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2293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docx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

光荣革命与共济会不可不说的秘密

引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

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

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于英国伦敦

“我们在这里得到了一个像数学一样精确的证明:

为什么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1页)

如果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济会就是资产阶级“先锋队”,特别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先锋队”。

在共产主义幽灵出现之前的上千年,一直都是共济会这个古老幽灵徘徊在欧洲上空,它一直在苦苦寻找禁锢思想的天主教教权以及残酷剥削的封建王权的软弱空档,伺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光荣革命”,正是共济会这个古老幽灵获得形体的关键事件,它从此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彻底击败王权和教权,在受到千年压迫之后,终于翻身获得解放!

共济会成为了打倒顽固反动旧势力的大英雄!

然而,历史到这里并没有终结……在古老的“勇者斗恶龙”的传说的某一个版本中,一个叫做佛瑞·梅森的平凡少年,他住的村子附近有一条贪财的恶龙,喜欢到处打劫。

他的父母都被恶龙杀死,他立誓要杀掉恶龙为父母报仇。

历尽千辛万苦,他获得了神力变成勇者,又经过九死一生的搏斗终于杀死了恶龙,解救了受苦受难的乡亲,成为万众景仰的大英雄!

可是在若干年以后,他却渐渐发现,对于金灿灿的东西越来越爱不释手,看到了不弄到自己手里,心里就像猫抓了一样难受;自己头上长出了角,身上长出了鳞片。

于是,他做了一件宽大的袍子,把角和鳞片小心地遮掩了起来……(注:

佛瑞·梅森为“Free-Mason”,共济会的英文名称)

正文:

根据通常史料(辉格党人提供的史料),光荣革命(GloriousRevolution)是发生在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旨在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国王逐渐转移到国会,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由此确立。

光荣革命的历程是这样的: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任王后生了一个儿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失去了继承王位的希望。

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领袖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1688年11月5日,威廉三世率领1.4万人在托尔湾登陆。

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

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

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

辉格党人欢迎威廉三世解放英国

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同时,国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

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宣言中坚持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经国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国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国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国会议员的自由;国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

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

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同时,《宽容法案》通过,用于解决天主教与英国国教间的矛盾,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得到确认。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光荣革命过程的上述描述及定性,实际上是辉格派历史学家哈兰姆、麦考莱以及后来的屈维廉的观点。

麦考莱(ThomasBabingtonMacaulay,1800~185年)是一位铁杆辉格党人,1839年起担任陆军大臣,正是在他的力主之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反对宪章派提出的人民普选权要求;1847年在爱丁堡竞选失败,从而退出政界,然后就着手写《英国史》(全名是《自詹姆斯二世和威廉三世即位以来的英国史》)。

该书记载了自1685年詹姆斯二世即位至1702年威廉三世逝世17年间的历史。

这本书的开头写到,英国无疑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英国之所以伟大,其渊源就在于1688年的革命。

“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

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

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

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

”1857年麦考莱受封男爵,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因文学(主要就是《英国史》)而获此殊荣者。

而在麦考莱的外甥屈维廉(Trevelyan,GeorgeMacaulay,1876~1962年)的笔下,光荣革命的地位进一步拔高,好像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

在今天看来,辉格派历史学家(历史发明家)对于光荣革命的描述就如同一份标准的新闻通稿,其中虽然都是事实,但真相被巧妙地掩盖了。

其最后一次革命的论调与二十世纪的“历史终结论”简直就是前后呼应,异曲同工。

世界各国史学家对于光荣革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后世历史学家通常认为,麦考莱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从辉格党的立场出发解读历史,用历史来论证政治主张,呼吁英国人民满足于现状,维护现存制度,因此带有鲜明的政党偏见和个人成见,在史料和史实上都有不少错误。

1990年之后,西方史学界对于光荣革命的性质进行了更加深入及全面的研究,出现了许多与以前的著作不同的观点,甚至出现了一些翻案性的文章,对整个“光荣革命”的性质进行根本的否定。

无论是哪种观点,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在稀奇古怪年代里发生的一件稀奇古怪的事件”,其中有太多的反常现象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

革命爆发的起因极为反常,发展过程极为反常。

起因反常:

光荣革命的一大成果是宗教信仰自由,可讽刺的是,当初激起革命的正是1688年4月国王颁布的要求实现宗教信仰自由的《宽容宣言》;而国王之所以颁布这个宣言,起因恰恰是辉格党人对天主教徒和贵格会教徒进行宗教迫害。

推翻詹姆斯二世最重要的法理依据是不让天主教徒做国王,因为天主教国王会对臣民不利;但是,英国人对于天主教徒的恐惧是辉格党人散布的关于天主教的谣言造成的;这就好比先散布谣言说政府会大肆迫害人民,所以推翻政府是合理的,如果这都可以,那么造反就都是合理的了。

世界上的社会革命,无论表面的原因以及表现如何,99.9%的实质无非是贫富分化加剧,经济衰退,或者面临重大外敌入侵,政府机构却懦弱无能,国家内部的各个阶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说白了,都是人民眼看快要活不下去了才闹革命。

但是光荣革命之前的英国,并不存在这些情况。

这就说明,“光荣革命”是一场没有充分的社会基础,被人为生造出来的革命。

如果跟四十年前的英国内战,或者一百多年后的法国大革命对比,就更加反衬出这种突兀性:

人民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呢,突然就革命了!

过程反常:

世界上的大多数革命,往往充满了各种意外和临时起意,是各方力量博弈推动的结果。

而光荣革命过程中几乎没有博弈,完全是一边倒的态势。

荷兰人由海上而来,英勇的英国皇家海军哪里去了?

要知道,就在十年前,第三次英荷战争两国海军还打得难舍难分呢!

而且,国王詹姆斯二世可是长期担任海军大臣。

詹姆斯二世败得太蹊跷,他拥有有史以来英国最强大的一支陆军(与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相当),居然听到威廉三世登陆的消息后,不尝试抵抗一下就逃跑了?

如果说詹姆斯二世是个胆小鬼倒有可能,但这又和他长期的军旅经验明显矛盾,要知道,詹姆斯在此之前长期执掌英国兵权,并屡获战功。

光荣革命,是一场经过长期策划、精心设计出来的“革命”,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事先做出了充足的预案,力求万无一失,把它看作一场精致的政变更加合适。

要看清光荣革命的全景,其实也并不困难,辉格派历史学家讲述了大部分事实,他们只隐藏了两个线索,第一个是金融资本主动向英格兰转移的过程,第二个则是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邱吉尔的动向。

如果缺失了这两条线,看光荣革命就会觉得云山雾罩,稀里糊涂,补上了以后,一切的脉络都清楚了。

下面我们首先沿着第一条线索,对光荣革命的前因后果进行一番梳理。

在光荣革命之前,伦敦的银行和金融制度在全欧洲范围内就算不是最落后的,也是最落后之一。

要说英国金融业历史上长期落后,这事还得追溯到狮心王理查的时代。

中世纪的英国只有金融业的前身——放贷业,由于基督教禁止教徒放贷,而犹太人又被严格限制不能拥有土地,大多经营高利贷生意,因此犹太人与放贷渐渐地密不可分。

按说英国远离纷争不断的欧洲大陆,国内相对安全,是个发展金融业的理想场所(金融的首要要求就是安全稳定)。

在亨利二世的时代,英国境内犹太人颇多,国王给他们提供庇护,而犹太人投桃报李,给国王提供了可观财源。

狮心王理查为了筹钱组织十字军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年),开了大肆从犹太人身上刮钱的先例,爱德华一世为了筹集征服苏格兰的军费,对英国的犹太人进行杀鸡取卵,赶尽杀绝。

没有了犹太人,英国的金融业也就没有了下文。

电影《勇敢的心》中的爱德华一世

此后历代英国国王筹措军费都必须向国会妥协,拿人手短就得不断让权,让到最后国会议员们觉得我们才是国家的主人,于是爆发内战。

克伦威尔时期推行宗教宽容政策,欢迎犹太人去英国创业,英国才又有犹太人出现。

随后的王政复辟时期,虽然国王一直尝试推行宗教宽容,但清教和国教联合控制的国会始终坚持宗教不宽容政策,在一片恐怖气氛下天天吵吵着迫害天主教徒。

非国教教徒在这种白色恐怖气氛吓都吓死了,谁知道哪天迫害就扩大化了,犹太人才不愿去趟这滩浑水,因此英国的金融业仍然基本为零。

在英国的国王和国会之间在为了军费问题成天撕逼的时候,欧洲大陆上早就通过信贷工具来解决军费问题了。

例如,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当年建造无敌舰队,就是从热那亚圣乔治银行贷的款。

查理二世为了摆脱对国会拨款的依赖,想尽各种办法从各种渠道筹钱:

从路易十四那里讹一笔算一笔,以分封北美的土地作为交换从富豪那里借钱,以提供保护为名(虽说实际没什么卵用)收取天主教徒和贵格会的捐款等等。

查理二世就这样过着一种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睡大街,乱七八糟的生活,这倒是跟他流亡期间的经历一脉相承。

从1675年之后,查理二世多了一大笔来自阿姆斯特丹的补贴,加上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收入,使得查理二世后期逐渐摆脱了对国会财政的依赖。

“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之所以是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因为英国政府仿佛一夜之间从看人脸色吃饭的穷屌丝变成任性的土豪。

1694年建立英格兰银行,这家银行成立后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向英国政府发放长期贷款作为军费,同时收取8%的年息。

描写“九年战争”(1688年-1697年,又叫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巴拉丁王位继承战争,是路易十四统治的法国与英国、荷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组成“大同盟”之间的战争)的学者们写到,英国士兵在前线的装备从此让法国人羡慕不已。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使得英国政府再也无需因为发动战争而向民众直接征税,解决了自狮心王理查一世以来,长期困扰英国国王、并导致王权逐渐丧失的首要问题。

随后,英国的金融业迅速发展,到1750年左右,伦敦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的欧洲金融中心。

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金融业自古以来就是知识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的“高帅富”产业,长期掌握在少数世袭的金融家族手里。

光荣革命前后英国的巨大反差就带来一个问题:

在金融业落后的英国,凭什么突然冒出英格兰银行,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欧洲金融业的翘楚?

而且在此后不久,伦敦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大批银行。

英国从哪里突然冒出这么多金融人才以及开办银行的大笔资金?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

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当了英国国王之后,大批荷兰的金融人才来到英国,参与建设英国的金融业。

但别忘了,威廉三世可是签了《权利法案》的,他是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国王,甚至有人用“英格兰的执政,荷兰的国王”来形容威廉虽然在英国名为国王,但实际权力还不如在荷兰的时候。

而从前面的章节中也可以看出,荷兰执政一直受到商人派的抵制,权力也十分有限。

而且,威廉三世到1702年就不幸身故了,之后英国王室就跟荷兰人没什么关系。

荷兰金融寡头就这么笃定,他们在英国的大笔投资一定会有保证?

英国和荷兰可是商业竞争对手以及敌国啊!

忙活一场,就不会为别人做嫁衣?

事实的真相是,光荣革命实际上是英国人给荷兰金融寡头做了嫁衣!

最迟从1672年法荷战争爆发时起,荷兰的金融资本家们(至少其中一部分)就认识到,鸡蛋不能全放在荷兰这个随时会被打破的篮子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英国也得开一个分基地!

此后他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开这个分基地呢?

金融资本追求的是金融权力的垄断,极端情况,天下大乱,这边风景独好,大家都会把钱汇聚到安全的地方,那个“安全的地方”就成了金融中心。

两次大战中,美国纽约就是这样变成了世界金融中心。

因此金融资本最希望见到的情况是,除了自己待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兵荒马乱。

有时甚至为了吸引资金流向自己,故意在别处挑起战争,这也是美国纽约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后,美国的行为逻辑。

华尔街铜牛荷兰阿姆斯特丹正是趁着欧洲陷入宗教战争之时,吸收了全欧洲的金融资本而迅速发展成欧洲金融中心(其中西班牙居功至伟)。

但是,1672年爆发的法荷战争使金融寡头们认识到,荷兰仍然是一片不安全的地方。

路易十四还活蹦乱跳的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挑起新的战争,一打仗,阿姆斯特丹金融市场就得暴跌,金融寡头们还怎么愉快地玩耍啊?

其实,荷兰也不是欧洲金融业的源头。

自从中世纪以来,在欧洲这片土地上,存在一个流浪中的隐形金融帝国,这就是传说中的共济会,他们才是欧洲金融业的真正源头。

他们拥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却始终小心地游走在历史的阴影中,只有通过某些巨大的缝隙,才可以隐约窥探到他们的身影。

阴谋论者说,共济会在酝酿一个巨大的企图控制世界的阴谋。

实际上,共济会在算计着别人,也在被别人算计。

他们的财富既可以成为国家崛起的助推器,也会成为祸乱的帮凶;既是他们拥有翻云覆雨惊天能力的源泉,也是引来觊觎目光导致刀兵加身的祸根。

共济会的金融资本在欧洲辗转流浪数百年,终于在十七世纪来到荷兰,与荷兰本土的贸易优势迅速结合,于是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转型为世界贸易金融霸主。

但是1672年的战争,使得这个金元帝国的光荣与梦想变得如同沙丘上的城堡一样脆弱。

在这个时候,共济会的真实想法恐怕只是尽快找到属于他们的安全的“应许之地”,实现财富和权力的不断增值,以及——实现他们自己和全世界的“自由”。

共济会通过“光荣革命”进入英国,并成为英国的幕后掌控者,而英国也成为共济会的总坛。

“光荣革命”是共济会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步,容不得半点闪失,因此共济会空前绝后地投入了大量成本,力求毕其功于一役,此役过后就是龙游九渊了。

凭借着不列颠这块风水宝地,共济会迅速发展壮大,金融资本使得英国的工业萌芽迅速成长壮大,掀起了工业革命,更使得金融资本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随着实力增长,共济会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保持自身的自由地位,而是要在金元的挥洒之下,将自由主义的种子撒播到全世界,建立盎格鲁-犹太占支配地位的世界体系。

由于共济会的秘密社团的性质,一些会员从没有公开过他们的会员身份,但另一些会员选择了公开他们的身份,在这些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大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共济会的会员几乎活跃在此后欧洲近代史的每一页。

例如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歌德、海顿、萨德侯爵、马克·吐温、阿瑟·柯南·道尔;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政治家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拉法耶特侯爵(援助美国独立战争的法国贵族)、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3任总统)、约翰·埃德加·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朱塞佩·加里波第(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穆斯塔法·凯末尔(土耳其国父)、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莫逖拉尔·尼赫鲁(印度总理)、工业巨子本杰明·富兰克林、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华人严家淦(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纬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李嘉诚(香港首富)等等。

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世界的精英朋友圈。

相对于曾经存在的“共产国际”,共济会其实就是“资产国际”。

相对于松散无力的“共产国际”来说,共济会这个(半)地下组织贯穿了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党校,朝廷,权力核心。

关键还是在于,共济会有钱,为了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舍得花钱。

到今天,共济会已经成为一个半公开的组织,全球有四十多个共济会分会,公开的会员大约有600万名,其中英国约100万、美国约400万、法国约7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最活跃的嘴巴,最庞大的资本,最强大的权力,都掌握在共济会手里,共济会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精英组成的团体。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世界到处都是自由主义的声音,因为这是共济会的价值观,是他们想要传播的东西。

虽然共济会对近现代史影响巨大,但是本作者不会始终纠缠于这个话题,就像基督教影响欧洲两千年,但不会始终讲基督教一样。

本书只是着重讲讲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想知道这个故事的起源,还得从“光荣革命”的年代用月光宝盒“biu”的一下回到500年前,从公元十二世纪末的八个穷苦的法国骑士和一个贵族说起。

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