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6008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docx

路作文之公路测量毕业设计

公路测量毕业设计

【篇一: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测绘毕业论文(设计)】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

姓名:

王晓雪

学号:

10

班级:

06201

专业:

道路与桥梁设计施工技术

所属系部:

公路工程系

指导教师:

朱庆新老师

二○一一年六月

摘要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主要是利用测量技术将设计图纸上的工程构造物的平面位置和高

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检测工程构造物的几何尺寸,

以实现从设计图纸到工程实物的质和量的转变。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依据是《公路工

程技术标准》,各种构造物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测量规范等以及工程设计图纸。

测量放样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细部放样测量。

通过控制测量,建立起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与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的几何联系。

以平面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为依据,利用传统测量

仪器进行距离、高程和角度的测量放样或者利用全站仪和gps进行三维坐标放样来确

定工程构造物特征点在实地上的空间位置。

在放样过程中,工程设计图纸是图解控制

点和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几何关系的依据;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以及测量

规范是核查放样结果精度的依据。

只有利用精度符合标准的几何数据,才能精确地测

定工程构造物特征点的准确位置,以指导施工。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方法

目录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一、绪论1.已知距离的放样2.已知高程的放样3.已知点的放样三、中线放样四、路基的施工放样1.路基横断面施工放样2.路基边桩放样的一般要求3.路基横断面的放样方法4.路基边坡的放样5.路基施工阶段各层次的抄平方法6.线段路基顶面的抄平7.线段路基顶面的抄平五、路面施工放样1.路槽的放样2.路面放样3.路拱放样4.造物施工放样

5.挡土墙施工放样6.沿线取土坑、弃土堆占地面积及土方量计算

7.占地面积的测算

8.六、总结参考文献

一、绪论

在交通土木工程中,工程构造物主要指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附属构造

物和排水构造物。

在路基施工前,通过测量放样确定路线中线桩、公路用地界桩、路

堑坡顶、路堤坡脚、边沟等构造物的施工位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放样对工程

构造物外形几何尺寸进行控制和检测,及时修正偏差,以准确体现设计意图;在工程

竣工后,通过测量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实践证明,精确地测量放样能准确控

制施工质量和节约工程成本。

因此,施工放样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

工程施工全过程。

本文对其进行了一些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测量技术将设计图纸上的工程构造物的平面

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检测工程构造物的几

何尺寸,以实现从设计图纸到工程实物的质和量的转变。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依据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各种构造物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测量

规范等以及工程设计图纸。

测量放样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

细部放样测量。

通过控制测量,建立起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与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的平面

位置和高程的几何联系。

以平面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为依据,利用传统测量仪器进

行距离、高程和角度的测量放样或者利用全站仪和gps进行三维坐标放样来确定工程构造物特征

点在实地上的空间位置。

在放样过程中,工程设计图纸是图解控制点和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几

何关系的依据;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以及测量规范是核查放样结果精度的依据。

只有利用精度符合标准的几何数据,才能精确地测定工程构造物特征点的准确位置,以指导施工。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1.已知距离的放样

距离放样即在地面上测设某已知水平距离,就是在实地上从一点开始,按给定的方向,量测出设计所需的距离定出终点。

(1)钢尺量距

在地面上丈量已有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时,应先用尺子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再考虑必要的改正数,以求得正确的水平距离。

而在地面上定出已给长度的直线时,其程序恰恰相反。

先要根据已知的水平距离,结合地面的高低、钢尺的实际长度、丈量时的温度等,算出地面上应量的距离,并按算出的距离进行丈量。

如图1所示。

其计算公式为:

d?

?

d?

?

lo?

?

lt?

?

lh(2-1)

式中:

d?

______名义长度,实地要测设的长度;

d_______实际长度,需要测设的水平距离;

?

lo______尺长改正数,钢尺在标准拉力、标准温度条件下钢尺的实际长

度lt与钢尺的名义长度lo的差,即?

lo=lt-lo;

?

lt______温度改正数,?

lt?

?

(t?

to)?

d,?

为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

h2

,h为两端点的高差;?

lh______倾斜改正数,?

lh?

?

2d

为了计算以上各改正数,应已知所用钢尺的尺长改正数,测出两端点的高差h,并测量测设时的温度t。

图1

(2)用全站仪测设水平距离

在测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测距仪或全站仪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而且用测距仪

【篇二:

公路测量毕业设计】

摘要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的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地籍测量等领域,特别是在测量领域。

本文介绍了gps的特点、发展及应用、gps的组成及工作原理,gps公路控制测量、实时动态测量技术、gps数据处理、gps基线解算的基本原理等。

根据gps测量的技术特点,论述了gps在307国道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i

第一章gps的发展

第一节gps的简介

一、概念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

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

二、gps系统的特点

gps系统的特点:

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1、定位精度高

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

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2、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3、测站间无须通视

gps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

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因此可节省大量的造标费用。

由于无需点间通视,点位位置可根据需要,可稀可密,使选点工作甚为灵活,也可省去经典大地网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4、可提供三维坐标

经典大地测量将平面与高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测。

gps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2

点的三维坐标。

目前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5、操作简便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达“傻瓜化”的程度;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测量工作者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

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6、全天候作业

目前gps观测可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

7、功能多、应用广

gps系统不仅可用于测量、导航,还可用于测速、测时。

测速的精度可达0.1m/s,测时的精度可达几十毫微秒。

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当初,设计gps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导航,收集情报等军事目的。

但是,后来的应用开发表明,gps系统不仅能够达到上述目的,而且用gps卫星发来的导航定位信号能够进行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的静态相对定位,米级至亚米级精度的动态定位,亚米级至厘米级精度的速度测量和毫微秒级精度的时间测量。

因此,gps系统展现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二节gps定位技术的应用现状

如人们所说:

gps的应用,仅受人们的想象力制约。

gps问世以来,已充分显示了其在导航,定位领域的霸主地位。

许多领域也由于gps的出现而产生革命性变化。

目前,几乎全世界所有需要导航,定位的用户,都被gps的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和优质价廉所吸引。

gps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

一、gps应用于测量

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

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在实时处理两个观测站的载波相位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

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

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3

携带;全天候操作;观测点之间无须通视;测量结果统一在wgs-84坐标下,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

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地籍测量等领域。

2、gps应用于交通

3、gps应用于救援

4、gps应用于农业

5、gps应用于娱乐消遣

二、我国的gps定位技术应用情况

2002年2月,国家计委提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专项”,其目标是在“十五”末期,形成一个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的新产业。

要在生产制造卫星导航应用基础产业的规模和数量上进入世界前列。

接收机主板产量超过100万套,行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

其中导航运营服务产值将超过20亿元。

在基础产品上,芯片组与主机板等将从目前的全部依赖进口变为自主产品占60%以上。

产品出口将占国产总量的1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组、嵌入式软件及专用数据将批量投放市场。

通过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卫星导航应用设备及其扩展系统在国民经济诸多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前景

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内gps在通信、大气探测、精细农业以及环保等领域中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gps将进入各行各业。

还有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生产出电子手表式的gps接收机而价格将降至普通人都能接受的水平。

到那时侯人们不仅能方便地获得时间信息而且能方便地获得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信息,从而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全球定位系统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而载入史册。

4

第二章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第一节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gps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

一、空间部分

1、gps卫星

gps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两侧有太阳能帆板,能自动对日定向。

太阳能电池为卫星提供工作用电。

每颗卫星配备有4台原子钟,可为卫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卫星上带有燃料和喷管,可在地面控制下调整自己的运行轨道。

gps卫星的基本功能是:

接收并存储来自地面控制系统的导航电文;在原子钟的控制下自动生成测距码(c/a码和y码)和载波;采用二进制相位调制法将测距码和导航电文调制在载波上播发给用户。

2、卫星星座:

二、gps地面监控部分

支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地面设施称为地面监控部分。

它由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控站以及通信和辅助系统组成。

主控站拥有以大型计算机为主体的数据收集、计算、传输、诊断等设备。

它的主要功能是:

收集各监测站测得的距离和距离差、气象要素、卫星时钟和工作状况的数据,监测站自身的状态数据等;

5

【篇三:

测量毕业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黑山头至室韦公路施工测量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中线测量,控制测量,道路工程线路测量等内容。

详细介绍了施工中的放样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各种测量仪器及使用,概括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一定要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加强对施工测量的监控。

对主要的施工测量放样,一定要复测,最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强校核工作。

测量成果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另外,施工测量成果经监理测量检测后,经双方测量人员签字,可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技术资料。

加强对公路施工测量的监控,可有效地杜绝工程质量事故,既有利于促进公路企业测量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监理测量水平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理论和公路技术也日益完善。

公路的风格、形式、空间、功能将发生深刻变化并不断延伸。

关键词:

公路项目;测量;研究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aseriesofquestionsabouttheblackhillstoshiweihighwayconstructionsurvey,includingleveling,anglemeasurement,midlinemeasurement,control,measurement,roadworksandothercontentmeasurementline.detailsoftheconstructionstakeoutmethods,andintroducesavarietyofmeasuringinstrumentsandtheuseofasummaryoftheproblems

encounteredintheconstructionaswellassolutions.

besuretoadheretothepre-controlprinciple,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surveymonitoring.themainmeasureforconstructionstakeout,mustretest,preferablyusingavarietyofdifferentwaystostrengthentheverificationwork.measuringtheresultsofaprocessbeforethenextqualified.inaddition,theconstructionofthemeasurementresultsofmeasurementsdetectedbythecommissioner,besignedbybothmeasurementscanbeusedasproject

completionandacceptance,qualitygradingoftechnicalinformation.strengthentheroadconstructionsurveymonitoring,whichcaneffectivelyeliminatetheengineeringqualityaccident,isconducivetopromotetheimprovementofroadmanagementcompaniestomeasurethequalityofpersonnel,butalsohelptoimprovethemeasurementofthelevelofsupervision.withtherapidscienceandtechnology,economicdevelopment,roadsandhighwaystheoryincreasinglysophisticatedtechnology.roadstyle,form,space,functionandcontinuetoextendprofoundchanges.

keywords:

highwayproject;measuring;thestudy

目录

摘要.....................................................................................................iabstract..............................................................................................ii

第1章绪论.......................................................................................1

第2章工程概况.............................................................................2

第3章项目测量研究.....................................................................3

3.1测绘介绍............................................................................3

3.2全站仪工程测量................................................................3

3.2.1施工放样...................................................................4

3.2.2后方交会...................................................................4

3.3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4

3.4光学经纬仪测量放样......................................................6

3.5交桩....................................................................................6

3.6导线复测............................................................................7

3.7后方交会............................................................................8

3.8水准点加密........................................................................9

3.9纵断面高程测量方法......................................................10

3.10横断面高程....................................................................11

3.11路基宽度........................................................................12

3.12宽度横坡........................................................................12

3.13中边桩放样....................................................................13

3.14路面的超高和加宽........................................................14

3.14.1设定超高的意义....................................................14

3.14.2超高计算公式........................................................14

3.14.4加宽的意义............................................................15

3.14.5加宽计算公式........................................................15

3.15关于路基验收................................................................16

3.15.1路基验收状况.......................................................16

3.15.2试验段....................................................................16

3.15.3试验段路面标高的复测........................................17

结论...................................................................................................18

致谢...................................................................................................19

参考文献...........................................................................................19

第1章绪论

公路的字面含义是公用之路、公众交通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马等众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当然不同公路限制不同。

民间也称作马路,如“马路天使”里的用法,不限于马匹专用。

有一般公路与汽车专用公路之别,后者越来越多,二级公路因此就有两种规格。

因为汽车和修路技术的发展,公路发展出不同级别,分级有不同体系。

中国人民交通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公路分为五个技术等级。

台湾早有《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管理规则》,分为高速、快速、普速三个等级。

中国近年又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