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0344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docx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及答案

第二大题:

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

2.企业文化是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3.决策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替代方案中,选择一个有效方案的过程。

4.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5.战略管理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自身条件和环境相适应,以求企业生存和发展。

6.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调节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的目标的过程。

第三大题:

简答题,40分,每题5分

1.何谓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答:

组织象任何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

格林纳认为一个组织的成长大致可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

每阶段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和职工心态都有其特点。

2.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

答:

第一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阶段,古典的管理思想。

以泰勒、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三阶段,中期的管理思想。

以梅奥与巴纳德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四阶段,现代管理思想。

3.费德勒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费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遍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应。

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有:

领导者和下级的关系,职位权力,任务结构。

费德勒以一种被称为“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的问卷调查来反映和测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

4.控制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答:

①限定子系统的范围。

②识别所要测量的特性 。

③订立标准。

④收集数据。

⑤衡量绩效 。

⑥诊断与更正。

(答对5条给满分。

5.什么是人际关系平衡?

其种类有哪些?

答:

所谓人际关系平衡是指交往双方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人际吸引的程度保持平衡。

种类有:

自觉平衡,主动平衡,消极平衡。

6.现代计划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①滚动计划法②网络分析技术③线性规划方法④投入产出法⑤计量经济学方法

7.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双因素理论由赫兹伯格首先提出。

他认为,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保健因素)往往由外界环境引起,如,公司政策、行为管理和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等,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等。

8.为什么说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答: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它具有科学的特点,如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是一种反映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

而有效的管理活动正需要如此。

第四大题:

论述题,20分,每题10

1.为什么强调正激与负激相结合,但应以正激为主?

试举例说明。

答:

所谓正激就是对职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得这种行为更多的出现,即职工积极性更高;所谓负激就是对职工的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得这种行为不再发生,积极性向正确方向转移。

正激和负激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但鉴于负激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和挫折行为,应该慎用。

因此,领导者在激励时因该把正激与负激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坚持以正激为主,负激为辅。

举例参考:

领导者应该把严格管理和思想工作相结合。

2.评述您学过的领导理论,谈谈管理学中的领导理论对提高领导艺术的作用。

答:

(1)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3)领导行为理论包括:

包括勒温的三种极端理论、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系统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等。

(4)领导的权变理论:

包括费德勒模型,领导生命周期模型和途径-目标理论。

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领导的有效性和相关情境的关系。

(5)总之,领导理论从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可供选择的领导形态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合适的领导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这些领导理论,是一种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反映了领导活动中的规律性,具有科学性,而艺术的含义是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通过巧妙的运用来达到某种效果。

所以,领导理论为指导管理者的素质培养和管理行为的选择提供了基本素材,是提高领导艺术性的基础。

@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

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它们包括:

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内容是:

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作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

4、什么是计划工作?

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

(1)目的性;

(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5、什么是目标管理?

它有哪些优势和缺陷?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

(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6、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7、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

主要有三种形式:

(1)密集型发展战略;

(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展战略。

8、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9、如何理解组织构成的含义?

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要素:

(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

(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10、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组织结构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

设计组织结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6)弹性结构原则。

11、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内部提升管理人员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

(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

(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12、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外部招聘的优点有:

(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打开局面。

(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

(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

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

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

2.自身影响力,包括:

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14、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

(1)唯才是举;

(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勇气选拨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15、什么是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

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

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闪,确定激励行为。

16、什么是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

一种是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键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

17、控制是什么?

它有哪些作用?

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

控制作用如下:

(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

(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18、什么是现场控制?

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现场控制:

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19、控制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

1、目标明确定原则;2、控制关键点原则;3、及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20、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它包括哪些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一)  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 管理的概念:

(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 管理的基本职能:

(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

(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蔡P3)

科学性:

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

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

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

(P7)

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领导者      c联络者;

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

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

(P8)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霍桑试(实)验:

(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

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

(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

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    核心资源:

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    核心能力:

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P13)

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标准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所谓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

d、差别计件工资制。

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应该把计划和执行分离开来。

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负责,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时间和动作研究

(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

(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P15)五项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

1:

分工2:

权力与责任3:

纪律4:

统一指挥5:

统一领导6: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

报酬合理8:

集权与分权9:

等级链与跳板10:

秩序11:

公平12:

人员稳定13:

首创精神14:

集体精神。

(3) 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

(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

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P22)

3.  应用:

能运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两重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

  按管理层次划分:

1.高层管理人员2.中层管理人员3.基层管理人员

  按管理领域和专业划分:

1.综合管理人员2.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学有以下特点:

1.一般性2.综合性3.历史性4.实践性

  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法约尔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计划,亦称谋划、筹划或规划,是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对未来工作或行动作出全面筹划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征是:

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实践性5.效率性

  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1H.

  所谓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具体内容: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做分析评价。

  4.决策要进行优选。

  5.决策要进行实施的。

  决策的作用

  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职能。

  3.决策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略决策又称宏观决策或全局决策,战术决策也称作微观决策或局部决策。

  网络图的编绘规则

  1.两个事项(结点)之间,只能出现一个作业。

  2.表示作业的箭线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3.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闭合路线。

  4.每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事项和一个最终事项。

  5.设置虚作业只表示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6.尽量采用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

  所谓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统集合,它有一个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组成,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的特点:

1.组织要有既定目标2.组织要进行分工与合作3.组织要有权债制度。

  组织工作是指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框架,是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2.有效管理幅度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4.柔性经济原则5.精干高效原则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组织结构形式

  1.直线制组织结构。

适用于技术较为简单、业务单纯、规模较小的组织。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对中小企业比较适合。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适用于采用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战略、业务范围比较广、市场范围大的大型组织。

  4.矩阵制组织结构。

适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专业人员集体攻关项目或企业。

  5.网络结构。

  所谓授权就是指上级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

  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6.人事动态平衡原则7.照顾差异原则

  组织变革的类型:

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主导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从定义上区别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组织成员或群体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利实现领导活动过程的人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激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

  有效的激励方案既能鼓励员工的积极行为,也可以惩罚有害的行为。

  管理学之中的控制,是由管理者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或标准进行的测定、衡量和评价,并促使工作既定目标实现的过程或实现更高既定目标的过程。

  市场营销控制是对市场营销因素与活动进行组合的控制。

4P指:

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控制工作的类型:

1.前馈控制2.现场控制3.反馈控制

  控制工作的要求:

1.适应性的要求2.及时性要求3.灵活性的要求4.经济性的要求

  预算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

预算控制系统具有准确性。

预算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客观、及时、精确。

  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来降低成本的控制就叫成本控制。

  创新又城革新或改革。

概念包括:

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管理创新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注重性原则4.反向思维原则5.综合交叉原则

  管理创新的过程:

1.寻找机会阶段2.创意形成阶段3.创意筛选阶段4.创意验证实施阶段。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不同点在于:

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查、分类、存贮和传输等,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

而知识管理与此大不相同,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而且是持续的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学习型精简2.扁平化3.有弹性4.不断创新5.善于学习6.自主管理7.领导者的新角色

  简答题

  一、何谓目标管理?

它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有哪些?

  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