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739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0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docx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

总复习

第一部分四年级上册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练习:

10个十万是(),100个一百万是()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注:

注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数位

3、完成下面的数位顺序表,你有什么发现

数位

……

亿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计数单位

……

亿

(个)

小练习:

①005是由()个亿、()个千万、()个百万、()个千、()个一组成的。

②由6个亿、13个万、7个百、5个十组成的数是()。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的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万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②读亿级和万级的数时,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加上亿字和万字;③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如:

103┊4005┊6700读作:

一百零三亿四千零五万六千七百。

小练习:

读出下面个数①0②

6、万以上数的写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②多少万(亿)就在万(亿)级上写多少;③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零。

如:

一亿┊四千零四十万┊九千二百写作:

1┊4040┊9200

小练习:

写出下列个数:

①一亿二千五百九十三万②五亿零九百九十七万零九百

7、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如果位数一样多,先比较最高位,再比较下一位……

小练习:

①93250○100250②79020○79202

8、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去掉末尾5个零,加上万字。

如:

9600000=960万。

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去掉末尾8个零,加上亿字。

如:

00=13亿。

小练习:

①=()万②=()亿

9、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找到亿位或万位,四舍五入,再加上亿字或万字。

如:

1┊1030=万≈1万;1┊=亿≈2亿。

小练习:

①65270=()万≈()万②0=()亿≈()亿

第二单元计算器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三位数

1、估算:

以好口算为最佳。

如:

713(≈700)×49(≈50)=35000。

2、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若一个因数扩大2倍(×2),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3),则积就扩大6倍(×2×3=×6)。

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

1、像┕━━━┙叫做线段。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小练习:

判断:

小明画了一条5cm的直线。

()

2、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3、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4、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5、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6、还记得如何画平行线和垂线吗

小练习:

过A点分别作出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

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小练习:

两个数的商是,若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商是()。

第六单元统计

第二部分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1、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省略乘号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如:

a×4可以写成a·4或4a;a×b可以写成a·b或ab。

小练习:

大客车每小时行a千米,小汽车每小时比大客车多行20千米。

1a+20表示:

2大客车2小时行的千米数:

3小汽车5小时行的千米数:

2、常见的数量关系:

1路程S、速度v、时间tS=vt;②总价C、数量x、单价aC=ax;

你还能写出其它的数量关系吗

3、加法的运算定律:

1交换律:

a+b=b+a

2结合律:

(a+b)+c=a+(b+c)

注:

减法的运算定律:

①a-(b+c)=a-b-c;②a―(b―c)=a-b+c

小练习:

简便计算①75+634+25+366②507-44-56③125-(70+25)

第四单元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的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的结合率: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分配率:

两个数的和同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同第三个数相乘,再把积加起来。

(a+b)×c=a×c+b×c

(a-b)×c=a×c-b×c

2、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小练习:

简便计算(参考五年级上册5)

第三单元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1、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通常用符号“∠”表示。

如:

∠5。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o”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o

3、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注:

对齐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看另一条边:

另一条边在外面角大;另一条边在里面角小。

4、1平角(180o)=2直角(90o);1周角(360o)=2平角(180o)。

5、如何量角如何画角

注:

①量角: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②画角:

先画一条射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对齐,零线和射线对齐,

找到需要的刻度(注意内外刻度)点上点,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过所画点画一条射线,最后标上度数。

6、角可以分为锐角(小于90o)、直角(90o)、钝角(大于90o小于180o)、平角(180o)、周角(360o)。

7、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小练习:

判断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8、三角形的特征:

①角3个;顶点3个;边3个。

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练习:

3cm、5cm、8cm的三条边()组成三角形。

填能或不能。

9、三角形分为: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10、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第三条边叫做底,底边上的两角叫做底角(相等)

11、等边三角形:

又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60o)

1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他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还记得怎么画三角形的高吗

13、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o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001……

2、还记得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吗

数位

十位

个位

小数点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数级

·

计数单位

(一)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3、小数如何读如何写

读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读作小数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写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4、小数如何比较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5、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点的位置移动有什么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7、名数改写

单位进率

1长度单位:

毫米(mm)←10→厘米(cm)←10→分米(dm)←10→米(m)←1000→千米(km);

2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cm2)←100→平方分米(dm2)←100→平方米(m2)←10000→公顷←100→平方千米(km2);

3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cm3)←1000→立方分米(dm3)←1000→立方米(m3);

││││

4容积单位:

毫升(ml)←―1000―→升(l);

5质量单位:

克(g)←1000→千克(kg)←1000→吨(t);

6时间单位:

秒←60→分←60→时←24→日←※→月←12→年←100→世纪;

※1、3、5、7、8、10、腊,31天;4、6、9、11、30天;瑞年2月29天,平年2月28天。

(瑞年:

公历年号能被4整除,整百年号须被400整除。

改写方法

低←(乘进率)――――――(除以进率)→高

小练习:

1)、米=()厘米;平方千米=()公顷

吨=()千克;公顷=()平方米

2)、435克=()千克;80千克=()吨

250米=()千米;7平方分米=()平方米

3)、3千克165克=()千克;5千米30米=()千米

8元5角=()元;7吨50千克=()吨

4)、千克=()千克()克;米=()米()分米

吨=()吨()千克;元=()元()角()分

8、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9、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小练习:

①65270=()万≈()万;②0=()亿≈()亿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法则:

2、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第七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

小练习:

1.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

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

怎样分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

2.小岗计划4天做15道数学题,结果多做了9道。

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道

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人的身高均为

132厘米。

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4.小梅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

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到

80下,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

5.一农机站有960千克的柴油。

用了6天,还剩240千克。

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可用几天

 

第三部分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意义:

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如:

×9表示9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②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

×表示求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小练习:

×2表示();2×

表示()。

2、法则:

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位数不够用零补充)

小练习:

×=×××=

3、一个因数大于一,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乘大大)。

如:

×(大于1)>

一个因数小于一,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乘小小)。

如:

×(小于1)<

小练习:

315×○315×1○○××○×○×○、估算:

方法同整数,以好口算为原则。

如(≈5)×(≈2)≈10;(≈6)×(≈)≈

5、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小练习:

(25×4=100;125×8=1000)

1、+++;18--;-(+);

2、×+×;×+×-×;×+×+;×(10+4);×32×;

3、13×;50×;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1、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他的对称轴。

2、画轴对称图形,先在另一边找出关键的点,再连线。

3、平移一个图形,先平移关键的点,再连线。

4、旋转一个图形,先旋转关键的边(一般是竖直和水平的),再连线。

小练习:

将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将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0

5、注意顺时针(指钟表指针旋转的方向)与逆时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法则:

①小数除以整数: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

②小数除以小数:

先把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

注意:

1、除数和被除数要扩大相同的倍数。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位数不够用零补充。

小练习:

用竖式计算

÷=÷=÷=12÷=÷=9÷=÷=62÷=

3、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除数大于一,商小于被除数(除大小)。

如:

÷16(大于1)<;除数小于一商大于被除数(除小大)÷(小于1)>

小练习:

÷16○÷○210÷○210

×○÷1○×○

5、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要多除一位。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小练习: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数,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3÷7

÷13

÷29

6、像……,……,2.……,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如: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小数的循环节。

如:

……的循环节是60;……的循环节是6。

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6、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中括号和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小练习:

脱式计算

÷-×4(1-)÷(1-)

×[(+)÷][+(-)]×20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小练习:

解方程:

①X+28=36②3X-=③2X=

④X÷10=⑤2X+9=33⑥5X-4=11

⑦7X+5X=120⑧-X=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三角形

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注:

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梯形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注:

两底角也相等)

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小练习:

一、填空题:

1、平方米=()平方分米;公顷=()平方米;97600平方米=()公顷;286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底的一半,它的面积是()。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0平方分米,底是米,它的高是()分米,

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d㎡,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分米,它的高是()。

7、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形,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那么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高是2dm,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9、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4

㎝,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8㎝和1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

积是(),斜边上的高是()。

11、一堆钢管有若干层,摆成一个梯形,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顶层有8根,底层有17根,这堆钢管一共有()根。

12、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它的面积()。

二、解决问题。

1、在一块底是150米,高是90米的平行四边形菜地上种青菜。

如果每平方米

可收青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收青菜多少吨

2、有一块三角形的麦田。

底是250米,高是84米,共收小麦吨。

这块麦

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

3、老师拿来一张长米、宽40厘米的红纸,用来剪一些两条直角边都是4厘米的小红旗,这张红纸最多可以剪多少面小红旗

4、一块果树地的地面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20米,下底比上底长40米,高是上底的一半。

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5平方米,这个果园可种多少棵果树

5、一块三角形麦菜地,底是1200分米,比高长30米,共收白菜1350千克,

平均每平方米收白菜多少千克

6、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米,高是

12分米,如果三角形的底是15分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分米

7、王大伯在一面墙边上,用篱笆围了一个梯形的菜地(如下图)。

已知篱笆长28

米,求这块梯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高6米)

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

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5;

3的倍数的特征:

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能被3整除。

2、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叫做偶数(如:

0、2、4、6、8、10、12……),不是2的倍数的是奇数(1、3、5、7、9、11……)。

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可以分为三类:

①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如:

2、3、5、7、11……;②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如:

4、6、8、9、10……;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可以用分枝法或短除法。

注意:

分解一定要彻底。

小练习:

下列各式是分解质因数吗

①8=2×4②15=3×5×1④12=2+3+7④20=2×2×5⑤2×3=6

第七单元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大小及各个数量间多少情况。

2、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不但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第四部分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

1、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15……都是负数,读作负3、负十……“-”是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如:

上升10米记作+10米,下降8米记作-8米。

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如:

……。

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

……。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a÷b=

(b≠0))

4、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都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如:

可以写成2

,读作二又三分之一。

5、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分子除以分母,商做整数部分,余数做分子,分母不变。

如:

=2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的乘积加上分子做分子。

如:

3

=

小练习:

填空:

1、把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米的(),是()米。

2、5/8的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3.40平方分米=(  )平方米75厘米=( )米 350千克=( )吨

4、分数a/b(b不等于0),当()时,它是假分数;当()时它是真分数;当()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时它是最简分数。

5、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6、18/20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是1。

7、“一块菜地的1/6种了黄瓜”中,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种黄瓜的是这样的()份。

8、“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5/6”中,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红气球是这样的()份。

9、把8公顷地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这块地的(),每份是()公顷。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厘米=()米35立方分米=()立方米

53秒=()时25公顷=()平方千米

29时=()分9分=()时

119平方分米=()平方米3083毫升=()升

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练习:

约分:

第三单元分数的加减法

(一)

1、3×4=12,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2、两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用短除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共有的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最后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

小练习:

①求最大公因数:

36和54;64和32;7和8

②用72朵玫瑰和48朵康乃馨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各有多少朵玫瑰和康乃馨

③把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若干小正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能剪多少个

4、像

……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6、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计算结果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7、两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8、用短除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共有的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最后把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