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5955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docx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

小麦播种实习报告

篇一:

小麦实习报告

篇一:

小麦实习报告

小麦实习报告

1.品种名称:

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

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XX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藥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藥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

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潔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

XX-XX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XX-XX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居第一位。

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

%O

试验田:

*25(m)

栽培方式:

直播。

附:

栽培技术规程

1、地块选择。

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

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

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

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彼及其它磷、钾肥)。

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

生育期间要尽量满足对水分的要求。

一般要浇好四水:

底墻水、越冬水、返青水、麦黄水。

5、播期播量。

适合于中、晚茬种植。

最适播期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

在最适播期范围内,一般亩播量沙地为5-6公斤,两合土播量为6-7公斤,较一般品种要稀,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

6、化控措施。

在拔节前每亩喷施15%多效卩坐可湿性粉剂40克,可降杆壮苗。

7、防治病虫害。

太空5号综合抗病性较好,抽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正常防治即可。

要注意防治酚虫,特别是穗酚,需连片及时彻底防治。

2.田间管理记载

1、生育期

(1)播种日期

土质:

黄棕土

(2)岀苗期小麦基本苗万/亩

(3)分藥期

(4)拔节期:

(5)孕穗期:

(6)抽穗期:

(7)开花期:

(8)成熟期:

乳熟期:

蜡熟期:

完熟期:

(9)收获期:

附生育期记载标准:

1•播种期:

播种日期以月丨日表示

2•出苗期:

全田有50%以上幼芽露岀地而

3•分藥期:

全田有50%以上植株第一分藥露岀叶鞘时。

4•拔节期:

全田有50%的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2-3cm

5.孕穗期:

全田有50%的植株剑叶全部露岀叶鞘。

6•抽穗期:

全田有50%以上茎秆的顶小穗露出剑叶叶鞘

时。

7.开花期:

全田有50%以上麦穗中部小穗开花时。

8•成熟期:

乳熟期:

50%以上小麦穗籽粒已形成,并接近正常大小,淡绿色,

内部充满乳浆。

植株茎秆下部黄色,上部绿色。

蜡熟期:

50%以上小麦穗籽粒大小和颜色接近正常,内呈蜡状容

易用指甲截断植株上部已成黄色。

完熟期:

籽粒有50%已坚硬,呈现固有色泽。

9•收获期:

实际收割日期。

2、各时期的生长特点(生长量及需肥特点)农艺措施

(1)各时期的生长特点及水肥管理

在小麦生长中,水肥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水肥控制和其它技术

措施,可定向控制小麦生长发育。

一、播种一出苗,小麦出土前,养分要求少,胚乳营养基本可满足出苗到三叶期需要。

一般播种时每亩30斤二鞍作种肥效果较好。

二、出苗一分藥,此期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叶片发育迅速,是一生中需水肥的关键时期,应尽量保证水分供应。

在三叶期浇第一水,可以提高成穗率,达到穗大穗多粒多的目的。

三、分藥一拔节,拔节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小麦需水肥最多的一个时期,满足此期水肥供应,可以提高有效分藥率,促进小穗分化,达到多花多实穗、粒多的目的,但此时期如果水肥过多,管理不当时,往往造成徒长,后期容易倒伏。

2月13日〜3月5日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由于持续时间长,低洼地区发生渍害,对小麦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根系发育不良,植株光合累积少。

四、拔节一孕穗,拔节开始后,大约经12-14天便进入孕穗期,此期如果发生干旱,下部叶片开始发黄,将严重影响结实,应注意土壤墻情的保持。

五、孕穗一抽穗一开花,小麦孕穗8天后进入抽穗期,再经5-7天进入开花期,此时的水肥主要是保证穗的正常发育和受精。

自3月中旬至5月天气转好,气温偏高,降水适宜,光照充足,温光水协调,有利于小麦的拔节以及幼穗的分化,提高了小花结实率。

抽穗扬花期间气象条件匹配较好,抑制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亦有利于抽穗和开花;灌浆期阳光足利于籽粒充实、提高千粒重。

六、开花一灌浆一成熟,此期正是天气温度高,极易发生干旱现彖,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

此期应采取各项农业措施,保证功能叶的作用,延长其寿命,此外根外追施磷肥对提高产量作用也很明显。

(2)农艺措施

整地播种:

播种方式:

撒播施25kg亩氮肥为基肥

补种:

日期

追肥:

氮磷钾配比为1:

一般亩施碳较80—90公斤、

有机肥1500kg亩

施钾肥为拔节肥20kg亩375g

喷施千分之二的磷酸二氢钾为叶面肥

施肥磷肥50kg亩

中耕除草土壤板结严重,会影响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因此要注意适时中耕松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病害防治酚虫

三、测产:

小麦平均每亩穗数为万

小麦平均每穗粒数为粒千粒重克。

,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藥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

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

小麦产量测定记载表

种植密度(单位平方米油菜株数):

株/平方米平均每穗

粒数:

千粒重:

;预测亩产:

kg/亩;实际亩产:

kg/

亩;实际总产量:

42kg;测产日期:

XX-06-05

3.小麦产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计算公式:

预测亩产(kg/亩)二种植密度X平均每穗粒数X千粒重X/1000000预测亩产:

kg/亩;实际亩产:

kg/亩;实际总产量:

42kg;测产日期:

XX-06-05本次产量测定中,由于阴雨导致存放的小麦部分霉变,直接影响到了最后的结果。

此外,在收获以及脱粒的时候,我们的操作不规范,使得一部分小麦浪费掉了,也影响了产量。

以上的原因导致最后的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有一定的差距。

四、实习体会

1.小麦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在本次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前期的播种和后期的收获。

由于生产操作上的不了解和不规范,在播种的时候,我们的组的种子疏密程度掌握得不是特别好。

在出苗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小麦幼苗过于稀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组的产量。

而在后期的收获过程中,我们在收割小麦的时候,技术要领掌握的不到位,致使许多麦子在收割时浪费了。

另外,在脱粒的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也使得收获的过程不是很好。

2•由于麦田是与棉花套种,有抑病、抗倒、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等优点,

并便于田间管理。

篇二:

小麦生产实习报告

小麦生产实习报告

1.实验目的

1.学习分别各种小麦的形态2.掌握小麦田间生长发育特性3.掌握小麦分藥特性

4.进行小麦成熟期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察二.小麦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

小麦的种类很多,按照小麦播种季节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冬小麦

冬小麦系指当年秋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的小麦。

冬小麦按其产区可分为北方冬小麦利南方冬小麦两大类。

北方冬小麦白麦较多,多系半硬质、皮簿,含杂少.面筋质含量高,品质较好,因而岀粉率较高,粉色好,主要产区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苏北、皖北等地,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65%以上;南方冬小麦多为红麦,质软,皮厚,面筋质的质量和数量都比北方冬小麦差,含杂也较多,特别是含养子(草籽)多,因此,出粉率比北方冬小麦低,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20%—25%。

(二)春小麦

春小麦系指当年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小麦。

此种小麦主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气候严寒的省区、其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5%左右。

此小麦含有机杂质较多,一般为红麦,皮较厚、籽粒大,多系硬质,面筋质含量高.但品质不如北方冬小麦。

黑麦、燕麦、大麦的区别黑麦

黑麦是禾本科小麦族黑麦属中的栽培作物,抗逆性较强,主要种植于高寒地区、瘠薄的沙性或酸性土壤,北欧是黑麦的主要产区,中国的黑麦品种由国外引入,零星分布在云南、贵州、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

黑麦种子的成分与小麦类似,主要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也可用作饲料和牧草。

燕麦

燕麦不属于小麦族,泛指禾本科燕麦属植物,燕麦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筱面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超过小麦而粉、大米、养麦粉等常用粮食,我国北方常见。

另普通燕麦可以制成燕麦片或燕麦粥,加工成的燕麦粉也是制作饼干和糕点的原料。

大麦

大麦的麦芒比小麦要长,外壳不易剥离,且蛋白质中不含麦胶蛋白,不能形成面筋。

大麦可以制麦芽酿制啤酒,也可以压成麦片食用或制成麦芽糖等。

麦芽可以入药,具有健胃和消食作用。

三.田间管理及记载田间记载

小麦茎藥数和叶龄的调查

从四叶期至越冬期,小麦冬前分葉旺盛发生,进入越冬期分藥发生停滞,春季温度回温后分藥发生速度加快,从而在年前及春季各形成一个分藥盛峰,起身拔节以后随着生长和营养中心转移,分藥开始发生两极分化,只有那些在拔节时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自身根系,能够保证独立生长以致拔节、抽穗的分藥,才能成为有效分藥。

因此冬前发生的低位葉容易成穗,冬前晚生分藥和春生藥成穗率则较低。

播种密度对分藥的迟早、分繁速度,数量以及分藥成穗数,都有很大影响。

密度过高时,往往延缓分藥期,降低分藥速度。

过低的密度虽能增加单株成穗数,但难以保证群体分藥总数,最终将因群体分藥不足,成穗偏少而降低产量。

实践证明,高肥力田地,基本苗一般为30-50万/亩;低肥力地,基本苗一般20万/亩。

密度过大时,及时蔬苗,小面积密苗可人工拔除,面积较大可用耙横耙,除掉部分麦苗。

小麦麦穗调查表

篇三:

小麦实习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作物生产教学实习报告

(小麦部分)

姓名:

李杨红

班级:

植科0703

学号:

XX301204009

指导老师:

易斌

实习地点:

种子挂藏室

小麦实习报告

小麦自种子出苗到成熟这一过程为小麦的全生育期,生产上根据品种:

太空五号栽培方式:

条播一.小麦的生育期小麦器官形成的明显特征,把小麦整个生育期分为:

出苗期、三叶期、分藥期、越冬期、返青期(北方明显、湖北不明显)、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一般头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播种,到第二年5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80—220天。

依据小麦一生中所形成器官的性质不同,将小麦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

前两个阶段以幼穗分化开始时为起止,后两个阶段以抽穗为起止。

二、小麦栽培要点

(一)搞好播种前准备工作

包括作好发芽试验,精选种子、晒种、种子消毒,深耕细整地,开好麦田三沟(厢沟、腰沟、围沟)等。

(二)科学施肥

小麦对n、p、k的吸收量,因品种、产量水平、土壤肥力、气候特点而异,故肥量的确定也必须因情况而异。

根据南方各地丰产试验的结果,667nf生产200—250公斤小麦,需施纯n,12—13kg(其中有机肥应占60—70%)优质过磷酸钙25kg左右。

底肥用氮量应占总量的60%左右,在施足底

肥的前提下,苗期和分繁期轻施肥,冬前施腊肥,以有机肥为主,春后施拔节肥,抽穗前后根外追肥;磷肥全部用作底肥。

(三)合理密植

高肥田,667m2只要求10—15万基本苗,中肥田每667nf要求达到16—20万基本苗;晚播麦田,要求667nf基本苗达到25-30万;三种类型均要求冬前总苗数(包括分藥)达到50万左右,年后最高苗数70-90万。

(四)播好种

小麦播种方式有条播、散播、点播三种,多采用条播,行距一般20cm,播种深度一般2—3cm,在T•旱而底墻足的情况下,可适当播深些,但不超过5cm。

(五)及时灌排

冬前播种和分藥期遇干旱应灌水播种和扎根,年后一般

(因雨水多)以清沟排渍为主。

(六)及时查苗补缺,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3.小麦实习栽培要点

1、产量标准

667m2250kg左右

2、品种

当前市场推广的新品种或我校选育的新品系

3、穗粒结构26—30万穗/667m2;每穗30粒左右,千

粒重35克以上

4、开沟作厢

厢宽4米,沟宽15厘米,深30厘米,麦棉套种的厢宽,根据棉花生长需要确定

5、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天,精选种子;作发芽试验,发芽率不低于90%

6、基肥、种肥

基肥,厩肥1500kg/667m2(或饼肥35kg/667m2);种肥,尿素/667m2

7、播种

播种期,10月底一11月初;播种量,10kg;播种方式,等行距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

8、田间管理

(1)缺苗早补

出苗后检查缺苗,麦行缺苗10厘米以上的,立即用温水浸种催芽补种,或移稠补缺

(2)中耕除草

三次,春节前二次,年后拔节前一次

(3)清沟防渍

雨后及时清沟做到雨停水干

(4)追肥

12月一元月上旬施腊肥,厩肥(堆肥)1500kg/667m2,结合第二次中耕壅根,2月下旬追拔节肥、尿素5kg/667m2,4月中旬盛花期至灌浆初期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

(5)防治病虫

篇二:

小麦生产实习报告

小麦生产实习报告

1.实验目的

1.学习分别各种小麦的形态2.掌握小麦田间生长发育特性3.掌握小麦分藥特性

4.进行小麦成熟期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察二.小麦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

小麦的种类很多,按照小麦播种季节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冬小麦

冬小麦系指当年秋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的小麦。

冬小麦按其产区可分为北方冬小麦利南方冬小麦两大类。

北方冬小麦白麦较多,多系半硬质、皮簿,含杂少.面筋质含量高,品质较好,因而出粉率较高,粉色好,主要产区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苏北、皖北等地,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65%以上;南方冬小麦多为红麦,质软,皮厚,面筋质的质量和数量都比北方冬小麦差,含杂也较多,特别是含养子(草籽)多,因此,出粉率比北方冬小麦低,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20%—25%。

(二)春小麦

春小麦系指当年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小麦。

此种小麦主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气候严寒的省区、其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5%左右。

此小麦含有机杂质较

多,一般为红麦,皮较厚、籽粒大,多系硬质,面筋质含量咼•但品质不如北方冬小麦。

黑麦、燕麦、大麦的区别黑麦

黑麦是禾本科小麦族黑麦属中的栽培作物,抗逆性较强,主要种植于高寒地区、瘠薄的沙性或酸性土壤,北欧是黑麦的主要产区,中国的黑麦品种由国外引入,零星分布在云南、贵州、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

黑麦种子的成分与小麦类似,主要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也可用作饲料和牧草。

燕麦

燕麦不属于小麦族,泛指禾本科燕麦属植物,燕麦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筱面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超过小麦面粉、大米、养麦粉等常用粮食,我国北方常见。

另普通燕麦可以制成燕麦片或燕麦粥,加工成的燕麦粉也是制作饼干和糕点的原料。

大麦

大麦的麦芒比小麦要长,外壳不易剥离,且蛋白质中不含麦胶蛋白,不能形成而筋。

大麦可以制麦芽酿制啤酒,也可以压成麦片食用或制成麦芽糖等。

麦芽可以入药,具有健胃和消食作用。

三.田间管理及记载田间记载

小麦茎藥数和叶龄的调查

从四叶期至越冬期,小麦冬前分藥旺盛发生,进入越冬期分藥发生停滞,春季温度回温后分葉发生速度加快,从而在年前及春季各形成一个分藥盛峰,起身拔节以后随着生长和营养中心转移,分藥开始发生两极分化,只有那些在拔节时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自身根系,能够保证独立生长以致拔节、抽穗的分藥,才能成为有效分藥。

因此冬前发生的低位藥容易成穗,冬前晚生分藥和春生藥成穗率则较低。

播种密度对分藥的迟早、分藥速度,数量以及分藥成穗数,都有很大影响。

密度过高时,往往延缓分葉期,降低分藥速度。

过低的密度虽能增加单株成穗数,但难以保证群体分藥总数,最终将因群体分藥不足,成穗偏少而降低产量。

实践证明,高肥力田地,基本苗一般为30-50万/亩;低肥力地,基本苗一般20万/亩。

密度过大时,及时蔬苗,小面积密苗可人工拔除,面积较大可用耙横耙,除掉部分麦苗。

小麦麦穗调查表

篇三:

小麦实习报告

小麦实习报告

1.品种名称:

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

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XX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藥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藥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

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潔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

XX-XX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XX-XX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居第一位。

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

%O

试验田:

*25(m)

栽培方式:

直播。

附:

栽培技术规程

1、地块选择。

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

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

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

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彼及其它磷、钾肥)。

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

生育期间要尽量满足对水分的要求。

一般要浇好四水:

底墻水、越冬水、返青水、麦黄水。

5、播期播量。

适合于中、晚茬种植。

最适播期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

在最适播期范围内,一般亩播量沙地为5-6公斤,两合土播量为6-7公斤,较一般品种要稀,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

6、化控措施。

在拔节前每亩喷施15%多效卩坐可湿性粉剂40克,可降杆壮苗。

7、防治病虫害。

太空5号综合抗病性较好,抽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正常防治即可。

要注意防治酚虫,特别是穗酚,需连片及时彻底防治。

2.田间管理记载

1、生育期

(1)播种日期

土质:

黄棕土

(2)出苗期小麦基本苗万/亩

(3)分藥期

(4)拔节期:

(5)孕穗期:

(6)抽穗期:

(7)开花期:

(8)成熟期:

乳熟期:

蜡熟期:

完熟期:

(9)收获期:

附生育期记载标准:

1•播种期:

播种日期以月丨日表示

2•出苗期:

全田有50%以上幼芽露岀地而

3•分藥期:

全田有50%以上植株第一分藥露出叶鞘时。

4.拔节期:

全田有50%的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而2-3cm

5.孕穗期:

全田有50%的植株剑叶全部露岀叶鞘。

6•抽穗期:

全田有50%以上茎秆的顶小穗露出剑叶叶鞘时。

7.开花期:

全田有50%以上麦穗中部小穗开花时。

8.成熟期:

乳熟期:

50%以上小麦穗籽粒己形成,并接近正常大小,淡绿色,

内部充满乳浆。

植株茎秆下部黄色,上部绿色。

蜡熟期:

50%以上小麦穗籽粒大小和颜色接近正常,内

呈蜡状容

易用指甲截断植株上部已成黄色。

完熟期:

籽粒有50%已坚硬,呈现固有色泽。

9•收获期:

实际收割日期。

2、各时期的生长特点(生长量及需肥特点)农艺措施

(1)各时期的生长特点及水肥管理

在小麦生长中,水肥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水肥控制和其它技术

措施,可定向控制小麦生长发育。

一、播种一出苗,小麦出土前,养分要求少,胚乳营养基本可满足岀苗到三叶期需要。

一般播种时每亩30斤二讓作种肥效果较好。

二、出苗一分藥,此期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叶片发育迅速,是一生中需水肥的关键时期,应尽量保证水分供应。

在三叶期浇第一水,可以提高成穗率,达到穗大穗多粒多的目的。

三、分藥一拔节,拔节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小麦需水肥最多的一个时期,满足此期水肥供应,可以提高有效分藥率,促进小穗分化,达到多花多实穗、粒多的目的,但此时期如果水肥过多,管理不当时,往往造成徒长,后期容易倒伏。

2月13日〜3月5日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由于持续时间长,低洼地区发生渍害,对小麦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根系发育不良,植株光合累积少。

四、拔节一孕穗,拔节开始后,大约经12-14天便进入孕穗期,此期如果发生干旱,下部叶片开始发黄,将严重影响结实,应注意土壤墻情的保持。

五、孕穗一抽穗一开花,小麦孕穗8天后进入抽穗期,再经5-7天进入开花期,此时的水肥主要是保证穗的正常发育和受精。

自3月中旬至5月天气转好,气温偏高,降水适宜,光照充足,温光水协调,有利于小麦的拔节以及幼穗的分化,提高了小花结实率。

抽穗扬花期间气象条件匹配较好,抑制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亦有利于抽穗和开花;灌浆期阳光足利于籽粒充实、提高千粒重。

六、开花一灌浆一成熟,此期正是天气温度高,极易发生干旱现象,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

此期应采取各项农业措施,保证功能叶的作用,延长其寿命,此外根外追施磷肥对提高产量作用也很明显。

(2)农艺措施

整地播种:

播种方式:

撒播施25kg|亩氮肥为基肥

补种:

日期

追肥:

氮磷钾配比为1“一般亩施碳镀80—90公

斤、

有机肥1500kg亩

施钾肥为拔节肥20kg亩375g

喷施千分之二的磷酸二氢钾为叶面肥

施肥磷肥50kg亩

中耕除草土壤板结严重,会影响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因此要注意适时中耕松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病害防治酚虫

三、测产:

小麦平均每亩穗数为万

小麦平均每穗粒数为粒

千粒重克。

,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藥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

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

小麦产量测定记载表

种植密度(单位平方米油菜株数):

株/平方米平均每穗粒数:

千粒重:

;预测亩产:

Kg/亩;实际亩产:

Kg/

亩;实际总产量:

42Kg;测产日期:

XX-06-05

3.小麦产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