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820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56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docx

世界银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

世界银行贷款--XX小城镇发展项目

米易县(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子项目

移民安置行动计划

 

米易县规划建设局

2010年6月

编写说明

移民安置行动计划对于XX省米易县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子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对项目X围内所涉及的征地拆迁的受影响人有着重要意义。

本项目X围内的地方政府、米易县规划建设局和设计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XX公司经过多次不断的优化设计,力图减少项目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

米易县规划建设局编制了本计划。

 

米易县规划建设局

2010年6月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描述

1.本项目为“世行贷款XX小城镇发展项目——米易县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子项目”,由两个子项目组成,第一个子项目为城南片区道路系统,包括2条干道(西环路、景观大道)和两条次干道(水电路、新二街),以及道路配套给排水管网系统;第二个子项目为防洪堤工程,包括城南片区河西部分的防洪堤。

详细工程内容见表1-1。

工程项目示意图见图1,项目现状见图2。

表1-1米易县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子项目一览表

分类

名称

长度

宽度/规格

西环路

1407.150m

26m

景观大道

284.109m

32m

水电路

749.908m

19m

区域干道/

新二街

373.525m

19m

道路小计:

2814.692m

19~32m

雨水管道

2692m

d300~d800

污水管道

2062m

DN315~DN400

给水管道

2535m

de200~de350

电缆沟

2889m

1m×1m

防洪堤

1470m

资料来源:

XX可研报告

图1项目内容示意图

图2城南片区区域现状图

2.工程计划从2010年12月开工,2012年6月完工,预计工期一年半(不含前期工作)。

2009年6月~2010年12月为项目前期审批阶段。

完成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部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及地方配套工程等工作。

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完成河堤整治、道路工程及道路配套雨污管网、给水管、电缆沟的建设工作。

3.米易县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子项目总投资12158.27万元。

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利用1000万美元额度的世行贷款,折合人民币6800万元;另一部分为地方配套资金约。

1.2移民安置计划的准备

2.本项目《移民安置行动计划》(RAP)是由米易县规划建设局编写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XX负责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件的编制。

3.米易县规划建设局、米易县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对对本项目影响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经济调查,为移民安置计划的编制提供详实的数据和信息。

1.3减少征地拆迁的措施

1.3.1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

4.工程的建设势必会涉及征地、拆迁和移民,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当地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影响,设计单位和项目业主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1)在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比选时,尽可能多考虑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正面影响,并将此作为方案优化比选的关键性因素。

(2)优化施工设计,缩短工期,并合理安排房屋迁建和施工时段。

1.3.2工程施工阶段

(1)加强公众参与机制。

工程施工前,在项目影响区及移民安置区以布告的形式明确项目开工时间及工程建设计划进度,并公布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的补偿政策,接受移民及安置区原有居民的监督。

(2)减少扬尘的措施。

为了使施工场地有个洁净舒适的环境,并减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遇到连续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将对位于居民密集区的各类施工便道的表面洒水,防止扬尘。

并且施工单位将及时对土石方的运输路径进行规划处理,并在装运过程中不要超载,采取措施保证装土车沿途不洒落,防止沿程弃土影响环境整洁。

(3)施工区现场废弃物的处理。

由于项目施工期较长,施工人员较多,施工现场每天将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和各种废弃物,工程建设单位及工程施工单位应按当地环卫部门的要求,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以保证施工区现场整洁,避免传染病的孳生和传播。

(4)在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将优先考虑使用当地材料,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利用当地运输和劳务,使项目受影响人员能从工程建设中直接受益。

1.3.3项目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行动计划和实施阶段

5.在项目征地拆迁实施阶段,以下措施将减少安置风险:

⏹本移民安置行动计划是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X围的基础设施项目准备的。

⏹加强基础资料收集,对当地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作深入分析,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措施,保障受工程影响人员不因工程建设而降低生活水平。

⏹加强内部和外部监测,建立高效通畅的反馈机制和渠道,尽可能缩短信息处理周期,以保障移民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要回顾总结同一地区过去的类似项目移民安置经验教训,尽量减少移民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社会经济调查

2.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总体情况

6.本项目影响米易县攀莲镇的青皮村和水塘村,共2个村。

2.1.1米易县社会经济情况

7.米易县地处XX省西南角,XX市东北部,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处。

全县幅员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有汉、彝、回、傈僳等24个民族,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7.5万、非农业人口3.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17%。

县境内北高南低,河流交错,最高海拔3447米,最低海拔980米,森林覆盖率62%,气候资源独特、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富集、生物资源多样、交通便捷,是长江上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地区,是攀西资源开发的腹心地带。

全县属于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19.7℃,年均降雨1100毫升,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春暖夏秋凉,全年基本无霜,是天然的大温室气候,孕育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特色立体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具有早、稀、特、优的特点,以芒果、龙眼、早春枇杷、反季节蔬菜、甘蔗、优质烤烟为主的南亚热带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

1984年,米易县被列为全省立体农业试点县。

1994年,米易县被列为国家南菜北运基地。

县境内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和各种非金属矿产达50余种,并具有储存量大、产地集中、易开采的特点。

极具优势的矿产资源奠定了米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进驻米易开发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初步形成了钒钛磁铁矿、花岗石、水电、电冶化工等支柱产业。

成昆铁路、省道214线和即将建成的西攀高速公路沿安宁XX北纵贯全境,县、乡、村道路纵横交错,境内有铁路客货站7个、高速公路出口3个。

8.2008年全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403175万元。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20.1:

50.3:

29.6调整为18.9:

54.2:

26.9,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72.1%和21.8%。

人均生产总值达18622元,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83445万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5%。

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8%,拉动GDP增长9.4个百分点。

9.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302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339公顷,烟叶播种面积4854公顷,药材播种面积68公顷,蔬菜、瓜果播种面积3625公顷,甘蔗播种面积1256公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结构由上年56.2:

38.5:

5.3,变为53.0:

43.1:

3.9。

粮食总产量84700吨;烟叶产量7250吨;水果产量36624吨;蔬菜产量19.02万吨;蚕茧产量627吨;甘蔗产量167953吨;板栗产量344吨;核桃产量1945吨;花椒产量172吨。

薯类产量3583吨;玉米产量11989吨。

出栏肉猪165068头,出栏牛10888头。

出栏羊103940头。

出栏家禽59.03万只。

全年造林面积241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555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856公顷。

森林面积12688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8.8%。

10.全部工业增加值169845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72亿元。

全县建筑企业5个,企业从业人员722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125万元。

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772万元。

200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651万元。

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083公里,其中一、二级公路295公里,高速公路50公里。

铁路营运里程72公里。

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34440万吨公里;完成公路客周转量16005万人公里。

11.2008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7027万元。

接待旅游者135.13万人次。

全县财政收入64487万元。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95所,教职工人数2141人,其中,专任教师2013人。

中小学生33525人,其中高中1705人,初中9779人,小学22041人。

2008年基础教育情况分别为:

入学率:

小学99.96%;初中99.56%;辍学率:

小学0.1%;初中0.75%;毕业率:

小学100%;初中99.56%;完成率:

小学99.96%;初中99.37%。

年末,全县卫生医院、卫生院16个,床位435X;卫生技术人员502人,其中,医生226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10.58‰;人口死亡率5.64‰;人口自然增长率4.94‰,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52%。

年末户籍总人口215595人。

全县城镇化率29.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82元。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79元。

2.1.2攀莲镇社会经济情况

12.攀莲镇是米易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安宁河、成昆铁路、214省道、西攀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通讯便捷,市场繁荣,商贾云集。

全镇辖青皮、水塘、贤家、柳溪、双沟、观音、南厂7个行政村及城南、城北、河西、新北4个社区居委会,100个村民小组,8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9072人,其中农业人口29267人。

全镇幅员面积178.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52亩,农业人均耕地0.8亩。

种植业以优质水稻、鲜食玉米、甘蔗、蚕桑、烤烟、早春蔬菜、特色水果、干果为主;养殖业以鱼、猪、牛、羊为主;民营经济以建筑、建材为龙头;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钾长石、硅藻土、XX石等。

   

13.全镇7个农村党总支、下设16个党支部;学校、社区8个党支部;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普威林业局退休支部1个;共29个,1235名党员,2008年新发展党员3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0人,并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城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全年集中培训30次。

全镇村、居干部44人;全镇在编干部64人,大专以上学历48人,中专学历11人,35岁以下28人,党政班子平均年龄38岁。

全镇教师队伍中中级职级以上职称的70人,医疗卫生系统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1人。

有农技、农艺、果技、兽医、水产、蔬菜等方面技术骨干625人,有沼气、省柴灶技术骨干25人。

14.镇内有完全中学和单设初中2所,初中入学率100%;小学15所,小学入学率100%。

教职工261人,学生4303人。

有卫生院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1个,村卫生站7个,共34个服务点,共有医务人员58人(其中乡村医生46人,卫生院医生11人,计生服务站1人)。

敬老院1所,占地2500平方米,有114位孤老入院。

15.2008年,全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本地生产总值为72856万元。

第一产业11611万元;第二产业33155万元(其中工业32876万元);第三产业28090万元。

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083元。

2.1.3受影响村社会经济情况

16.受影响村的社会经济主要数据见表2-1。

 

表2-1受影响村主要社会经济数据

项目

单位

青皮村

水塘村

村民小组

16

15

农业户数

1974

1620

农业人口

7222

5912

总劳动力

4036

3034

外出务工(含短期务工)

1332

1055

外出务工占从业劳动力百分比

%

32.76

34.77

耕地面积

3696

4800

人均耕地面积

0.51

0.81

农村经济总收入

万元

30308.27

26513.71

农业收入

万元

2863.92

3433.01

农民人均纯收入

6356

5984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攀莲镇2008年统计报表

2.2受影响村社会经济调查

17.为了解项目影响移民户的基本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移民的影响,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调查组根据受影响区域受影响群体间的相似性和群体内的差异性对征地拆迁影响移民户的家庭生产生活基本情况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调查。

18.征地拆迁受影响移民户调查样本的选择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调查表及问卷方式和座谈形式进行。

调查组对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所影响的1个镇和2个受影响村展开社会经济调查。

共抽取农村样本户99户,共计328人。

其中,拆迁样本户33户,占总拆迁户户的44%;征地受影响样本户99户,占总征地受影响户105户的94.29%。

(抽样调查样本分布见表2-2);调查小组还向126人了解他们对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对项目所涉及的全部2个村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普查;通过对样本户的调查与数据汇总,再结合XX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线路实地勘察,得出本项目对受影响人被影响的土地、房屋等实物指标的影响量。

样本户主要覆盖农村受影响户类型,基本涵盖了本项目影响到的所有地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19.受影响人口、土地、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树木及专项设施调查方法:

以现场划分村的权属界线为基础,将房屋及附属设施受影响量调查汇总到户,调查拆迁房屋涉及影响的户数和人口数量;土地调查汇总到村;专项设施调查汇总到村。

表2-2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社会经济调查样本统计表

农村征地拆迁户调查表(份)

征地户调查表(份)

拆迁户调查表(份)

公众意见调查表(份)

农村集体经济调查表(份)

米易

攀莲

青皮村

18

18

3

68

1

水塘村

81

81

30

58

1

合计

2

99

99

33

126

2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2.3受影响人群的社会经济特征

2.3.1概述

20.本项目在社会经济学调查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已经用农户生产生活框架进行了分析。

本框架考虑到了农户社会经济特征的四个不同方面:

(1)人力资源:

人口统计学和教育/技能特征;

(2)自然资源:

土地、森林和水源;

(3)物质资源:

生产和消费者资产的所有权;

(4)财务资源:

农户收入和支出(获取贷款情况)。

2.3.2人力资源

21.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受影响X围主要为农业区。

表2-3显示的是受影响村的总人口,以及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估计会受到项目影响的农村人口,以及受项目影响人口在受影响村所占的比重。

表中数值仅仅包括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影响的村。

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00%。

表2-3项目影响农村人口统计表

项目

青皮村

水塘村

村人口数(人)

7222

5912

农村人口比例(%)

100

100

受影响人口数(人)

34

110

受影响人口占全村比例(%)

0.47

1.86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22.表2-4反映了受影响村的人口状况:

项目影响的2个村中,共有13134人,全部是农业人口。

受影响村的劳动力人口为7070人,占受影响村总人口的53.83%;外出打工人口2387人,达到受影响村总劳动力的33.76%。

23.被抽样调查农村人群共涉及99户,328人,成年人的比例为79.57%,未成年人比例为20.43%。

各年龄段人数构成详见表2-5。

表2-4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受影响村人口统计表

项目

单位

青皮村

水塘村

合计

农业户数

1974

1620

3594

农业人口

7222

5912

13134

总劳动力

4036

3034

7070

外出务工

1332

1055

2387

外出务工占从业劳动力百分比

%

32.76

34.77

33.76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表2-5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受影响村民年龄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龄段

人数

占总人数百分比(%)

18岁以下

67

20.43

18-25岁

39

11.89

26-35岁

59

17.99

36-45岁

78

23.78

46-55岁

33

10.06

56-65岁

30

9.15

65岁以上

22

6.71

合计

328

100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24.被调查人群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小学以下约占11.59%,初中以下占89.02%,受过高中教育的人约为10.37%,受过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的仅占0.61%。

详情见表2-6。

表2-6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受影响村民受教育水平情况统计表

成人教育水平

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小学以下

38

11.59

小学

67

20.43

初中

187

57.01

高中

34

10.37

高中以上

2

0.61

合计

328

100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2.3.3自然资源

2.3.3.1土地权属

25.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替代了五十年代开始实行的集体农业耕作方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每个家庭的规模来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按人头计算,但分配以户进行。

村里土地按质量及远近划分为多个等级,因此土地的分配会从每个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中抽取一部分分给各个农户,这就导致每个农户分到的土地都是平等的,但是分散的。

每个农户都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期原来为15年,1998年后改为30年),合同赋予这些农户土地使用权。

土地的所有权依旧属于原来的生产队——也称之为村民小组。

2.3.3.2耕地

26.调查的农户一共耕种了244.08亩地。

几乎所有的农户都有一些水田。

27.每个农户的人均承包耕地为0.51-0.81亩。

对于所有农户而言,耕地是相对较多的。

同时由于受影响村位于开发区X围内,村民有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很多村XX要依靠外出务工为生,征地后政府将对失地农民全部实施社保安置。

2.3.3.3水源

28.所有村庄的耕地有水源。

2.3.4物质资源

2.3.4.1房屋及其附属物

29.该镇于2002年将受影响村纳入城镇规划区X围,实施城乡一体化。

规划X围内村民不能够自行修建和装修房屋,如果要改善居住条件,要待项目开发拆迁后统一安置于规划小区内。

所以项目区的还有不少房屋都是土木和砖木结构,主要以砖混结构房屋为主。

很多家庭同时拥有不同结构的房屋,很多老房子没有使用也没有拆迁,或者同时使用不同结构房屋。

图3和图4是村民住房的典型房屋结构照片。

项目影响区的物质资源见表2-7。

图3(村民的砖木房屋)图4(村民的砖混房屋)

2.3.4.2生产性资料

30.受影响村庄的生产性资产拥有率不高,10%的农户有打谷机,2%的农户有拖拉机,80%的农户有摩托车。

详细情况见表2-7。

2.3.4.3家庭耐用品

31.耐用品的拥有水平可以非常好地显示出农户的富裕状况。

约90%的农户拥有彩电(许多是有线电视),40%的农户有VCD或类似的家电,约25%的农户有洗衣机,约1/5的农户有电冰箱。

详细情况见表2-7。

表2-7物质资源

房屋状况

供水

材料

户数(户)

%

方式

户数(户)

%

砖混结构

78

79

室内自来水

12

12

砖木结构

10

10

院内自来水

31

31

土木结构

10

10

院中水井

46

47

其它

1

1

外部其它水源

10

10

所有被调查农户

99

100

所有被调查农户

99

100

耐用消费品

生产性资产

项目

%农户拥有

项目

%农户拥有

洗衣机

25%

农用卡车

4%

电冰箱

20%

拖拉机

2%

(座机)

50%

打谷机

10%

移动

75%

水泵

25%

彩电

90%

三轮车

3%

黑白电视

10%

摩托车

80%

VCD.等

40%

汽车/的士

5%

电风扇

40%

太阳能热水器

2%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2.3.5财务资源

2.3.5.1农户收入

32.表2-8数据是被调查的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受影响村总户数3594户居民收入情况分布表,受影响村基本一样,差距不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仅有40户,主要是弱势群体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800-1500元的有177户,占受影响村总户数的4.92%。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3000元的有3027户,占受影响村总户数的89.23%。

统计数据表明受影响村的村民收入情况比较好。

2.3.5.2收入来源

33.大多数受影响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主要是打工收入。

95.65%的家庭从事粮食种植业(或转租给别人,收取租金),该项收入占其总收入中的贡献为18.02%,超过60.6%的家庭参加打工(含临时、短期打工),此项收入对总收入的贡献约34.83%。

有20.33%的家庭从事养殖业,10.46%的家庭从事林果业,约有8.3%的家庭有小商店等收入,只有0.25%的家庭有企业经营收入。

详见表2-9。

 

表2-8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受影响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分布表

人均年收入水平段分布(户)

被调查家庭总数(户)

占家庭总数比例(%)

<800元

800-1500元

1500-3000元

>3000元

<800元

800-1500元

1500-3000元

>3000元

青皮

5

62

38

1869

1974

0.25

3.14

1.93

94.68

水塘

35

115

132

1338

1620

2.16

7.10

8.15

82.59

合计

40

177

170

3207

3594

1.11

4.92

4.73

89.23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表2-9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受影响的村民家庭中相关收入来源情况统计表

收入来源

拥有该项收入来源的家庭所占百分比

该项收入来源在各种收入中所占百分比平均值

粮食

95.65%

18.02%

经济作物

35.39%

25.02%

林果业

10.46%

2.55%

养殖业

20.33%

15.23%

经商收入

8.3%

4.10%

总打工收入(含短期打工收入)

60.6%

34.83%

办企业收入

2.02%

0.25%

其他收入

20.24%

2.17%

资料来源:

现场调查

2.3.5.3消费模式与储蓄

34.从个农户的开支数据中可以看出,2008年每个被调查的农户的平均每人花费为2811元。

在受影响人群的平均消费模式中,用于基本需求如日常生活消费占最大的比重,占45%。

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支出(6000-2811=3189元),可以得出人均储蓄,不同农户的储蓄额各不相同。

2.3.6脆弱群体

35.表2-10列举了受米易攀莲镇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影响脆弱群体情况。

脆弱群体是指那些残疾人、五保户、特困户等。

本项目影响的脆弱群体很少,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