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88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对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奇妙的对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奇妙的对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奇妙的对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奇妙的对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奇妙的对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奇妙的对联.docx

《奇妙的对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对联.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奇妙的对联.docx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编写意图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四、尝试对对子。

  教学建议

  一、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

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

对本单元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

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三、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名联。

  四、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

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五、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研究对联。

  有关资料

  一、关于各部分的练习及“课外延伸”参考内容

  

(一)关于“对联常识”

  能够简单说出对对子的方法即可,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

  2

(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

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

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

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

苏轼诗云:

“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

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3子夜、春蚕

  关于“对联欣赏”

  

(1)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

(2)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陈澧题钟山书院联)

  

(2)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

(信江书院联)

  (3)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张百熙题京师大学堂联)

  (4)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玉屏书院)

  (5)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船山学社)

  (6)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澈;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

(桂山书院)

  2

(1)眉山县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

(2)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韩潮学派百川会;公起八代衰。

(衡阳韩文公祠联,韩愈)

  

(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唐陶山题九江陶渊明祠联,陶渊明)

  (3)千古诗才,蓬莱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采石矶太白楼联,李白)

  (4)枫叶四泣秋,枨触天涯千滴泪;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九江白太傅祠联,白居易)

  3

(1)郭沫若题成都市武侯祠联,诸葛亮;

(2)杭州岳王庙联,岳飞。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山西霍县韩信祠联,韩信)

  

(2)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云樵题汤阴县岳飞墓,岳飞)

  4

(1)赵蕃题成都武侯祠联;

(2)何绍基题岳阳楼联。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会一楼。

(贺捷题武昌黄鹤楼联)

  

(2)铁板铜琶,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黄州赤壁联)

  (3)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

(曾昭寅题桃花源联)

  (4)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

(苏州寒山寺联)

  关于“对联作法”

  绝对,一般指只有一个好的出句或对句,而缺少另外和它对仗的一句。

绝对也必须存在着对应的逻辑事物,才能对出。

纪昀曾煞费苦心也没能对出其妻所出的绝对“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后来有人为增加此联的难度和情趣,又在句首添一“明”字,遂使之成为历经二百余年而未获佳偶的名副其实的绝对。

1984年两位澳门楹联学会会员联合悬奖六千港元,为绝对求偶,尽管应征踊跃,但未发现匹配的妙对。

获“鼓励奖”的有:

“直臣罹铁网,官官子直令狐绹”“德门传礼记,篇篇敬德尉迟恭”等。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中“今世”“进士”“尽是”“近视”都为同音。

沈善增对下联:

“往时王室,枉使忘食。

”意思是说过去时代的王室,白白地让他们耗费民脂民膏。

  2“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

”是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据说他在路过一个小镇时,在十字街的墙上题出上联:

“一条大路通南北”。

走后数日,仍无人能对,他便自己又对出了下联。

作对联时,要注意对仗、平仄,书写与张贴时要按照传统和习惯去做。

  关于“课外延伸”

  古诗文妙联选:

  敏而好学;乐以忘忧。

(联出《论语?

公冶长》)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联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联出杜甫《望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联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联出王之涣《登鹳雀楼》)

  先生抱才终大用;男儿立身须自强。

(上联出韩愈《寄卢仝》,下联出李颀《缓歌行》)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三国演义》第37回)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水浒传》第29回)

  二、关于对联的具体分类

  《中国对联大辞典》把对联分为:

白话联、文言联、短联、一字联、长联、名胜联、胜迹联、山水联、庙联、祠联、寺观联、庭宇联、廨宇联、衙署联、试院联、会馆联、学校联、戏台联、居室联、喜联、贺联、节日联、春联、婚联、寿联、祝联、自寿联、挽联、他挽联、自挽联、墓联、岁时联、干支联、元旦联、元宵联、端午联、七夕联、中秋联、重阳联、故事联、本事联、谐趣联、题赠联、格言联、行业联、商业联、杂题联、一般联、御题联、御联、应制联、时事联、文艺联、谜联、节气联、迎春联、述事联、抒情联、状景联、哲理联、评论联、装饰联、交际联、宣传联、会场联、广告联、游戏联、巧妙联、通用联、专用联等。

  三、关于对联常识

  楹联

  游览我国的名胜古迹,人们会在各种殿堂庙宇和亭台楼阁的楹柱上看到左右两边字数相等、工整对仗的词句,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楹联,又叫楹帖,俗称对联、对子。

由于这些楹联写景状物生动帖切,抒情叙事寓意深远,往往给游客增添许多兴味。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它起源于繁荣发达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

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

到了宋代,楹联已经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

比如南宋学者朱熹不仅在自己的住所和读书处,而且在许多地方的府学、县学甚至个人住宅题联。

他赠给漳州的一个读书人一副对联:

  东墙倒,西墙倒,唯见家室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代还有个叫叶洪俞的文人,考中进士后,曾上书揭露官场腐败作风,上自宰相下至县官他都骂到了,文中句式相同,末尾都用“而已”二字,以表示他对腐败现象的鄙视,其中有“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宰相因此大怒,十年不肯提升他,为此他自题对联一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舞文弄墨,常常自作春联。

一年除夕,他突然下令南京城家家户户门前必须挂一副春联,并且微服察访,看看有哪一户不挂。

在他的带动下,明代题联之风更加盛行。

清康熙、乾隆年间,这种风习达于极盛。

凡遇大典,楹联如林。

如康熙皇帝六十寿辰,从大内经西直门至西苑路,搭起许多牌楼坛宇,每座都挂着为他歌功颂德的楹联。

  楹联内容大体分写景、言志、记事三类。

一般来说,山水名胜之地,写景楹联居多;住宅书房之处,以言志楹联为主,目的是表达主人的某种志向或愿望;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则以记事楹联为多,其中又多歌功颂德之词。

焦山自然庵风光秀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为之题联云: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明代东林党人曾在他们讲学的东林书院用一副对联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至于记事楹联,或歌颂主人品格,或赞扬他的功绩,杭州岳飞庙前有一联云:

  岳军振难撼威名,扫敌在指顾间,奉诏班师成遗恨;

  秦贼施摧残毒计,加罪以莫须有,尽忠报国复何人!

  楹联的写法,格式繁多,主要有叠字、集句、问答、变音等。

叠字格如苏州网师园一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集句格是集前人诗词文赋之句成联,如扬州平山堂楹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上联前二句,为范仲淹《岳阳楼记》句,后一句为欧阳修《醉翁亭记》句;下联前二句,为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句,后一句为苏轼《放鹤亭记》句。

问答格或上联问下联答,或上下两联皆问,或上下两联中各有问答,湖南岳阳楼有一联甚妙: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变音格是利用汉字多音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一联中的音调变化,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三、六、八字读cháo,四、五、七、九字读zhāo;下联三、六、八字读zhǎng,四、五、七、九字读cháng。

  楹联的字数,向无一定,从两个字到几百字的都有。

但以七字至十五字的居多。

清代以来兴长联之风,最长的当数四川江津县城楼现存的一副长联,多达1612字。

现存著名长联是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写的,共182字。

  (选自《祖国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四、参考书目

  谷向阳主编《中国楹联大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苍舒《中国对联艺术》,山西教育出版社XX年版

  荣斌主编《中国名联辞典》,山东大学出版社XX年版

  梁羽生著《名联谈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严昌选编《名胜楹联集锦》,岳麓书社XX年版

  梁申威主编《中国书院对联》,山西教育出版社XX年版

  孙保龙编《古今对联丛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杨光治、李经纶编著《过目难忘对联》,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甘桁编著《奇联妙对》,上海书店出版社XX年版

  张器友、许厚今编著《千古名联》,安徽文艺出版社XX年版

  张鲁光编《中国名联选》,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廖福招、柳景瑞编著《名趣联欣赏与评点》,新华出版社XX年版

  尹贤著《对联写作指导》,花城出版社XX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