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399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docx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编写地质勘查报告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为使年青同事们尽快熟悉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现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介绍和简要的讨论。

这些常见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地质论文的编写中。

因此,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同样适用于地质论文的编写。

一、编写要求

地质报告的章节设置及章节内容,要严格按照《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闲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编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①章节内容、附图、附表齐全;②行文规范、表述清楚;③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合理、数据正确;④资料完整、立论有据。

编写中问题较多的章节为:

摘要、关键词、目的任务、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各章的章首语。

(一)摘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准确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文摘编写规则,GB/T6447-1986)。

地质报告都要编写摘要。

1.编写要求

地质报告一般采用报道性摘要,以“摘录要点”的形式,反映地质报告的目的任务、勘查方法、工作结果。

编写的主要方法是:

将各章的主要内容浓缩为“章首语”,在“章首语”的基础上编写摘要。

在摘要中,地质报告的每一章,都有一段话与之对应。

摘要具有独立性、全息性、简明性、客观性。

(1)独立性

摘要中要有重要的数据和结论,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读者不需阅读地质报告正文,也能完全理解摘要所表达的内容。

常见问题为:

使用缩略语、略称、非专业代号,使读者难于理解摘要所表达的内容。

(2)全息性

摘要要全面覆盖地质报告,拥有与地质报告等量的主要信息。

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完整的信息。

常见问题是:

①对地质报告进行评论,把摘要写成书评,缺少摘要所应提供的信息;②过多地叙述目的与任务,把摘要编写为地质报告的引言,仅反映了地质报告的部分;③由于字数所限,省略了不该省略的重要内容。

例如:

区域地质、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等。

(3)简明性

摘要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进行叙述,字数一般为正文的2%~3%。

常见问题为:

①过多地叙述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使摘要成为正文的缩写,造成摘要与正文的重复;②使用了可以不出现的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③使用插图、表格。

(4)客观性

摘要一般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撰写,提供全文主要信息。

摘要中不得带有第一人称意愿的任何评论和解释。

常见问题为:

①使用“本文”、“作者”作为主语,用第一人称编写摘要;②夸大地质报告的作用,把摘要写成地质报告的’“广告词”。

2.实例

现以《老挝××公司××锡矿河谷砂矿体生产勘探报告》为例介绍如下。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省××矿区××锡矿的矿权人为××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已进行过小规模开采。

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有限公司(甲方)委托××有限公司(乙方),对老挝××锡矿开展砂锡矿(河谷砂矿)进行调查评价工作。

2013年11月,甲乙双方签订了《老挝××有限公司××锡矿调查评价项目勘查合同》。

2015年4月,乙方提交的最终报告通过评审验收。

2015年6月,××有限公司完成验收后报告的修改工作。

矿区所在区域属印支陆块(Ⅲ)。

矿区相邻地区的地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逆冲推覆构造明显,锡铅锌多金属矿化较强。

区内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和第四系,未出露岩浆岩,硅化、黄铁矿化、白铁矿化、大理石化等围岩蚀变明显,构造主要表现为逆冲推覆断层和逆断层。

含矿地层主要为洪冲积物,次为残坡积物。

矿区仅发现××个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洪冲积物、残坡积物中。

矿物种类较多,有用矿物主要为锡石,锡精矿中××、××可作为伴生矿种综合利用。

矿体的围岩与夹石多为洪冲积物。

在本次勘查中,利用现有选厂设备和工艺流程,对砂锡矿进行加工技术性能研究。

最终生产流程确定为:

原矿分级→粗磨→分级脱泥重选→中矿、次中矿再磨分级返回重选。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矿床,地质环境属于简单类型。

矿床属于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复合问题矿床(Ⅱ-4)。

矿区勘查类型确定为Ⅱ类。

用100×100m工程间距的正方形网探求推断的资源储量。

勘查方法采用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查明矿体特征、矿石质量、资源储量为主要目的,适度开展矿区地质调查、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调查,进行小范围的地形测量。

探矿工程主要采用砂钻进行。

总体上看,各项勘查工作质量良好。

本次工作对原砂锡矿体进行补充地质勘查,面积约××km2。

经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的砂锡矿石资源量(333)××t,锡金属资源量(333)××t。

在进行国内外资源情况、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矿山服务年限与最终产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研究。

初步估算:

矿床潜在经济价值××万元、矿山企业年销售收入××万元、矿山企业年合计总成本××万元,矿山企业年利润××万元。

矿山开发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本次地质勘查在矿区地质、矿体形态、矿床成因、资源储量、矿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建议在下步工作中选择部分地段加密探矿工程,注意寻找×、×、×原生矿。

(二)关键词

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及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7713-1987),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或术语。

1.编写要求

关键词标引的原则与方法为:

①关键词一般从题名、层次标题、正文中选取;②不要为了强调反映文献主题的全面性,把关键词写成内容“全面”的短语;③关键词必须选用通用的、被同行业熟知的技术词汇。

关键词的排列有3种方法:

①按出现的频度排序,但出现频度的高低与重要性不一定成正比;②按汉语拼音的首写字母排序,完全没有考虑到关键词的意义;③按技术配套关系,自前至后、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递归排序。

正确区分短语与词组,是标引关键词的难点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有短语等同于词组的趋势。

2.实例

关键词标引的实例如下。

报告名称为:

云南省大理市董华后山普通建筑材料用砂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关键词为:

云南省,大理市,董华后山,普通建筑材料,砂岩矿,资源储量核实。

报告名称为:

云南省建水县普雄矿区白云山矿段风化壳型铌稀土矿普查报告。

关键词为:

云南省,建水县,普雄矿区,白云山矿段,风化壳型,铌稀土矿,普查。

论文题名为:

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的岩相古地理。

关键词为:

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沉积岩相、古地理

论文题名为:

滇西北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

关键词为:

滇西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特征。

(三)目的任务

目的任务是矿区地质工作设计与施工的指南,是地质报告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

1.编写要求

如果项目有任务书,目和任务严格按照“任务书”进行编写。

在项目没有任务书(一般为商业性地质项目)时,目的任务的编写要与相关规范的规定基本一致,要与商业性合同、设计书基本一致,要与实际完成的工作情况基本一致。

编写的具体要求是:

在概述之后,分述各项具体任务。

常见问题为:

①目的任务与相关文件(任务书、商业性合同、设计书)不一致;②项目的工作程度(预查、普查、详查、勘探),达不到相关规范要求,又无合理的解释;③目的任务与实际完成的工作情况不一致;④目的任务不全;⑤各项具体任务中相互包含、层次不清。

2.实例

现以《老挝××公司××锡矿河谷砂矿体生产勘探报告》为例介绍如下。

目的与任务是:

在系统收集已有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矿区河床砂锡矿范围,开展地质简测、地质剖面测量、砂钻工程,进一步了解河床砂锡矿的赋存状态、品位、规模,估算矿区河谷砂锡矿资源储量,为矿山开采提供地质依据。

本项目主要具体任务如下。

(1)开展1∶5000地质修测,1∶2000地形地质修测,大致查明矿区地质情况、砂锡矿成矿地质条件与主要控矿因素。

(2)开展1∶500地质剖面测量,大致查明洪冲积物的厚度、空间分布、层序、物质组成及含矿性,大致查明河谷地形地貌特征。

选择代表性剖面,编制综合地层剖面图,作为划分对比洪冲积物的依据。

(3)进行钻探(砂钻)施工,进一步了解洪冲积砂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了解其变化规律。

(4)进行地质编录、采样、测试工作,大致查明砂矿体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目的矿物、品位、含泥率等矿石质量情况。

(5)开展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大致了解砂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初步确定矿床开采技术类型。

(6)根据矿山生产确定的工业指标,合理圈定河谷型砂锡矿体,估算资源储量。

(7)提交《老挝××有限公司××锡矿河谷砂矿体生产勘探报告》,报告、附图、附表一式×份,光盘×份。

(四)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通过编写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可达到2方面目的。

一是考察工作者是否按照工作程序,系统收集、整理工区已有地质矿产及其相关资料。

二是根据前人研究程度,合理地确定本次工作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

1.编写要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的编写要求是:

系统介绍矿区前人工作目的、方法、结果。

以往地质工作要分项目进行介绍。

在前人资料较多的情况下,应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后,再分类介绍。

工作性质一般划分为: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学研究。

编写中要遵守“厚今薄古”原则,主要介绍近期提交的报告、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

编写中仅需列述有参考价值的前人资料,不必列述工作程度较低、工作质量较差的资料,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中要系统介绍各项目为什么开展工作,进行什么工作,形成什么资料。

在编写中要“述评结合”,在叙述工作概况之后,要客观地对前人资料进行质量分析,说明可供利用程度。

2.实例

现以《云南省××县××矿地质调查报告》为例介绍如下。

1.3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矿区有较长的地质工作历史和较高的研究程度。

下述工作构成矿区1∶1万地质填图的基础。

1.3.1基础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

1968~1973年,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队进行1∶20万××幅区域地质调查。

基本查明了矿区的地层、岩浆岩、构造情况,为开展矿区1∶1万地质填图提供了较多的参考资料。

1994年,××、××、××编写了《××矿区地质》。

书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矿区地质特征,对成矿地质作用、成矿序列、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此书的实际材料可以利用,观点、认识有重要参考价值。

1.3.2矿产勘查

1962~1964年,××公司普查队(部分资料记载为××公司××普查队)在矿区北部××-××一带的××分布区,进行过×、×、×、×、×、×等稀有金属的找矿工作。

1969~1972年,××公司××队在矿区北部的××、××、××、××一带开展以铌为主的稀散元素找矿评价工作。

上述工作中,将矿区北部的××岩体划分为×个岩相、×个亚相(表1-2,本文略)。

其工作成果构成了本次地质填图的基础。

1993~1997年,××地质研究所开展××矿床地质勘探工作。

工程间距为200×200m~100×100m。

主要工作量为:

槽探××m3,钻孔××个/××m,1∶2000地质精测××km2。

通过工作,探获矿石量××t。

其中;B+C级矿石量××万t。

矿石类型划分为××、××及××。

提交的地质勘探报告,经云南省储委审查通过,可作为矿山建设的地质依据使用。

在工作过程中,将矿区南部的××岩体划分为3个岩相(表1-2,本文略)。

该划分方案,构成了本次填图的基础。

(五)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的编写要求是:

系统介绍矿区相邻地区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

必要时,还要对矿产、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等资料进行介绍。

1.总体要求

编写区域地质可达到2方面目的:

①要求工作者对矿区相邻的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矿产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提高区域地质矿产的认识,指导矿区的地质勘查与资源储量核实;②根据区域地质矿产情况,合理地分析矿区地质矿产情况、评估矿区的成矿特征与的矿远景,明确主要进展与存在问题。

编写区域地质之前,需要编制区域地质图,确定编写区域地质的大致范围。

区域地质图的范围,一般仅限于矿区所在的三级或四级大地构造单元,面积大约为100~300km2。

区域地质图内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矿产,与矿区的地质矿产情况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区域地质图根据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编制,比例尺一般为1∶5万~1∶10万。

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有的差异是:

编写范围不同,编写详细程度不同。

只要掌握了详写和略写的方法,就不会造成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的重复,或者存在不好写、无法写的问题。

详写或略写的方法,可能过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的对比加深理解。

编写中常见问题是:

①系统性差,文字与区域地质图的内容不符;②详略不当,详细部分与矿区地质的内容大部重合,简单部分则不能反映区域地质矿产情况。

云南地质报告中大多未涉及变质岩,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

不能因为未编写变质岩的地质报告都已通过评审,就认为变质岩并不重要、无需编写。

2.地层

在叙述地层概况之后,简述地层年代地层、岩石地层、沉积环境特征。

简述可通过列表(表1)和归并的方式进行。

将地质年代、岩石组合、沉积环境相近的单元,归并至年代地层的统或系后再进行叙述,即可达到简写的目的。

在地层特征表之后,可用少量文字对表中重要内容进行补充叙述。

列表叙述区域地层的实例如下。

本区出露地层以三叠系为主,二叠系、古近系及第四系(表1)出露面积较小。

在岩石地层方面,二叠系至古近系划分为5个组级地层单位。

这些地层大多形成于台地相区,部分形成于陆缘裂谷、滨海、山间盆地及湖泊沼泽环境。

表1××地区地层特征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岩石组合

厚度

(m)

沉积环境

组名

代号

3.岩浆岩

限于篇幅,区域地质中岩浆岩仅叙述侵入岩吃老,喷出岩在地层中简述。

在叙述侵入岩概况之后,简述各单元或期次侵入岩的岩石组合、成因类型与板块构造环境。

简述可通过列表(表2)和归并的方式进行。

将地质年代、岩石组合、成因类型与板块构造环境相近的单元,归并为超单元或岩浆活动时期后再进行叙述,即可达到简写的目的。

在侵入岩特征表之后,可用少量文字对表中重要内容进行补充叙述。

列表叙述区域岩浆岩的实例如下。

本区岩浆岩以侵入岩为主,喷出岩较少。

侵入岩以碱性侵入岩为主,花岗岩次之,脉岩出露面积较小。

碱性侵入岩为铌稀土多金属矿的含矿母岩,是此次地质调查的重中之重。

考虑到喷出岩的岩石类型已在地层中叙述,岩浆岩中仅叙述侵入岩。

表2××地区侵入岩特征

地质年代

单元划分

岩石类型

成因类型

板块构造环境

单元名称

代号

4.变质岩

变质岩叙述的主要内容包括:

区域变质、热接触(交代)变质、动力变质。

在叙述变质岩概况之后,简述各类型、各期次的变质岩石、变质作用强度、变质作用时期。

简述可通过列表(表3)方式进行。

在变质岩与变质作用特征表之后,可用少量文字对表中重要内容进行补充叙述。

列表叙述区域变质岩的实例如下。

本区在地史上曾发生过多期不同类型的变质作用,致使区内绝大部分地质体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

在变质作用时期方面,吕梁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均有变质作用发生。

在变质作用类型方面,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主)、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主)、热接触变质、局部动力变质均可出现。

在变质作用强度方面,低绿片岩相(主)、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均有表现。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变质相互叠加,致使本区岩石面貌极为复杂。

表3××地区区域变质岩与变质作用特征

变质作用时期

单元划分

岩石组合

变质作用强度

单元名称

代号

5.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主要叙述断层与褶皱。

在叙述地质构造概况之后,分述不同性质、不同方向、不同时期的断层与褶皱。

如断层与褶皱,可分类列表(表3)叙述。

在断层与褶皱特征表之后,用少量文字对表中重要内容进行补充叙述。

列表叙述地区性质构造的实例如下。

老挝位于冈瓦那大陆与劳亚大陆的交接部位(李兴振,2004a、2004b),北西部分与我国云南“三江”造山带相连接。

在漫长的地史演化中,区内曾发生过多期不同类型的构造运动,致使该区断裂发育,构造单元较多,面貌极为复杂。

区内断层走向以北西向为主,计有大小断层××条(表4)。

表4××地区北西向断层简要特征

断层

编号

断层名称

本区内长度(km)

断层走向

断层倾向

断层性质

(六)矿区地质

矿区地质的编写要求是:

系统介绍矿区相邻地区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可在矿区地质中介绍,也可以别立一章介绍。

1.地层

将矿区地层划分为年代地层的系或界,然后分别介绍各地层单元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特征。

现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北汕平原钾盐矿区地质调查报告》为例介绍如下。

3.1地层

3.1.1白垩系

3.1.1.1剖面或钻孔列述(如无资料或限于篇幅,剖面或钻孔也可省略)

3.1.1.2岩石地层(主要叙述岩石组合、接触关系、纵横向变化、沉积环境)

(1)班塔拉组下段(K1bt1)

(2)班塔拉组上段(K1bt2)

3.1.1.3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

(1)生物地层(主要介绍岩石地层单元(一般以系为单位)所建立的生物地层单位,并对各生物地层单位在典型地区的年代地层分布情况)

(2)年代地层(主要根据生物地层单位和同位素测年结果,对岩石地层的年代属性进行讨论)

3.1..2古近系

次级标题略。

3.1.3第四系

次级标题略。

2.岩浆岩

分超镁铁-镁铁岩、花岗岩类、喷出岩进行介绍。

将各类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岩浆活动时期,然后分别介绍各期岩浆岩特征。

现以《云南省建水县普雄铌稀土多金属矿地质调查报告》为例介绍如下。

3.2岩浆岩

3.2.1燕山晚期花岗岩

次级标题略。

3.2.2燕山晚期碱性侵入岩

3.2.2.1地质产状(形态特征、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关系、侵入体内部的接触关系)

3.2.2.2岩石特征

(1)岩相学(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2)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化学指数、标准矿物成分)

(3)稀土元素与(稀土元素含量与稀土元素数值)

(4)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与微量元素数值)

3.2.2.3包体特征(分类介绍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2.4岩浆作用的板块构造背景与岩石的成因类型

3.2.2.5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1)岩浆的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

(2)岩浆的混合或混染

(3)岩浆的同源性分析

(4)侵入体的就位机制

3.2.2.6岩石的生成顺序与岩浆作用时期

(1)岩石的生成顺序

(2)岩浆活动时期

3..2.3喜马拉雅晚期花岗岩

次级标题略。

3..2.4脉岩

次级标题略。

3.变质岩

分别叙述各变质岩带的岩石特征、变质原岩恢复、变质作用强度、变质作用类型、变质作时时期。

现以《云南省沧源县××铅矿地质勘查报告》为例介绍如下。

3.3变质岩

3.3.1沧源变质岩带

次级标题略。

3.3.2耿马变质岩带

3.3.2.1岩石类型及其特征(分述各类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1)狭义的区域变质岩

(2)混合岩

3.2.2.2岩石化学特征及原岩恢复

3.2.2.3变质作用特征及变质作用时期

(1)变质作用强度(分述变质作用强度带、变质相的划分及其依据)

(2)变质作用类型

(3)变质作用时期

3.3.3动力变质岩

次级标题略。

4.地质构造

分别叙述断层与褶皱。

断层与褶皱按构造线方向分类叙述。

现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北汕平原钾盐矿区地质调查报告》为例介绍如下。

3.4地质构造

3.4.1断层

3.4.1.1北东向逆断层

(1)断层特征(分述主要断层产状、空间展布、两侧出露地层、断层破碎带特征,次要断层列表简述)

(2)变形机制与构造作用时期

(3)断层的多期活动特征

3.4.1.2北东东向左行平移断层

次级标题略。

3.4.1.3其他断层

次级标题略。

3.4.2褶皱

3.4.2.1北东向褶皱(背斜的产出位置、核部与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其他特征)

3.4.2.2北东东向褶皱

3.4.3构造形迹配套与构造作用时期

3.4.3.1构造形迹配套

3.4.3.2构造作用时期

(七)悬置段

悬置段是指在同一层次的标题之后出现了未予编号的独立的一段文字表述,用于对本标题下属内容进行概括、提示、说明。

在各级标题之后,均无悬置段的做法,不符合一般的行文规则。

现将地质报告各章的章首语示例如下。

示例1——第一章绪言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老挝”)××省××矿区××锡矿的矿权人为××有限公司。

该矿山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已进行过小规模开采。

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有限公司(甲方)委托××有限公司(乙方),对××锡矿开展砂锡矿进行调查评价工作。

2013年11月,甲乙双方签订了《老挝××有限公司××锡矿调查评价项目勘查合同》。

2015年4月,乙方提交的最终报告通过评审验收。

2015年6月,××有限公司完成验收后报告的修改工作。

示例2——第二章区域地质

老挝位于特提斯造山区(任纪舜,1999)南东段,可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单元。

北西部地区为中缅马陆块(Ⅰ)、昌都-思茅-南邦陆块(Ⅱ),属我国云南“三江”造山带的南延部分。

中南部地区属印支陆块(Ⅲ)。

北东部(华潘省东部)为华南陆块(Ⅳ)。

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中,老挝曾发生过多期不同类型的构造运动。

频繁的地壳运动,使得地层多为活动类型沉积、岩浆活动频繁、部分地质体发生明显变质、地质构造面貌较为复杂。

示例3——第三章矿区地质

矿区属××锡多金属成矿带。

区内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和第四系,未出露岩浆岩,硅化、黄铁矿化、白铁矿化、大理石化等围岩蚀变明显,构造主要表现为逆冲推覆断层和逆断层。

示例4——第四章矿区地质

含矿地层主要为洪冲积物,次为残坡积物。

矿区发现×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洪冲积物中。

矿物种类较多,有用矿物主要为锡石,锡精矿中×、×可作为伴生矿种综合利用。

矿体的围岩与夹石多为洪冲积物。

矿体属洪冲积成因。

示例5——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经过水溶性能试验、选择性溶液浸试验及浮选试验,矿石的可溶性、可选性良好。

利用氯化镁质量分数为××%~××%的溶浸液,对老挝××钾镁盐矿进行选择性溶浸采卤,可获得氯化钾质量分数大于××%的富钾卤水。

富钾卤水采用多元组合结晶法,可得到氯化钾质量分数大于××%的优质氯化钾产品。

氯化钾加工工艺的回收率达>××%。

示例6——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矿床,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矿床,矿区地质环境属于简单类型。

遵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相统一的原则,本矿床属于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复合问题矿床(Ⅱ-4)。

示例7——第七章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矿区勘查类型确定为Ⅱ类。

用100×100m工程间距的正方形网探求推断的资源储量。

勘查方法采用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查明矿体特征、矿石质量、资源储量为主要目的,适度开展矿区地质调查、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调查,进行小范围的地形测量。

探矿工程主要采用砂钻进行。

总体上看,各项勘查工作质量良好。

示例8——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本次工作对原砂锡矿体北部进行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