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438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docx

专题11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

1、关于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B.顶芽的生长速度较快,侧芽处于抑制状态生长速度基本为零

C.顶端优势的存在能使植物争得更多的阳光,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D.去除顶芽后,离顶芽最近的侧芽将首先解除抑制

【答案】B

【解析】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故A说法正确;顶端优势使植物成为塔状,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是对环境的适应,C说法正确;若去掉顶芽,会首先降低离顶芽最近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其抑制作用最先解除,D说法正确;顶端优势中侧芽在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下是可以生长的,故B错误。

2.植物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

B.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

D.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光照强度越强植物根弯曲的角度越大,说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增多,A正确;单侧光照条件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越低,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就越高,因此向光侧的促进作用明显,背光侧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导致弯曲角度变大,C错误;生长素对于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因此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3.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送到侧芽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

B.脱落酸能够通过控制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

C.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受粉,可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

D.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B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番茄开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B.玉米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D.赤霉素通过抑制大麦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诱导其发芽

【答案】D

【解析】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A说法正确;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说法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C说法正确;赤霉素通过促进大麦种子的α-淀粉酶合成诱导其发芽,D说法错误。

5.如图表示的实验结果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乙烯生成的影响,以及对成熟叶片脱落的影响。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叶片脱落的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B.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全部是由激素调节完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在生长素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会抑制叶片的脱落,A错误;叶片的脱落受到乙烯和生长素的共同调节,故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B正确;在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与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C错误;植物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D错误。

6.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

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可知()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矮生豌豆幼苗的生长没有作用

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

D.生长速率越快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答案】A

6.图甲所示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所示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所示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

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生长素极性运输造成的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的B浓度

C.图乙中幼苗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

D.图乙中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7.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②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植物激素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①

D.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解析】选A琼脂块②和④中有两个实验变量,其均出现放射性不能说明A项中的结论,只有①②③④均含有放射性才能说明植物激素不是极性运输。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可能会发挥相同的效果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机理相同

D.乙烯和生长素在促进果实发育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解析】选B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可能会发挥相同的效果。

细胞分裂素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生长,而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机理不同。

乙烯不能促进果实发育。

9.研究发现,黄色光能提高番茄植株生长素氧化酶(可分解生长素)的活性,进而导致脱落酸和乙烯含量增多,导致番茄矮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增多可以使乙烯含量增多

B.黄色光抑制了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的过程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植物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合成

D.生长素和脱落酸对番茄植株的生长起协同作用

【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生长素减少会使乙烯含量增多;色氨酸能转变为生长素,但是黄色光会提高番茄植株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而生长素氧化酶会分解生长素;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和脱落酸对番茄植株的生长起拮抗作用,如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脱落酸抑制植物生长。

10.植物激素甲、乙、丙及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其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皆为微量有机物

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解析】选B植物激素是微量有机物,脱落酸、赤霉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丙都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协同作用;甲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生长,乙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二者作用相互拮抗。

11.下列哪些因素不需要通过预实验来探究()

A.IAA促进垂柳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枝条上芽的数量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富贵竹上叶的数量

C.探究光照强度对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时的NaHCO3溶液浓度

D.观察重力对植物生长方向影响的实验中光照的有无

12.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针对该结果,进一步实验必须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所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

②去掉枝条上所有幼芽、幼叶

③向培养液中通入更多的空气

④延长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浸泡的时间

A.①B.②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A题图显示,与对照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比较,实验中所设置的最小浓度为a时对生根有抑制作用,因此,预实验中所设置的几个浓度均属于高浓度范围,不能通过实验得出最适浓度,因此,应将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降低进一步实验。

13.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快叶片的黄化速度

14.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

如图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抑制,“→”表示促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MYC2和EIN3分别调控EBF1基因、HLS1基因的翻译

B.茉莉素通过直接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

C.MYC2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

D.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

分析图形,茉莉素促进MYC2的作用,而MYC2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EIN3对HLS1基因的调控作用,同时MYC2也直接抑制EIN3对HLS1基因的调控作用,因此茉莉素通过间接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

MYC2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而表达产生的EBF1蛋白具有抑制EIN3的作用,故EBF1基因的表达会抑制HLS1蛋白的合成。

分析图形,乙烯通过促进EIN3的作用从而促进顶端弯钩的出现,而茉莉素则是通过间接抑制EIN3的作用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故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拮抗作用。

15.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

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

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

C.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

D.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

16.外部环境因子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都是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和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能将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的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的物质称为第二信使。

如图表示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一方面使细胞壁中H+增加,导致细胞壁酸化松散,有利于细胞的伸长;另一方面刺激________(细胞器)分泌和细胞壁生成的相关成分。

(2)同时,生长素能作为基因的脱阻抑剂起作用。

细胞中的蛋白质因子在蛋白激酶的催化作用下,__________改变,与生长素结合后,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使得某些基因______________,形成的mRNA增加,并通过________过程表达出细胞生长所需要的蛋白。

(3)从上述过程可知,充当第二信使的物质是________,它在细胞中的直接效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体(或受体蛋白)高尔基体

(2)空间结构核孔解除抑制翻译(3)IP3使Ca2+浓度增加(或使内质网释放Ca2+)

17.大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合成多种酶来催化胚乳中有机物的分解,供胚的生长发育所需。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____。

赤霉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促进植物体的生长,与________(填激素名称)具有协同作用。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结果可以推测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过程,从而促进胚乳中有机物的分解。

由此可知,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在生产实践中,用____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4)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____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的降低有关。

【解析】

(1)由植物激素的定义可知,赤霉素是微量有机物。

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植物体的生长,与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2)通过图示可知,这三组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和是否使用赤霉素处理,因变量为合成有机物分解酶所需的mRNA的含量和有机物分解酶的含量。

由实验结果可知,经赤霉素处理的未萌发的种子中合成有机物分解酶所需的mRNA量和有机物分解酶的量都有所增加,且比萌发的种子中的相应物质含量高,可以推测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内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促进有机物分解酶的合成,进而促进胚乳中有机物的分解。

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由该实验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有机物分解酶的合成,所以在生产实践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4)加快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增加赤霉素的含量,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所以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脱落酸含量的降低有关。

【答案】

(1)微量有机物细胞伸长生长素

(2)种子是否萌发和是否使用赤霉素处理合成有机物分解酶所需的mRNA的含量、有机物分解酶的含量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答案合理即可)程序性表达(3)赤霉素(4)脱落酸

18.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豆芽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且不影响人类健康,但过度滥用,会适得其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等多种效能。

该物质应属于______________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出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表示激素浓度越高)所示。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

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

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乙烯的合成。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

将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其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

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

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6苄基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即具有与细胞分裂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故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2)分析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乙烯利浓度升高,伸长生长减弱,增粗生长加强。

①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发育中的种子。

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应设置在B和D之间,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

实验一所示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3)分析题目信息可知,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中含有催化IAA分解的酶。

植物细胞内含有的IAA分解酶和光都能降解IAA,可确保种子破土出芽后,植物体内IAA的含量不会过多,从而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答案】

(1)细胞分裂素

(2)①发育的种子不需要

不能②促进(3)IAA分解酶有利

19.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某研究小组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切段若干,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一周后,开展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及生长素(IAA)对茎切段中乙烯(ACC)产量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回答:

(1)将菟丝子切段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一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示结果判断:

IAA促进茎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______,GA3促进茎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

(4)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3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

(5)若实验中发现有两组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后,茎切段伸长量均为0.5cm,因标签丢失,无法判断两组GA3浓度的大小,要想通过实验来判断两组GA3浓度的大小,请写出实验思路并得出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排除刚切取的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去除切段中原有的激素或防止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IAA和GA3均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AA和GA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相同浓度时,GA3促进效应比IAA大当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才会促进乙烯的产生(3)大于50μmol·L-150μmol·L-1左右(4)IAA和GA3同时(5)适度稀释一组GA3并处理茎切段,观察记录茎切段伸长量。

若伸长量大于0.5cm,则该组浓度大,反之则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