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0294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docx

第2部分第6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安装

第六章监控系统现场设备维护

第一节设备维护和性能测试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现场维护内容侧重日常检查和测试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电源检查

系统供电所使用的逆变器、UPS电源或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可根据具体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检查。

逆变器工作状态检查。

观察逆变器指示灯并检查是否有异常的噪音。

指示灯状态可参见产品说明书。

如果有异常噪音说明逆变器内部部件已经出现故障,请更换或维修。

UPS性能检查(指监控系统使用的UPS),保证UPS的功能稳定,确保不间断电源的正常工作。

检测UPS电池电压是否正常,具体电压值可参照设备自带说明书。

二、传输设备工作状况检查

可通过观察设备指示灯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三、智能及非智能设备控制量的测试

1、可控性检查

周期性的测试可保证设备的可控性,以免紧急情况时操作失灵,引起事故。

可在SS或SC的终端上完成控制操作,现场维护人员配合完成此项测试。

2、响应速度测试

响应速度测试是为了保证系统处于最优状态,能够快速的响应中心发出的命令。

无论是智能设备还是非智能设备的控制,凡是涉及到设备操作控制的,均要求有人员在现场。

对设备进行控制时要做好操作记录,记录下操作前后设备的状况。

对每个控制信号,通过SS、SC或现场终端发送命令现场测试设备动作或设置值变化。

控制执行的响应时间应在10秒以内(如果是智能设备,不包含设备本身响应时间)。

四、重要告警测试

1、市电告警

市电状态的重要告警的测试是为检查告警的可靠性,用于保证重要告警的正确性。

应保证此项功能正确无误。

此处单独将此信号列出来是为了表示此信号的特殊性,因为此信号包括停电、缺相、电压过高、电压过低等多种状态。

测试时可以制造停电、缺相等现象,观察系统是否能够快速(10秒以内)并正确地反映出各种告警状态。

2、其它重要告警

为减少工作量可只对重要信号(例如,整流器工作状态告警、整流器过流告警等)的响应做测试。

在底端模拟量的响应时间在10秒以内,开关量响应时间在5秒以内。

五、数据准确度测试

数据准确度测试是指采集开关量的值变化准确无误。

对每个开关量制造出0和1两种状态,测试采集值的变化。

六、数据精度测试

数据精度指设备和环境的真实值与采集值的误差范围。

对每个模拟量进行严格测试,要求数据精度要符合电总要求,各监控量测量精度为直流电量应优于0.5%,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为±5mv,其他电量应优于2%,非电量应优于5%。

保证系统的精确性,防止系统老化。

可用实际值同SS、SC的显示值进行比较。

主要是电压、电流的精度测试。

可使用万用表和钳型电流表来测量电压、电流信号后同SS、SC的数据进行比较。

温湿度的测试可以通过外置仪表进行测试并同SS、SC的数据进行比较。

七、检查误告警和错误数据

通过终端检查各类采集值是否出现负值,数值明显漂移等现象;检查告警频率高的信号。

可以通过人为制造告警来判断该信号是否稳定。

第二节常见故障处理

一、艾默生PSMS监控系统

(一)监控主机(前置机)

1、前置机出现蓝屏死机

【问题描述】

在前置机机上同时安装C320多串口卡和D-LINK220网卡后启动计算机出现蓝屏,另外在大众工控机启动时也经常发现有蓝屏死机现象。

【原因分析】

如果在安装320卡与网卡之前正常,安装之后几乎每次都出现此现象,就可能是由于出现网卡和多串口卡内存冲突;而无论是否安装320卡和网卡,在启动时偶尔出现蓝屏死机现象,可能是计算机硬件本身稳定性存在问题(例如大众工控机就存在此问题)。

另外在某些工程也曾出现过监屏死机,更换内存条后就不再出现,具体原因不详。

【解决方法】

如果是多串口卡和网卡存在冲突,需要修改多串口卡和网卡的中断号,一般将多串口卡的中断设置在网卡的中断之前,例如将多串口卡的中断设为5,将网卡的中断设为7或9。

如果确定为硬件稳定性问题,可与供应商联系解决,并反馈到公司相关部门。

2、前置机安装多串口卡后出现蓝屏

【问题描述】

前置机在安装多串口卡后,重启计算机时出现“蓝色崩溃”现象或显示到登录窗口,对键盘、鼠标均无响应。

【原因分析】

由于多串口卡的中断设置与系统现行的中断发生冲突造成。

【解决方法】

如果系统安装在FAT格式的磁盘上,可用其他系统启动(如DOS,WIN98等),进入system32/dirvers目录,将serial.sys文件删除,可恢复系统;建议在安装多串口卡时,先用NT诊断程序检查系统中断资源的使用,采用空闲的中断资源。

3、Moxa公司C320多串口卡安装不上

【问题描述】

Moxa公司C320多串口卡安装不上。

【原因分析】

多串口卡(MOXA公司C320)安装不当就会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下面是安装注意事项:

(1)基地址(MemoryBank):

请按默认值C8000,即SW1的2为OFF,其余为ON,原则是地址无冲突。

多块板时,基地址必须不同。

(2)中断号(IRQ):

有9个可选(2,3,4,5,7,10,11,12,15),原则上也是无冲突,且中断号尽量小,多块板时,中断号必须相同。

(3)板类型(BoardType):

板类型有C3208,C32016,C32024,C32032。

原则上应是根据用几块来定,不要有整块空板。

调测时,请多注意观察收发灯的闪烁情况。

【解决方法】

按照注意事项,反复试几次,一般都可解决。

(二)IDA

1、IDA故障定位流程图

2、使用RS232调试口,调试时通信不通

【问题描述】

使用RS232调试口,调试时通信不通

【处理方法】

检查一体化采集器专用电缆是否是按要求连接,检查计算机RS232串口、被调模块调试口与调试电缆之间接触是否良好。

确认调试软件“串口配置”中通讯波特率与模块通讯波特率设置一致,端口号与实际所用计算机硬件串口端口号相同。

确认调试软件“串口配置”中从机地址与模块硬件设置的地址相同。

用“本机地址”命令按钮读被调模块地址,若不成功则应考虑模块损坏、计算机串口损坏或计算机串口“控制面板”中串口设置错误。

检查采用“本机地址”命令按钮读取的地址与所设地址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应仔细检查地址开关是否拔到位或地址开关损坏。

3、使用RS422/RS485总线方式与上位机通信时通信不正常

【问题描述】

使用RS232调试口调试时通信正常,但使用RS422/RS485总线方式与上位机通信时通信不正常

【处理方法】

检查IDA电源板组件的RS422/RS485接线是否按下述方式连接:

RS422方式时:

TX+接RX+,TX-接RX-,RX+接TX+,RX-接TX-;

RS485方式时:

TX+接TX+,TX-接TX-;

确认同一条总线上所有功能模块的地址设置不同,通信波特率相同。

用“查找板卡”命令按钮自检,若不能搜索到该模块,则应考虑该更换模块。

4、测量数据所有通道偏大或偏小

【问题描述】

IDA-AI模块、IDA-IO模块或IDA-BAT模块测量数据所有通道偏大或偏小

【处理方法】

基准电压可能有偏差,应调节基准电压。

对于IDA-AI和IDA-IO模块,其上设有一电位器作基准电压调试用,所有采集量的精度靠其校准,同时板上设有一个基准电压调试点(位置见IDA-AI和IDA-IO模块结构示意图)。

板上有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基准电压为5.000V±1mV,此基准如有误差,将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安装维护过程中,如果发现5V基准有偏差,可调电位器校正。

调节基准时电压表红表笔接在调试点Verf+(VERF)上,黑表笔应接在Verf-(GNDA)上。

对于IDA-BAT模块,可用同样方式通过调节其基准电位器来校准其基准电压(为3.200V±0.2mV,基准电压调试点位置见IDA-BAT模块结构图),此时电压表红、黑表笔应分别接在右端和左端两个调试点上。

必须注意:

调节基准电压所使用电压表必须有足够的精度,测5.000V基准电压时,表误差不得大于1mV;测3.200V基准电压时,表误差不得大于0.2mV。

如IDA-AI模块测直流电压时测量值偏小,有可能是该通道配置误设为“交流输入”。

5、基准误差超范围导致采集不到数据

【问题描述】

在采集IDA-AI、IDA-BAT、IDA-IO测量数据时,出现采集不到数据的现象。

【原因分析】

模块的测量基准异常。

【解决方法】

用TOOLS99V1.71读模块的单板信息,查看测量基准的自诊断信息,会显示测量基准异常,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的+15V和-15V,若不正常问题出在电源模块上,电源模块坏;若电源模块正常,则模块接触不良或采集模块坏。

(三)OCI-6

1、OCI-4/OCI-6故障定位图

2、OCI-4/OCI-6无法正常通讯

【故障现象】

在使用OCI-4/OCI-6将采集器的RS-422转换为RS232接入前置机时,前置机相应的OCI-4/OCI-6或AMS-1的发送指示灯有闪烁,而采集器的接收和发送指示灯都不亮,前置机或AMS-1也无接收数据,而地址和波特率设定均正确。

【原因分析】

采集器与前置机通信线路一般采用RS-422接口,由于RS-422为四线制,收、发线的接线以及极性错误均可能造成以上故障。

【解决方法】

请对照硬件手册接线。

采集器的TX+和TX-应分别与OCI-4/OCI-6的RX+和RX-相连接,采集器的RX+和RX-应分别与OCI-4/OCI-6的TX+和TX-相连接。

3、雷击等原因导致OCI-4/OCI-6损坏

【故障现象】

OCI-4或OCI-6上电后,RS232转RS232方式不能通信,发送灯闪烁,接收灯常亮。

【原因分析】

首先确保接线的正确和拨码设置的正确。

如果都没有问题,那么主要问题可能是雷击等强干扰造成232芯片或其它接口芯片损坏。

【解决方法】

更换一个新的OCI-4或OCI-6。

同时通信线两端屏蔽层与OCI-6机壳接地。

4、OCI-6误码率高

【故障现象】

使用OCI-6组网通信不上或者通信误码率高。

【原因分析】

OCI-6/6A在组网中的使用基本分以下情况:

(1)用RS422接口组网:

在此情况下又分主机和从机两种方式。

如果用OCI-6/6A的RS422接口向下组网(生成总线)即为主机方式,必须将所有波特率选择拨码拨到OFF位置,这种情况可提高总线的抗干扰能力。

如果OCI-6/6A用于将下面智能设备的RS232转为RS422向上接入RS422总线,这时必须根据对应的波特率将拨码开关拨到ON位置,同时字长拨码也必须根据通信协议设置正确。

(2)用RS485接口组网:

使用OCI-6的RS485接口向下组网或者将下面智能设备的RS232转为RS485接入RS485总线,这时都必须根据对应的波特率将拨码开关拨到ON位置,同时字长拨码也必须根据通信协议设置正确。

【解决方法】

根据OCI-6/6A用户使用说明解决组网问题。

举例如下:

接口的设备并联接入RS-422总线,组成通信网络。

注释:

(1)最左边用来生成总线的OCI-6的拨码开关要全部拨到OFF;

(2)下面连接智能设备的OCI-6的拨码开关要根据通信协议设置正确。

(3)OCI-6所下挂的智能设备1到智能设备N的通信协议要求必须相同。

(4)在微波方式下通信时,若误码率太高导致网络不能通信,需要剪去OCI-6中U4的第一脚。

(四)AMS-1

1、AMS-1故障定位流程图

2、通信中断,短时间内可自动恢复

【故障现象】

在前置机和业务台查到端局AMS-1通信状态告警,告警时间一般持续数十秒至2分钟,之后恢复正常。

【原因分析】

通信线路质量较差,引起前置机与AMS-1通信的失败频率过大;

AMS-1重新启动;

【解决方法】

提高线路质量,或降低AMS-1与前置机间的通信速率;

请联系协议制作人员检查协议程序是否有问题。

二、中达SuperWare监控系统

(一)RTU通用采集器

1、通讯故障

(1)RS232通讯故障

检查PC监控软件配置。

打开通讯配置选项,确定所选的通讯口号是否与PC实际使用的串口一致。

通讯速率应选为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检查RS232通讯口旁的二个LED是否都亮着,如只亮一个灯,则改变JP2的跳线方式。

同时按CPU卡上的“RST”和“NMI”键。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

(2)RS485通讯故障

检查RTU和RS485/RS232二侧的通讯线接线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

检查RTU至RS485/RS232的通讯线是否正确连接。

检查RS485/RS232模块上RS232口旁的二个LED是否同时亮着,如只亮一个灯,先确定该信号的来源。

方法:

将RS232口的通讯线去掉,如LED一个都不亮,则检查RS485/RS232的工作电源是否正常;如仍只亮一个灯,则插上RS232通讯线,改变RS232通讯口的跳线方式。

检查PC监控软件中设备地址设置是否与RTU实际地址一致。

(地址应从1~63)

测量RTU上RS485通讯线的电压信号。

VT+T-大致在3.5V左右,VR+R-大致在1.5V左右。

量测通讯模组上方电源模块DC101和7805的输入、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DC101是5V/9V的DC-DC电源模块。

7805是9V/5V的DC-DC电源模块。

更换通讯模组。

如经过上述步骤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家联系。

2、模拟输入量(AI点)与实际采样点间有误差

(1)确定RTU工作正常:

用电表量测RTU侧AI接点与AG的压差VAI(1V~5V),将该电压转换成百分比,并与RTU--LCD上所显示的该AI点的百分比做比较。

电压转换公式:

[(VAI-1)/4]*100%。

(2)确定线序正确:

将传感器的输出端电压与RTUAI输入端的电压VAI相比较,看二者是否一致。

(3)确定传感器工作正常:

用电表量测传感器的输入并以此计算传感器的输出,与实际输出比较。

用下述公式来判断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判断依据:

(I输出-4mA)/16mA=V输入/传感器量程

(4)确定输入误差:

用电表量测传感器的输入电压,将此电压与实际采样点的电压作比较,看二者间是否存在误差。

注意:

对于电压传感器,应选择尽可能与采样点近的地方安装,同时选择恰当线径的信号线采集信号,以防止由于传输距离过长或线径过细造成的信号衰减。

AC电流由于其本身的CT精度较差(200A/5A,400A/5A,600A/5A),故只须确定传感器本身工作正常即可。

(5)如经过上述步骤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家联系。

3、开关输入量(DI点)与实际状态不符

(1)确定RTU工作正常:

在每个RTUDI接点旁都有一个LED显示灯,观察该LED的状态是否与LCD上显示的状态一致。

如不一致,则检查RTU开关输入端上的0V是否正确接线。

(注:

每8个DI接线端后需接入一个0V。

)检查DI模组是否安装在正确位置。

(注:

在RTU内部每个DI模组插座上方都有标记注明该片DI模组的位置。

例如:

DI0代表DI模组第一片,管理DI0~7点,DI2代表DI模组第三片,管理DI16~23点。

(2)确定线序正确:

检查RTU上LED的状态是否与DI界面(CN-STAT)上的LED指示灯状态一致,以确定信号线有否接错。

检查方法如下:

将CN-STAT的输入信号去掉,按CN-STAT上的黑色按钮,按下则LED亮,放掉则灭。

(3)确定CN-STAT正常工作:

用电表量测CN-STAT输入端电压,观察输入/输出端状态是否一致。

(4)检查CN-STAT状态与采样点的状态是否一致。

(5)如经过上述步骤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家联系。

4、开关输出量无法控制

(1)确定RTU工作正常:

将DO接线去掉,通过RTU的键盘对该DO点进行控制,选择控制模式A。

控完后观察该DO接点旁的LED指示灯是否亮着。

如不亮,首先检查RTUDO接线端上的24V是否正确接线。

(注:

每8个DO接线端后,需接入一个24V。

)检查DO模组上的跳线位置是否正确,(注:

跳线上有Test的标志,跳线应插于无标志的一面。

)检查DO模组是否安装在正确的位置。

(注:

在RTU内部每个DO模组插座上方都标记,注明该DO模组的位置。

例如:

DO0代表DO模组第一片,管理DO0~7点。

(2)确定线序正确:

将CN-CTRL接设备端的信号线去除,通过RTU以A模式对DO进行控制,检查CN-CTRL上的LED指示灯是否亮着。

(3)确定CN-CTRL工作正常:

量测CN-CTRL输入端的接点是否正常(注:

AC为常开接点,BC为常闭结点),以A模式控制CN-CTRL,完成控制后AC接点应闭合,BC接点应打开。

(4)如经过上述步骤,仍无法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或请专业人员检查实际设备上的线路改接是否正确。

(二)UPC+增强型智能设备协议转换器

1、RS232通讯故障

(1)PORT0口

检查PC监控软件配置。

打开通讯配置选项,确定所选的通讯口号是否与PC实际使用的串口一致。

通讯速率应选为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检查RS232通讯口旁的二个LED是否都亮着,如只亮一个灯,则改变JP2的跳线方式。

同时按UPC+上的“RST”和“NMI”键。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

(2)PORT1口

检查UPC+中PORT1口的程式设备是否与实际设备相符,确定所连接设备通讯口工作正常。

(当UPC+增加扩展板时,PORT1口地址为UPC+地址+1;否则就为UPC+的地址)

检查RS232口接头的脚位焊线是否有误。

检查RS232通讯口旁的二个LED是否都亮着,如只亮一个灯,则改变JP3的跳线方式。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

(3)PORT2口

检查UPC+中PORT2口的程式设备是否与实际设备相符,确定所连接设备通讯口工作正常。

(PORT2口地址为PORT1口地址+1)

检查RS232口接头的脚位焊线是否有误。

检查RS232通讯口旁的二个LED是否都亮着,如只亮一个灯,则改变JP4的跳线方式。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

2、RS485通讯故障

(1)PORT0口

检查UPC+和RS485/RS232二侧的通讯线接线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

检查UPC+至RS485/RS232的通讯线是否正确连接。

检查RS485/RS232模块上RS232口旁的二个LED是否同时亮着,如只亮一个灯,先确定该信号的来源。

方法:

将RS232口的通讯线去掉,如LED一个都不亮,则检查RS485/RS232的工作电源是否正常;如仍只亮一个灯,则插上RS232通讯线,改变RS232通讯口的跳线方式。

检查PC监控软件中设备地址设置是否与UPC+实际地址一致。

(地址应从1-63)

量测UPC+上RS485通讯线的电压信号。

VT+T-大致在3.5V左右,VR+R-大致在1.5V左右。

如经过上述步骤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家联系。

(2)PORT2口

检查UPC+中PORT2口的程式设备是否与实际设备相符,确定所连接设备通讯口工作正常。

(PORT2口地址为PORT1口地址+1)

检查UPC+和所连接设备二侧的通讯线接线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

根据连接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全双工适用还是半双工适用,以改变Jp6的跳线方式。

3、AIO扩展板故障

AIO扩展板在UPC+中的地址为1,及它的地址就是UPC+的地址,在UPC+中占用16个AI、DI点(0-15)、8个DO点(0-7)。

(1)模拟输入量(AI点)与实际采样点间有误差

确定UPC+工作正常:

用电表量测UPC+侧AI接点与”-”的压差VAI(0.5V-2.5V),将该电压转换成百分比,并与UPC+--LCD上所显示的该AI点的百分比做比较。

电压转换公式:

[(VAI-0.5)/2]*100%。

确定线序正确:

将传感器的输出端电压与UPC+AI输入端的电压VAI相比较,看二者是否一致。

确定传感器工作正常:

用电表量测传感器的输入并以此计算传感器的输出,与实际输出比较。

用下述公式来判断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判断依据:

(I输出-4mA)/16mA=V输入/传感器量程

确定输入误差:

用电表量测传感器的输入电压,将此电压与实际采样点的电压作比较,看二者间是否存在误差。

注意:

对于电压传感器,应选择尽可能与采样点近的地方安装,同时选择恰当线径的信号线采集信号,以防止由于传输距离过长或线径过细造成的信号衰减。

AC电流由于其本身的CT精度较差(200A/5A,400A/5A,600A/5A),故只须确定传感器本身工作正常即可。

如经过上述步骤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家联系。

(2)开关输入量(DI点)与实际状态不符

确定UPC+工作正常:

在每个UPC+DI接点旁都有一个LED显示灯,观察该LED的状态是否与LCD上显示的状态一致。

如不一致,则检查UPC+开关输入端上的接线是否正确。

确定线序正确:

检查UPC+上LED的状态是否与DI界面(CN-STAT)上的LED指示灯状态一致,以确定信号线有否接错。

检查方法如下:

将CN-STAT的输入信号去掉,按CN-STAT上的黑色按钮,按下则LED亮,放掉则灭。

确定CN-STAT正常工作:

用电表量测CN-STAT输入端电压,观察输入/输出端状态是否一致。

检查CN-STAT状态与采样点的状态是否一致。

如经过上述步骤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家联系。

(3)开关输出量(DO点)无法控制

确定UPC+工作正常:

将DO接线去掉,通过UPC+的键盘对该DO点进行控制,选择控制模式A。

控完后观察该DO接点对应的LED指示灯是否亮着。

如不亮,首先检查UPC+DO接线端上的24V是否正确接线。

确定线序正确:

将CN-CTRL接设备端的信号线去除,通过UPC+以A模式对DO进行控制,检查CN-CTRL上的LED指示灯是否亮着。

确定CN-CTRL工作正常:

量测CN-CTRL输入端的接点是否正常(注:

AC为常开接点,BC为常闭结点),以A模式控制CN-CTRL,完成控制后AC接点应闭合,BC接点应打开。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无法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或请专业人员检查实际设备上的线路改接是否正确。

(三)UPCU实用型智能型设备协议转换单元

1、RS232通讯故障

(1)PORT0口

检查PC监控软件配置。

打开通讯配置选项,确定所选的通讯口号是否与PC实际使用的串口一致。

通讯速率应选为9600bps,8位资料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检查RS232通讯口旁的二个LED是否都亮着,如只亮一个灯,则检查RS232口接头脚位焊线是否有误。

同时按UPCU上的电源指示灯旁“RST”键。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

(2)PORT1口

检查UPCU中PORT1口的程序设备是否与实际设备相符,确定所连接设备通讯口工作正常。

检查RS232口接头的脚位焊线是否有误,通讯口旁的二个LED是否都亮着。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

(3)PORT2口

检查UPCU中PORT2口的程序设备是否与实际设备相符,确定所连接设备通讯口工作正常。

(PORT2口地址为PORT1口地址+1)

检查RS232口接头的脚位焊线是否有误,通讯口旁的二个LED是否都亮着。

如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解决问题,请与厂商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