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4871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docx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1我在教《一块奶酪》这篇童

  话故事时,以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对蚂蚁搬奶酪这样的情境大多都没有见过,让学生通过一段小视频,*直观感受蚂蚁版奶酪的过程,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授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

学生表演得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年的学生要能清地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在教学这十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这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些不足之处。

在个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语更加丰富,便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2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

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随着文字走进蚂蚁们的内心世界,感悟体验蚂蚁群的自律,毅力,体验作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其次,我利用孩子们特别喜欢上体育课的心理,让大部分孩子都真实的体验了一把“蚂蚁队长”,让他们随着课文中的角色对话自己对全班发号施令,“稍息立正,向后转”这一环节激发了全班的朗读热情,并在这一读演结合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多音字的识记与运用。

  最后,在我抛出主问题“你喜欢蚂蚁队长吗?

为什么?

”时,让我特别意外的是贺哲聪喜欢的理由竟是蚂蚁队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看着小姑娘稚嫩的小脸一本正经地吐出这八个字,我又相机在班里进行了一次红色教育,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

我想,这才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作为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

  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3《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本课的一个写作方法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心理活动的描写,他们难以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表演法,完美诠释了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

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请同学们抓住“蚂蚁队长想”这个关键词组,找到关于蚂蚁队长心理活动的句子:

  “蚂蚁队长想:

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

他的心七上八下。

”读一读,同时注意到里面的一个词“七上八下”,然后请同学们在自己座位上站起来,伸出左手,同时读书中的语句“丢掉,实在太可惜”,这是蚂蚁队长当时的一个想法;接着伸出右手,读另一个句子“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显然这两个是相反的想法,通过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蚂蚁队长心理的矛盾之处。

为课文后面蚂蚁队长的决定打下基础,体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品质。

  2、读演结合,激发朗读热情。

指导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点,可是朗读教学不能泛泛而读,应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本课教学时,我让孩子们首先自读蚂蚁队长喊话的部分,接着让学生当一当体育队长,请他们体验了“蚂蚁队长”这一角色,让他们随着课文中的对话,对全班发号施令:

  “稍息立正,向后转”这一环节激发了全班的朗读热情,并在这一读演结合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多音字“稍(shāo)”的识记与运用,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反观本课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就是在课堂中的“对比教学”。

  在本课中有一个对比,那就是蚂蚁队长前后喊的两次口令:

  “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这中间的破折号都是表示声音的延长,但是意思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表达的意思是:

小蚂蚁们快点离开,第二次口令的意思是:

小蚂蚁们快来。

一样的口令,不一样的含义,这正是蚂蚁队长心理活动的结果,表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品质。

同样的对比还表现在小蚂蚁们干活的态度上,第一次小蚂蚁们是因为心里在牵挂着那一点奶酪渣子而不动,第二次见到蚂蚁队长的品质后,大家主动积极干起来。

  三、不足之处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过生日的时候,都能见到奶酪,并且能吃到,甚至把奶酪乱涂乱抹,不认为奶酪很有吸引力,因此很难理解“奶酪”在文中对于蚂蚁的吸引力是那么大。

这样对于蚂蚁队长的激烈、矛盾的心理难以理解,教学中我也没有采用恰当的方法突破这个知识点,效果不是很理想。

  四、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对话的练习,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

  2、对于课文的复述,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带有生字的词语,让他们串珠连线,引出可问的主要内容的同时,有效地吸收课本的语言风格,积累词语,内化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