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3079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docx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

D

在学校教育中,主题是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议题;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主题是指不同内容共同指向的核心问题。

以主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意即选取和确定一个主题并将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组织起来,显然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分科课程的那种纯粹以逻辑关系或价值关系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的方式有了显著的区别,这意味着通过这种形式组织的课程内容将是综合的、去边界的。

以主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综合课程的实践探索中已经取得了诸多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范例。

主题的确定以及相关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需要教师作出周密的设计,同时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主题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开发的。

在以主题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陷入如何精选课程内容的迷惘之中。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尽管没有一个以一贯之的标准或模式,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往往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但是我们至少应当明确,基于主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并不是制造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来,而是亦应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价值关系中组织课程内容。

3.以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此处所谓的问题是指与学生相关或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现实问题和现象,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内容的组织形式称为"以现象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意即确定一个与学生相关或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活动中的问题或现象,并以此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内容既有学科知识的成分,又有活动经验的要素。

这种组织形式与以主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联系在于二者皆通过确定某一核心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其区别在于主题其实是对诸多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普遍性,而以主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遵循了由抽象到具体、由演绎到归纳的逻辑;而问题则是对事物现象的表述,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性,而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归纳到演绎的逻辑。

还需要说明的是,前文中提到的概念与主题和问题同样存在着区别和联系:

其联系是此三者都是以内容的向度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其区别在于概念是对诸多现象进行高度抽象的产物,以此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内容主要停留学科知识的层面;主题是对某一类事物的概括,以此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内容既有学科知识,又有现实问题,它实现了知识与现象的衔接与统一;问题是对事物个别现象的表述,以此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内容主要停留在实践经验或事物个别特征和外在特征的层面。

正因如此,在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才有了概念中心、主题中心和问题中心之别。

4.以方法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此处所谓的方法是指教与学的方法。

一般说来,方法与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即不同的内容往往指向于不同的方法,反之亦然。

以方法为中心组织综合课程的内容有两种具体的形式:

第一,用同一种或同一类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如调查法、探究法、实验法、比较法等都能够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内容,这样在同一种方法体系中将会形成以方法为核心的内容体系;第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即从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策略对同一问题进行认识、分析和解决,如在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可以采用实际测量和观察、资料分析、集体讨论、专家访谈等方法,而每一种方法都将带来与该问题相关的不同的内容。

应当指出的是,以方法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非综合课程内容开发的专利,分科课程内容的开发也往往会在此形式中进行,这意味着以此形式开发的课程内容并非全都是综合课程的内容。

因此,需要对开发出的课程内容进行甄别,而甄别的依据则是开发出的课程内容是否是对分化的或割裂的内容进行整合的产物。

(二)内容结构

所谓综合课程的内容结构是指不同课程内容通过一定形式的组织所形成的关系和形态。

此处的关系主要是指不同内容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的权重关系,而此处的形态则是指在特定权重关系规范下所形成的综合课程内容的层级结构。

从内容整合的程度上看,综合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简单整合的内容、较高程度整合的内容、高度整合的内容和未分化的内容;从内容的属性上看,综合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整合的或未分化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直接经验,整合的或未分化的活动以及相应的活动内容、方式和规范,旨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经验或素材,在整体背景和视野中形成的态度与情感等。

这些内容在同一综合课程的内容体系中的权重关系和结构形态需要依据特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情境而定。

但就综合课程整个体系和全部内容在不同学校教育阶段中的反映来说,却有一种一般性的权重关系和结构形态,即在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较高且这种具有较高综合程度内容在综合课程的整个内容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随着年级的递升,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综合程度较高的内容在综合课程的整体内容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同样呈下降趋势,及至学校教育的较高阶段,综合程度较高的课程内容在综合课程的整个内容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至最低点。

就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权重关系而言,同样呈现出这一趋势,即在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随着年级的递升,综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及至学校教育的较高阶段,分科课程将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上述关于综合课程内容以及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权重关系和结构形态的变化可以通过下图表现出来(图3)。

综合课程及其内容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在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中遵循了这一权重关系和结构形态的变化规律,即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根据现有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其他条件,可以选择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或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鼓励各地努力创造条件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