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519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doc

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

摘要:

中国传统的五伦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关系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五伦思想来诠释现代企业关系管理中所要处理的错综复杂的内外关系,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企业内外关系处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五伦思想;企业五伦关系;内部关系;外部关系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例如“MBA”、“EMBA”、“洋CEO”、“ERP”等,其中虽不乏成功的例子,但也有很多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企业和政府管理机构中“水土不服”。

因此,如何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精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管理理论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焦点。

例如:

荀子的“群”、“分”、“义”管理哲学[1];道家的柔性管理[2];儒家学说中的“仁爱为本”、“人伦关系”、“义利并行”、“中和思想”、“诚实信用”、“勤俭节约”、“刚健自强”、“天人合一”等思想[3];《孙子兵法》中的“为将之道”、“用人之道”、“用兵之道”[4]等等。

杨再生等(2006)[5]认为:

构建和谐企业,外部关系需要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内部的需要承担经济责任。

但这只是从企业宏微观环境角度出发作出的结论,并没有集中于企业管理的问题。

倪沪平等(2005)[6]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五伦思想及其对家族企业组织的影响,认为五伦之间,相互汇通,而前三者是主要的,即父子之伦,在家族企业组织中具决定性地位,其中“父慈”体现在家族发展的继承性上,“子孝”体现在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君臣之伦,为企业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前者要“仁”,后者要“敬”;夫妻之伦,主要体现在创业之初和正常发展两个阶段,夫妻往往是最佳合作者,同甘共苦,经历万千艰辛,在商场上打下江山;长幼之伦,表现为员工按在企业的时间长短来不断晋升;朋友之伦,是家族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要有“信”。

该文主要论述家族成员的五伦关系对家族企业的作用和影响,没有涉及一般企业的五伦关系管理,缺乏普遍性。

南怀瑾(2005)[7]曾提到“五伦”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对应关系。

本文则在此基础上,以“五伦”思想概括一般企业管理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企业内外关系处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其中,企业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可以概括为内外两种关系:

l企业内部关系,包括最高领导者与各部门主管、各部门主管与本部门员工、各部门内部员工之间以及各不同部门之间的相处关系,可以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这四伦关系来概括阐述;

l企业外部关系,包括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股东、债权人、政府等关系,即企业的“朋友”关系。

所以,企业的五伦关系分别是指最高领导者与各部门主管、各部门主管与本部门员工、各部门内部员工之间、各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合作者的关系。

2基于五伦思想的现代企业关系管理

2.1君臣

企业管理中的君臣关系,即最高领导者与各部门主管的关系,要做到“君君,臣臣”。

2.1.1“君君”

首先,领导者需要建立自己的个人魅力。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作为领导者,要在下属心中建立威信,首要学会如何自重,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尊重自己,是无法获取他人的尊重。

而且“上行下效”,领导者有何不自重的行为,必然引起下属的骚动与效仿。

自重更需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使是企业中的最高领导者,也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尊重每一个人,并随时学习他人的优点——“无友不如己者”,这是建立领导个人魅力的第二步。

接着,“过则无惮改”,发现了自己的过错要勇于承担责任并改正过来,做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建立个人魅力的第三步。

另外,“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领导者建立个人魅力的具体行动方针。

“敬事”就是作为企业最高领导者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而信”是使下属的绝对信服,要争取下属的“信”,就要做到“敬其事”,讲诚信,如良将,身先士卒为敬事,因此大家也会信服他。

“敬事而信”,这是自重而威的具体行动。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简单来说就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也是尊重人的具体行动。

以上是企业最高领导者领导的基础和方法,与马斯洛需求模型中较高层次的需要相符,部门主管需要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1.2“臣臣”

“君使民以礼,臣事君以忠。

”为臣之道,最重要的是忠心,忠于君、忠于事,但不是愚忠,君有道则用之,君无道则藏之,而不能为虎作伥。

这就是说,部门主管要忠于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就算自己胜过现任CEO,在企业没有更换CEO的打算之前,都不能“谋朝篡位”,即使大家都认为你应该取代他,自己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符合“作之臣”的原则。

忠于君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忠于事,对领导交代下来的工作要尽心尽力完成,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或不力连累了领导。

2.2父子

企业管理中各部门主管与员工的关系可以视为五伦中的“父”与“子”。

父子关系讲究的是“父慈,子孝”。

2.2.1“父慈”

作为“父”的部门主管怎样才算做到“慈”呢?

那就是要做有利于员工的事,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识人”和“举人”。

身边的人各式各样,要知道“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要分清巧言令色的下属,不要被花言巧语、高帽子给乐昏了,要用心去观察每个部下的优缺点,能够在各式各样的人中“识人”。

然后要举贤,尽自己所能任用合适的有才能的人,并且“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有明辨是非的头脑,尊重与接受一切意见的胸襟。

在“识人”和“举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员工的福利和薪水。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各部门的员工比较注重生理、安全、社会交往等较低层次的需求。

2.2.2“子孝”

作为一个好员工,首先态度要好,对主管尽心尽力,没有怨言,然后“敬其事而后其食”。

也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对上司负责,不能一项任务下来,推三让四,结果没有人做,限期到了还相互推卸责任,把工作做好了以后再想其他事情。

对主管要诚敬,做好了份内事之后,还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要对上司或同事的工作和私事说三道四,破坏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和谐。

对上司提意见,不能欺骗,实话实说,但同一件事,经过多次规劝,尽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还是不被采纳,那也不能再自取其辱,乃至破坏与上司的关系,其中的尺度就要自己拿捏好。

2.3夫妻

企业中的夫妻关系是指同部门中各员工的关系,即在企业部门管理中,各项工作要根据各人的能力明确分工、权责分明。

一项任务布置下来,该是谁负责,清清楚楚,不得推诿;一项任务没有完成,是谁的责任,清清楚楚,不得推卸。

这样才不容易产生纠纷,大家的关系才融洽。

古代夫妻相处之道讲求“相敬如宾”,就是虽然结为夫妻,还是要互相尊重、爱护。

把这原则应用在同事之间的相处也一样,不能觉得都是同一个部门了,应该亲亲热热、不分彼此,这就麻烦,工作不分、责任不明;反之也不能视彼此为陌路人,互不关心,甚至相互抨击。

总之,大家要各司其职,“相敬如宾”,互相尊重,待人如待客一样有礼而保持合理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和谐的同事关系。

2.4兄弟

企业中部门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五伦中的“兄弟”关系。

做兄弟要“兄友弟恭”,即哥哥要对弟弟友好,照顾弟弟,弟弟自然会恭恭敬敬地对待哥哥。

所以部门之间要态度友好,对人恭恭敬敬,你这样对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你。

正如子夏曰: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而如果别人冒犯了自己,要宽容一点,“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当然也要拿捏得当不能成为姑息养奸。

最后“礼之用,和为贵”,各部门和和睦睦地相处,不要勾心斗角、互相攻讦,要相互交流促进,形成良性竞争。

2.5朋友

企业的朋友关系,是指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包括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股东、债权人、政府等等的关系。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交友首要讲信用,同样的,在商业交往中同样需要讲求诚信。

不讲信用,有时会有短期利益,但这将以长期合作作为代价。

守信,有时会吃亏,但也许将来会为你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信”是交友的基础,也是做生意的关键。

另外,对朋友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常常反躬自问,对于别人的错误,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格。

例如,自己没有及时供货,要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如果是对方没有及时供货,要体谅对方,可延迟则帮忙延迟一下,如因此造成了损失要求赔偿,也要合理、心平气和地进行。

自己做好了,“朋友”自然就对自己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样“朋友”也多起来,关系也处得融洽。

3企业五伦关系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这五伦关系,都是以企业、员工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共同的目标,概括说来,这五伦是处理上下级(君臣、父子)、平级(夫妻、兄弟、朋友)的关系,其中既有相通的相处之道,也有因各自不同的地位而有所不同的相处方法。

例如,下级对上级要“恭敬”,朋友之间也要“恭敬”,但两者的“恭敬”是不同的。

每两伦关系之间既是独立,又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是互相掺杂渗透的,例如,部门主管与本部门员工关系处不好,企业的领袖有时也是要出面处理。

其中任何一伦关系处理得不好,企业都难以维持和发展。

另外,每一伦内部的相处是遵循你对我好、我对你好的相互作用的原则。

“父慈”才有“子孝”,“子孝”父亲才放心地“慈”,“兄友”才会“弟恭”。

即每一伦内部的两个方向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有一个方向的关系处得不和谐,就有可能导致一伦关系的破裂,这样就可能会对企业有破坏性的影响。

所以,企业五伦关系中,每伦之间、每伦内部以及每伦内部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结论

企业作为组织,人际关系是其构成的基础。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有其自身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的“五伦”思想,作为人伦的核心,处理了社会关系的绝大部分,其必然影响国人行事为人的习惯,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将“五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是企业处理各种关系很好的立足点。

但本文的观点并未经过企业的实证检验,只是感性地结合现代管理和中国古代五伦思想提出一些关于企业管理的大原则,而且这些原则和方法还不能很好的概括企业管理中各种关系的处理,各观点有待进一步提炼,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希望对企业管理有一点启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红雷.荀子的组织哲学与现代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1998(01)

[2]葛荣晋.道家哲学智慧与企业柔性管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3]高言弘,林仲湘.儒家学说与现代管理思想[J].广西大学学报,1996(03)

[4]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杨再生,石德勤,舒高新,刘建明.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6]倪沪平,王朝科.论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五伦思想及其对家族企业组织的影响[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02)

[7]南怀瑾.论语别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