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7001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涪陵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材料技术与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并称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新材料是当今材料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其研究和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配合区委、区政府全力实施“161工程”,实现全区工业经济的“三壮三升”,推动涪陵新材料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重庆市涪陵区工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一、国内外新材料发展趋势与状况

(一)国际新材料发展状况

世界发达国家对新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视,并将发展新材料科技列为各国21世纪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美国把生物材料、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计算科学列为主要前沿研究领域。

日本在21世纪新材料发展规划中主要考虑环境、资源与能源问题,把研究开发生产的具体材料是否有利于资源与环境的有效利用,是否对环境有污染,是否有利于再生利用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欧盟新材料科技战略目标是保持在航空航天材料等某些领域的竞争领先优势。

韩国新材料科技发展目标是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世界新材料产业第四强国。

在各国高度重视下,新材料产业正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增长。

伴随着新材料产品的不断涌现,新材料产业的规模也日益庞大。

据统计,2005年全球新材料产值突破5350亿美元,增长达到6%。

(二)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相关科技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材料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各相关科技计划、产业计划,如863计划、973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攻关计划,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的大力支持。

在各项科技计划中,新材料的投入占到总投入的15~30%。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把新材料作为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10大重点领域之一,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稀土材料、复合材料、镁、铝、钛合金材料等近30大类。

全国各主要省市也纷纷将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振兴地方经济的重点领域,列入地方发展计划。

到目前为止,科技部在全国21个省市共计批准建立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近40家。

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涪陵区材料产业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三峡库区移民机遇,一方面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开发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引进了拉法基、安徽国通、华新水泥等著名公司落户涪陵,推动材料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新型建材。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拉法基及台丰水泥公司的干法水泥为主、荔枝水泥公司普通水泥及特种水泥为辅的新型水泥产业;以朝华晶化石等企业为龙头的新型建筑陶瓷产业;以国通管业的PVC及PE管件为主的工程用管材产业;以中化涪陵化工公司等为主的墙体砌筑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业。

最近,引进了年产各类玻璃70~80万平米的重庆阿摩克莱斯特种玻璃项目、华新日产4600吨水泥熟料技改项目等,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结构。

另外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也已趋向成熟,现已形成两家较大规模的生产企业。

新型冶金材料。

形成了以东升铝业公司为龙头的电解铝及铝深加工产业;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铝型材生产企业。

已成功引进了广东金华电缆厂电线电缆和铜材项目、重庆剑涛为主的再生铝项目、东庆公司大板锭项目等。

新型电子材料。

主要有引进的重庆明康电子公司公司生产的电子元器件及其它电子产品、深圳市仓兴达科技公司涪陵分公司生产的精密微电机产品等。

至2007年,全区约有较大规模的材料企业168户,其中规模以上24家(水泥制造企业14家、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企业2家、商品混凝土企业2户、新型塑料管件企业1家、电子企业2家、冶金企业3家)。

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4500余人,资产总额48.7亿元,实现工业产值近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5%。

近几年来,涪陵区材料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整体上还是粗放经营,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强、消耗高、环境污染大,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工艺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

一是规模偏小,新材料产业链条短而散,集群度不高,自我调控能力弱,发展速度缓慢。

二是产业结构不理想,与全市主导产业的衔接对接能力不强,承接主城区的辐射和拉动能力弱。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少,抗风险能力较弱。

四是技术创新缓慢和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涪陵等欠发达地区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软肋。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

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涪陵区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拥有众多的机遇和优势,大体可以概括为“十大机遇、五大优势”。

(一)十大发展机遇

一是世界材料技术迅猛发展。

目前,光伏材料、新型建材、生态材料等正飞速发展,光电信息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高效能源材料等领域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二是国际新材料产业持续转移。

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继续看好中国,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与我国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方向一致,为我国实现技术跨越、带动产业跨越,带来新的机遇。

三是科教兴国的战略。

我国持续深入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党的发展政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市委也作出了相应的决定,为我区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投入,在国债资金安排上,将提高工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投入的比重,这些政策措施为涪陵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六是三峡移民后期扶持。

国家将加大三峡库区后期扶持力度,支持库区产业化发展,这必将为涪陵材料产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七是对口支援机遇。

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对口支援库区经济建设,特别是浙江省对口支援涪陵迈入新的阶段,势必会为涪陵材料业的新一轮发展提供良机。

八是区域城市化建设机遇。

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涪陵等六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涪陵的区位优势,增强涪陵承上启下、承东启西、辐射长乌两江的能力,为工业经济和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

九是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涪陵已经形成了几家初具规模的企业集团,有几家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有几个全国知名品牌;有一大批能征善战、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企业家和职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经验,为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十是党委政府已形成大力发展工业的共识。

党委政府引导全区上下始志不渝坚持“工业兴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并为发展工业营造了比较宽松的软硬环境。

(二)五大发展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

涪陵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涪陵发展建材产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物质基础,可大大降低建材企业的原料成本。

涪陵地区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3071万吨,铁矿累计探明储量2249余万吨,石灰岩储量4亿吨,砂岩9115万吨,页岩3200万吨。

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粉煤灰、磷石膏、煤矸石等工业废渣资源。

以上各类资源为多晶硅、水泥、冶金材料和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是政策及区位优势。

涪陵是乌江流域资源富集地区的桥头堡和物资集散地,是重庆确定的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一圈”与渝东南、渝东北“两冀”的重要节点,同时拥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等优惠政策。

三是交通运输便利。

拥有长江、乌江黄金水道及众多港口,水路运输十分便利。

涪陵是三大高速公路环线中心,是主城区外唯一具有3条高速公路(渝涪、渝湘、重庆至安康高速)小环线的城市。

渝怀铁路贯穿全境,正在建设渝利沿江铁路以及南涪铁路,将形成连通川黔线和湘渝线的“一专一干一支”三铁交汇的铁路小枢纽。

四是生产要素成本优势。

水电资源。

涪陵地区水、电充足,地方电网自成体系,可完全满足大型新材料生产项目需求。

天然气资源。

涪陵区现已探明多处油气田,累计天然气储量17亿立方米,紧靠全国最大的川东气田,民用、工业用气方便快捷,且天然气管道网络比较完善,日供气40万立方米。

人力资源丰富。

区内有3所大学,13所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有2.5万名大中专毕业生、24万农村转移劳动力,可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保障。

工业用地充足,规划有3个省级工业园区,规划工业项目用地50平方公里,用地成本比较低。

五是新材料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涪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城乡居民住房水平升级,对建材的需求将十分巨大。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性能、装饰效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都将为新材料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为主线,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老企业,推进涪陵新材料行业现代化进程;紧跟国际形势,以涪陵现有资源条件为依托,以节能、节地、节水、利废和环保达标为重点,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发展以多晶硅为代表的高新材料;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推出新的增长点;以建筑业为主要市场,大力增加优质产品,开发和推广以晶化石为代表的新型建材制品;以新建大项目为重点,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整顿力度,加速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电解铝合金和再生铝合金等新材料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定性目标

——建成一个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及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研发和创新基地。

——打造一系列有较强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的新材料产业群。

——把有比较优势的新材料行业和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龙头企业和若干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其它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培育一批以新材料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的科技企业。

定量目标

——投资总额明显壮大。

到2011年,全区新型材料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90亿元以上。

——经济总量明显壮大。

到2011年,全行业实现年度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企业规模明显壮大。

到2011年,新型材料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5户以上;新型材料业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的企业3户,10-20亿元的企业4户,5-10亿元的企业5户,3-5亿元的企业6户。

2、结构调整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材料产业朝着高技术、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小型企业为辅的产业格局。

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以多晶硅为主的光伏电子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化学建材等。

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实现由一般产品向高质量产品、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单一产品向配套产品、以建筑结构材料为主向建筑结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和非建筑用材料并重及制品化的方向转化,使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3、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目标

产品质量:

大中型企业全部推行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重点产品全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内先进标准,与国际接轨,重点产品创名牌。

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80%以上。

工艺装备水平:

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使新材料重点主导产品的工艺装备达到世界或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4、能耗及环保目标

到2011年,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大大降低,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耗20%以上。

材料企业生产全部达到库区环保要求。

  五、发展战略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推进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新材料产业,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源源不断地输送技术和成果,始终使新材料产业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进行发展。

(二)实施合资合作发展战略:

通过合资合作、重组等措施,推动从事新材料开发与生产的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实施战略合作,积极吸收国内外资本和利用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经验,实现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实施归类聚集发展战略:

在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中,明确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将新材料规划的重点任务与区域经济建设和企业的产业化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六、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一)主要任务

一是确定实施新材料产业的“一六九”工程:

——到2011年,建成一个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新材料综合性生产基地,即李渡工业园区新材料基地。

——到2011年,新型材料业基本形成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即新型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新型工程管材产业集群,新型电子材料产业集群,新型干法水泥及商品混凝土陶瓷墙地砖材料产业集群,新型墙体材料及环保建筑装饰用板材产业集群。

——到2011年,新型材料业形成七大龙头企业,即重庆市东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剑涛铝业有限公司、重庆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重庆华新水泥有限公司,重庆朝华晶化石有限公司、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建筑材料部分)等。

七大龙头企业年工业增加值占全行业的60%以上。

二是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品的招商引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硅抛光片项目等光伏电子产品项目,冶金新材料领域项目及其它新型建材及工业废渣制建筑材料领域项目等。

(二)重大专项

从区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避免加工业重复建设的旧路,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引进一批、发展一批、改造一批新材料项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

1、多晶硅材料产业

多晶硅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属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内外对多晶硅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且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

结合重庆市投资100亿元建设811电子芯片基地,在规划区域内以建峰化工、明康电子等化工、电子企业为基础,发挥涪陵区的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2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级的多晶硅基础材料生产项目。

通过近一步招商引资,一方面建设年产1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另一方面,以电子级IC单晶硅项目和单晶硅抛光片项目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和丰富以硅产业为基础的电子材料工业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逐步形成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附件1)。

将涪陵李渡、白涛建成具有影响的电子材料工业园区。

2、新型金属材料产业

按照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精深加工—废铝回收产业链(附件2)与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建设和发展。

以重庆东升铝业股份公司为龙头,建设年产30万吨电解铝项目,重点发展电解铝-高精铝板(带)产业链;以重庆剑涛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年产30万吨再生铝项目,重点发展铝合金、再生铝合金→压铸、锻压精深加工产业链。

依托涪陵及周边地区的铝土矿、煤炭资源,发挥氧化铝和煤炭电力资源优势,发展煤—电—铝—建材综合产业链。

以深圳特发信息公司、广东金华电缆厂为龙头,建设光纤光缆、铜材项目。

鼓励发展型材生产、工业废渣利用及废旧金属回收、加工、销售体系,使之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库区环保作贡献。

3、新型干法水泥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通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淘汰”,对现有水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联合,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能力,提高生产集中度。

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通过各种融资渠道,采用窑外分解技术对立窑企业有选择地进行技术改造,鼓励发展利用工业废料和城市垃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保护环境,生产优质高标号散装水泥和特种水泥。

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施水泥窑炉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实现综合利用。

确立拉法基水泥、华新水泥等一批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其在区域市场的调控能力。

主要建设项目:

46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项目及12000kwh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分两期建设)、荔枝水泥公司年产150万吨普通水泥和特种水泥项目、台丰水泥公司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15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项目等。

水泥行业所形成的产业链特点呈放射形状,以它为中心,制造水泥所用原料在本地供应的有石灰石、硅质原料、工业废渣等。

大力延伸与之配套的采掘、电力、运输、包装袋制造业、产品市场营销网络等相关产业发展。

加大磷石膏和硫酸渣的综合利用力度,建设中化涪陵化工公司利用磷石膏制30万吨/年水泥缓凝剂及石膏建材工程等,形成肥料—磷石膏—建材、肥料—硫酸渣—水泥产业链条。

4、新型墙体材料

重点发展具有轻体、节能、节土、提高施工效率、改善建筑功能的建筑砌块、建筑板材和非粘土砖、空心砖、复合墙体材料及新型室外用铺地材料等。

开展以煤矸石、粉煤灰为重点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带动锅炉底渣、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烟气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形成煤—电—建材等一系列产品链条。

充分利用粉煤灰、磷石膏等资源,发展各种节能、保温复合墙体材料和承重墙体材料。

开展磷石膏用于水泥和高强度速成墙板生产的试点工作,为磷石膏的全面推广利用打下基础。

继续限制粘土实心砖的生产与应用,重点发展孔洞率高、保温性能好的非粘土模数多孔砖,鼓励和支持采用粉煤灰、煤矸石、页岩、浮石等原材料生产墙体材料和制品。

基本实现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非粘土空心砖和多孔砖、建筑轻板等主要产品生产机械化。

有计划地新上一批新项目,建成几个适应新结构体系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

重点建设项目:

中化涪陵化工公司20万吨/年高强β—及100万平米速成墙板项目、年产1.5亿块标准砖页岩烧结砌块项目、年产6万立方米高品质秸秆OSSB结构板项目等等。

5、建筑卫生陶瓷

重点发展中高档建筑陶瓷。

积极支持朝华晶化石公司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抓好产品结构调整,研制开发生产中高档产品,满足高档宾馆、饭店、办公场所、居民住宅对室内外建筑陶瓷的大量需求。

积极发展中高档卫生陶瓷,研制生产节水型中档卫生洁具,满足城市化建设居民住宅的大量需求。

主要建设项目:

佛莱明哥1200万平米玻化墙地砖项目、100万平米高档建筑陶瓷、朝华晶化石50万平米晶化石项目、年产地砖100万平方米及墙砖20万平方米项目等。

6、建筑塑料制品

包括塑料门窗及型材、塑料管及管件等塑料建材产品。

依托国通管业,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化学建材的深加工领域,扩大品种规模。

以推广应用UPVC(下水管)和PE、PPR(上水管)为主,支持各种塑料管件的配套生产。

配合建筑业发展和建筑体系改革、住宅产业现代化、建筑节能及建筑功能改善的要求和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规模,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发展塑钢共挤保温型材及门窗;铝合金热断桥型材和门窗;节能保温型彩色钢板组角门窗;型材表面经喷涂、镀膜、复合处理的高档节能金属门窗。

重点建设项目:

国通管业公司5000吨/年PE塑料管件项目、2万吨大口径缠绕管生产线、2000立方米MS木塑新材料项目、4万吨PE双壁波纹管项目,200万樘实木门(含模压门、工艺门)项目、年产8—1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含模压板、浮雕板)项目、年产3万立方米碎料板生产项目、年产460万平方米强化地板项目。

7、预拌混凝土及其制品

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发展预制混凝土,力争预拌混凝土占工程结构总量不低于80%,抓好搅拌站内部质量管理,实行管理现代化。

鼓励发展市政大型构件、道路构件、大口径输水予应力管和农村建筑用小型标准构件。

限制发展中型予应力构件及小口径普通预应力管。

重点建设项目:

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项目等。

七、主要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1、加强组织管理。

完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强化对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统一领导。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增加决策科学性。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研究制定促进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普惠+特惠+个案”的政策模式,在人才、财税、知识产权、进出口、收入分配、招商引资、专业配套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

3、规划和专项引导。

坚持规划约束,严格按照规划,对新材料产业项目布局进行专业指导和统筹安排,各类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建设。

4、大力发展风险担保业。

采用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和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依法设立信用担保机构,为新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以信用担保为主的融资担保。

5、培育创业投资业。

采取股权或债务融资等多种方式,将涪陵区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创业投资资金扩大,提升创业投资能力,优先推荐新产料生产企业列入创业投资计划。

以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在涪陵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开展与新材料产业有关的创业投资业务。

6、扶持企业上市融资。

支持和帮助具备一定规模、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好的新材料生产企业,进入上市公司的行列,或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进行资产重组融资。

策划和支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生产企业争取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及海外上市。

7、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重点用于基地重大科技平台和新材料产业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

8、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培育若干创新型人才团队。

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重点培养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各类高级技能人才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鼓励新材料生产企业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开展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管理入股、创业股等试点。

9、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对取得专利的技术和产品,切实加强专利保护,形成良好的专利保护法制环境。

充分利用专利制度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完善无形资产评估方式,建立和发展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人力资源平台

人才招聘、人才派遣、档案托管、户口挂靠、职称评定等。

2、人才培养平台

语言培训、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拓展训练等。

3、贸易服务平台

采购中心平台、物流运输平台、公共信息平台、保税区建设。

4、金融平台

各类银行、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境外银行在新材料基地设立分支机构等。

5、孵化平台

中小企业孵化、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项目孵化、企业技术成果孵化。

6、中介服务

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科技交流中心、进出口公司、技术市场、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广告公司等。

7、产学研合作

与公共组织、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

(三)投融资体系

引导和支持新材料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包括股权融资、贴息融资、担保融资、上市融资、政府配套支持等多种融资方式的新材料产业投融资体系,扩大产业投融资规模。

1、加大政策资金引导力度。

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配套支持建设一批重大高技术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攻关项目;适时设立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工程实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设立涪陵区科技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大创新能力建设的引导力度;整合科技资金的投入,包括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和市各职能部门掌握的资金,发挥资金的集约效益。

2、加快发展风险创业投资业。

一是继续扩大涪陵区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资金规模,体现政府引导、突出重点、聚集发展的原则,对技术领先且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承担单位资信高的重大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给予创业和发展的引导与扶持,促进项目向产业基地集聚发展。

二是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灵活风险创业投资机制,进一步做大风险创业投资资金规模,扩大风险创业投资能力。

积极推进依托各级风险投资公司搭建科技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平台的试点工作,帮助解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促进科技企业发展。

三是建立创业投资协会,鼓励区内外组织和个人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开展与新材料产业发展有关的创业投资业务。

同时,积极协助重大项目引进战略投资伙伴,提升产业投融资能力。

3、积极争取上市融资。

鼓励具备一定规模、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