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215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docx

底基层实验段总结报告

河南省南阳市S332线淅川县西坪头至西淅路口公路大修工程S332XXDX合同段

 

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K38+475-K46+232)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八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我项目部于2017年8月5日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

试验段选取路段K38+475—K38+650左幅,14:

00至17:

00结束,实际摊铺175m。

综合施工准备、备料、后场拌和站的运转、前场摊铺、碾压、测量、试验检测以及养生等后续工作的展开情况,试验路段达到了为大规模生产积累施工参数和经验的目的。

通过对全程的施工记录和数据的分析,现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总结如下: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配合比设计,试验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底基层配合比设计,并上报监理代表处通过平行试验进行了审批。

确定底基层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剂量4.0%。

2、技术准备:

在试验段开工前,我合同段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对合同文件及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编制试验段开工报告,并得到监理代表处审批。

于2018年8月4日至5日在项目部分四级进行技术交底,即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交底;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对工区管理人员交底;工区对现场管理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交底;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操作人员技术交底。

通过这种方式的技术准备,各方面人员能做到“应知、应会”,在施工过程中主动、独立的完成各自的任务。

3、施工便道:

运输车辆由拌合站出发,从标头进入施工现场,满足施工机械的进场和运输车辆的通行。

4、人、料、机准备:

为确保试验段的成功,我项目部对人、料、机进行了精心的组合和准备,具体数量见附件。

二、材料的储备、堆放

路面工程施工,材料储备是关键。

为确保备料工作及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我合同段新增临时用地以保证材料充足供应。

不同规格的材料间用砂袋成矮墙分隔开,并在材料堆上插上相应的标识牌。

三、混合料的拌制、运输

施工前对拌和机的各料斗包括水泥供料器和自动计量水泵进行标定。

在拌和机的控制室里按设计的配比进行设定,并运转拌制出两盘混合料。

随后按四分法进行取料并进行含水量、水泥剂量、颗粒筛分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各料斗的动态称量皮带转速、水泵水阀开度、水泥仓输送螺旋转速和料斗出料口等进行修正,并重复这几项试验,直到拌制出的混合料满足各项实验指标的要求,此时的机械调试状态即为生产此种混合料的标准,施工时保证相对固定并不得随意调动。

拌合机生产时根据当日原材料的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拌和用水进行调节。

试验段当天天气为阴天,气温适中,混合料含水量为4.8%,比最佳含水量高出0.5%(最佳含水量为5.3%)。

水泥剂量比设计高出0.5个点,即4.5%。

后场与前场时刻保持联系,后场根据前场情况调整产量。

通过对试验段的施工,当前场正常摊铺时,一台600T/H拌合机的产量完全能满足一个作业面的施工;电、水量都能满足规模生产的需要。

四、松铺系数的确定

松铺系数采用对定点的松铺前的厚度除以压实后的厚度的方法来确定。

施工时拟采用的松铺系数为1.31,施工中按以下步骤进行测定:

1、点位的确定:

用钢卷尺在试验段位置均匀布置十个断面,并设两个点作为观测点;

2、原始路床顶标高DC的测量:

用水准仪分别测量出各个观测点的原始路床顶的标高DC。

3、松铺层顶部标高的DS测量:

用水准仪分别测量出各观测点摊铺后的顶部的标高DS,注意在观测点的位置处禁止人员踩踏或其他破坏原始的松铺状况,用塔尺轻贴其表面。

4、压实后的底基层底部标高Dy:

压实完毕并经检测合格后,对各观测点的压实层顶部进行标高测量;

5、松铺系数的计算:

松铺系数X=h1/h2=(DS—Dc)/(Dy—Dc),其中h1为松铺厚度,h2为压实厚度,X平均=∑h1/∑h2,经计算X平均=1.31。

6、松铺系数的确定:

最后确定为X=1.31。

记录、计算数据见附件。

五、摊铺工艺

在试验段施工中,对摊铺工序总结出如下几点。

1、下承层准备

①试验段底基层表面过干,由洒水车喷洒适量的水。

②为保证底基层的平整度和厚度,对局部因重车行走引起的松散部位进行了铲除并清扫。

③用洒水车均匀洒水并人工洒铺水泥,以利于上下结构层的连接。

④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

2、梯队摊铺

底基层施工采用半幅两台摊铺机呈梯队状摊铺。

先以已调好的钢丝绳高程为基点,使前一台摊铺机的内侧高程与基点处于同一水平线,再调整另一侧使摊铺机横坡为2%。

开始摊铺时前一台摊铺机自明构造物边缘或摊铺起始点开始摊铺,另一台将熨平板抬起并靠边。

当前一台前进一个机位后,另一台立即就位并自动找平调整。

两摊铺机熨平板分别取5.6米,重叠45cm,经试验段施工,重叠45cm通过对送料器的控制可很好的防止混合料窝空和离析现象,必要时可派专人进行处理。

通过对施工的观察,5—10米为前后两台摊铺机合理间距。

摊铺机行走方向通过画导向线的方法来控制,在各距两侧模板内边缘50cm处,用石灰画出两条摊铺机的行走导向线。

由于底基层摊铺厚度较厚,单位面积用料较多,当运料车换车时,储存在摊铺机料斗上的混合料难以满足摊铺机连续摊铺的需要。

通过对试验段的测试,当拌和站产量在600T/h时,摊铺机的行走速度控制在0.95m/min左可为宜,一天可工作15小时(二班制,5:

00—20:

00),预计一天摊铺单幅长度为900m。

3、卸料

自卸车对摊铺机卸料时,每台摊铺机设专人指挥倒车,要求倒车位置准确、被推进时方向顺直,运输车倒车时应避免直接与摊铺机顶推器接触,应停留在顶推器前20cm左右。

避免将成品混合料料洒在底基层上等现象。

4、高程、平整度控制

底基层摊铺的高程采用挂钢丝的固定基准来控制。

挂钢丝的钢筋桩按10米一个的间距直接钉在路床上,经测量后,小悬杆处挂线高程即为底基层松铺标高。

摊铺时由测量人员测出第一台摊铺机内边缘高程与底基层高程的差值。

旋转摊铺机找平仪上的铁杆,消除误差。

压路机在行进中由动态变为静态所引起的涌包,安排专人铲平。

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摊铺机分料不均所引起的局部不平整,由质检工程师用三米直尺检测,并派民工进行处理。

确保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5、横坡度控制

试验段横坡设定由钢丝绳与导梁的相对高差控制,摊铺机自动找平。

摊铺机其横坡可自行设定,但其设定值并不定于要求的值。

在试验段施工中,先将其设定为一定值,经摊铺20米后用水准仪测量其横坡,计算其实际横坡,根据计算出实际值再进行调节。

直到摊铺出的横坡与设计值一致。

后一台摊铺机的横坡通过两侧的摊铺厚度来控制,经现场测量,此种控制方法误差在0.1%左右。

6、摊铺缺陷处理

混合料摊铺后,可能会出现窝空、局部离析、边角处送料不到位和在厚度调试阶段存在厚度偏差等缺陷问题。

这些缺陷可通过人工修补进行处理,对质量、外观影响很小。

在两侧模板处安排二个专人处理送料不到位或送料过多情况。

过厚部分用人工铲走并刮平,如果摊铺不够厚度,则应立即用斗车或直接指挥运料车倒料在厚度不够处,用人工平,在刮平过程中,尽量在表面少反复来回刮动,避免表面产生离析。

为保证施工接头平整度,尽量减少接头,使摊铺机的起始点于桥头搭板相连。

六、碾压工艺

在试验段施工中采用22T振动压路机——26T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碾压的作业顺序,按22T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22T振动压路机2遍、26T重振4遍、胶轮收光辗压一遍的组合方式进行跟踪监测分析。

在两台摊铺机摊铺长度达40米左右时,安排22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速度在2-2.5Km/h,轮迹重叠1/3,碾压第一遍。

然后用22T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压,22T振动压路机振压两遍以后,即安排26T振动压路机开始用重振分别进行碾压四遍,用胶轮压路机收光,然后进行检测。

每次碾压时都遵从边部到中央,即从低处向高处碾压的顺序,振动式压路机起步时先启动后开振、停车时先停振后停车,停车处呈阶梯状避免出现涌推成包现象。

每次重叠1/3轮宽,由底处碾压,向高处26T压路机碾压速度控制在2.5Km/h以内。

26T振动压路机碾压完毕后,比表面的细小裂纹和表面振松部分用胶轮进行收光碾压,效果比较明显。

在每碾压一遍都用灌砂法进行了压实度检测,分别用26T进行2遍、3遍、4遍重振辗压,通过对各碾压组合的曲线分析,在26T重振第4遍时,压实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第5遍有些点的压实度开始减小,继续碾压时,压实度反而有下降趋势。

在规模生产时采用的碾压组合方式为:

22T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22T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26T振动压路机振压4遍——胶轮压路机碾压的作业顺序(若表面过干则可由胶轮收光时喷洒少量的水)。

在试验段碾压中,为了不使振动压路机有粘轮现象而影响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在两台压路机配专人在碾压中跟随对其进行铲除后,实践证明这种措施的确切有效。

七、现场检测

在底基层施工中,现场检测的项目有原材料的级配、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取样筛分、水泥剂量、压实度、高程、横坡、宽度、平整度等。

在试验段施工中,现场检测仪器有灌砂筒一套、电子天平、三米直尺、水准仪、卷尺、直尺等。

在拌合场通过对原材料的含水量的测定数据计算出拌合时的用水量,以及对原材料的级配情况检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决定其使用,在规模生产时,用灌砂法来检测现场压实度。

在现场取样筛分并与室内筛分曲线相对应分析、取样检测水泥剂量,偏差在容许误差范围之内。

室内制作9个成型试件以与养生期满后取芯样的强度做对比。

在终压之后,按规定的频率做压实度检测来控制质量,另外,在摊铺、碾压过程中跟踪监测平整度、摊铺厚度、压实后的厚度、摊铺横坡等。

底基层施工过程中,现场跟踪检测,并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检,便于及时控制工程质量,在各项指标检测完毕应将检测资料和记录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

八、施工接缝

当施工中不得不设置施工接缝时,先用人工将接缝处整平,使横向接缝垂直路中线,由振动压路机将接缝处碾压成斜坡,按碾压工艺进行碾压以保证接缝处的压实度,碾压完毕后,用3米直尺检测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将不合格的部分挖出,一般以斜坡的拐点向施工断面向内延伸1.5米为挖除部分,接缝应平顺且垂直于路床顶,将挖出的混合料清除并打扫干净,便于下次施工。

九、养生控制

我标段底基层施工采用土工布覆盖养生方式。

在碾压完毕进行各种检测并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用土工布覆盖,以防水分蒸发过快而引起水泥的干缩变形。

用重物等将土工布压住防止被风掀开,确保整个养生期间塑料土工布对底基层养生是封闭的、湿润的。

并配备4辆洒水车及时洒水,保证充足的水分。

鉴于施工正处于炎热的夏季,综合南阳地区的气温情况,我项目部对养生期间进行了观察,整个养生期结构层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土工布养生表面毫无污染,能起到保湿、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而且此土工布养生可以反复使用,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

通过取芯情况来看,7天现场取芯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大面积施工时应以土工布养生为主。

十、施工管理

在试验段施工中,项目经理为施工总调度人,项目总工和主管生产的工区长分别负责前、后场的生产,主管后勤的人员负责生产期间的后勤保障,本着“精益求精,创优质精品工程,热情服务,树良好企业形象”的要求,组成了一个高效、有力的施工指挥小组。

生产前场和后场、施工一线和后勤保障、管理技术人员和作业工人、拌合站的生产和进料等各部门、环节分工明确又相互协助,使整个施工期间紧张有序的顺利进行。

生产上前场准备、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用对讲机配合移动电话相互进行信息传递,工作用车上相互协调并保证摊铺现场有一辆工作车。

人员安排上,在规模生产中,每个作业队施工中,前场除总施工负责人外,另外安排二名施工员。

一名在摊铺机前,负责钢丝、行走石灰线及其他一切准备的施工和检查,保证摊铺工作不因准备不足而耽搁。

在碾压现场安排一名施工员,负责碾压时出现的问题和边缘压实、模板的拆除转运、协调各压路机以及覆盖养生等。

另前场主要人员有摊铺机手4人,压路机手4人,工人30名,现场检测人员3人,其中2人负责成品料检测,压实度、平整度检测,1人负责高程、横坡、宽度等的检测。

后场除一名负责人外,拌合站3人,装载机手4人,电工1名,后场试验3人,工人5名。

安全生产上,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路面工区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班组、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小组,通过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完善各项安全检查制度、布置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等确实保证生产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另外在摊铺现场和拌合场有序摆放各种安全、指示标志,口号、宣传标语、彩旗布置显眼,大型施工机械都插有公司徽旗,并都布置有专人看守、摆放,使现场施工气氛浓烈,施工人员有极高的工作积极性。

十一、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我路面项目进场以来,在业主、监理工程师得关怀和指导下,在施工方案选择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大力帮助,特别是在试验段铺筑和养生期间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现场指导和监理工程对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的检查落实,使我标段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取得了成功。

同时,在试验段施工中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处理不及时,局部地方出现麻面。

2、底基层碾压完成后,局部地方洒水车洒水过多,对已经压成的底基层表面有所破坏。

3、水泥浆喷洒后,很快被晒干,不能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

4、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出现短暂接触不良现象,造成底基层局部地方平整度不好。

 

5、部分运输车辆在倒混合料时不能完全倒完,直接倒在摊铺机前的底基层上,这使混合料很容易散失水分,并且易出现石子密集的现象。

(二)、改进措施

1、增加碾压过程中处理表面的民工,并购置过滤筛,用过滤出的细料进行局部粗集料集中的现象的处理。

2、在碾压完成后先不进行洒水,并且在洒水时注意洒水的用量和洒水车的速度,并排专人进行控制。

3、水泥浆的喷洒要与底基层的摊铺同时进行,不能过早进行喷洒,每次喷洒面积不要太大。

4、对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进行维修、更换,并加派专人进行控制,以保证底基层的高程、平整度和厚度。

5、在运输车辆卸料时,指挥到车人员要在混合料倒完后才让车辆离去。

如果出现倒不净现象,应把倒在底基层上的混合料清理干净,倒入摊铺机中,进行统一拌合摊铺。

十二、试验段铺筑总结如下:

通过此次试验段的铺筑,确定出以下施工所需数据:

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为:

水泥剂量4.0%。

2、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为:

1.31。

3、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呈梯队状摊铺。

4、最佳含水量为4.8%,视天气情况增加0.5~1%为宜,现场按照4.5%灰剂量控制。

5、确定的碾压组合为:

22T振动压路机碾压2次→26T振动压路机振压4次→胶轮压路机碾压1次,碾压过程重叠1/3轮。

6、每一个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为600m。

7、确定的运输车辆为20辆SDG3168的自卸车,摊铺机摊铺速度定为

1.2m/min,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和减少车辆。

8、确定的人员为:

现场管理人员6人,试验、质检、技术人员10,施工人员6人,工人30人。

以上为本次试验段确定的各项施工数据,我单位会在以后施工中严格按照试验段经验数据指导施工,并在施工中不断的总结完善,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安全生产。

路面底基层(底基层)试验段成果汇总表

(编号:

)F-II-4

合同号:

S332XXDX监理单位:

中交国通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包商: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组(队):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试验段桩号:

K38+475—K38+650

拟实施路段:

K38+475-K46+232

最大干密度:

2.443g/cm2最佳含水量:

4.8%设计强度:

6.5MPa施工温度:

25C°

检查项目

碾压遍数

压实度(%)

含水量(%)

压实厚度(cm)

松铺系数

碾压机械及碾压速度

工作时间

灌砂法

灌砂法

2

1

88.7

5.5

1.41

26T振动压路机第2遍

15min

2

90.2

5.3

1.43

3

88.1

4.6

1.47

4

88.5

5.1

1.42

5

90.9

4.6

1.35

6

90.1

5.1

1.37

7

8

平均值

89.4

5.0

1.41

3

1

95.7

5.2

1.36

26T振动压路机第3遍

15min

2

97.1

4.6

1.35

3

96.2

5.2

1.39

4

97.1

5.1

1.32

5

97.5

5.1

1.37

6

97.9

5.1

1.36

7

8

平均值

96.9

5.1

1.36

4

1

98.4

5.2

1.33

26T振动压路机第4遍

15min

2

98.8

5.0

1.30

3

98.7

4.6

1.27

4

98.3

5.1

1.29

5

99.5

4.6

1.31

6

99.6

5.4

1.35

7

8

平均值

98.9

4.98

1.31

质量情况

强度(MPa)

石灰剂量

水泥含量(%)

横坡(%)

平整度(mm)

4.5

4.5

2

6

机械组合

22T振动压路机、26T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

备注

路基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项目监理工程师:

日期:

路面底基层施工报审表

(编号:

)F-Ⅱ-5

 合同号:

S332XXDX项目名称:

S332线淅川县西坪头至淅西路口段大修工程施工单位: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致(驻地监理工程师)姜伟峰先生:

我们单位承建的K38+475-K46+232段路面底基层材料经试验检测均符合规范和合同要求,路面底基层试验段已施工完毕,现已具备路面底基层施工条件,现报上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作业组(队),路面底基层施工申请有关资料(见附表),请予以审查和批准。

附件:

1、建筑材料报审表

2、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成果汇总表(F-II-4)

3、路基施工主要人员一览表(F-3表)

4、路面底基层施工机械配置一览表(F-4表)

5、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方案

 

承包商日期

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工程师日期

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师日期

承包商呈报三份,审批后项目监理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各留一份,返回承包商一份。

路基(路面)试验段(施工)机械配置表

(编号:

)F-4

合同号:

S332XXDX监理单位:

中交国通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包商: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组(队):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试验段桩号:

K38+475—K38+650

拟实施路段:

K38+475-K46+232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拟用何处

1

拌和设备

600T/H

1座

良好

底基层

2

摊铺机

RP602

2台

良好

底基层

3

振动压路机

22T

1台

良好

底基层

4

光轮压路机

----

1台

良好

底基层

5

胶轮压路机

----

1台

良好

底基层

6

振动压路机

26T

2台

良好

底基层

7

装载机

YZ50G

3台

良好

底基层

8

自卸汽车

SDG3168

20辆

良好

底基层

9

洒水车

510LCA

2台

良好

底基层

 

作业组负责人:

机械工程师:

项目监理工程师:

日期:

 

路基(路面)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一览表

(编号:

)F-3

合同号:

S332XXDX监理单位:

中交国通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包商: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组(队):

淅川县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试验段桩号:

K38+475—K38+650

拟实施路段:

K38+475-K46+232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或岗位

学历及专业

工作年限

1

刘合正

41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经理

本科

19

2

袁德峰

39

高级工程师

项目总工

本科

17

3

李博

36

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本科

14

4

王苗

36

助理工程师

质检负责人

本科

14

5

张洪海

38

助理工程师

安全负责人

本科

16

6

郭卫中

32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大专

10

7

杨雪娟

32

助理工程师

质检员

大专

10

8

王培五

42

工程师

质检员

大专

20

9

王胜林

42

助理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

大专

20

10

范英伟

38

助理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

大专

16

11

刘仲博

38

助理工程师

施工员

大专

16

12

闫飞

36

助理工程师

施工员

大专

14

承包商:

项目监理工程师: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