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829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docx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完整版

01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主症: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病机概要: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

辛温解表。

代表方剂: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方歌:

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痛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祛风。

常用药物:

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

类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相似。

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02咳嗽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主症: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病机概要: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

桑菊饮加减。

方歌: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清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常用药物: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等。

03咳嗽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与咳喘鉴别

主症: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咯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

痰热雍肺,肺失肃降。

治法: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剂:

清金化痰汤加减。

方歌:

清金化痰栀子芩,知丹贝母瓜蒌仁,桔梗桑白麦陈配,茯苓甘草共合斟。

常用药物:

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杏仁、贝母、瓜蒌、海蛤壳、竹沥、半夏、射干等。

类证鉴别:

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04哮病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汤合石膏汤与喘证鉴别

主症:

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病机概要:

痰热雍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代表方剂: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方歌: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风寒外束饮内停,散寒蠲饮平喘佳。

杏仁夏味半升量,升麦四麻五朴良,二两姜辛膏弹大,脉浮咳喘此方当。

常用药物:

麻黄、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等。

类证鉴别: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痰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05哮病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主症:

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病机概要:

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治法: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代表方剂:

平喘固本汤加减。

方歌:

平喘固本党参味,胡桃虫草坎脐配,沉磁橘夏款冬苏,肺肾双疗此方推。

常用药物:

党参、黄芪、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苏子、半夏、款冬、橘皮等。

类证鉴别:

哮病与支饮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咳喘,病情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与哮病之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有明显的差别。

06喘证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与气短相鉴别

主症: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

病机概要:

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代表方剂: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姜梅一并存,燥湿化痰兼利气,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硬实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常用药物:

法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紫菀、旋复花等。

类证鉴别:

喘证与气短两者同位呼吸异常,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实证气粗升高,虚证气弱声低;短气亦即少气,主要表现为呼吸浅促,或短期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撷肚。

气短进一步加重,亦可呈虚喘表现。

07喘证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题目:

近10年来受凉出现气喘,咳嗽,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现见,气怯声低,自汗畏风

主症: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病机概要:

肺气亏虚,气失所主。

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治法:

补肺益气养阴。

代表方剂:

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方歌:

生脉麦味与人参,气少汗多脉虚神。

补肺要紧好参芪,紫菀五味桑白皮,妙在一味黑熟地,金水相生病自离。

常用药物:

党参、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炙甘草等。

类证鉴别:

喘证与哮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

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

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08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与肺萎的鉴别

题目:

患者1个月前出现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曾服用抗生素、止咳药,未见好转,身体逐渐消瘦,症见:

干咳,咳声短促,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少量盗汗,口干咽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主症:

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

病机概要:

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治法:

滋阴润肺。

代表方剂:

月华丸加减。

方歌: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常用药物:

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等。

类证鉴别:

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

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

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而肺痨是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09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

主症: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病机概要:

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剂;安神定志丸加减。

方歌:

远志丸法治怵惕,龙齿辰砂平惊悸,菖蒲二茯真人参,减砂安神定志易。

常用药物:

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等。

类证鉴别:

惊悸与怔忡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

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10心悸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主症: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病机概要:

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剂:

归脾汤加减。

方歌: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宜,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常用药物:

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等。

类证鉴别:

心悸与卑惵《证治要诀·怔忡》描述卑惵症状为:

“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

其病因在于“心血不足”。

卑惵之胸中不适由于痞塞。

心悸则源于心跳,有时坐卧不安,但不避人,无情志异常。

卑惵为一种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病证,一般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出现。

11心悸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与奔豚鉴别

主症: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概要:

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剂:

黄连温胆汤加减。

方歌:

温胆汤中二陈好,竹茹枳实与姜枣,眩晕呕吐夜难眠,胆胃不和痰热扰,去姜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心无扰。

常用药物:

黄连、山栀、竹茹、半夏、胆南星、全瓜蒌、陈皮、生姜、枳实、远志、菖蒲、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等。

类证鉴别:

心悸与奔豚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

奔豚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

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12胸痹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与胃痛鉴别

题目:

毛某,女,69岁,已婚,退休教师。

2014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两年来经常出现心胸疼痛憋闷,经中西药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改善,胸闷痛频发。

现症:

心胸满闷,隐痛阵作,痛有定处,时欲太息。

主症:

心胸满闷,胀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病机概要: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

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歌: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胀皆能除。

常用药物:

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等。

类证鉴别:

胸痹与胃脘痛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

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

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体息、服药常可缓解。

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13胸痹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和人生养荣汤与悬饮鉴别

题目:

患者,男,58岁,已婚,干部。

2013年5月5日初诊。

患者近半年来经常在劳累后出现胸骨后憋闷疼痛,严重时向颈部或左肩背部放射,一般持续5分钟左右。

间断服用丹参片、麝香保心丸等,症状时轻时重,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㿠白,易汗出,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

主症: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病机概要:

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代表方剂: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方歌:

生脉麦味与人参,气少汗多脉虚神。

人参养荣即十全,除却川芎五味联,陈皮远志加姜枣,脾肺气血补方先。

常用药物:

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等。

类证鉴别:

胸痹与悬饮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为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

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14不寐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主症: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概要:

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

治法: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代表方剂: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方歌:

六味地黄泽泻丹,山萸茯苓山药丸,三阴并补重滋肾,三补三泻配伍全,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交泰丸将心肾交,引来心火命门烧,黄连肉桂六一配,失眠怔忡此方保。

常用药物: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黄连、肉桂等。

15不寐心胆气虚益气定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与一时性失眠鉴别

主症:

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病机概要:

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剂: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方歌:

远志丸法治怵惕,龙齿辰砂平惊悸;菖蒲二茯真人参,减砂安神定志易。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常用药物:

人参、茯苓、甘草、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川芎、酸枣仁、知母等。

类证鉴别:

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区别。

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

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

至于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

若因其他疾病痛苦引起失眠者,则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

16

病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与厥证鉴别

主症: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病机概要:

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

治法:

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剂: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方歌: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术竹茹枳姜枣,胆星菖蒲奇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常用药物:

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菖蒲、麝香、当归等。

类证鉴别:

病与厥证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症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见症,临床上不难区别。

17胃痛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和良附丸与真心痛鉴别

主症: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病机概要:

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方歌: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良附丸用醋香附,良姜酒洗加盐服,米饮姜汁同调下,心脘胁痛一齐除。

常用药物:

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等。

类证鉴别: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

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有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18胃痛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与胁痛鉴别

题目:

平素喜饮酒,饮酒后出现胃痛,脘闷,恶心,口干口苦。

主症: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

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代表方剂:

清中汤加减。

方歌:

清中汤中黄连栀,半夏茯苓豆蔻施,陈皮甘草和胃气,理气清热又化湿。

常用药物:

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等。

类证鉴别: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19呕吐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主症:

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病机概要:

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

治法: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剂: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方歌:

小半夏汤(半夏18g生姜15g)

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医。

常用药物:

半夏、生姜、茯苓、白术、甘草、桔梗等。

类证鉴别:

呕吐与反胃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

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

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合胃虚失和的不同,临诊之时,是不难分辨的。

20呕吐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与噎嗝鉴别

主症:

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

病机概要:

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

治法:

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剂: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方歌:

参术苓草四君汤,益气健脾功无量,增益陈夏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保元汤方性甘温,参草桂芪四味存。

常用药物: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等。

类证鉴别:

呕吐与噎膈,皆有呕吐的症状。

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

噎膈之病,进食哽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

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

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21腹痛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与胃痛鉴别

题目:

患者一天前,吃糯米太多出现腹痛、胀满、泻泄,今天出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痛后泻泄,舌苔厚,脉滑

主症: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病机概要:

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

治法: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代表方剂:

枳实导滞丸加减。

方歌: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常用药物:

大黄、枳实、神曲、黄芩、黄连、泽泻、白术、茯苓等。

类证鉴别:

腹痛与胃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

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22泄泻暴泻-湿热伤中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与痢疾鉴别

题目:

患者,男,27岁,公务员。

2天前与朋友饮酒、进食烧烤后出现腹部不适。

共腹泻3次。

现症:

腹痛腹泻,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主症: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病机概要:

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

清热利湿。

代表方剂:

葛根芩连汤加减。

方歌: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常用药物:

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苦参等。

类证鉴别:

泄泻与痢疾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23泄泻久泻-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主症:

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病机概要:

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

治法:

抑肝扶脾。

代表方剂:

痛泻要方加减。

方歌:

痛泻要方用陈皮,朮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常用药物:

白芍、白术、陈皮、防风等。

类证鉴别:

泄泻与霍乱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

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

而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24痢疾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与泄泻鉴别

主症:

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概要:

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

治法: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剂:

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方歌:

即平胃散加半夏、藿香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茯苓甘草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常用药物:

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等。

类证鉴别:

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

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

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

25痢疾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主症:

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病机概要:

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治法: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剂:

连理汤加减。

方歌:

连理汤用理中方,参苓术草连炮姜,燥湿解读中州培,调气化滞久痢安。

常用药物:

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等。

26便秘实秘-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主症:

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病机概要:

肝脾气滞,腑气不通。

治法:

顺气导滞。

代表方剂:

六磨汤加减。

方歌:

五磨饮子+大黄

五磨饮子沉木香,乌药枳实加槟榔,白酒浓磨煎温服,理气降逆功效强。

常用药物:

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等。

类证鉴别:

便秘与肠结 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

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

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27便秘虚秘-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

题目:

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

主症:

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弦,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病机概要:

血液亏虚,肠道失荣。

治法:

养血润燥。

代表方剂:

润肠丸加减。

方歌:

润肠丸用归枳壳,生地桃麻两仁和,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卓。

常用药物:

当归、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