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1815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docx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8篇

第一篇:

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和应对措施

1.绪言

小学的教学比较突出的是教育性质,这和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程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不同于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时期,小学的学生在很多方面还处于一个比较懵懂的阶段,他们很多还没有被完全的社会化,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让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这也就导致了在对于这一群体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考量。

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常见问题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一个初步认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认知的冲突,这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就表现为对于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会进一步的影响到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他将儿童的心里发展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2.1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0-2岁)靠感觉获取经验。

1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图式的功能;2.2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Preoperational,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征外在事物,会使用不具保留概念,没有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2.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ConcreteOperational,7-11岁)了解水平线概念,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2.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FormalOperational,11-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像思维。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对于很多基本的概念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于具体的事物仅仅是感觉和最初的认知状态,同时,个体的迅速社会化也开始让孩子的社会角色开始增加,角色之间的冲突也会进一步加深,反应到孩子身上就是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情绪,比如对学生产生一种抵制,不想学习或者是恶意破坏课堂上的相关秩序,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学生得到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干扰到其他人的学习,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于语文专业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涉及到对于道德行为的规训,而这往往需要和情景教学相联系起来。

3.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景化

3.1课文教学引入素材的多样化对于一本课本来说,语文课文的情境创设最需要的是有好的素材和完美的导入,在现行的语文教材角度上来看,可利用的素材有很多,比如寓言类或童话类的课文,往往是角色扮演的好素材,例如在《守株待兔》的课文里,就设置这样的情境:

让学生分别扮演农夫、大树、兔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丁娌子和旁白,让学生自编自演一些童话剧,还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创新的改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这在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生动形象的告诫同学们做事情不要墨守成规,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再做决定。

除了素材的选取外,创设情境需要一个良好的导入过程,因为新的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往往和新课程的导入有关,在设置课程导入部分导入新课程的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往往在这个环节,教师深入浅出的导入,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也由于心理学的第一印象效应,学生往往会对课堂导入部分记忆比较深刻,这时,如果将课堂导入部分和情境的创设有机结合,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3.2教师新课程衔接导入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教师此时主要充当的是“引导人”的角色,比如在讲述“龟兔赛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先自己去想像真正有一直乌龟和兔子在比赛跑步,那按照常理,乌龟最终一定会输给兔子,可是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乌龟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调动起学生们进行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那么在接下来的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相对较轻松,学生们会自然觉得故事有新鲜感,老师不需要运用演课本话剧的方式教学,而是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用语言创设情境:

“小乌龟行动那么缓慢,你们看,他的腿真短啊,他慢慢的一步一步爬,虽然他比不上兔子,可是最后却坚持爬到了终点,可小兔子却因为懒惰,在半途中睡着啦?

”这时学生的心里会有相应的画面的出现,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理解:

任何事的成功不光光靠天赋,还要靠坚持,当然对于教材知识的全局性的掌握是做到灵活创设情境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情境的创设不能千篇一律,活动的节点要富有趣味性,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设置,把握渗透和融入的方式以及时机,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自然而又顺理成章,达到“踏雪无痕”的境界。

不要一味的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牵强附会或者太过于注重启蒙教育情境的创设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

4.小结

小学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教学,更多的应该是给学生最为基本的引导,小学生这个群体往往处于这样一个问题频繁发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宣英.语文情境教学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江西教育,2007(Z1)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

第二篇:

小学语文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为了好的成绩,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

小学语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文化传递性特征,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的义务教育学科之一。

1.1小学语文教育的功能:

语文是一门不能急功近利的基础课程,要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

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功能。

(1)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中心思想。

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方式,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语文教育为依托,以语文教育内容的实施来进行。

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语文教育的实施。

(2)表达、交流和传递:

小学语文教育具有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

语文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就是进行语言交际和传递文化。

小学语文教育在传授和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如何表达和交流。

(3)育人:

小学语文教育以第一和第二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文情怀的熏陶式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表层层面上,而是将育人转化为实际行为。

1.2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1)语文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基础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外,语文教育还具有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功能。

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科目的。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种工具,只有让学生掌握好这种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

简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的。

(2)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小学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佳阶段,这一阶段接收到最好的教育,会使其日后的学习有良好的发展。

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彰显着我国的软实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应重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旨在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不言而喻,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

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2.1课程改革是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师要以新理念去开展素质教育。

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2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其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基本素质包含的内容有:

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劳动技术素质。

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如个性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个性潜能等个性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落实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和学会健体三个方面。

(1)做人:

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应教学生先学做人,强调德为先,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做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2)求知:

教师既要授予学生知识,也要授予学生求知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主动汲取新知识和新技能。

(3)健体:

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

2.3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从教育实践和成效而言,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做好语文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3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的作用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体悟生活: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宜的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体悟生活。

小学语文教育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2体悟思想: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能有效调控学生的情感,如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或者是享受美好的感受,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3体悟责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体悟自己的责任,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辐射的作用。

4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以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2]张明昕.关于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才智.2011:

(14).

[3]王寅生.浅谈小学素质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

(8).

第三篇:

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探讨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主题明朗,内容充满趣味能够激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因此,儿童文学研究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课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儿童文学特殊性

儿童文学是指依据儿童发展需求,由成人创作的与成人文学相区别的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其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儿童文学是实现成人意识与儿童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阅读动机,促进其对世界认知的加深。

同时,儿童文学从属于文学范畴,同样具有一般文学的共同特点。

因为儿童文学以儿童为主要受众,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研究,不难发现儿童文学作文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创作主体以及阅读主体之间保持着特定差异,在创作者个人层面具有很强的成人因素,且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在儿童接受阅读的过程中,对儿童的意识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这样,儿童在进行文学阅读的同时就无法避免摄入成人观念的影响,发生成人作者与儿童审美相碰撞的问题。

二、儿童文学价值分析

很多学者在进行儿童文学价值的研究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识:

我国以往的儿童文学过于强调教化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的不断进步,到后期才逐渐开始向审美、娱乐等方面进行倾斜。

可以说儿童文学经历了从教育功能向多方面价值的转化。

例如王泉根教授在其著作中就提出“儿童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和平衡心理的作用”,这一理论的提出强调了儿童文学多方面的价值意义。

儿童文学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满足儿童审美需求。

儿童文学作品的所有功能都是依托于艺术美来实现的,儿童文学的审美应当以无功利化、实现儿童情感塑造以及儿童审美情感的表达等诸多要素为指引。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特指适合7~12岁儿童阅读的作品,按《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全部属于公民义务教育阶段。

这部分儿童文学作品顺理成章成为了编纂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来源。

因此,对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进行关联性研究时,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二者始终贯彻这样一条主线。

在中国的儿童教育方面,儿童文学作品同小学文学作品渊源深厚。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儿童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思

虽然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育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

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进行追溯,便会发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得到不断提高,然而进一步研究的话,其中却隐藏着作品选材有待改进的问题。

儿童属于审美经验缺乏的特殊群体,在进行儿童作品选材时应充分尊重儿童审美要求,从而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

具体表现包括:

部分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领悟和分析水平尚无法满足引导儿童成长、发展的需求。

通常表现为小学《语文》教材选材过程中对儿童阅读审美性的不够重视,如儿童诗教学选材中表现出过度的知识化倾向,功利性引导在儿童童话教学中的突出表现,寓言作品中价值取向泛化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对儿童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教学,就无法引导学生正确体会和学习儿童文学的内涵和韵味,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当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无法规避的问题。

五、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1.提高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教师要理清儿童文学与小学教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对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足够认知,引导儿童进行正确审美。

要让教师对上述要求进行正确理解,不断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加强对儿童文学的科学理解,提升自身运用儿童文学进行教学的授课水准。

教师要积极了解当今儿童文学发展现状,对最新儿童文学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素质过硬的条件下,更好地指导学生儿童文学作品的课外阅读,实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水平的综合运用。

2.提高儿童文学创作的水平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新型网络传媒的兴起对于传统类型儿童文学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不断加强和完善儿童文学,创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唯一出路。

目前,即使每年都有新的儿童文学作品面世,但受制于创作者自身水平以及成人与儿童审美差异等因素,大部分作品并不令人满意,其中一部分作品甚至呈现出过度成人化倾向。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积极鼓励教师深入接触群体参与儿童文学创作,在此基础上为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教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积极进行教学研讨,相互汲取经验,从而促进儿童文学创作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儿童文学能够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第四篇:

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的必要性

一、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注重朗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学生去死记硬背,这种教学形式只会让学生感到反感。

语文教学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若是想要去理解它的中心思想和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文章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对文章中较深的内容和语句有进一步的了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要想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就是要多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挖掘文章深层次的东西。

举例而言:

在进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多进行朗读,在第一次朗读的时候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有趣,就只是雪地里一群小动物在来回走动,第二次朗读学生就有可能进行会想为什么小狗画出来的就是梅花呢?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再次进行朗读的时候学生就会去寻找这些小动物的共同特点,从而发现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爪子画图。

通过几次朗读,不需要教师的再次指导,学生就已经把文章的主旨读出来了,所以朗读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二、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表达一些情感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去反复朗读去体会,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也能起到不小的帮助作用。

举例而言:

我们的小学课文中有《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都是表达对我们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去朗读,从而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于祖国的热爱,也能激发自己对于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再有就是《妈妈的账单》这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在家庭关系中妈妈对孩子无私的付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懂得什么是感恩,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去朗读这篇课文,让学生从妈妈的账单中发现妈妈对于家庭的付出和对彼得的爱,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懂得要尊重自己的父母,感受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朗读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是教育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很多人可能认为小学生在迈入小学之前就能说话了,并且能够顺利地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描述出来,为什么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呢?

首先,能说话并不代表会说,语言运用也是讲究一定艺术的,“春天来了”和“路边的迎春花开了,春姑娘静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两句话都是要表达春天来了,但是运用的语言截然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因此,要想让别人了解或者是认同我们的观点,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是一定要具备的。

小学语文课本选材大部分都是精挑细选的,作者的用词用语也是相当考究的,如果能让学生多去朗读这些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举例而言:

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时,有一段是“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两段的内容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于桂林山水的喜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对这一类的内容进行阅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这样无论是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还是写作都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四、如何进行朗读

既然我们都说朗读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朗读呢?

首先,教师要引起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其次,在朗读的过程中设定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朗读,从而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保证了朗读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希望教师能够带领我们的学生进行朗读,让语文教学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意义及步骤[J].教育革新,2014.

[2]魏明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J].学周刊,2011.

第五篇:

小学语文教育探讨

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最基础的阶段,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近年来的调查却暴露了许多问题。

基于此,作为当下一名一线工作者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教育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正确认识当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构建所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其实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育教学,主要责任在于老师。

目前,很多教师对课程标准认识有偏差。

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语言工具性,因此对于二者的处理方面存在偏差,使其一方面被忽视,使得语文教学不能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在把握时也会出现偏差,常常忽略其综合性的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但是教师对其理解产生偏差,甚至有时流于形式,对于提问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设计,使其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等,这些偏差使得小学语文课堂不能进行有效教学。

很多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每个阶段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影响了教学效果,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培养。

而且,教师也缺乏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自己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不仅如此,有的教师忽视方法指导、忽视教学评价,从而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二、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过往满堂灌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

慢慢的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教育模式逐渐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而课堂是教育教学行为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学模式的革新,其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型发展。

当前的小学教育,特别是语文课程等基础课程的教育,并未能获得预期的发展,其归根究底是教师教学定位的缺失。

现在的小学生,不再是野乖乖孩子冶,他们标榜的是个性,标榜自我。

教师要认识到,现在的学生不希望野被要求冶、野被接受冶,他们想要被理解、被发现,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把严肃的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发挥自身在课堂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来,使学生释放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自主能力,从传统课堂上的配角转化为主角,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构建

新时期,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合作显得格外重要。

教师对于分组问题一定要严肃对待,不能草草了之,小组的人员结构决定了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教师在分组之前应先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

从心理学角度看,不同性别的个体的认知方向、认知能力等都有所不同,这就说明如果一个小组中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那么这个小组分析问题可能会不全面,无法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

另一方面,如果小组成员都是内向型学生,那么这个小组的合作气愤就不会太高昂,不主动等;而如果小组成员都是活泼好动的,那么活动可能就会杂乱无序;而小组成员的成绩如果划分不合理也会影响合作活动的进行。

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进行分组,保证一个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研究表明,当一个小组内有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时,往往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接纳感与责任感。

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会受到来自教师的压力,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焦虑性。

而不同能力、特长的学生组合到一个小组后也能够提高小组的活动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存在感。

四、习惯的培养,伴随一生

不容否认,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古文说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就是说教师教人知识不如教他们良好的获取知识的习惯。

习惯是影响课堂情趣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生活处处是语文,所以语文的知识面和范围是很广泛的。

局限于单纯的课本知识是难以学好语文的。

所以,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之中,教师唯有传授其学习方法,课本只是学习中的一部分。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学习的方法,然后运用学到的方法在课外获得知识,这就是学习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