸

B.若②是良好的贮能物质,则②是油脂

C.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贮藏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元

45、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分生组织细胞中的

A.2个B.4个C.8个D.16个

46、甲、乙、丙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对有关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

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的相同点是都能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

47、根据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细菌,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类(b)和糖元(a)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48、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项目

核仁

光合色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光合细菌

×

×

×

×

无变化

蛔虫

×

×

×

无变化

A.光合细菌B.蛔虫C.都正确D.都不正确

49、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

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50、下面几则广告语:

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0种必需氨基酸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请判断在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A.1条B.2条C.3条D.4条

 

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答题卷

2015.10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1、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

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2、下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4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

请据图回答:

 

(1)图中E含有的基本元素有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主要为_______________,这时B是_____________。

(3)图中G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

(4)图中H是________________。

(5)仅有E、F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回答(题中[ ]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1)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________(植物或动物)细胞,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结构。

(2)含有遗传物质且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 ]________。

图中所示的结构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3)结构7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的是[ ]________。

(4)吞噬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结构1的____________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