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5276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6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生物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C.脂肪中的H含量高于糖类,而O小于糖类

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以考查识记、理解基础上系统掌握该部分知识的能力。

【详解】单糖是不能被进一步水解的糖,A错误.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正确.

脂肪中的C、H含量高于糖类,而O小于糖类,C正确.

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点睛】纤维素、糖原和淀粉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只是空间结构不同;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子中C、H的含量比糖多,而O比糖少,等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相比,氧化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更多。

2.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

【详解】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3.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个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

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核DNA含量减半,其他几种细胞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核DNA不变,所以四种细胞的DNA含量不同,A错误;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C正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如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多样性

4.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基质中存在催化ATP水解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核膜,都构成生物膜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中多种细胞器的膜结构和其功能。

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构成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详解】叶绿体的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暗反应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所以存在催化ATP水解的酶,A正确.

溶酶体储存水解酶,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水解细胞结构中相应的物质,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确.

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核膜等其它生物膜,D错误.

【点睛】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基质中进行暗反应;溶酶体膜把内部的水解酶和外部隔开,既保护外部细胞结构,也保护水解酶的活性不收外部的干扰。

5.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胞吐,水、氧气等气体、甘油等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离子和较大分子顺浓度梯度是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是主动运输。

【详解】病原体是大颗粒,巨噬细胞摄入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

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质优先通过细胞膜,方式是自由扩散,B正确.

Na+在细胞外的浓度大于细胞内,内流时是顺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护肤品中的甘油是脂溶性物质,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点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动作电位形成主要依赖于Na+内流,静息电位的形成和维持主要靠K+外流,细胞内外Na+浓度是外高能低,而K+是内高外低,所以都是协助扩散。

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对K+吸收量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物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与蒸腾强度无关,A错误;物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消耗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所以植物细胞对K+的吸收量随呼吸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根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达到饱和,植物细胞对K+的吸收将保持一个平衡值,B正确;当氧气浓度为零时,植物根细胞可以暂时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此时可从环境中吸收一定量的K+,C错误;呼吸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增强,但温度太高,破坏了酶的活性,使呼吸作用减弱,K+的吸收量降低,D错误。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名师点睛】易错点分析:

1、植物根细胞吸收K+为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2、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具有细胞核,没有双螺旋结构的核酸

B.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生物膜系统

D.真核生物细胞中,核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核孔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区别,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加强记忆可以顺利解答。

【详解】原核生物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但有DNA,因此有双螺旋结构的核酸,A错误.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B错误.

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生物膜系统,C正确.

核孔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

【点睛】细胞无论原核还是真核都含有DNA、RNA两种核酸,但遗传物质都是DNA不是RNA;

核孔虽然是大分子进出的通道,但它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孔,有着精细的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

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B.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涉及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及细胞分化的特点,考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结构相似,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都含有磷元素,A正确.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细胞壁的形成和高尔基体有关,B错误.

两个相邻细胞,一个细胞膜上的信息分子和另一个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行接触识别,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正确.

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同样不可逆的,D正确.

【点睛】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是相似的,功能上分工协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细胞间信息交流依赖于信息分子和特异性受体接触完成,有的是直接接触,有的信息分子要通过体液运输,而有的要通过分子通道。

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种类的活细胞中,同一个细胞中有多种酶

B.酶的专一性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是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者核糖核苷酸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答案】B

【解析】

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如呼吸酶,同一个细胞中有多种酶,如呼吸酶、ATP合成酶等等,A正确。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的活性部位的结构决定的,B错误。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少数酶是R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

酶可以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当酶被水解时,是反应的底物,D正确。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疾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结合上述论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以胞吞的方式获取食物所消耗的ATP由黄花蒿提供

B.疟原虫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疟原虫丟失胞浆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D.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所以它和硝化细菌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

【答案】C

【解析】

疟原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以胞吞的方式获取食物所消耗的ATP由自身提供,A错误;疟原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胞浆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生存,C正确;寄生生物为消费者,属于异养型生物,D错误。

11.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选项有

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②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细胞核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③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中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④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⑤用鸡的红细胞可以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

⑥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中,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

A.五项B.四项C.三项D.二项

【答案】D

【解析】

由于温度本身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用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①错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模型,②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用到了假说—演绎法,③正确;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NaOH扩散速度不变,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琼脂块模拟的细胞(或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因变量是红色区域与体积之比,④错误;鸡不属于哺乳动物,鸡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及细胞器,不能用来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⑤错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中,蓝绿色为叶绿色a,由于其在绿叶的色素中含量最多,故蓝绿色色带最宽,⑥正确,D正确。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的位置出现一个由薄膜构成的赤道板

【答案】C

【解析】

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的数目增加一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项错误;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内没有中心体,B项错误;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C项正确;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但细胞板不是由薄膜构成的,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区分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易错点是B选项,要求学生明确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

13.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被动运输:

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主动运输:

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也需要能量。

【详解】一般Na+内流时属于协助扩散,Na+外流时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所以选B。

【点睛】RNA虽然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属于自由扩散。

14.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

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的场所

B.线粒体:

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的场所

C.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包装场所

D.溶酶体:

“消化车间”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功能等有关知识。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是细胞中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液泡能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及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转录的主要场所,A正确;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包括丙酮酸的氧化与ATP合成,B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中进行,而高尔基体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送,C错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D正确,所以选C。

【点睛】注意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体完成,高尔基体只有加工、分类和包装运送的作用。

1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综合考查细胞呼吸的原料、产物、条件和能量变化,意在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系统掌握细胞呼吸相关知识的能力。

【详解】绿色植物在有氧气时进行有氧呼吸,氧气不足时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量的形式散失,B正确.

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无氧呼吸作用第一阶段都可以合成ATP,C正确.

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底物,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D错误.

【点睛】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条件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的过程,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

16.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示可知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

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最终清除,胞吞依据的是膜的流动性;B正确。

凋亡细脆被吞噬是细胞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错误。

凋亡基因在机体中一直存在,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表达,有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及依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17.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和转录的模板都是DNA的每一条链

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的相关实验、DNA的信息传递功能和分布场所的知识,意在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的能力。

【详解】DNA复制时,两条母链都做模板,转录以DNA的每一条链为模板,A错误.

真核细胞内DNA储存在细胞核、线粒体中叶绿体中,这也是DNA复制和RNA的合成的场所,B错误.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翻译时需要mRNA、tRNA、rRNA等的参与,D正确.

【点睛】艾弗里实验的思路是把细胞内的DNA、R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开,单独的、直接的研究每一种物质的作用,因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其它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其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时,mRNA是信使,tRNA是转移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核糖体的组分。

18.下列关于核酸、核苷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核糖体rRNA的合成与其核仁有关

B.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一个游离的羟基

C.吞噬细胞摄取流感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并将其水解,可产生4种核苷酸

D.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C

【解析】

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核仁,A错误;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一个游离的羧基,但是mRNA分子不含氨基或羧基,B错误;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的产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C正确;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用于转录形成RNA,进而翻译形成蛋白质,能在所有根尖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D错误。

【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名师点睛】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1分子碱基、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磷酸基组成,五碳糖含有5个C原子,4个C原子和O原子组成环状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核苷酸链构成,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有差别,①是五碳糖不同,②是碱基不完全相同。

19.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的变化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的异同,意在考查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纺锤体中,A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正确.

一次有丝分裂染色体在间期复制一次,一次减数分裂只在减一前的间期复制,所以复制次数相同,C正确.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点睛】比较: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但数目不变,着丝点分裂一次数目加倍,细胞分裂后减半,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数目也不变,减一同源染色体分离减半一次,减二着丝点分裂数目加倍,细胞分裂完成再减半,子代细胞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20.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生殖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着丝点未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分析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

考查了对细胞分裂过程掌握情况和利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该细胞中没有a基因和Y染色体,说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分离,减一分裂完成,所以不是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

经过减一前的间期复制加倍和减一的分裂减半,该细胞的核DNA数和体细胞的相同,B错误.

A和a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应该是随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了分离,C错误.

A和A原本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着丝点分裂后应该分配到两个细胞中;而b基因原本不存在,应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所以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着丝点未分离,D正确.

【点睛】技巧:

异常配子中若有体细胞原本没有的基因,则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是等位基因出现在配子中,则是减一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若是相同基因未分开,则是减二着丝点未分离。

2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基因的说法

B.“进行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假说—演绎法是一种符合科学原理的探究方法

【答案】A

【解析】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A错误。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B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C正确;假说一演绎法是一种符合科学原理的探究方法,D正确。

22.C1、C2、C3、C4是某动物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

B.C2、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

C.C1、C2、C3、C4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C1、C3、C4的核DNA分子比例可以是1∶2∶2

【答案】A

【解析】

染色体数为N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