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制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874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脂制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油脂制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脂制取.docx

《油脂制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脂制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脂制取.docx

油脂制取

Chapter1

1、油料种子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种皮、胚、胚乳。

2、油料种子细胞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3、油料种子的主要化学组分有哪些?

油脂、蛋白质、糖类、类脂物、水分及矿物质、其他成分

4、主要大宗油料有哪几种?

其含油和蛋白在什么范围?

油料油脂含量蛋白含量

大豆(Soybean)14-2130∽50

葵花籽(Sunflowerseed)35-45

菜籽(Rapeseed)30-4215∽20

棉籽(Cottonseed)14-1825∽30

花生(Peanut)38-5225∽30

芝麻(sesame)50-5621∽23

Chapter2

1、油料的物理性质对油料储藏的意义有哪些?

a.油籽散落性使用a.确定输送设备,设计计算流管和设备布置b.确定贮藏的形式:

散落性好的油籽包装c.仓库的设计计算d.检查贮藏效果,油料发霉,水份升高,被虫害造成散落性差。

b.自动分级意义a.检查油料质量b.使筛选效率增高c.使抽样化验不准d.造成局部霉变发热e.造成生产工艺的不均匀性

c.空隙度和密度意义a.制定贮藏的空气量和贮藏形式b.计算仓库量和料堆的合理高度

吸附性质(平衡水分、临界水分、安全水分)平衡水分意义a.水分的自调节作用,物料含水一致。

b.确定湿润或干燥的工艺c.确定长期贮藏的条件、温度和湿度d.根据吸附性能,进行气体贮藏

d.导热性意义:

a.采用长时间低温贮藏b.油籽的发热不易散发,导致发热

2、什么叫平衡水分,临界水分,它在贮藏中有什么运用?

油籽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吸附和解释的水量不会使含水量变化时的含水量称作平衡水分。

运用:

a确定湿润或干燥的工艺b.确定长期贮藏的条件、温度和湿度c.根据吸附性能,进行气体贮藏

油籽呼吸强度急剧增加时油籽的含水量称为临界水分。

安全水分在达到临界水分时不安全

3、油料贮藏时期有哪些生命活性,对油籽产生什么影响?

油籽的后熟作用:

(1)简单分子物质合成高分子物质

(2)油籽含水量降低(3)发芽率:

成熟达80%以上(4)呼吸强度减弱,新陈代谢减缓(5)酶处于结合状态,催化作用降低

油籽的呼吸作用:

高分子物质被消耗

4、油料贮藏发热、发霉的原因是什么?

发热的原因:

a生物活性的作用:

油籽本身的呼吸作用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b.物理学性质因素:

油料堆的自动分级现象,造成相同物料的聚集,引发不良现象的集中。

c、油料自身的组份:

油料水份含量及水分均匀性、杂质含量、破碎粒含量、新油料的生理活性等。

d、仓库的性能:

仓房情况有仓房的防水性能、防潮性能、密封性能等e、储藏技术条件:

料堆高度、通风密闭情况等

发霉的原因:

a、劣变霉变:

因为油料质量差而易受微生物侵害发生的霉变

b、结露霉变:

因为料堆结露有利于微生物侵害而发生的霉变。

大多在料堆局部发生。

c、吸湿生霉:

因外界湿度大而使油料吸湿,受微生物感染发生的霉变。

d、水浸霉变:

因为油料直接浸水或受雨,使微生物得以侵害而引起的霉变

5、微生物对油籽的破坏表现在哪几方面?

A.微生物的催化作用:

霉菌分泌各种酶,将油籽中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等贮藏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物质,供自己生长繁殖B.微生物的异化作用:

霉菌不断分解自身的储备物质,分泌出代谢产物,放出CO2、水蒸气及热能(即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6、油籽贮藏方法有哪几种,各自原理是什么?

A.干燥储藏技术:

水决定着:

呼吸(Respiration)、微生物活性(microbeactive)、生热(heat),因此控制水分,可控制上述造成油料变质的主要因素。

B.通风储藏技术:

借助干燥介质,使油籽产生后熟,减缓呼吸,减小微生物及发热的影响。

干燥介质控制温度、湿度。

C.低温储藏技术:

一切有机物在低温下的活性受到抑制。

D.密闭储藏技术:

减少外界空气和虫害对油籽的影响,使CO2升高,控制呼吸和微生物。

E.气调储藏技术:

在密闭料堆或气密库中,采用生物降氧或人工气调的方法改变正常大气中的N2、CO2、O2的比例,使仓库或料堆中产生一种对储粮害虫致死的气体,抑制霉菌繁殖,降低油料呼吸作用的生理代谢。

F.化学储藏技术:

用药物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Chapter3

1、油籽为什么除杂?

油料中杂质在油籽加工过程中产生哪些不良效果?

(1)利于贮藏和运输:

有机杂质发霉,占仓库体积,阻塞设备,污染环境;

(2)减少油份损失:

提高出油率;(3)提高油脂和饼粕质量;(4)增加设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磨损;(5)避免生产事故,防止污染环境;(6)提高加工工艺效果

2、除杂有何要求?

A.除杂率要高:

B.设备组合要少,工艺简短;C.清选后油籽含杂要低:

≯0.5%;D.清除杂质中含油籽要少:

≯1.5%

3、油料中有哪些杂质,这些杂质有哪些性质?

(1)有机杂质:

根、茎、叶、皮、壳等(这类杂质体积大);

(2)无机杂质:

泥土、砂料、石子等(这类杂质体积小);

(3)含油杂质:

病虫害粒、瘪粒及异种等;

(4)金属杂质:

铁钉、螺栓等

4、除杂的方法有几种,各自原理是什么?

A.筛选原理1.利用油籽和杂质线性尺寸的大小差异;2.制定适合的筛孔筛面;3.借助运动的筛面,油籽反复和筛孔接触

B.比重去石利用油籽和杂质的比重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

C.风选利用油籽和杂质气体动力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

D.并肩泥利用油籽和杂质机械强度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E.磁选利用油籽和杂质的导磁性能的差异进行分离

F.水选利用油籽和杂质的吸水性能不同和油籽和杂质比重不同所受浮力大小的差别

5、筛孔如何选择,筛面组合的原则是什么?

筛孔大小的确定:

a.理想情况下:

dd1除小杂,dd2除大杂B.筛孔形状的确定:

a.圆形,正方形,六角形,适宜于油籽和杂质在直径和长度上差异较大的油料;b.长圆形和长方形:

适宜于油籽和杂质在宽度和厚度上差异较大的油籽。

长圆形的孔长为物料长的两倍。

筛面组合:

A.组合筛的筛面数:

筛分产物减一;B.振动筛筛面排列顺序:

随物料流向筛孔由大到小;其规律为d1d2d3(d为筛孔直径);同一筛面上筛孔大小一样;C.旋转筛筛面排列顺序,随物料流向筛孔由小到大;其规律为:

d1d2d3。

6、油料为什么要剥壳后制油?

(1)提高油脂和饼粕的质量;

(2)提高出油率,降低油份损失;(3)提高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磨损;(4)皮壳便于综合利用(5)为达到最佳工艺效果。

7、油料的剥壳方法有哪几种?

其原理是什么?

(1)揉搓剥壳:

借粗糙面的相对运动对物料产生揉搓使油籽破碎。

用于剥塑性强度大的油籽

(2)撞击剥壳:

借助壁面和打板的撞击作用使油籽破碎。

用于脆性大千粒重大强度低的油籽

(3)挤压剥壳:

借轧辊的挤压作用使油籽破碎,适宜于脆性大,强度大的油籽

(4)剪切剥壳:

借锐利刀面的剪切作用使油籽破碎,适宜于塑性大,粘结性大的油籽。

(5)磨擦剥壳:

借高速气流的摩擦作用使油籽破碎,适宜于薄皮、脆性大的油籽

(6)余压剥壳:

(内外压力大小不一样):

A.利用超声频率的电磁场,快速干燥油料,皮内汽化水化形成压力;B.利用压力的多次变化,使皮壳疲劳破坏;C.利用预先在油籽内建立压力,突然释放使壳内外产生压力差,使油料皮壳破碎

8、主要油料的剥壳适用什么样的剥壳机?

圆盘剥壳机:

棉籽、桐籽、茶籽离心剥壳机:

葵花籽、红花籽对辊破碎机:

蓖麻籽、花生、茶籽、棉籽刀板式剥壳机:

棉籽

9、生产中常用的剥壳机有哪几种?

圆盘剥壳机、离心剥壳机、轧辊剥壳机、锤击式剥壳机、刀板式剥壳机、胶辊砻谷机

10、圆盘离心剥壳机的结构有哪几部分,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1)磨盘:

方格和斜纹两种用于破碎和剥壳2)喂料机构:

调节物料流的均匀性3)调节机构:

调节磨盘间距和自动排杂4)机架。

设备特点:

A.剥壳率高:

92∽98%;B.设备操作简单,工作稳定;C.一机多用:

既能剥壳,又能破碎;D.粉末度大,仁壳分离困难;E.动耗大

11、影响油料剥壳的因素有哪几种?

a.油料的性质:

1)油料皮壳的强度2)油料壳仁的结构3)油料的含水份4)油料颗粒的均匀性5)油料流量的均匀性

b.剥壳方法和设备的性能:

1)剥壳方法与油料的性能之间的关系2)设备应适宜油料的剥壳要求3)设备使用时间的长短;

c.剥壳设备的工作条件:

1)设备喂料的均匀性2)设备工作部件的转速3)设备工作部件的间距4)设备的产量与实际产量

12、油料剥壳的仁壳混合物用筛分离时,筛面组合的原则与筛用于清选时有何区别。

仁壳分离的原则:

壳和仁在线性尺寸上存在大小和气体动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往往通过预分和细分两个过程

13、仁壳分离工艺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几种场合?

筛选分离工艺:

用于线性尺寸上存在大小的场合

风选分离工艺:

用于壳和仁的比重差距较大的场合

14、试设计一个1000T/D棉籽的剥壳工艺,要求仁作直接浸出,预备作食用级蛋白的原料。

脱皮的意义

(1)提高菜籽粕蛋白质含量;14%左右。

(2)有效地除去抗营养物质;

(3)改善菜籽油的色泽、风味和质量

15、轧坯目的和要求有哪些?

轧坯的目的

(1)破坏油籽内部的细胞结构:

减少油料细胞对油脂的束缚力,提高出油效

(2)减小物料厚度:

增加油料的表面积,提高油脂流出面,缩短油流出的路径。

(3)使油籽达到最大的一致性

轧坯的要求

(1)生坯薄而均匀;

(2)粉末度要小;(3)不露油;

16、影响生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获得优质坯片?

a.油籽含水量(moisturecontent)

(1)油籽的弹性和塑性对轧坯的影响弹性大,抗外力大,受力不均匀,塑性大,对细胞破坏小。

(2)弹性和塑性取决于油籽含水:

水分低,弹性大,水分高,塑性大(3)加工适宜水分

b油籽的温度对轧坯影响:

温度影响强度,温度高,强度低,塑性大,易出油。

c、油籽颗粒大小:

粒大不被啮入,大小不均匀,坯片不均匀。

d、油籽含油:

高含油塑性大,易出油,造成啮入困难。

17、轧坯机最佳啮入条件是什么?

怎样实现?

轧辊啮入物料的条件是油籽对轧辊的摩擦角大于油籽对轧辊的啮入角。

A.增加磨擦角、B.减小啮入角、C.增加轧辊间距

18、轧坯过程油籽结构发生哪些变化?

(1)细胞组织的变化A.油籽细胞破裂;破坏程度不一。

B.油籽细胞变形C.部分细胞没有受到影响:

(2)形状的变化:

A.表面积增加:

有许多物质暴露于表面。

B.表面能增加:

有利于水分和溶剂渗透有利

19、轧坯机有哪几种,主要部件和功能是什么?

(1)直列式轧坯机:

A、三辊轧坯机;B、五辊轧坯机;(适宜于小颗粒油料)

(2)对列轧坯机:

A、单对辊轧坯机;B、双对辊轧坯机;(适宜于大颗粒油料)

(3)斜列式轧坯机

主要部件:

(1)喂料机构:

保持流量和分布均匀;

(2)轧辊:

主要工作部件;A、金属冷铸B、离心浇铸C、槽纹密度b/a=0.14=6~10=45°,槽纹线与轧辊轴线偏离50mm便于吃料;

(3)轧距调节装置;弹簧式、杠杆式、液压式。

(4)档板和刮刀;(5)机架和轴承座;(6)传动装置;

20、试设计一个大豆的直接浸出工艺的预处理工艺。

21、油料膨化意义是什么?

杀酶、膨化提高生产量、膨化提高油品质量

22、油料膨化对油脂和成品粕有何影响?

23、膨化的原理是什么?

1)、油料在设备中受挤压而被压缩:

油料在螺旋轴的推动和设备空余体积的减少在设备内受到压缩。

2)、由于摩擦和加入蒸汽油料受热而升温:

油料摩擦而生热,同时受蒸汽的加热而使水分渗透到油料内部。

3)、油料喷出设备而减压产生膨胀作用:

油料解除压力后,水分会迅速汽化,而形成多孔的凝胶结构。

24、膨化设备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1)螺旋轴:

全叶连续式、全叶间歇式;螺距在缩小。

(2)压榨膛:

全闭式、开槽式,前后直径一致;

(3)蒸汽阀:

在压榨筒上安装多组进汽阀门调节进汽量。

(4)出料机构:

模式出料孔,锥形出料孔;

25、试设计1500吨/日大豆膨化浸出的预处理工艺。

Chapter4

1.蒸炒目的有哪些?

1.彻底破坏油籽细胞结构;2.使蛋白质变性(减少对油脂的吸附力和适宜的塑性);3.提高油脂质量(减少胶体物含量和其它低分子物含量)

2.蒸炒方法有哪几种,用在何处?

(1)、干蒸炒:

特种加工工艺的需要:

香麻油、浓香花生油;sesame,peanut,oilive等

(2)、加热蒸坯:

(先炒后蒸)

(3)、润湿蒸炒:

适宜于大型连续螺旋榨油机;能提高机榨毛油的质量,减少油脂中的杂质;能提高出油率,使油籽结构发生最大的破坏

3.蒸炒过程,油脂发生哪些变化,对油脂质量有何影响?

(1)油脂粘度降低,表面张力降低:

粘度是液体分子间的摩擦力,内聚力,温度高,粘度降低,当温度达到130℃时,粘度降低速度缓慢。

(2)油脂结合性变化:

油料内在部分油脂与糊粉粒结合,加热时游离出油而形成油滴,使出油率升高。

(3)油脂的氧化:

高温下,油膜极易氧化,当温度超过105℃时,氧化加快,产生氧化物,如环氧化合物,醛、酮、酸等,使酸价升高;

(4)脂类物的结合:

高温情况下,脂类物易与变性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乙醚不溶物;当T130℃,结合物急剧增加。

4.蒸炒过程蛋白质发生哪些变化,对提高出油率有何影响?

(1)蛋白质变性:

从刚性环状结构的有规则排列形式变成柔性直链的不规则排列形式。

疏水基因释放出结合的油脂,能提高出油率。

(2)蛋白质的结合;由于变性的影响,脂肪、磷脂、棉酚、糖类物质与变性蛋白产生结合反应。

5.蒸炒过程糖类物质发生哪些变化,对提高油脂质量有何影响?

(1)糖的糊化:

温度升高,流动性增加。

(2)糖类化合物结合:

糖与氨基酸结合生成类黑色素化合物,105℃反应缓慢,130℃时反应速度加快,油、饼颜色变深。

(3)糖的焦化:

糖脱水形成多环化合物,主要有三四苯并芘(3、4benzopyrene)。

6.以棉籽坯蒸炒为例,说明高水分蒸炒为什么能提高油脂质量。

(1)棉酚的游离:

轧坯时有极少的从色素腺中游离,但在水分的作用下,适宜的温度有大量的游离。

(2)棉酚的结合:

当温度升高后,游离的棉酚发生结合,有和磷脂及蛋白质结合两种,低温下易与蛋白质结合,在变性温度条件下和磷脂结合。

(3)棉酚变性:

温度升高过快,易变性,如蒸炒水分不定,棉酚与蛋白质结合物不稳定而分解,转成变性棉酚,因此要高水分润湿。

7.润湿蒸炒工艺主要参数有哪些?

温度、时间、水分

8.为什么说压榨取油比浸出取油残油率高?

饼残油的原因:

(1)粒子表面吸附油脂:

(2)被阻塞于流油通道中的油脂;(3)未被破坏细胞束缚油脂

9.ZX18榨机的主要结构有哪几部分,和ZX10有何区别?

1、榨轴:

(1)中心轴,

(2)榨螺,(3)距圈组成。

(ZX18:

7节榨螺,6节距圈,五、六节相同;而ZX10,5节榨螺,两个距圈。

2、榨笼:

(1)榨条

(2)装笼板(3)刮刀(4)螺栓(5)垫片组成。

(榨圈:

用于ZX10,内用齿,侧边有流油槽(14个榨圈);ZX18有12块装笼板)

3、榨膛(由榨轴和榨笼组成的桶膛)总理论压缩比ZX1813.2ZX104.25

4、喂料装置5、出饼装置:

ZX18,可移调饼套式;ZX10,套轴移动式6、传动装置

10.动力螺旋榨油机是怎样实现压榨过程的?

由于螺旋轴在榨膛内的推动力使物料前进,同时由于榨螺螺底直径增加,螺距缩小,榨笼内径减小而造成空余体积的减小,油料体积被压缩,油料内部的胶体通道的油在液压力的推动下流出,穿过榨条间隙而排出。

11.影响动力螺旋榨油机的因素有哪些?

(1)榨膛压力:

是空余体积的缩小而实现的,和物料的变性程度有关。

(2)榨料体积的压缩:

物料压缩比与残油有一定关系。

(3)榨油温度:

不低于70∽80℃(4)压榨时间

12.怎样实现提高ZX18的生产能力?

13.饼残油的原因有哪几方面?

饼残油的原因:

(1)粒子表面吸附油脂:

(2)被阻塞于流油通道中的油脂;(3)未被破坏细胞束缚油脂

14.试设计一个花生的预处理预榨工艺。

15.压榨工艺和预榨工艺在工艺条件上有何区别?

压榨次数,饼残油含量

16、机榨毛油中的杂质有哪些?

1、固体杂质:

油料饼末、粕末、泥沙等;2、胶溶性杂质:

胶质物、磷脂等。

17、沉降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沉降的因素:

(1)颗粒性质

(2)浓度效应(3)凝聚处理(4)器壁效应(5)温度

18、离心沉降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分离原理:

离心沉降分离对于悬浮物粒度细小、固液相密度差较小的悬浮液分离效果更好

19、过滤方法的设备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1、厢式压滤机2、板框式压滤机3、叶片过滤机

4、圆盘过滤机5、离心过滤机6、袋式过滤器

Chapter5

1、什么样的溶剂才能适宜于浸出用溶剂?

a、溶解油脂性能要好b、和油、粕、水分离性能好c、化学性质要稳定d、生产中的安全性能好e、价格低,来源广

2、影响油脂在溶剂中的溶解的因素有哪些?

(1)油脂和溶剂极性大小:

介电常数

(1)完全相溶:

ε10

(2)部分相溶(有条件相溶):

10ε50(3)完全不溶:

ε50

(2)溶剂的温度:

在部分相溶的溶剂里,只有随温度的升高才相溶。

(3)溶剂的浓度:

部分水溶性溶剂溶解油脂的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4)催化剂的促进作用:

两种不溶的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部分相溶或全部相溶。

3、溶剂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

a.极性分类:

(根据介电常数)A、非极性溶剂:

ε12(以下的溶剂)B、中极性溶剂:

12ε50的有机溶剂C、极性溶剂:

ε50有机溶剂

b.粘度分类:

(根据粘度大小分类)A、低粘度溶剂:

2CP(2×10-3Pa·S);B、中粘度溶剂:

210CP(1CP=10-2Pa·S);C、高粘度溶剂:

10CP;

c.沸点分类(根据溶剂挥发的沸点)A、低沸点溶剂:

tf100℃;B、中沸点溶剂:

100℃tf150℃;C、高沸点溶剂:

tf150℃

d、工业纯溶剂(industrysinglesolvent)以一种主要成分为性质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e、混合溶剂(mixturesolvent)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相差较大的工业纯溶剂混合而成。

f、气体液态化溶剂liquidGasSolvent

g.超临界气体(Supercriticalfluid)

4、什么叫做混合溶剂?

请举例说明。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相差较大的工业纯溶剂混合而成的溶剂。

e.g.:

hexane+Aleohol;hexan+Acetone

5、六号抽提溶剂油主要组成有哪些?

对油脂的溶解有哪些性能?

化学组份:

hexane:

74%iso-hexane16.4%

性能:

A.溶解油脂(=2.0),也溶脂溶物B.易回收:

和油、粕、水分离容易C.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现象

6、超临界流体浸出和液化溶剂浸出有和区别?

7、选择性浸出对溶剂有哪些要求?

8、浸出工艺有几种,各适宜什么油料的加工?

一次直接浸出工艺:

在设备中一次性完成浸出过程;主要用于低含油料。

二次浸出工艺:

通过两个浸出设备两次浸出来完成浸出过程;主要用于高含油料。

预榨浸出工艺:

油料中的油脂一部分靠压榨方法取油,另一部分靠浸出方法取油;主要适宜于中高含油料。

直接膨化浸出工艺油料膨化不出油,膨化料直接浸出,油脂主要靠浸出完成eg:

Soybean,Ricebran,Cottonseed

预出油膨化浸出工艺:

在膨化阶段预先出部分油脂,浸出取出部分油脂。

如菜籽,葵籽

9、浸出油脂传质方程式中各符号对浸出的意义是什么?

影响浸出的因素

一)料坯的性质

1、料坯内部结构:

(1)料坯内油料细胞破坏的程度;

(2)料坯的多孔性;膨化颗粒饼坯粒;

2、油料料坯的外部结构:

(1)料坯的表面积;

(2)料坯的容重;(3)料层高度;(4)粉末度;

10、浸出的理论级数为何与实际级数有差异?

由于粉末度、坯厚、含水及温度的影响,造成浸出级数的增加

11、浸出油料内部结构对浸出速率的影响是什么?

如何改善物料的结构来提高浸出速率?

料坯内油料细胞破坏的程度:

破坏程度大,有利于浸出;料坯的多孔性:

空隙率大,有利于浸出。

加大料坯中细胞的破坏程度,对料坯进行膨化处理。

12、为什么说料坯含水高对浸出速率不利,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水对浸出的影响?

溶剂溶解油脂能力降低,水分排斥溶剂渗透。

料坯粘结性大,造成溶剂渗透不均匀,料坯吸水膨胀,粘结成块;浸出器不落料,输送设备严重阻塞。

对浸出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使达到合适的水分含量;控制溶剂中的水分含量。

13、浸出温度对浸出的影响是从哪几个方面实施的,浸出过程怎样控制温度?

浸出温度高,增加分子扩散;温度升高,分子的内聚力减小;温度升高,浸出速率加快

14、混合油浓度对浸出有何影响,如何提高混合油浓度?

混合油浓度小,浸出速度快;混合油浓度高,利于工艺生产

提高混合油浓度的措施:

A.料坯和溶剂逆流浸出;B.减小溶剂比;C.充分使每级浸出达到动态平衡

15、平转浸出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履带,环形浸出器有何区别?

工作原理:

多阶段逆流浸出,喷淋次数6次,新鲜溶剂可采用间歇式大喷淋。

平转浸出器:

运行可靠,浸出效果好;动耗小;混合油浓度高,粕末少;落料不均匀,易产生搭桥现象;制造、运输、安装难度大。

履带:

生产效率高,连续化生产;适宜性广,各种油料的加工;卸粕均匀;结构体积大,利用率低;浓度梯度小,易产生壁效应

环形浸出器:

多阶段逆流喷淋浸出,浓度梯较小,产生壁效层;浸出效果好,料层薄,且翻动;设备制造、安装、运输方便;设备布置容易;卸料均匀,不易产生塔桥;易损件多,链条易断;)动耗大。

16、试分析浸出粕残油高的原因,如何解决?

17、浸出工艺新发展在哪几方面表现出来?

18.混合油由哪几部分组成?

1)溶剂:

65~75%2)油脂:

25~30%3)固体粒子:

1~3%4)粘液物质:

0.1~1%

19.混合油中的非油脂及溶剂成份在蒸发过程中对蒸发的影响有哪些?

20.混合油预处理分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原理是什么?

1.混合油的过滤:

除机械杂质;2.盐析沉降:

除胶体物;3.混合油预热:

混合油升温至蒸发温度;4.混合油的蒸发:

混合油浓缩85~95%;5.混合油汽提:

残溶降至100ppm;6.毛油的脱残溶:

残溶降至50ppm;

21.混合油蒸发为什么采用多阶段进行,各阶段有何区别?

22.影响混合油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23.长管蒸发器、层碟式汽提塔的结构有哪几部分?

24.混合油汽提的原理是什么?

汽提原理:

1.高浓度混合油特点;2.蒸馏原理

25.影响汽提的因素有哪些?

1.混合油状态2.直接蒸汽的状态3.汽提设备结构4.油和汽的流动状况

26.负压蒸发有几种,各自的工艺参数有何区别?

(1)半负压蒸发工艺工艺参数:

第一蒸发器温度:

50~55℃;混合油浓度:

70~75%真空度:

40至53kPa;增加换热设备:

55℃升至75℃第二蒸发器温度:

95~100℃;混合油浓度:

85~90%,常压:

100kPa;汽提塔温度:

105~110℃;毛油总挥发物:

0.2%;真空度:

60至80kPa

(2)全负压蒸发工艺工艺参数:

第一蒸发器温度:

50~52℃;混合油浓度:

75~80%真空度:

40至53kPa;第二蒸发器温度:

90~95℃;混合油浓度:

90~95%真空度:

53至60kPa;汽提塔温度:

105~110℃;毛油总挥发物:

0.2%;真空度:

60至80kPa

27.蒸发过程中对油品质量产生哪些影响?

(1)油中的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