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8051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docx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81338

一、

二、

三、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建筑面积

12万平方米

结构形式

剪力墙结构

子项目

1、各部位砼设计标号及构件数量

3#楼、5#楼

序号

位置

构件名称

砼强度等级

保护层厚度

1

基础

独立柱/条型基础

C30

40mm

桩、承台、地梁

C30

40mm

2

负2层-2层

墙、柱

C40

25mm

梁、板

C30

15mm

3

3层-6层

墙柱

C35

25mm

梁板

C30

15mm

4

7层-20层

墙柱

C30

25mm

梁板

C30

15mm

3#、5#楼构件数量

3#、5#楼:

墙柱C40共199根(抽26个);墙C35共228根(抽26个);墙柱C30共798根,梁C30共2900根(共抽100个);板C30共1820块。

四、编制说明及依据

1.编制说明

对房屋主体结构实体进行抽样检测,是在相应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对工程重要结构项目进行的验证性检查。

2.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2.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图纸会审记录;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第10.1.1条,“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三、结构实体检测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结构实体检测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部、项目监理相关人员见证下,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有资质检测机构按结构实体检验方案进行见证检测,且实施过程由该项目的监理人员进行监督抽查。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1.检测范围及内容

本工程实体检验的范围及内容,范围包括:

梁、板、墙、柱。

具体检测内容包括:

(1)混凝土抗压强度;

(2)楼板厚度;

(3)钢筋保护层厚度;

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本方案混凝土坑压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采用1%酚酞溶液和碳化深度检测仪检测。

(1)回弹

在地下室施工完和主体结构施工完时进行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

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我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将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时邀请甲方现场代表参加。

共同确定回弹部位,并现场做好记录。

具体取点见下表:

梁/挑梁

柱/短支柱/剪力墙

楼层

设计强度

构件名称

具体部位

楼层

设计强度

构件名称

具体部位

0.000m

C30

KL10

(1)

5~7/J

-0.050~0.00m

C40

YBZ6

8/A

C30

KL35

(2)

8/C

C40

YBZ9

26/D

C30

KL13

(1)

20/J

C40

YBZ5

6/S

3.000m

C30

KL29

(2)

7/G

0.000~3.000m

C40

GBZ6a

2/Q

C30

XL2

20/T

C40

GBZ4

20/S

C30

KL14

(1)

14/Q

C40

GBZ2

17/E

6.000m

C30

XL4

7/C~E

3.000~6.000m

C40

GBZ10

3/E

C30

KL12

(1)

14/N

C40

GBZ9

16/J

C30

LL3

13/T

C40

GBZ6

22/G

9.000m

C30

KL3

(1)

22~24/E

6.000~9.000m

C35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5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5

GBZ1

10/E

12.00m

C30

KL2

(1)

1~3/D

9.00m~12.00m

C35

GBZ4

7/S

C30

KL6

(1)

3/G

C35

GBZ6

8/V

C30

KLZ7

(1)

5/E~G

C35

GBZ6

11/N

15.00m

C30

KL14

11/Q

12.00~15.00m

C35

GBZ6a

10/A

C30

KL33

8/T

C35

GBZ4

15/B

C30

L2

(1)

17~19/T

C35

GBZ6f

22/E

18.00m

C30

KL3

(1)

22~24/E

15.00~18.00m

C35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5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5

GBZ1

10/E

21.00m

C30

KL1(3)

10~13/B

18.00~21.00m

C30

GBZ6g

6/Q

C30

KL34

17/C

C30

GBZ6d

22/J

C30

KL6

(1)

24/G

C30

GBZ6e

26/G

24.00m

C30

XL4

7/C~E

21.00~24.00m

C30

GBZ6a

2/Q

C30

KL12

(1)

14/N

C30

GBZ4

20/S

C30

LL3

13/T

C30

GBZ2

17/E

27.00m

C30

KL3

(1)

22~24/E

24.00~27.00m

C30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0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0

GBZ1

10/E

30.00m

C30

KL3

(1)

22~24/E

27.00~30.00m

C30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0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0

GBZ1

10/E

33.00m

C30

KL14

11/Q

30.00~33.00m

C30

GBZ6a

10/A

C30

KL33

8/T

C30

GBZ4

15/B

C30

L2

(1)

17~19/T

C30

GBZ6f

22/E

36.00m

C30

KL3

(1)

22~24/E

33.00~36.00m

C30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0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0

GBZ1

10/E

39.00m

C30

KL1(3)

10~13/B

36.00~39.00m

C30

GBZ6g

6/Q

C30

KL34

17/C

C30

GBZ6d

22/J

C30

KL6

(1)

24/G

C30

GBZ6e

26/G

42.00m

C30

XL4

7/C~E

39.00~42.00m

C30

GBZ6a

2/Q

C30

KL12

(1)

14/N

C30

GBZ4

20/S

C30

LL3

13/T

C30

GBZ2

17/E

45.00m

C30

KL3

(1)

22~24/E

42.00~45.00m

C30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0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0

GBZ1

10/E

48.00m

C30

KL3

(1)

22~24/E

45.00~48.00m

C30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0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0

GBZ1

10/E

51.00m

C30

KL14

11/Q

48.00~51.00m

C30

GBZ6a

10/A

C30

KL33

8/T

C30

GBZ4

15/B

C30

L2

(1)

17~19/T

C30

GBZ6f

22/E

54.00m

C30

KL3

(1)

22~24/E

51.00~54.00m

C30

GBZ5

6/S

C30

KL6

(1)

24/G

C30

GBZ2

17/Q

C30

KL9

(1)

20/J

C30

GBZ1

10/E

57.00m

C30

KL1(3)

10~13/B

54.00~57.00m

C30

GBZ6g

6/Q

C30

KL34

17/C

C30

GBZ6d

22/J

C30

KL6

(1)

24/G

C30

GBZ6e

26/G

60.00m

C30

XL4

7/C~E

57.00~60.00m

C30

GBZ6a

2/Q

C30

KL12

(1)

14/N

C30

GBZ4

20/S

C30

LL3

13/T

C30

GBZ2

17/E

3.楼板厚度检测

楼板厚度检测:

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测,利用预留的洞口、后浇带等直接测量,采用仪器进行检测,或在楼面上用冲击钻打眼测量,允许偏差(-5,+8mm)。

楼板厚度检测每个检验批内取一个点进行检测,检测点位于该跨板中央。

具体取点见下表:

楼号

楼层

楼板轴线定位

设计厚度(mm)

一层(0.00m层)

5~7/E~G

120

17~19/A~C

100

二层(3.00m层)

20~22/E~G

120

24~26/E~E/1

100

三层(6.00m层)

2~4/Q/2~S

100

8~10/T~V

100

四层(9.00m层)

12~14/E/1~H

100

20~21/P~S

120

五层(12.00m层)

21~23/Q/1~S

100

23~25/Q/2~S

100

六层(15.00m层)

19~20/H~J

100

17~19/A~C

100

七层(18.00m层)

4~6/P~Q

120

23~25/Q~S

100

八层(21.00m层)

5~7/E~G

120

17~19/A~C

100

九层(24.00m层)

20~22/E~G

120

24~26/E~E/1

100

十层(27.00m层)

2~4/Q/2~S

100

8~10/T~V

100

十一层(30.00m层)

12~14/E/1~H

100

20~21/P~S

120

十二层(33.00m层)

21~23/Q/1~S

100

23~25/Q/2~S

100

十三层(36.00m层)

19~20/H~J

100

17~19/A~C

100

十四层(39.00m层)

4~6/P~Q

120

23~25/Q~S

100

十五层(42.00m层)

5~7/E~G

120

17~19/A~C

100

十六层(45.00m层)

20~22/E~G

120

24~26/E~E/1

100

十七层(48.00m层)

2~4/Q/2~S

100

8~10/T~V

100

十八层(51.00m层)

12~14/E/1~H

100

20~21/P~S

120

十九层(54.00m层)

21~23/Q/1~S

100

23~25/Q/2~S

100

二十层(57.00m层)

19~20/H~J

100

17~19/A~C

100

二十一层(60.00m层)

4~6/P~Q

120

23~25/Q~S

100

20~21/P~S

120

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要符合下列要求: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取点如下表所示:

部位(楼层)

梁/挑梁

现浇板

构件名称

具体部位(注明名称轴线)

具体部位(用轴线表示)

钢筋位置

上部

下部

一层(0.00m层)

KL13

(1)

20/J

5~7/E~G

KL29

(2)

7/G

17~19/A~C

二层(3.00m层)

XL2

20/T

20~22/E~G

KL14

(1)

14/Q

24~26/E~E/1

三层(6.00m层)

XL4

7/C~E

2~4/Q/2~S

KL12

(1)

14/N

8~10/T~V

四层(9.00m层)

LL3

13/T

12~14/E/1~H

KL3

(1)

22~24/E

20~21/P~S

五层(12.00m层)

KL6

(1)

24/G

21~23/Q/1~S

KL9

(1)

20/J

23~25/Q/2~S

六层(15.00m层)

KL2

(1)

1~3/D

19~20/H~J

KL6

(1)

3/G

17~19/A~C

七层(18.00m层)

KLZ7

(1)

5/E~G

4~6/P~Q

KL14

11/Q

23~25/Q~S

八层(21.00m层)

KL33

8/T

2~4/Q/2~S

L2

(1)

17~19/T

8~10/T~V

九层(24.00m层)

KL3

(1)

22~24/E

12~14/E/1~H

KL6

(1)

24/G

20~21/P~S

十层(27.00m层)

KL9

(1)

20/J

21~23/Q/1~S

KL1(3)

10~13/B

23~25/Q/2~S

十一层(30.00m层)

KL34

17/C

19~20/H~J

KL6

(1)

24/G

17~19/A~C

十二层(33.00m层)

XL4

7/C~E

4~6/P~Q

KL12

(1)

14/N

23~25/Q~S

十三层(36.00m层)

LL3

13/T

5~7/E~G

KL3

(1)

22~24/E

17~19/A~C

十四层(39.00m层)

KL6

(1)

24/G

20~22/E~G

KL9

(1)

20/J

24~26/E~E/1

十五层(42.00m层)

KL3

(1)

22~24/E

2~4/Q/2~S

KL6

(1)

24/G

8~10/T~V

十六层(45.00m层)

KL9

(1)

20/J

12~14/E/1~H

KL14

11/Q

20~21/P~S

十七层(48.00m层)

KL33

8/T

21~23/Q/1~S

L2

(1)

17~19/T

23~25/Q/2~S

十八层(51.00m层)

KL3

(1)

22~24/E

19~20/H~J

KL6

(1)

24/G

17~19/A~C

十九层(54.00m层)

KL9

(1)

20/J

2~4/Q/2~S

KL1(3)

10~13/B

8~10/T~V

二十层(57.00m层)

KL34

17/C

12~14/E/1~H

KL6

(1)

24/G

20~21/P~S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应判为合格。

b、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c、在每次抽样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第3条允许偏差的1.5倍。

四、检测资源配置

1、施工器具

名称

单位

数量

回弹仪

1

锤子

4

碳化深度测定仪

1

钢筋探测仪

1

卷尺(5m)

5

超声波检测仪

1

换能器

1

2、人员配置

名称

单位

数量

管理人员

5

技术负责

1

仪器专业操作人员

10

其它工种

10

五、结构实体检测保证措施

1、结构实体检测施工现场应成立专门的检测小组,以确保工程质量;

2、制作的混凝土试件要保证与结构实体的养护条件相同,设专人记录每天的温度并进行累计;

3、钢筋保护层要在现场实测实量,不得弄虚作假,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完成后进行核实,最后作出评定结果,结构实体检测的工作均应在监理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进行。

4、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以便更准备地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5、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侧墙回弹较高位置检测的时候,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

6、及时上报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如出现较大误差或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及时制定相应方案及措施进行结构处理,避免出现重大事故。

六、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条例、规范、标准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3、检测前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确保检测人员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主体结构实体检测;

4、保护好检测仪器,并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应奖罚制度,使检测人员自觉遵守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5、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安全用品、工具和设施以及电气、机械设备等做到定期检查,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

6、高温天气进行检测时,作业人员容易中暑、产生疲劳,从而引发质量、安全事故,因此应根据气温情况,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温度最高的时间段,现场预备有足够的凉茶和防中暑的药品,确保工程质量和作业人员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