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844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白鹅》、《猫》是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四》是综合性训练。

 

《白鹅》和《白公鹅》,同一种动物有不同作家来写,虽然选材不同,语言风格不一样,但他们笔下的“鹅”都是一样的高傲和活泼,让人喜爱。

 

《猫.》和《母鸡》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不同的动物。

他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性格古怪的猫和慈爱尽职的母鸡刻画的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本组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动物的喜爱和真诚赞美。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

用综合观察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观察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动物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

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1.认识“颈、郑”等25个生字,会写“颈、郑”等25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5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动物的词语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   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动物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动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在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动物由衷的喜爱之情,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动物的了解,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动物专题安排的。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动物。

五、课时安排

《白鹅》2课时

《白公鹅》2课时

《猫》2课时

《母鸡》2课时

《语文园地四》2课时

13《白鹅》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0主备人:

赖玉凤时间:

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出示鹅的图片。

 

你想说什么?

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诗来赞美它?

 (美丽、洁白)(《鹅》这首诗) 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 课件出示丰子恺先先生的简介,学生了解。

 

二、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一只   的白鹅)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的高傲,并说出相应的段落。

 

(板书: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3、读自喜欢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白鹅的高傲的。

 

4、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将白鹅的特点展现出来?

 三、交流讨论 1、姿态 

(1)学生先说说鹅的姿态,然后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2)你见到这样的“大鸟”你会怎么想?

(出示鹅的图片) (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无人啊;真是傲气十足啊) (3)读课件出示的句子。

 2、叫声 

﹙1﹚ 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

 ﹙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 

﹙2﹚在什么情况下白鹅会表现出这种情形?

﹙学生可用文中句子回答﹚ ﹙3﹚发挥想象,将鹅拟人化,说出鹅在不同情况中发出叫声时的心态。

 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

你是谁?

没有主人允许不准进来,快回去!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开喉咙大吼道:

外面是谁呀?

不许进入我的领地,快走开!

 

师:

从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鹅的高傲。

再读课文,你还能体会到白鹅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次交流:

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3、步态 

(1)请大家小声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

在这段中,作者如何表现出鹅得高傲的,请把它画下来。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课件出示鹅走路的姿势,净角出场姿势) 

(2)、作者除了写出了鹅的步态,还拿它的老朋友鸭和鹅进行比较,你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3)、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

谁来演一演?

下面的同学注意看,再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4)、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这是一种对比手法,这样写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说明了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

 

(板书:

对比手法) 

(5)、让我们也来对比的读一读。

 

(6)、鹅的步态是如此的高傲,那他站在那里时呢?

又是怎样的?

高傲吗?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 

(7)、师质疑:

老师不明白了,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读出是喜爱,可从字面上看,作者好象并不喜欢白鹅,师读不喜爱的语气;作者到底对它怀着什么感情?

    

(作者对白鹅是一种喜爱的感情。

  作者虽然使用的是贬义的词语,但是那是对白鹅的真喜欢。

) 

师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引读有关句子。

) 4、吃相 

(1)、自读5-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a.鹅的吃饭,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

  

(吃法有板有眼、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

再。

然后。

) b.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么侍候的?

 

(鸡、狗会吃它的东西,站着侍候,一方面防止狗来偷食,一方面方便为其添食) 

师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条理清楚,选材得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同时我们还明白了,因为作者对白鹅充满了爱意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如此生动的文章。

 

四、阅读与练习。

 

练笔:

请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五、板书设计; 

       

 13、白鹅   

 

六、教学反思 

14课《白公鹅》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1主备人:

赖玉凤时间:

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

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

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

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

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

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腔、掂、涟、漪、虑、属、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公鹅》和前一篇课文《白鹅》在写法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

白公鹅

(图画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两幅“白鹅图”形象鲜明,姿态不同,气度各异,学生有兴趣进行观察比较。

通过图画的比较,一方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自公鹅的特点,另一方面运用形象“引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比较中开始阅读)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交流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掂量扇动直奔率领攀谈掌蹼车辙厮打甭想熬汤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议。

扫除理解障碍。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内容。

(板书:

步态活动)

(学生“读书”要有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明确的目标,不能马虎、走过场。

这一教学环节设计读前有要求、读后有反馈,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课中学习(了解特点,丰富形象)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请大家默读课文,画画重点词,找找重点句。

2.说说白公鹅留给你的印象(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

(派头十足)

(威风凛凛)

(耀武扬威)  白公鹅

(引人注目)

(自由自在)

……

3.白鹅的这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在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句段。

(1)“派头十足”的特点。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体会拟人手法的形象运用,边读边想象白公鹅的“派头”。

比较朗读:

去掉语气词“啦”,(“它板正的姿势,步态,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垒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体会作者语言的诙谐轻松。

(2)“步态优雅…慢条斯理”的特点。

①圈出落步时的动词,体会怎样把特点写具体。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边读边想象,可结合观察丰子恺《白鹅》图,课文第63页。

②不同情形下的表现:

走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狗追赶。

(3)“自由自在”的特点。

(通过活动来写具体)

河上的活动。

岸边的活动。

(引导学生联系句子、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理解、想象白公鹅的活动。

4.这只白公鹅让人喜欢吗?

(1)作者对白公鹅的情感怎样?

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①老师可参与交流讨论,引发思辨。

如:

“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

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这个句子是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白公鹅满心的喜爱。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喜爱之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该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学生自我阅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教师尊重并激活学生的不同阅读感受。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品析词句、观察想象、联系生活、感情朗读等方法,既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又促进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白公鹅”将逐渐鲜明、丰满、可爱。

四、阅读比较,学习表达

1.比较默读《白鹅》和《白公鹅》,讨论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结合板书,重点体会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重点说说它的形态、活动,或习性方面的某一特点。

(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类型事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比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特点感悟也更深。

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读练结合,练习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五、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抓特点     写具体

步态 慢条斯理 (落步 走泥泞路 狗追赶)

活动 自由自在 (拍翅 河面 岸边)

六、教学反思

15《猫》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2主备人:

赖玉凤时间:

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

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6、简介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着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二、预习检测,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思路

1、字词检测

2、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猫的?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写猫();第()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三、课中学习,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

交流:

句子一: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重点指导

(1)老实

(2)贪玩:

任凭……也……

(3)用上“任凭……也……”说句子。

过渡:

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确古怪。

它的古怪还体现在哪里?

句子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尽职:

屏息凝视,非……不可

品味:

屏息凝视

A、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B、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屏息凝视”,请大家先找好“凝视”的目标,“屏息凝视”10秒钟。

(师生体验)

C、交流感受。

D、师:

我们才体验了10秒钟,而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可见猫是多么的——(尽职)。

(齐读相应的句子)

过渡:

这么贪玩的猫,工作起来却这么尽职,非常古怪!

句子3: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句子4: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板书:

高兴温柔可亲

不高兴一声不出无论……也……

胆小:

勇猛:

过渡:

1、猫的性格如此古怪,老舍爷爷却非常喜欢它,大家能通过找出语言举些例子来说吗?

句子1: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体会“蹭”

(蹭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不同?

蹭出什么?

体现什么?

体会“梅花

比较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

师:

表达了老舍爷爷的什么感情?

句子2: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品味“丰富多腔”:

师:

我们一起来体会猫“丰富多腔”的叫声:

a、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生:

齐叫“喵——”)

b、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生:

齐叫“喵”)

c、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生:

齐叫“喵……”)

d、如果猫正伸出脖子来给主人抓痒,它也许会非常舒服地细叫一声—(生:

齐叫“喵”)

e、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生:

“咕噜咕噜”)

四、小结

老舍笔下的猫是如此的古怪,而老舍爷爷笔下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六、教学反思    

16《母鸡》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3主备人:

赖玉凤时间:

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讨厌”,感受“讨厌”。

3.抓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感受伟大。

4、体会《母鸡》语言幽默、诙谐,手法多样,进行写作上的指导和渗透。

三、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感受伟大。

2、体会《母鸡》语言幽默、诙谐,手法多样,进行写作上的指导和渗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1、生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出示要求:

(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测  

  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如怨如诉

  疙瘩 可恶 毒手 聋子 鸡雏 啼叫 一撮儿毛

2、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

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

讨厌——不敢讨厌)

三、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

出示:

这是一只(    )的母鸡。

(1)学生轻声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作者的讨厌的?

用“——”画出来,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提示:

通过“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现母鸡的无病呻吟。

通过“趁其不备”“狠狠”,体现母鸡欺软怕硬。

通过“发了狂”“恨不能”,体现母鸡的拼命炫耀。

(2)说话训练:

这是一只()的母鸡,令人()!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

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1)出示第9自然段,齐读。

板书: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

(2)读第4—8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读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

(3)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深化认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3.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9自然段。

4.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提示:

喜欢、敬佩、赞赏……

5、小结:

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

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回顾学过的《猫》这篇课文,和今天学习的《母鸡》这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

(总分写法,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等)  

五、板书设计

16、母鸡

讨厌不敢讨厌

无病呻吟勇敢负责

欺软怕硬慈爱辛苦

拼命炫耀伟大

六、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4主备人:

赖玉凤时间:

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说、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是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日积月累这次积累的都是关于动物的成语。

16个成语中出现了“龙、凤、虎、猫、马、牛、鸟、鸡、鼠”等9种动物。

二、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三、教学重难点

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四、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

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作文

l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