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2989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docx

语文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

病句辨析与病句修改

一、结构性病句

1、语序不当

(1)定语的位置不当

  ①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②定语被放在状语的位置上;③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状语的位置不当

  ①状语被放在定语的位置上;②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位置不当

  ①否定副词“没有”、“不”的位置不当;②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4)主客颠倒

(5)分句位置不当

  ①递进复句中轻重颠倒;②承接复句中先后颠倒。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7)并列成分不完全搭配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②缺谓语;③缺宾语。

(2)成分赘余

  ①语义重复;②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赘余;③主语、谓语、宾语中同义成分赘余;④滥用介词;⑤滥用关联词。

4、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2)双主语

(3)层次不清

二、语义性病句

5、表意不明

(1)语音歧义

(2)语义歧义

(3)语法歧义

(4)语境歧义

(5)指代不明

(6)虚词多义

(7)省略不当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

(3)强加因果

(4)否定不当

(5)不合事理

熟悉常见题型:

1、“四选一”的选择题:

①选出有语病的一项;②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分值为3分。

2、主观题:

综合修改一段话中有毛病的地方。

分值常常达4分以上。

  明白考查重点是结构性语病。

  明确做题思路:

  做题的时候,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随之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必须记号来提示自己。

  答题顺序通常是:

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即所谓的标志性病句: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是否残缺。

  ②带关联词的,看关联词是否搭配,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连接的是相同的主语,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连接的是两个不同的主语,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⑦带有大约、左右、最多、至少等词语的看是否符合逻辑。

  ⑧中心词前面有较长的定语,应看定语的排列顺序是否按领属性-数量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的顺序排列。

高考真题:

例1、(2007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项语句表述准确规范,为本题正确选项。

B项“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语序及表述不合理,应为“很少有国家制造口径7毫米以下的狙击步枪”。

C项“大家都以为……,看到……”主语是“大家”,后面“使大家恍然大悟”缺少主语,可改为“大家才恍然大悟”。

D项“一台”与“剧本”搭配不当,可改为“一部……的剧本”。

所以,答案为A。

  病句有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两种,这是对辨析能力的一种细化,前者侧重在辨析表达是否正确,后者侧重辨析表达是否明确。

两种考查方式相辅相成,分别从结构和语义两个不同层面上强调了恰当表达的重要性。

例2、(200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C.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A项,“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是“意境”的定语,句子主干为:

“意境丰富和提高了表现技巧,做出贡献。

”主宾搭配不当。

把“努力创造的”中的“的”改为“了”即可。

B项,缺宾语。

在“提升”后面加“它们”,在“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中的“为”的后面加“其”。

C项,“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等并列概念之间关系不清晰明确。

所以,答案为D。

  高考对语病的考查主要分为六类,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赘余或残缺,结构混乱、不合逻辑和表意不明。

2007年主要考查了3类,即: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不合逻辑。

其他几类虽未考到,在2009年高考复习中也不容忽视。

误区示警:

解答辨析和修改病句题错误原因有三点。

1、误把修辞作语病。

  “修辞”是“好不好”的问题,属于“锦上添花”;语病是“对不对”的问题,属于“雪中送炭”。

但考生有时会将修辞形式当作语病来看。

2、重结构而轻语义。

  在没有明确题干要求的情况下,考生往往更多的是重语法上的分析,而轻语义上的分析。

3、会粗看不擅细看。

  考生往往对主、谓、宾、定、状、补之间的毛病比较敏感,但对关联词语的搭配等细节上的毛病不太留意。

  对于上述三个答题上的“瓶颈”,要注意做到:

  抓硬伤。

只要在结构和语义上讲得“通”,就不是“病”,不要刻意追求哪一个更好。

  找出口。

在语法上无法突破的时候,再在逻辑上和歧义上进一步寻求突破,而且突破口往往落在对全句语义的理解上。

  寻细节。

语病题做到最好往往集中在两个选项的斟酌上,这时需要我们字斟句酌,而且需要我们一词一句来推敲。

这也是病句题的一个考查趋向——精细化。

  操作程序:

  对老师精选出来的例句要坚持“辨(感性)——析(理性)——改(操作)”三步走战略:

  一辨,就是能从“结构性”和“语义性”两个层面辨别正误;

  二析,就是能分析错例属于六种病句类型中的哪一种具体类型;

  三改,就是能将错例修改正确。

“改”这一点虽然不会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但它有助于考生在正误的比照中加深对各种病句类型的理解。

通过“三步走”战略,精耕细作,务求辨得准、析得清、改得正,从而真正做到精选精炼,以一当十。

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战术,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实效。

例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连日来,九江断桥边,三位河南老乡不顾个人安危、拦车救人的英雄义举被广泛传颂,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6月27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周口市的广大干群向这三位农民工学习。

B.今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回归题材电视剧也大受青睐。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剧场播出的庆回归大戏《香港姊妹》平均收视份额达15.45%以上,而另一部回归剧《岁月风云》也在八套热播,两者大有比拼之势。

C.今年5月27日,山西洪洞县公安局在一次专项行动中,在广胜寺镇曹生村查处了一起由黑恶势力操纵的非法用工、强迫劳动的恶性案件,由此引发了山西展开大规模的“打击黑砖窑、解救被拐骗农民工”。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10年农业展望报告》指出,最近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旱灾和库存减少。

而未来10年的主要原因则可能是生物燃料需求和生产的不断扩大造成的。

解析:

  B项中的“平均收视份额”是一个确数,它不能说“达15.45%以上”,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以上”删去。

C项中的“展开”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犯了成分残缺的错误,应在“解救被拐骗农民工”后补上“(的)行动”。

D项中,最后一句,可以说“而未来10年的主要原因则可能是生物燃料需求和生产的不断扩大”,也可以说“而未来10年则可能是生物燃料需求和生产的不断扩大造成的”,该项将这两种说法混在一起了,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

A项中没有语病。

所以,答案为A。

  思路点拨:

命题者在设计试题时,比较倾向于设计“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的题干要求,这主要是出于“尽量注意到六种病句类型的覆盖面”的考虑。

为此,考生在解题时就要注意到这样一个特点——每一个错项的错因应该是不同的,可以分别从六种病句类型的角度去揣摩,而且已经确定的病句的错因不会再在其他选项中出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明晰的思维走向。

例2、下面是某网站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

读后完成

(1)

(2)两题。

  今年9月23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专家指出:

我国开创性地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纯IPv6网,从而奠定了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的领先水平,让中国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中,我国已经占据先河。

  小到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大到社会生活、国防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等各个领域,下一代互联网的作用可谓“无远弗届,无所不能”,其影响和意义断非我们今天所能够设想的。

  

(1)找出文中的毛病,在它们下面画上横线,并标出①②③序号。

  

(2)把序号和改正的结果填入表中。

修改时不能改变愿意,如正确处改错要扣分。

序号

改为

 

 

 

 

 

 

解析:

  ①在“奠定了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的领先水平”一句中,动词“奠定”与宾语的中心语“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水平”改为“地位”。

因为在上文“该项目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句中,“水平”就是跟在“领先”之后的,所以命题者趁势设计了这一错点来迷惑考生。

②在“我国已经占据先河”一句中,“先河”使用不当,因为“先河”是指倡导在先的事物,而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中的作用并非“倡导者”,而是“实践者”,所以应将该句中的“先河”改为“先机”。

③在“大到社会生活、国防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等各个领域”一句中,省略号和“等”均表示省略,所以应删去省略号。

序号

改为

“水平”改为“地位”

“先河”改为“先机”

删去省略号

  思路点拨:

在解答此类综合修改类试题时,最优化的方法应是“轮次扫描法”,即对照题干中的“标点”、“词语”、“语法”等错点,分别对语段进行一次专项扫描,这种方法比对每一句话都进行多方面审视更能发现错点。

  难点例剖: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从语法的角度看,一个句子有基本的语法习惯和语法要求。

一个句子的主干,是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的枝叶是定语、状语、补语。

  例如: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句子的成分是否完整,成分间搭配是否合理,属于语法问题。

(一)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

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应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第二个分句而言,主语承接上一分句的宾语,即“答复和处理”,它和“态度”这个词不能用“是”连接,应该把“是”改为“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②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

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将第二个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性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下面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

“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

“我们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看,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

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

改为:

“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②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作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

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

“建立与加强工作”讲不通,应在“建立”前加谓语“完成”。

(3)缺宾语

  例如: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

“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4)缺定语

  例如:

这本书开拓了境界。

(句中的“开拓”不能直接支配“境界”,中间应加个定语,如“自己的精神”。

(5)缺状语

  例如:

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

(这句中的“做游戏”由于缺少必要的状语,所以似乎成了“他”做游戏给孩子们看。

应在“做游戏”前面加上“和他一起”。

(6)缺中心词

  例如:

①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那种”和“不顾……生产”都是定语,缺少中心词。

要在“生产”后边加上“的做法”,或者删去“那种”,使“不顾……生产”作句子的主语。

  ②各种拳种、器械及对打,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句子里的“拳种、器械及对打”只是定语,后边缺少被修饰的中心词“表演”,应在“对打”后加“的表演”。

2、赘余

(1)堆砌

  例如: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例如: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物价”后加了“的”,句子“物价下跌”转为短语“……的下跌”,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了使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5)宾语的中心语赘余

  例如:

国家在政策上松绑,目的是要激发地方、企业搞好经济的活力……(“搞好经济的活力”说不通。

“搞好”不能与“活力”配合,“搞好”的对象应是“经济”,而不是“经济的活力”。

应把“的活力”删去。

(6)代词赘余

  例如:

疗效型化妆品除了有一般的化妆效果外,还有药剂,其作用于皮肤,保持皮肤健康以及发挥其防止细菌感染效能。

(两个“其”的运用不合理。

“其”是代词,在句中代指“药剂”,而“药剂”在“其”之前刚刚出现,没有必要再加代词;本来句子意思很紧凑,用了“其”,反而松散脱节了。

上例可修改为:

疗效型化妆品除了有一般的化妆效果外,还有通过药剂作用于皮肤、保持皮肤健康、防止细菌感染的效能。

(7)复数表达赘余

  例如:

众多的小学生们不仅崇拜国外大牌球星,也想尝试一下穿名牌球衣的感觉。

(“众多的小学生们”中,“众多”已表达了“复数”的意思,后边的“们”就不该用了,另外,“尝试……感觉”的搭配也不恰当,“感觉”宜改为“滋味”。

(8)方位词赘余

  例如:

这些各式各样的旧家具,经过这家木器厂里敲敲打打、刮腻子、上油漆等一番美容之后,贴上某种商标,就堂而皇之地摆在某家具商城或家具展销会上。

(“经过这家木器厂里敲敲打打”中,方位词“里”赘余。

因为对旧家具敲敲打打的是“这家木器厂”,而不是“厂里”。

(9)时态表达赘余

  例如:

面对着光怪陆离的社会怪现状时,我们应该去思考、认识……(“着……时”表示进行时态,但“面对”“社会怪现状”并不是一个处于有时进行着、有时不进行着状态的动作行为,而是一种随时存在的状况。

所以,时态表达“着……时”是多余的,上例应改为“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状”。

另外,“光怪陆离的社会怪现状”中,“怪”出现了两次,意思完全相同,这样重复毫无必要,应删去“怪现状”中的“怪”。

(10)虚词赘余

  例如:

在对待这些放下武器的昔日敌人,志愿军在生活上给予了特殊的照顾,膳食标准略高于志愿军战士……(“在对待……敌人”这个短语在语法上不成立。

“在”可与方位短语搭配使用,构成“在……上”“在……里”“在……中”等结构。

上例可以在“在对待……敌人”后加上“上”,构成“在对待……敌人上”的结构,不过这与下文“在生活上”的格式重复,语句就显得累赘,因此最好把“在”删去,直接说“对待……敌人”就行了。

(11)滥用形容词造成赘余

  例如:

这样的人没有虚浮的浮浅,没有流行的时髦,不会八面玲珑投机取巧,但他们会用实实在在的真本领去创造生活。

(上例“虚浮的浮浅”“流行的时髦”“实实在在的真本领”中,都有多余的形容词。

“浮浅”就有虚浮、浅薄的意思,所以,不必用“虚浮”来修饰“浮浅”;“时髦”就指流行的事物、风尚,用“流行”修饰“时髦”也纯属多余;“实实在在”的本领,当然就是“真本领”。

所以,“虚浮的”“流行的”“真”都应删去,两个“没有”也应相应改为“不”。

  #语序不当、结构混乱

(一)语序不当

  包括句子词序失调、句子成分次序失调、分句语序失调。

1、句子词序失调

  例①:

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实际上,是地球的引力吸引苹果下坠,所以应当把“它”跟“地球”的位置对调一下。

  例②:

这个厂的群众文艺搞得好,职工们一方面利用班前班后、会前会后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厂和车间领导也很重视,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放在主语之前,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后。

如果是同一主语,在主语之后(例如:

他们一方面工作,另一方面也抓紧时间学习);如果主语不同,则在主语之前(例如:

一方面我给他写信,另一方面你也去找他谈了)。

这个句子属于后一种情况,“一方面”应提到“职工们”之前。

2、句子成分次序失调

  修饰语如果不止一项,就有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

次序安排得不合适,往往会造成语法错误,引起意义上的混乱。

  第一,定语、状语位置失调。

当然也有两种的情形,比如“进行周密的调查”,“周密”作定语,也可以说“周密地进行调查”,“周密”作状语。

但一般说来,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是不能随便挪动的。

下边的例句就不妥:

  例如:

①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②考古、历史科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①句是把本来应该作状语的成分放到了定语位置上。

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②句正相反,把本来应该作定语的成分放到状语位置上去了。

文物显然是现在出土的,不是两千多年前出土的,应该说“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第二,多项定语次序失调。

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①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这个句子的定语次序不妥。

正确的次序应该是: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性短语)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悟出这样一条规律来:

复杂的定语要放在单纯的定语前面。

所谓复杂的定语,是指由各类短语充当的定语;所谓单纯的定语,是指由单个词(特别是名词或形容词)充当的定语。

  下面的例句均有毛病:

  ①外地的住在这座大楼里的同志,今天都参加“五一”游园活动去了。

  ②广大农民表现出无比的拥护农村政策的热情。

  (这两个例子里的“外地”“无比”都是单个的词,应与“住在这座大楼里的”“拥护农村政策的”对调。

  第三,多项状语次序失调。

多项状语的次序大致为: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