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0352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docx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全册教案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一

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

一、让我想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其显著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丰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紧扣生活。

让学生明白:

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问题,我们应该学会自己拿主意,做个自信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观察“爸爸妈妈”的表情,并讨论为什么爸爸妈妈的日光中透出赞许?

你也和图上的孩子一样,自己挑选过生活和学习用品吗?

遇到难题时,也能山已独立思考吗?

也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过自己的生活吗?

板书课题:

自己拿主意

二、学文明理

1、出示—组情景:

A、天大在鞋柜前选购鞋子时,售货员劝他头买一双很多小朋友都有的名牌球鞋;

B、在商店罩选购文具盒时,同伴劝他买一个漂亮的汽车造利但不实用的文具盒;

C、在蛋糕店里选购蛋糕时,也有人劝他买一个又气派又漂亮的双层蛋糕,但他经过思考后,满面笑容地问答:

“我只买我需要的……”教师小姐:

生活中我们可以自主挑选的东西。

远远不止教科书巾的这些,教材特意从我们穿的、刚的和吃的三个方面各挑选一件物品。

2、创设一个较真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小体会自己做主购物的滋味。

3、天天父母写的一封信。

信中,他们充满激情地夸奖天天,表扬了天天自己拿主意买东四时的正确做法。

4、交流:

新学期开始了,你是不是新买了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呢?

你自己满意吗?

5、快餐店里,小朋友笑笑想买广告中的“买一送一”的“超值套餐”,小朋友,你能说说吗?

交流: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在挑选东西的时候,还有什么经验?

6、实地练兵

学了这么多购物的技巧,现在可以“练练兵”了。

如果你攒了5元钱,准备为爸爸妈妈买一份什么生日礼物,你会选什么呢?

(拓展学生的思维,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爱好呢?

你最想送他们什么东西?

你现在有能力购买吗?

你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吗?

你能自己打定主意吗?

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做一些简单购物的表演等。

7、玩游戏、交朋友、布置自己的房间等其他方面你也有自己的注意吗?

A、组图和人物的旁白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画上的小杰拒绝了问伴玩弹子球的建议,在树林,拣起了几片树叶,对着太阳照,找到了大自然带来的许多有趣的东西,找到了属于白己的快乐。

这样的事迹有很多,去书店看书.和小伙伴打乒乓球……这可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B、大家尽情表达自己的喜好。

你最喜欢什么?

你常去哪里?

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现在,大家都愿意按自己的想法交朋友,选择自己的生活。

我们都有白己的理由,

二相信自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同时又能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能说出:

“我能行!

让我自己来吧。

我来试一试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入课题教师;

小朋友,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都是怎样对待的呢?

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对自己说一声:

“让我来试一试!

二、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一)明白道理

1、教师讲解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

A、小猴因为想试着自己去摘果子,结果学会了爬树;

B、小鸭因为想试着自己到池塘里去洗澡,结果学会了游泳;

C、小鹰因为想试着自己去看看山那边的风景,结果学会了飞翔。

2、大家谈一谈看了、听了这些童话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3、把这些童话有声有色地演一演。

(在同学们兴致最高的时候,出示教材的主题文字:

相信自己,大胆地去试一试。

4、教师:

如果行,那你又长了本事,如果不行,你至少积累了经验,想必能给你们带来不少启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榜样引路

1、看图讲故事:

(可指导学生讲)连环图中的小男孩正在修理自己的玩具赛车,爸爸想要提供帮助,但他没有接受。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修理的过程,当他遇到了困难,爸爸再次伸出手的时候,他还是坚信自己能克服困难。

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赛车又跑起来了!

2、在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一定要些持到底。

(三)指导行为

1、交流:

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试一试”的经历吗?

先看一看教材提供的例子:

一个小朋友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自己调好了闹钟。

其实,这也不是很难,对吗?

2、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学习生活开始思考,我们在家里做作业遇上了难题,怎么办?

一是不做了,等爸爸妈妈回来讲,

二是打电话问同学,

三是放下功课,干脆去玩,拖到何时算何时。

(这都不是有自信心的做法。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说出自己的最好想法。

教师小结:

一定能做出来,这应该放在首位。

然后,再认真看书,回忆老师讲课内容,再集中精力审题。

经过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作业中的难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如果确实做不出来,但经过于认真的思考,请父母或老师进行启发,就容易解决了。

 

三我能这么做吗

教学过程

一、讨论问题,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你会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

3、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处理好这件的事情,

在讨论时,启发学生想想:

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告诉老师,好朋友会怎么想?

怎么说?

他还会和你交朋友吗?

但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不也成了不诚实的孩子了吗?

你该怎么做呢?

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

”(板书)

二、指导看图,明白道理

1、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应:

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帮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

B、却拒绝丁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

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

为什么?

3、阅读日记,明白事理一位学生的日记

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要相信白已,对自己说:

“我能行,我一定能够做到。

”就算失败;也不要灰心,重新站起来相信自己!

三、指导行为

1、图中的几个小男孩路过热闹的电游室门口,正为进不进去的问题争论不休呢。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为什么?

2、撕书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呢?

3、分组讨论:

A、图书室的书上有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的画?

撕不撕下来呢?

B、阿姨家的玩具以玩吗?

C、上课时可以讲话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我们好好动动脑筋,做出判断。

三、总结全文

 

四学习、生活有计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门已的生活,并休会到这样做的快乐;

2.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学习生活有计划”这个活动主题的学习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问题。

教育学生明白“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不要等“明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活动准备排练明日复明日的小品。

活动步骤

一、小品表演

1.选几名同学表演下面的小品,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

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一学生用手举—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一、星期二……一学生扮演教师,不断地布置作业;两位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出去玩。

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教师(在教室里):

同学们,今天的课外作业是第一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教室的书桌坐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家里的书桌上)

同学甲:

冬冬,咱们去打球吧!

冬冬:

我的作业还没做呢!

(想了一会儿)好吧,作业明天再说!

(跟同学甲下场,然后再回到舞台中间)(日历翻到星期二)

教师:

同学们,今天的作业题是第二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课桌里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书桌上第一本练习册的上面)

同学乙:

冬冬,咱们去公园吧!

冬冬:

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呢!

(想了一下)好吧,明天再说!

走,咱们玩去!

日历翻到星期三、四、五、六,教师不断地布置作业题,冬冬不断地从课桌里取出练习册,家里的书桌上叠放的练习册越来越高……

这时,观看表演的同学集体朗诵《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组织学生讨论小品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拉作风,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提示:

(1)小品表演应适当夸张,以表现一种拖拖拉拉的作风及其带来的后果。

(2)《明日歌》的内容可提前抄写在黑板上。

(3)可让学生结合讨论,谈自己在什么方面存在拖拉作风,以及应怎样改正。

二、今日与明日

1.你知道吗?

“今日”你做的每一件事,对“明日”都会有影响。

2.小组中讨论,下面这些“今日”的行为,会在“明日”带来怎样的结果。

记录在表中。

 

今日事今日毕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教学前,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关于齐白石生平的资料。

2、讲故事“今日事、今日毕”

告诉我们:

今天的事今天完成,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今天,我们就能充满希望地迎接明天。

3、教师小结:

这样一位成就卓越的大艺术家,到九十岁高龄了,还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1、教师在讲童话故事后,向学生提问:

小松鼠为什么后悔了?

它以后做事情还会椎到明天吗?

2、教教《今日歌》和《明日歌》。

3、看图讲故事:

(儿歌的形式配以生动的图画,通过小多多做功课磨蹭的事例,说明了小学生不抓紧时间的典型表现,意在从反面帮助学生体会怎样做才能抓紧时间。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1)学生讨论提示语中的问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多多吗?

(2)教师结合图下的主题文字适当总结:

4、指导行为给多多提了这么多好的建议,那你自己呢?

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教材的旁白对话中提供了两个范例,教师可用范例启发学生。

我的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

小朋友,新学期来了,你们有些什么新学期的打算。

2、学生交流。

3、看图明理。

4、教师小结:

(通过两名小学生的不同表现,说明我们对学习和生活都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每天朝着目标努力,日标就一定能实现。

在台上表演舞蹈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还学会了一门特长。

大家应该明白,目标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目标是生命的导航图,目标是奋进的动力源泉。

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人能获得成功。

●交流:

既然知道了目标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来学着给自己定定目标吧!

你给自己定了什么目标呢?

(鼓励学生像教材中的小朋友一样把自己定的目标写下来。

●活动:

1、给自己定好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呢?

那就要“安排好时间,然后有汁划、有条理地去做,你会发现,每天都会很充实,每天都会很快乐!

2、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活动环节。

A、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表的内容,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练书法……

B、看看图下的旁白对话,想想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C、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制定山自己认为最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写在空白框内。

D、把这个表带回家,贴在你认为最醒日的地方,从现在开始,大家按照上面的做,让爸爸妈妈监督,

●总结:

放假前我们评出坚持做下来的同学。

大家要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日标,光是制定出作息时间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足够的毅力,每天都要坚持按定好的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去做,才能达到目标,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

 

第二主题单元:

献出我们的爱

一、我们手拉手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能知道生活在集体中身边到处是爱。

2、教育学生和同学在一起要想到别人,以不同的方式去爱别人。

3、感受别人的爱,学会心存感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多为他人着想。

团结友爱能给他人带来欢乐,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是自私的表现。

要做到主动关心他人,多为别人着想。

爱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动画,边听解说。

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到了吗?

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

课堂上,给你递来的一块橡皮;运动场上,为你的一声喝彩;犯错的时候,送你的一句提醒……

2、小结:

我们身边时时有爱,处处有爱。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一)过渡:

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

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1、摔倒以后,别人扶起你,并关心地问你:

“摔疼了吗?

”;

2、干部评选未选上,别人安慰:

“没事,下次再来。

3、读一读:

何小亚的日记,体会她的心情。

4、听故事《生病时》,体会我生病时的心情以及得到他人帮助时的心情。

5、小结:

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十分快乐。

(二)将心比心:

如果让你对帮助、关心过你的人道一声“谢谢”,你会对谁说?

为什么要谢谢他?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三、辨别是非,深化认识。

1、集体活动时,如果有人只顾自己,你会怎么想?

2、他们这么做对不对?

为什么?

(1)写字时,一个男同学只顾自己,把同座的女同学挤到一边,自己占了桌子的一大半。

(2)教室里,一个同学端着水壶洒水,旁若无人,水洒到旁边的同学身上,有的同学吓得往后射,有的同学拎着湿衣服向他喊。

四、联系实际,导之以行。

1、想一想。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下雨了,刚走出校门,想起有个同学没有伞,你会。

(2)公园里,你刚坐下,看见小姐姐扶着老奶奶走过来,你会。

2、说一说。

(你在做到了"多为他人着想吗?

")

五、总结全文。

 

二、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重点:

1、懂得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

2、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无私地去帮助别人。

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心感快乐。

但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

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真诚地说一句:

“请让我来帮助你”》(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教师: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有些不开心的时候,朋友就会对我说:

“告诉我,你有什么困难?

请让我来帮助你!

2、说说你听到这句话的心情。

(有勇气、不害怕、不灰心、有好心情了……)

3、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会怎样做?

(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要说:

“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榜样引路、指导行为

师: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呢?

1、出示图画A、女同学作值日时生病了,一同学送她上医院,一同学帮助她清扫;B、拖车的叔叔拉车拉不动了,帮助他推车;C、把课外书寄给山里的小伙伴……2、谈谈体会:

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无私地去帮助别人。

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3、阅读日记,加深体会。

思考:

我是怎样帮助小新的?

我的心情如何?

小新呢?

4、你平时是怎样帮助你周围有困难的人的?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四、故事引路,加深认识欣赏故事《光头男孩》,看看大家是怎样帮助这个男孩的?

男孩心情怎样?

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五、总结全文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有心,哪怕是带给别人一缕阳光、一丝快乐,对别人来说,也会感到春天一般的温暖。

让我们都来说一声:

“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我是爷爷的小拐杖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懂得尊重并帮助老人。

2、情感目标:

理解老人”的快乐之情;“孝敬老人”的自豪之情。

3、行为目标:

以实际行动热爱、关心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做文明有礼、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4、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调查、访问和考察,获取研究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设计思路:

针对“做爷爷的小拐杖”主题,采用的活动形式,将“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两个基本活动环节串联起来开展活动。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2、“孝心”调查表3、“小灵通”“心连心”“孝心”奖章学生准备:

1、爷爷、奶奶的资料、照片的搜集2、填写调查表教学流程:

一、问题激趣,引路入题。

1、谈话: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是爷爷的小拐杖”,齐读课题。

2、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说我是爷爷的小拐杖?

——怎样做爷爷的小拐杖呢?

……3、入题: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爷爷、奶奶:

去了解老人,学会孝敬老人。

二、结合故事、学文明理。

1、教师讲故事,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课件1)2、想象说话:

我是怎样教爷爷走路的?

3、儿歌朗诵:

“我是爷爷的小拐杖”。

(课件2)4、小结:

做爷爷的小拐杖是对爷爷爱的表现。

作为小学生,应该学会向周围的老人表达你的爱。

三、开展活动,指导行为。

导入:

今天的活动共分为两块——“我对老人知多少”“我为老人做多少”。

活动

(一):

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1、谈话:

要做爷爷的小拐杖,首先要了解老人,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困难。

请你把课前获取的信息和伙伴们交流。

我们将会评选“小灵通”奖章。

2、学生交流对老人的了解情况:

兴趣、爱好、困难、生日……(展示调查表)4、小结: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都是合格的“小记者”,你们已经试着在了解身边的老人。

活动

(二):

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1、师:

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你有爱心,老人们都会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2、用说的方式表达你对老人的爱。

“精彩一句话”3、用做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爱。

歌曲欣赏、榜样引路:

学生“孝敬老人”图片:

(多媒体)A、、看望爷爷B、给爷爷捶背C给奶奶梳头4、小组交流:

自己是怎样孝敬老人的。

5、各组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对,.一声甜甜的爷爷、奶奶,一杯热气腾腾的暖茶,一次温柔的按摩,一次无微不至的搀扶……都包涵着我们对老人深深的爱。

6、交流感情,颁发“孝心”奖章。

三、创设情境,深化认识1、欣赏多多日记——我给爷爷选球拍2、小小表演台A、学生分组表演B、指名表演(情境:

爷爷到我家)C、请一名奶奶到现场,学生进行表演。

3、活动总结:

今天的“我是爷爷的小拐杖”活动非常成功。

理解老人,孝敬老人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四、布置作业,结束全课1、设计一张“孝心卡”,写上“精彩一句话”(最想对老人说的一句话。

),送给家中的老人。

2、每周按时填写“我爱老人”孝心卡。

(多媒体显示)“我爱老人”孝心卡内容次数123456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内容老人评价自我感受四、为老奶奶打伞教学目标:

学生体会了应该怎样去关爱自己家的老人,本课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将这种关爱推而广之,扩展到关爱身边的老人乃至陌生的老人,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最高境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我们体会了应该怎样去关爱自己家的老人,这节课进一步的延伸,将这种关爱推而广之,扩展到关爱身边的老人乃至陌生的老人。

二、学文明理:

1、师:

文中的主题故事图文并茂,真实生动而又颇有深意。

大家根据送伞这一画画猜测老奶奶当时的心情,再读读儿歌,从而体会。

2、小组交流。

3、小结:

学会关爱老人,会让人间更温暖,世界巨温馨。

三、指导行为1、看图:

(接下来的插图和情景对话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情景。

画中的孩子帮助邻居爷爷奶奶,真是个惹人喜爱的小家伙。

要让学生领悟:

要像爱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去关爱身边的老人。

)2、因势利导,引出提示文的问题:

回忆一下你为他们做过的事情,把经过和感想,给大家听。

3、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和故事中的孩子做一个比较,看自己平时做得怎么样,也可让学生谈谈今后准备怎样帮助老人。

四、布置作业布置实践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在社区里、敬老院甚至在街道等公共场所里实施自己的“尊老助老”计划。

五、帮帮残疾人他们不容易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懂得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

2、理解残疾人的不容易。

3、教育学生要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参加助残活动。

教学过程—、表演、激情导人。

1.学生扮演(表演内容:

让一个学生扮演盲人,到讲台上取指定的物件)。

2.提问,刚才在取物时你遇到什么困难?

你的心情怎样?

激情导入:

对于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板书课题:

帮帮残疾人——他们不容易。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看课文图片,残疾人怎样付出努力才能完成常人完成的事情。

2.组织讨论,教师小结板书:

3、体验生活:

A、像一只手的残疾人一样穿衣服,体会不容易。

B、扮演聋哑人进行交流;C、扮演盲人走路……你有何感想?

4、教师小结:

像叔叔、阿姨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

现在,不仅有少先队员在同情和帮助他们,而且人民政府、全社会有的人也都在关心和爱护他们。

三、发散思维,理性升华。

1.看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录相,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是一项社会公德。

在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受到法律的保护。

2.看图画:

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具体举措。

3.说说自己身边帮助残疾人的故事。

4.小结:

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全社会都在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应该从小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助残活动。

四、辨析导行,加深认识。

1,读《评一评》谁的想法好?

为什么?

帮助残疾人推车上夜校的四个同学受到表扬,《红领巾报》的小记者采访他们,问:

“你们这样做,心里怎么想的?

”周由说:

“班里要统计好人好事”。

刘仪说:

“我佩服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想帮他们。

”王品说:

“有一个是我的邻居,帮我织过手套,我就帮她。

”丁红说:

“将心比心,我同情他们。

”周由、王品两个人的想法,都不是设身处地同情、帮助残疾人。

比较起来,刘仪和丁红的想法更好。

2.观看图画,议一议: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事会怎么做?

3.知识抢答:

(用灯片出示题目)①每月的几月几日是国际残疾人日?

②我国的全国助残日是如何确定的?

③假如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几月几日是全国助残日?

五、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模仿小记者采访:

假如你是残疾人,心中的愿望是什么?

2.讨论:

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六、我能为你做什么活动目标通过小调查以及爱心行动计划的制定,让学生从关爱亲人、关爱身边的老人转向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学生自愿组成调查小组,并确定采访纲要;2.利用节假日,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调查小组的同学采访残疾人或孤寡老人、特困户,并做好采访记录。

活动过程一、调查了解社区或亲友中残疾人的姓名、住址、学习和生活爱好。

二、采访残疾人、孤老、特困户、孤儿等姓名:

年龄:

住址:

最大的困难:

希望得到什么帮助:

三、制订志愿者爱心行动计划服务对象:

服务形式:

服务内容:

准备工作:

爱心日记:

残疾朋友对你说的话:

活动延伸1、以小组为单位,与附近的残疾人建立经常性关系,制定长期的助残计划,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2、设计一张“爱心存单”。

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主题一我发现¬¬¬……第一课时多有趣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