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502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5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

1、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出生后人体最主要的造血组织是骨髓。

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形成可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循环池、边缘池。

3、血细胞计数用的是静脉血。

4、抗凝剂(anticoagulant):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使凝血过程被阻断称为抗凝。

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称为抗凝剂。

5、血常规使用的抗凝剂是:

乙二胺四乙酸盐,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6、血沉测定采用的抗凝剂是:

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

4.

7、血细胞涂片染色常用的染料是Wright染液。

(原理:

化血亲和,物理吸附)(pH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

(伊红E,—;亚甲蓝M,+)

染色反应

碱性物质

在PH为6.4-6.8条件下细胞内一些物质带正电荷,如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与带负电荷的染液伊红结合成橙红色、粉红色或橘黄色,该物质在Wright染色中称为碱性物质,又称为嗜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

在PH为6.4-6.8条件下细胞内一些物质带负电荷,如淋巴细胞胞质、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DNA,RNA,与带正电荷的染料亚甲蓝结合而染成紫色,该物质在Wright染色中称为酸性物质,又称为嗜碱性物质

中性颗粒

在PH为6.4-6.8条件下细胞内一些物质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结合,染成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细胞核

主要由DNA和碱性的组蛋白等组成,前者主要与亚甲蓝作用染成蓝色,后者主要与伊红结合成红色,故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

红细胞

①原始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胞质含有较丰富的RNA,与亚甲蓝亲和力强,故染成较浓厚的蓝色

②晚幼红细胞核网织红细胞胞质内既含有RNA,与亚甲蓝结合,又含有较多血红蛋白,因此和伊红同时结合,故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

③成熟红细胞的RNA完全消失,只有血红蛋白与伊红结合,则染成橙红色

Hb

为碱性物质

8、血液制备涂片时,血滴越大,角度越大,推片速度越快,血膜越厚,反之则越薄。

9、影响血涂片的制作和染色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涂片

血滴越大,角度越大推片速度越快,血膜越厚,反之则越薄

影响染色

不能使用肝素做抗凝剂、血膜厚薄、固定、染液pH、玻片是否洁净、室温

良好标准

头体尾分明,细胞分布均匀,两端留有空隙,血膜边缘整齐

10、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11、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小时

12、何为网织红细胞?

简述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答:

网织红细胞(Retic)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过渡阶段的细胞,因细胞质中残存的RNA经过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成现点状、线状或网织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临床意义:

评价骨髓增生能力与判断贫血类型

判断贫血类型

Retic<15x109/L,急性再障贫辅助诊断指标,

评价骨髓增生能力

1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

2 RPI是衡量有效红细胞生成的很好指标

评价疗效和作为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评价疗效

网织红细胞反应P61

治疗性试验的观察

P61

观察病情变化

溶血贫、失血贫治疗后:

1 Retic逐渐降低——治疗有效,出血得到控制

2 Retic持续不降低——病情未得到控制

13、血红蛋白分子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

14、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白SHb外的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Hi。

(目前国际推荐测定Hb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比色法)

15、掌握红细胞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具体类型

红细胞大小异常

1 小红细胞<6:

缺铁贫ID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HS、慢性感染或炎症、先天贫等

2 大红细胞>10:

叶酸、Vb12缺乏所致的巨幼贫MA,溶血贫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

3 巨红细胞>15:

MA、MDS等

4 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指同一病人的RBC之间直径相差1倍以上。

多见于贫血、巨幼贫

红细胞形状异常

1 球形红细胞:

<6,与RBC膜蛋白和骨架蛋白结构异常有关,主要见于HS等

2 椭圆形红细胞:

健康人约有1%,HE中大量有,也易见于巨幼贫

3 靶形红细胞targetcell:

RBC某些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导致,其生存时间仅为正常一半。

多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胆汁淤积黄疸、脾切除后、镰形贫

4 口形红细胞:

HST、酒精肝硬化、铅中毒、球形红增多

5 镰形红细胞:

镰形贫病人缺氧

6 棘形红细胞

7 钝锯齿形红细胞:

尿毒症等

8 泪滴形红细胞: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

9 裂片细胞:

DIC

10 红细胞形态不整:

感染、严重贫等

Hb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1 低色素性:

说明RBC内Hb含量明显降低:

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贫、铁粒幼贫

2 高色素性:

巨幼细胞贫

3 嗜多色性:

增多提示骨髓RBC造血功能活跃:

溶血贫、失血贫

4 着色不一

红细胞内异常结构

1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瑞士染色下成熟RBC或幼RBC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灰蓝色点状物,颗粒大小不等,增多常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且有紊乱现象。

常作为铅中毒诊断的筛选指标。

2 豪焦小体:

核残余物

3 卡波环:

红细胞排列异常

1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RBC表面负电荷降低,减弱排斥力,缗钱状凝集:

多发性骨髓瘤、巨蛋白血症

2 红细胞自凝现象

3 有核红细胞NRBC:

正常人没有,1周内婴儿偶见。

主要见于增生性贫血如溶血贫(最多)等

16、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

是指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标本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17、血沉及影响因素

血沉

ESR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血在静置过程中,红细胞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然下沉的距离。

影响因素

①内在因素:

1)最主要的原因是血浆中带正电荷的物质增多,使红细胞缗钱状样聚集(作用最强的是纤维蛋白原)。

2)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厚度和形态等发生改变,可影响血沉。

②生理性变化:

年龄与性别、女性经期、妊娠与分娩

③病理性变化:

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贫血

18、贫血anemia:

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

(RBC的改变必定导致Hb的改变,但不一定成正比关系)

1)RBC诊断贫血的指标:

1 RBC≥6.8×1012/L——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3.5×1012/L——可诊断贫血

3 ≤1.5×1012/L——可考虑输血

2)Hb诊断贫血的指标(临床惯用):

1 轻度贫血:

Hb≤120g/L(女性≤110g/L)

2 中度贫血:

Hb≤90g/L

3 重度贫血:

Hb≤60g/L

4 极重度贫血:

Hb≤30g/L

5 RBC≤1.5×1012/L,≤Hb≤45g/L可考虑输血

19、掌握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MCV)概念、参考值及对贫血分类的意义:

名称

概念

参考值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指红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Hct/RBC×1015/fl

成人:

82—94

1—3岁:

79—104

新生儿:

86--120

MCH

RBC平均Hb含量,指红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

Hb/RBC×1012/pg

成人:

27—31

1—3岁:

25—32

新生儿:

27—36

MCHC

RBC平均Hb浓度,指测定血细胞比容时被压紧的红细胞血红蛋白。

Hb/Hctg/L

成人:

320—360

1—3岁:

280—350

新生儿:

250--370

MCV、MCH及MCHC在贫血分类中的意义:

MCV

MCH

MCHC

意义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慢性肾病,慢性炎症,内分泌疾病,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恶性肿瘤

正细胞高色素性贫血,血管内溶血,体内溶血,高脂血症,溶血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缺铁性贫血早期

大多数贫血,主要为铁、铜、维生素B6缺乏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铁利用不良性贫血

重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增生性贫血,仍有足够补充的铁,但铜或Vb6缺乏性贫血的前几天

→/↓

叶酸、维生素B12缺乏,肿瘤,乙醇中毒

高浓度冷凝集素,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计数很少

20、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高浓度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粒系祖母细胞分化为原粒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

根据细胞动力学原理,分为:

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循环池、边缘池。

21、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计数。

白细胞增多,多由于贮存池释放和(或)边缘池的细胞进入循环池。

22、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若出现大量该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

23、血液检验中,白细胞计数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

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

绝对值X109/L

临床意义

总数

成人(4~10);

新生儿:

(15~20);

儿童:

(5--12)

高于10为增多,低于4为降低,低于2.5X109/L肯定异常

病理性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多伴核左移及毒性改变)和炎症,此外还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病理性减少见于感染、血液病、理化损伤、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N

0.5--0.7%

2—7

N占WBC的大部分,其临床意义与WBC基本相同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05—0.5

↑: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疾病、血液病、皮肤病;↓:

传染病急性期(猩红热除外)、严重组织损伤,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或垂体亢进。

嗜碱性粒细胞B

0--0.01%

0—0.1

↑:

见于过敏、炎症,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多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L

0.2--0.4%

0.8—4

↑:

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组织移植等;

↓:

见于流感、HIV、结核、药物、放射治疗、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等)。

单核细胞M

0.03--0.08%

0.12—0.8

↑:

感染、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恶性疾病、胃肠道疾病、骨髓移植等。

M减少的意义不大。

24、正常人外周血涂片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为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25、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以3叶核居多

26、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指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幼粒细胞等。

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性改变,常见于:

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等,并伴有毒性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改变。

核左移时常见WBC升高。

1 再生性左移:

指核左移伴WBC总数升高,表明骨髓造血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抵抗力强——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输血等。

2 退行性左移:

指核左移伴WBC总数正常或减少,表示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见于再障、粒细胞缺乏症时的核左移、伤寒等。

28、核右移:

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比例增多并伴有5叶核以上中性粒细胞超过3%者

1)严重者常有WBC总数减少——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

与造血物质缺乏、DNA合成障碍、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

2)常见于巨幼细胞贫和内因子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

3)炎症恢复期,一过性的核右移是正常的;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29、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1)、病理性血小板减少和增多的原因及意义:

(重点:

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PLT减少的典型表现:

躯干和四肢皮肤淤斑、紫癜。

①PLT≤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这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PLT≤60×109/L,引起创伤或手术后出血

③PLT≤10×109/L,自发性出血

状态

原因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

生成障碍

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放射性损伤、巨幼细胞贫血等

破坏过多

ITP、脾功能亢进、SLE等

消耗过多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布异常

脾肿大、血液被稀释

先天性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

CM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反应性

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等

其他

外科手术、脾切除等

(2)、生理性血小板减少:

早晨、春季、平原居民、月经前、分娩后、休息后、毛细血管血

原因未明的血小板增多多为恶性疾病,PLT≥1000×109/L常形成血栓。

30、瑞氏染色单核细胞,直径10-20μm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

31、外周血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

32、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变化,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atypicallymphocyte。

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病毒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分型

特征

Ⅰ型(空泡型、浆细胞型)

a、胞体较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

b、核为圆形、椭圆形、肾型或不规则形,染色质呈粗网状或不规则聚集呈粗糙的块状

c、胞质较丰富,深蓝色、无颗粒,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或呈泡沫状

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a、胞体较Ⅰ型细胞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似单核细胞

b、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较Ⅰ型细致

c、胞质丰富,淡蓝或蓝色,有少许嗜天青颗粒,一般无空泡

Ⅲ型(幼稚型)

a、胞体较大

b、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细致网状,可有1—2个核仁

c、胞质量较少、深蓝色、无颗粒、偶有小空泡

33、中性粒细胞升高降低的临床意义:

P72-73

1 增多:

(细菌感染:

(10-30)×109/L;深部感染或腹膜炎>30×109/L;>50×109/L提示严重感染)

1)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病因:

①急性感染(最多见)

②炎症(常见)⑤急性失血

③组织损伤⑥恶性肿瘤

④血细胞破坏⑦急性中毒

2)异常增生新增多:

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2 减少:

(<1.0×109/L极易发生感染;<0.5×109/L严重感染和疾病复发的危险性增加)

感染、血液病、理化损伤、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4、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变化的意义(中毒颗粒、中毒指数,棒状小体):

中毒指数:

含有中毒颗粒的细胞数在中性粒细胞中所占的比值。

大小提示中毒程度。

中毒指数:

1为极度,指示病情严重,0.75为重度,0.5为中度,<0.25为轻度。

特征

意义

大小不均

体积大小相差悬殊,的、不均一性增大

与内毒素等因素作用于骨髓内早期中性粒细胞,使其发生不规则分裂、增值有关

毒性颗粒

Toxicgranulation

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粒细胞颗粒粗大、大小不均、随机分布的紫黑色或深紫褐色颗粒。

与特殊颗粒生成受阻或颗粒变性有关,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出现药物性中毒颗粒增粗现象

空泡

胞质内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也可在细胞核上出现

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Dohle小体

(杜勒小体)

胞质因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嗜碱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染成蓝色或灰蓝色,直径1—2μm,与正常染色区域界限模糊

是胞质局部不成熟(核浆发育不平衡)的表现

退行性变、核变性

细胞发生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现象

常见于衰老和病变的细胞

1)棒状小体Auerbody: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早期粒细胞、早期单核细胞胞质中出现1个或数个紫红色细杆状物,长约1-6μm。

2)Faggot细胞:

一个细胞出现数个棒状小体呈束状或柴捆状排列的细胞。

3)棒状小体的意义:

棒状小体仅见于AML中,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没有,因此可用于鉴别AML和ALL。

35、掌握抗凝剂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卫星现象的临床应用

1)血小板卫星现象:

由EDTA抗凝剂诱发血小板黏附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形成花环的现象。

2)出现这种情况,若只做血涂片可用末梢采血,若必须用抗凝血可临时换用其他抗凝剂如枸橼酸盐,通常这种现象与疾病无关,但使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的血小板偏低,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即ETDA依懒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临床上应重视避免这种情况。

 

血液各指标参考值

参考值

WBC计数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儿童:

(5-12)×109/L

RBC计数

成年男:

(4.0-5.5)×1012/L

成年女:

(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WBC分类

中杆:

(1-5)%,中分:

(50-70)%

嗜酸:

(0.5-5)%,嗜碱:

(0-1)%

淋巴:

(20-40)%,单核:

(3-8)%

血红蛋白Hb

成年男:

120-160g/L

成年女: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MCV(fl)

成人:

82—94

1—3岁:

79—104

新生儿:

86--120

MCH(pg)

成人:

27—31

1—3岁:

25—32

新生儿:

27—36

MCHC(g/L)

成人:

320—360

1—3岁:

280—350

新生儿:

250--370

血沉ESR

(魏氏法)

成年男:

<15mm/h

成年女:

<20mm/h

血容量Hct

成年男:

0.42-0.49

成年女:

0.37-0,48

新生儿:

0.47-0.67

网织红计数

成年人、儿童:

0.5%-1.5%,绝对值:

(24-84)×109/L

新生儿:

2.0%-6.0%

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109/L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

(以下内容看书主要记忆大标题)

1、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包括有血细胞技术原理(库尔特原理),白细胞计数原理,血红蛋白测定原理三种。

1 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具有相对非导电性,通过恒流电场时可引起电阻及电压的变化,产生脉冲信号,脉冲数量反映细胞数量,脉冲幅度反应细胞体积,以此进行血细胞分析。

此方法为电阻抗法。

该原理为库尔特原理。

(RBC→悬浮于电解液→非导电性→电压电阻改变→脉冲信号→脉冲数量:

细胞数,脉冲幅度:

细胞体积)

2 白细胞计数原理:

三分群:

(溶血素→RBC溶解→WBC脱水,胞膜包裹有形成分→大小不同,通道不同→分为大、中、小三群→显示直方图→计算)

五分群:

(三分群基础上→鞘流技术→VCS)

电阻抗法是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核心技术。

还与其他检测机原理组合后应用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中(VCS检测技术,容量、电导、光散射技术)

3 血红蛋白计数原理:

(溶血素→RBC破裂释放Hb→Hb衍生物→检测吸光度→吸光度与Hb含量成正比→计算)

3.VCS检测技术;容量(V)、电导(C)、光散射技术(S)

1 V:

电阻抗法测细胞体积

2 C:

电导(射频)技术检测细胞大小和内部结构(包括细胞化学成分的核体积)

3 S:

检测细胞在10°-70°的散射光,反映细胞内的颗粒性、核分叶性和细胞表面结构。

4、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群包括哪些细胞

1 单核细胞M

2 嗜酸性粒细胞E

3 嗜碱性粒细胞B

4 核左移的各阶段幼稚细胞

5 白血病细胞

5、激光散射法检测原理中:

1 低角度散色光(前向):

主要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和细胞数量。

2 高角度散射光(侧向):

反应细胞内部颗粒、细胞核等复杂性。

6.准确度(accuracy):

表示测定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7.掌握血液分析仪检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保证

(1)分析前:

1 检验人员要求

2 检测安装坏境

3 验收

4 校准

5 对比

6 合适的配套试剂

7 标本的要求

8 校准物和质控物

9 参考区间的设置

(2)分析中:

1 每天开机时的检查

2 试剂及物理条件

3 标本检测

4 重视室内质量控制

5 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程序

6 报警

7 标本因素对血细胞分析仪的影响

8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复查规则

(3)分析后:

1 保留标本备查

2 实验室内结果分析

3 综合临床情况作相关分析

4 定期征求临床对检验结果的评价

5 记录和报告难以解释的检测结果

6 积极参加室内质量评价

尿液检验

1、尿液形成机制:

是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分泌3个过程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

2、蛋白尿的分类:

(1)生理性蛋白尿:

1 功能性蛋白尿(运动,低刺激,诱因消失尿蛋白消失)

2 体位性蛋白尿(直立)

(2)病理性蛋白尿:

1 肾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

2 肾前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

3 肾后性蛋白尿

3、掌握病理性蛋白尿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因受到炎症、毒素、免疫、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

1 选择性蛋白尿:

指肾小球损伤较轻,蛋白主要成分为相对分子质量为4~9万的清蛋白的蛋白尿。

2 非选择性蛋白尿指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受损,以大和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同时存在为特点的蛋白尿,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肾小管性蛋白尿

由于炎症或中毒,引起近曲小管对小分子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低,而出现的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由于肾脏疾病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

以清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为主。

肾前性蛋白尿

由于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发展但不直接造成肾脏损害而引起的蛋白尿。

主要是血液的小分子蛋白质,肾小球滤过即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蛋白质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球最大吸收能力而溢出。

多由浆细胞病、血管内溶血性疾病、急性肌肉损伤、酶类升高引起。

肾后性蛋白尿

由肾小管以下的尿路出血和渗出物进入尿液所致的蛋白尿。

包括组织性蛋白尿和假性蛋白尿。

主要见于尿道炎、出血以及尿液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等。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约1.3g/L),因为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形成血红蛋白尿。

尿液呈暗红色,棕红色甚至酱油色。

(特点:

隐血阳,镜检无RBC。

常见于蚕豆病、PNH、PCH等疾病)

◆(本周蛋白)(Bence-Jonesprotein,BJP):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有k和λ两种,轻链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3万,二聚体为4.6万,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当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轻链浓度增高,超过了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尿液中出现本周蛋白,称为本周蛋白尿。

BJP在pH4.9±0.1时,加热至40~60摄氏度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至90~100摄氏度时可再溶解,故又称为凝溶蛋白。

此为BJP的特性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