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959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docx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移动医疗App报告)

龙文价值管理研究中心

2015年1月14日

 

第一章移动医疗行业概况

行业定义

行业分类

第二章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特性

移动医疗是趋势不是主题

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老龄化加剧监测市场扩容

产业链焦点在移动App和可穿戴设备

盈利模式日渐清晰:

药企付费市场比个人付费市场空间大

线上竞争注重用户体验,线下竞争重医疗资源整合

商业模式为王,细分领域深耕垂直整合模式优势更明显

移动医疗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移动医疗App公司竞争格局分析

移动医疗App需求与供给分析

1)移动医疗App主要分为四大类

2)保健养生类App为用户第一诉求

3)综合类、保健类、药品信息类App下载最多

4)行业先发优势效应明显,投资正当时

移动app行业先发优势竞争者分析

移动医疗app估值方法

1)市盈率价值法

2)App活跃用户估值法

3)Apptopia估值工具

互联网大佬来势汹汹涌入移动医疗

第四章移动医疗风投正劲

移动医疗一级市场风投偏好

上市公司移动医疗布局

 

第一章移动医疗行业概况

行业定义

移动医疗(mHealth,MobileHealth):

通过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无线植入式器械、检测器以及可穿戴医疗设备等和卫星通讯提供医疗或健康信息和服务.

图:

移动医疗示意图

数据来源:

互联网,龙文金融

行业分类

目前,移动医疗服务主要是针对于周边医疗服务所开展的,不具备“硬实力”,未来想要实现核心医疗服务的移动化还需要包括智能设备和移动交互等技术的长久发展。

硬件、软件、数据构成了移动医疗的闭环,行业的核心是数据,入口可以是软件方案,也可以是硬件方案。

图:

移动医疗不同入口与优劣势和细分类

资料来源:

龙文金融

软件方案主要包括:

信息化系统和个人用户平台。

信息化系统:

目前,医院管理系统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未来发展空间受限,不过未来基于医院获得的大数据优势会使得相关公司在数据服务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如东软集团、卫宁软件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巩固。

个人用户平台:

该类平台中多为App为载体的创业公司,盈利模式是首先将产品在用户中进行推广,获得用户粘性之后,对其提供的资讯以及连接服务、数据衍生的服务进行收费。

主要分为连接型用户平台和自用型用户平台。

连接型用户平台:

为连接医患的平台,这类软件目前还没有与数据对接的服务,主要是针对连接服务进行收费,同样可以做成社群商业模式。

自用型用户平台:

为医生以及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的平台,不需要在多方之间构成连接,这类软件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多为广告),而这类非连接型的软件平台未来的出路在于构建“社群商业”。

硬件方案:

当前的硬件方案,本质功能是体征数据的搜集,目前市场上硬件能够监测的数据包括运动、姿态、血压、血糖、血氧、心率、心电、体温、体重九大类。

图:

满足不同需求硬件方案

数据来源:

方正证券,it桔子

 

第二章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特性

移动医疗是趋势不是主题

如果一个行业能以更好地方式解决社会既有的矛盾,它的蓬勃发展则是一种趋势。

移动医疗重要价值在于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根据患者/潜在患者的移动医疗需求链条,可以满足不同主体的诉求:

图:

围绕患者/潜在患者的移动医疗需求价值解读

数据来源:

IT桔子,方正证券,龙文金融

移动医疗并非主题投资,近年的爆发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技术进步,移动互联网变革低效行业的必然结果。

互联网自90年代末期先后冲击纸媒——通讯——零售——旅游——金融——教育等等。

2)中国老龄化危机加重,导致医疗资源缺口加大。

3)中国医疗资源配置错配,加大医疗资源缺口,为移动医疗提供发展空间。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医保联网欠缺以及分级诊疗制度不合理,分级诊疗制度始终难以落地。

优质医疗资源被“小病”占据,而基层医疗资源却被闲置(患者只信任三甲医院)。

3)移动互联网发展等硬件软件技术环境的成熟。

智能终端普及、传感器技术进步、互联网基础设施改善为互联网医疗提供爆发式增长的土壤。

4)政府为应对老龄化和医疗资源匮乏分布不均有推出政策支持的动力。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的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称:

“互联网每年可以节约1100亿到6100亿元人民币的医疗卫生支出,这笔费用将占2013年到2025年医疗卫生成本增长的2%到13%。

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将推出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预算达到611亿元,是历年来政府医疗信息化预算最多的一个工程。

据易观国际预测,加上地方配套资金估计能超过1000亿元。

 

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老龄化加剧监测市场扩容

虽然,由于政策、技术等种种壁垒及发展时间尚短等原因,目前中国的移动医疗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近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艾媒咨询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图:

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艾媒咨询,2014年5月

GSMA和普华永道联合预测,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13年的45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30亿美元。

在众多移动医疗的细分领域中,检测服务将主导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

到2017年,监测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0亿美元,诊断和治疗将成为仅次于监测服务的第二和第三大市场。

其中,监测服务市场大部分来自独居老人的贡献。

图:

全球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分布(2017年)

数据来源:

PwCanalysis,艾媒咨询,龙文金融

产业链焦点在移动App和可穿戴设备

移动医疗产业链主要由运营商、医疗器械厂商、医院、系统集成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医疗健康公司组成。

产业链上各方依据自身的行业特点提供完整移动医疗环节上的某种特定服务,一般由医院委托系统集成商提供解决方案,互联网公司做出信息系统平台,然后集成医疗器械商与医疗健康公司的服务,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平台化的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移动医疗产业链。

图:

移动医疗产业磨刀霍霍的参与方

数据来源:

易观国际,龙文金融

根据行业网站it桔子的统计数据,当前移动医疗App领域目前主要为创业型公司,从风险投资的集中领域可以看出:

行业热点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和移动医疗App方向。

 

盈利模式日渐清晰:

药企付费市场比个人付费市场空间大

根据移动医疗的互联特性,将产生七种连接方式:

1、患者-患者:

健康管理互动平台

2、医生-患者:

就医平台(线上问诊/慢病管理)

3、医生-医生:

医生社群

4、医院-医生:

远程医疗

5、医院-医院:

医院信息化

6、药企-患者:

医药电商B2C/O2O

7、药企-医保:

PBM(一种专业化的细致的控费解决方案,是介于保险机构、制药商、医院和药房之间的管理协调组织)

国内移动医疗领域的盈利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目前国内的数据分析,移动医疗行业可划分为五种盈利模式:

图:

当前国内移动医疗App企业的五种主要收费模式

数据来源:

It桔子,龙文金融

据方正证券2014年6月的估算,到2020年,上述五种盈利模式中——向医院收费、向药企收费、向患者收费模式未来的成长空间最大。

届时,向医院收费模式的市场将有2014年的23亿增长到859亿,向药企收费模式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亿元增长到558亿元。

图:

不同商业模式的细分领域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

龙文金融

 

线上竞争注重用户体验,线下竞争重医疗资源整合

目前行业的竞争要素主要分为线上与线下的竞争。

线上竞争:

国类硬件生产和研发一直都是仿照国外技术与生产,壁垒不高。

App本身没有技术壁垒,且行业同质化严重。

用户体验勉强可以算是软件技术的壁垒。

线下竞争:

1)虽然互联网医疗真实的逻辑是“得医生者得患者”,在当前医生作为一种资源无法自由职业的情况下“得医院者得医生”。

2)整合线下医疗资源还包含了对整个医疗服务链条的整合,在互联网医疗产品上能够形成完整的闭环和良好的客户体验:

充分利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流量”(包括病人流、医生流和数据流),产生价值。

率先在区域打通行业价值链的企业将产生极强的先发优势和壁垒。

互联网行业没有老二。

综合而看,目前国内做移动医疗的企业,考验的就是线下资源整合的问题,商业模式为王。

商业模式为王,细分领域深耕垂直整合模式优势更明显

目前移动医疗行业围绕以患者,医生,医院三者为中心,着重发展医疗行业的细分行业。

因此在细分领域深耕垂直整合一站式解决用户完整需求的模式将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即重度垂直的发展趋势。

一个完整的“重度”服务,将抢夺高粘性、高单价、高频次的优质用户。

能够形成重度垂直的趋势的病种必须符合:

1)治不好(慢病)

(2)必须治(致命,痛苦)(3)高单价(4)高频次(5)多环节(6)重时效(7)基数大。

图:

互联网医疗行业中“重度垂直”平台完胜“大而全单环节”平台的商业逻辑

 

根据互联网投资案例及海外案例,成功的移动医疗投资该有四个方面:

1)用户离不开的需求是盈利基础

2)沉淀数据多寡决定公司发展空间

3)社群带来用户沉淀

4)整合线下服务链是竞争壁垒

移动医疗当前存在的问题

国内移动医疗迎来爆发式增长,XX、腾讯、阿里等巨头纷纷杀入,但行业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安全监管

由于目前移动医疗领域并未能提出完善的法律法规,通过在线问诊和开药一旦出现问题,患者无处维权。

因此,加强安全监管是让用户能够接受移动医疗的一个当务之急。

2.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刚刚迈入发展阶段,盈利主要来自医疗周边服务甚至与医疗无关的广告服务等。

因此未来盈利模式仍有待探索,尤其是围绕核心医疗服务为中心的盈利模式,与技术发展关系模切。

3.核心医疗服务

核心医疗服务包括问诊、身体检测等无法实现移动化,移动仍然仅限于一些医疗保健、药物信息等低风险内容。

用户移动端获取的信息不能有效解决病患的核心问题,真正帮助患者治疗疾病的手段仍然局限在医院和诊所。

4.信息沟通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确能够获取大量用户身体健康信息,但信息与移动医疗其他包括医院、医生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交互,医患实时交流,患者信息实时监测等方面有待开发。

此外,还包括分级诊疗的制度性缺陷、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尚不明确、医疗商业保险环境的弱势、医生的保守主义作风、政府的监管过度、私人诊所和民营医院尚未完全放开等问题。

 

第三章移动医疗App公司竞争格局分析

移动App服务需求与供给分析

1)移动医疗App主要分为四大类

据统计,中国内地现阶段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根据连接属性,移动医疗App可以分为四大类:

即信息类,健康类,医患沟通类,医联平台类。

数据来源:

it桔子,龙文金融

2)保健养生类App为用户第一诉求

据生物谷2014年的一份统计,相较于专业医疗核心服务相比,用户更关心一些易于操作且风险小的保健养生类信息获取。

图:

用户对移动医疗App各类需求占比

数据来源:

生物谷,速腾网,龙文金融

3)综合类、保健类、药品信息类App下载最多

从相关机构的医疗类App下载排行中我们可以发现,寻医问药类的应用独占一半,而丁香园却占了前七名的三席。

目前比较为大众所接受的APP主要是综合类、药品信息和保健类,较为专业的可提供核心类医疗服务的内容仍比较缺乏,可见未来移动医疗领域在这一方向的发展仍有待攻克。

图:

国内主要主要医疗App下载排名

备注:

数据截止2014年11月26日

数据来源:

速腾网,龙文金融

4)先发优势效应明显,投资正当时

移动医疗行业“先发优势效应”和“马太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提前布局非常重要,如果等到熟模式出现,集中度急剧上升的阶段,最佳投资机会已经丧失。

先发优势效应和马太效应主要体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口碑营销”影响力、结合线下医疗资源的“地盘效应”、资源汇集的“网络效应”、融资较为容易的“新鲜感效应”。

以“好大夫”“春雨医生”为例:

①虽然目前在医患互动APP领域,中国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以“好大夫”、“春雨医生”为主的企业已经占据了媒体的主要传播渠道,其他医患互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更多情况下便不为人知;

②由于大量患者和医生已经在这两个平台上进行互动,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沉淀内容,从而吸引更多参与者汇集到平台;

③另外,除非出现不同于这两者的新商业模式,纯模仿者很难获得高估值的融资;

④最后,先占据医生入口、医院入口等线下资源的平台将率先产生粘性,而医生的精力有限,很难继续对接其他平台。

因此先发优势效应极其明显。

移动app行业先发优势竞争者分析

移动医疗行业虽然仍处于发展早期,但已形成较为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以下据第一梯队六家移动医疗代表性企业进行分析,这些公司都能分别代表所处的子行业。

图:

国内移动医疗代表性公司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

官方资料,脉动网,平安证券,龙文金融

移动医疗app估值方法

根据龙文金融的业界调研,目前风投界内主要有三种对移动医疗App的估值方法:

1.市盈率价值法=预测市盈率乘以未来12个月的的利润。

其中预测市盈率需要双方协商确定,一般6—10倍比较常见。

在预测初创企业未来收益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市盈率来评估初创企业的价值,从而确定投资额。

市盈率就是股票价格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

活跃用户估值法:

首先看总体用户数,然后看活跃度。

日活高可能是刷排名冲上去,月活才是可能持续的,再看他的变现能力也就是他的盈利模式,盈利点。

如广告、服务费、会员费等。

单个活跃用户乘以单个用户价值再考虑变现能力进行综合估值。

3.利用Apptopia估值工具。

这是市面新出的一款App估值应用工具,可判断未来6个月里app可能会带来多少收入。

同时,它还可以在相关广告安装之前,就预测到App应用每月的广告收入大概会有多少。

主要是从下载量、预测6个月收入、支持平台、评级数量、收入来源等方面进行评测

预约医疗服务App案例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

官方资料,龙文金融

互联网大佬来势汹汹涌入移动医疗

图:

2007年至2014年国内互联网巨头移动医疗布局

数据来源:

脉动网,龙文金融

阿里巴巴:

掌握大数据“水龙头”,从消费端打造平价购药

主要借助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计划,初步建立移动医疗服务体系,包括挂号、医院导航、缴费等功能,并提供药物配送、转诊、保险审配等服务。

2014年年初,阿里收购中信21世纪%股份,是阿里健康全国大布局的关键一手,不仅拥有了网售牌照,而且还掌握着目前中国仅有的药品监管码体系。

目前,主要做了两大块业务:

1)想掌握数据的“水龙头”:

因为数据驱动运营是大型药企的基础,是e-marketing的基础。

同样与保险公司合作也是一个关键的桥梁。

2)在石家庄和杭州落地阿里健康,从C端入手,通过拍处方上平台比价购药。

腾讯:

通过微信打造“口袋里的医院”

微信打造全程就诊平台,通过手机实现挂号、缴费、候诊、检查报告查询等流程。

微信团队还携手各地卫生局,宣布统一预约挂号的“XX健康通”微信公众服务号,努力打造“口袋里的医院”。

全部接入联网后,市民将可以享受本地多家医院的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微信支付等全流程服务。

支付宝攻势更猛,率先接入超过20多个省,而微信则拿下5省市的70多家医院,不过由于微信移动端的占有率显著高于支付宝,从C端反向入手,未来仍然充满了变数。

小米:

硬件布局做突破点,与腾讯勾搭连环

小米则继续祭起其“互联网直销”和“性价比”的大杀器,主要沿着硬件布局,投资了不少移动医疗硬件企业包括ihealth,并且应用其强大的议价能力,或收购或摧毁或模仿,继续野蛮生长。

未来期望以硬件产业链为入口,顺向切入移动医疗领域,并且与企鹅总有些暧昧,包括共同推广产品和共同投资项目

XX:

以防为主,汇集硬件厂商健康数据,以技术打破商业模式纸老虎

智能健康平台Dulife,通过智能血压仪、手环等设备对健康实时监控,并将数据收集到云端,通过分析处理对用户进行相应的健康提示。

XX采用了防守策略,除了原有投资了一部分好大夫,并为其导流之外,主要想依托自己优势,布局两个维度。

第一、想打造数据平台概念,吸引更多第三方的软硬件公司将数据传上来,构建一个开放导流的“连接型”生态,同时可以进行反哺,还借助其所在地的政府关系,建立了北京移动健康硬件信息流计划,不过目前进展一般。

第二、将资源主要投给了内部的“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进行技术储备,期望未来以技术领先捅破其它所谓商业模式的“纸老虎”!

 

第四章移动医疗风投正劲

移动医疗行业一级市场风投偏好

大型互联网厂商对移动互联的催化,引发移动技术继续发展,移动医疗应用开始大规模出现,资本热捧移动医疗项目。

据动脉网数据统计,从2010到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获得融资的项目有95个,参与投资机构有104家,融资次数140起,涉及全国11个地区,披露融资额交易129起,累积交易金额近10亿美元,其中最高的投资金额达亿美元。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数据:

A轮融资62例,北京依然是最热门的投资城市,互联网医疗产品服务对象集中在患者,移动医疗应用、医生信息、体检服务、在线问诊、血压分别成为最热门细分领域。

互联网医疗投资主攻A轮

在已公开轮次的交易中,天使轮44起,B轮18起,C轮12起,D/E/F轮平均1起。

而A轮融资事件有62起,几乎等于天使轮、B轮融资交易的总和,投资机构拥挤在狭窄的行业内被迫从后端慢慢向项目的早期过渡。

从交易数据上看,风险投资机构对前两轮尤其第一轮融资更为关注。

A轮总融资额拿到近亿美元,居第二。

C轮融资额居第一,拿到近4亿美元。

这笔巨资主要是受丁香园及挂号网在今年夏天分别都获得腾讯共计亿美元投资的影响。

移动医疗投资项目分析

对互联网医疗领域近五年的投融项目,以下主要从产品类别、领域(医疗信息、医疗服务、功能分布、单科领域)5个方面分析下互联网医疗及健康行业的创业生态。

产品类别——移动医疗应用为主

从投资项目的产品上看,主要涉及到10个类别。

排名前三的的有移动医疗应用、软硬件结合、移动设备。

涉及移动医疗应用类别的产品有22个,共计总额万美元。

涉及软硬件结合类别的产品有18个,共计总额万美元。

涉及移动设备类别的产品有12个,共计总额万美元。

领域(医疗信息分布)——医生信息为主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医疗信息涉及6个部分:

资讯、药品信息、医生信息、病例介绍、医院信息、医疗知识。

其中,涉及医生信息的有9个产品,涉及医院信息的有7个产品,涉及资讯类的有6个产品,其余部分持平。

领域(医疗服务)——体检服务为主

从近五年投融数据上看,产品涉及的医疗服务领域主要有三个:

体检服务、海外医疗服务、老年服务。

其中涉及体检服务的产品占到50%,共计发生融资额万美元。

 

领域(功能分布)——在线问诊为主

从投资项目领域分布上,产品细分功能涉及有21个分类,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

在线问诊、预约挂号、运动减肥。

涉及在线问诊的产品有25个,涉及预约挂号的产品有11个,涉及运动减肥的有10个。

从图表看,除了前三甲差距较大外,其余功能分布较为平衡。

领域(单科领域)——血压为主

投融项目产品涉及的单科领域有8个:

血压、心脏、肿瘤、血糖、肝病、牙齿、颈椎、耳蜗。

从单科领域分布来看,互联网医疗产品主攻慢病管理,这也是由于近年中国慢病患病人群有增无减,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希望通过这一细分领域切入慢病大市场。

中国互联网医疗投资交易代表

投资机构对互联网医疗热情高涨,从挂号网、春雨医生、丁香园获得大笔投资额就可以看出。

挂号网自2010年成立以来共获三轮融资,已公布总规模达11000万美元,主要投资机构有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晨兴创投、风和投资、Cybernaut赛伯乐投资。

今年丁香园也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7000万美元的C轮投资;中金资本、春雨掌上医生近年获得如山创投、蓝驰创投、Temasek淡马锡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款专为女性护理的App大姨吗,已获得投资机构四轮融资,总额超过4000万美元。

 

图:

2014年国内风险投资规模和细分领域概况

数据来源:

it桔子,龙文金融

上市公司移动医疗布局

医疗领域的传统选手们也没有闲着,以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为例,选几个代表性企业。

他们各自布局不同的入口,从移动应用开发、医药电商、e-marketing、穿戴设备、云端服务数据等多处进行渗透。

A股中与移动医疗相关的三类公司值得关注:

1)在慢病管理的细分领域垂直整合,逐渐形成闭环的企业:

乐普医疗(心血管领域:

支架+会诊中心+药物)、福瑞股份(肝病领域:

设备+药物+健康管理)和九安医疗(高血压领域:

设备+APP+云)等;

2)医疗信息化以及服务于医保控费的PBM企业:

万达信息、卫宁软件和海虹控股等;

3)医药电商企业:

受益于近期处方药网售政策出台,关注九州通(好药师)、太安堂(康乐多)和一心堂等。

乐普医疗

2014年8月,乐普医疗发布公告设立北京医康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0%。

医康世纪公司的定位非常明晰,主要从事心血管和糖尿病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销售和服务。

还有为其心脏植入器械的患者后端管理,和医患全生命周期接触构建平台。

同时他还收购了两个药品辅助营销,还有一家二级医院,希望可以为他们心内科器械的普及形成协同。

像“泰和成”一样,走术后医患随访的平台是可行的,能够为患者带来优质管理,为医生提高效率,但收购药品和医院的做法可能过界了,未来会引发原有渠道合作伙伴的反弹,对其业务拓展带来系统性摩擦。

福瑞股份:

公司通过和医院合建“爱肝一生中心”帮助医院创收的方式(计划共成立100家,目前已成立30余家),掌控医院终端,通过仪器“对用户免费”的“互联网思维”,即将仪器免费送给医院使用5年帮助医院创收,绑定医院肝病科渠道,通过捆绑销售打包的药品及仪器维护盈利。

由于FibroScan的定量特性天然地和肝病慢病管理联系在一起,公司正以FibroScan为基础,打造肝病智慧医疗的O2O闭环。

其脂肪肝管理软件Ecsen已上线,与Ecsen可穿戴腕表配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睡眠方案。

我们判断公司将打造“脂肪肝管理软件Ecsen线上跟踪管理“+“线下实体医疗服务机构”的O2O闭环,绑定肝病患者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等各个环节。

九安医疗:

公司正从传统的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向移动医疗健康产品转型。

九安医疗自2010年起推出了iHealth系列产品,并在硬件端、应用程序和云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iHealth产品在血压、血糖、体重、血氧、运动健身等领域已经推出了近10款产品,部分产品已经通过了FDA、CE认证(欧洲市场认证)。

公司目前销售收入主要来自硬件,实际销售几十万台,2000万美金左右,后台的APP和云端收入可以忽略。

iHealth未来将从战略上向竞争壁垒高的后台(APP和大数据分析管理)并购延伸,接受小米参股后,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直销渠道。

那么未来公司的目标是,建立用户的健康大数据,通过这些大数据与保险机构、新药研发企业等对接,从而实现商业价值。

东软集团:

在“2014东软解决方案论坛”上,东软宣布其向互联网转型战略——即B2B2C,从以往专注于“B”的业务向“C”端延伸,其核心举措是联合其原来的“B”端客户共同向“C”端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主要业务期望打包进熙康公司内。

实施载体之一为社区健康小屋项目,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实时监测健康,随后根据居民个人健康动态档案建立数据库,从而全面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居民发病时也方便医生根据长期测量的健康数据而做出准确的医疗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