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578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docx

金牌同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检测卷

中考模拟检测卷

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Fe—56

Cu—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奶B.用水果榨成果汁

C.粮食酿白酒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海洋水族馆中,表演者需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其原因正确的是()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

C.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D.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4.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5.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烷由碳、氢元素构成

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

C.此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原子

D.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6.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8.(2015·广东汕尾)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

B.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D.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9.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

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A.NaCl、H2OB.NaClO、H2O

C.NaCl、NaClOD.NaCl、NaClO、H2O

10.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Fe3+、K+、

、OH-B.H+、Na+、

、Cl-

C.Ba2+、

、Cl-、

D.Na+、K+、

11.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

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①节约能源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X、Y、Z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15.已知可溶性盐在水中解离出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若测得某工厂废液中含有Na+、

、K+、Cl-四种离子,其中Na+、

、K+个数比为3∶2∶2,若

的个数为2n,则Cl-的个数为()

A.nB.2nC.3nD.4n

二、填空题。

(共31分)

16.(4分)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3,则m=;

(2)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n的最大值为;

(3)若m=12,则该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4)若m=18,且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17.(3分)有一盛有100mL49%硫酸溶液的烧杯,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如图所示)。

现向该溶液中缓慢注入20%的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

(1)烧杯里观察到的现象有;

(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欲使如图所示状态下的小球浮在液面,简单而又一定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18.(7分)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应是反应和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19.(3分)(2015·甘肃兰州)小强为自己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

(1)妈妈建议增加凉拌黄瓜、清炒芹菜,是从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黄瓜、芹菜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必需的;

(2)联系课本知识,小强发现妈妈增加的芹菜富含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

(3)从食谱中知道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和水六大类。

20.(4分)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

图2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填“M”或“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要使B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一种方法即可)。

(4)将1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假设水不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5分)某镇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

请回答:

(1)该镇经常下酸雨,酸雨的Ph(填“>”“<”或“=”)5.6;要粗略地测定酸雨的pH,通常用试纸。

(2)请列举一条酸雨的危害:

(3)用熟石灰处理该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填字母)。

A.废气循环利用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22.(5分)小昊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所示),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提示:

碳酸钡不溶于水)

(1)C物质是;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填序号)。

①银②氯化铁③氢氧化钾④氧化铜

三、实验探究题。

(共16分)

23.(10分)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b。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代号)。

实验结束后,通过溶解、、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可以从生成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要的药品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收集装置是(填代号),验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

24.(6分)(2015·四川资阳)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

由此猜测:

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

(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溶液。

(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反思】

(4)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

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四、计算题。

(8分)

25.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

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中考模拟检测卷

1.B【解析】牛奶变酸奶有新物质乳酸生成;用水果榨成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粮食酿白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面粉发酵后产生的有机酸与小苏打(NaHCO3)反应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

2.D【解析】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向着手心,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试剂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故A操作错误;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故B操作错误;在试管口塞橡胶塞时,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橡胶塞,以免压破试管,故C操作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操作正确。

3.D

4.C【解析】在亚硒酸钠中,Na为+1价,O为-2价,设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x,由于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

(+1)×2+x+(-2)×3=0,x=+4。

5.A【解析】乙烷由碳、氢元素组成,而不是构成,A错误;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共有8个原子核,B正确;乙烷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原子,C正确;因分子所含各种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分子中质子总数也一定等于电子总数,D正确。

6.A【解析】X与Y的从属关系为包含关系,即Y包含X。

单质包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故A正确;溶液与乳浊液为并列关系,故B错误;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和单质,故C错误;化石燃料包含煤、石油、天然气,故D错误。

7.A【解析】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A不正确;活性炭可吸附红墨水中有颜色的物质,B正确;通过相互刻画,可比较不同固体的硬度,C正确;电解水可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

8.C【解析】加碘食盐能预防甲状腺肿大,A错误;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B错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C正确;肥料和农药要适量施用,过多会导致土壤或水被污染,D错误。

9.D【解析】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NaOH与HCl反应生成NaCl和H2O,NaOH与HClO反应生成NaClO和H2O,故选D。

10.D【解析】Fe3+可与OH-结合生成Fe(OH)3沉淀,故不选A;H+可与HCO3-结合生成H2O和CO2,故不选B;Ba2+可与SO2-4结合生成BaSO4沉淀,故不选C;D中各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反应,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D。

11.B【解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都能和锌粉反应,但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的前面,因此硫酸铜会首先和锌粉反应。

滤渣N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已经和硫酸亚铁发生了反应,滤渣中肯定有铁和铜,可能有锌,滤液中肯定有硫酸锌,肯定无硫酸铜,可能有硫酸亚铁。

因为滤液中没有了硫酸铜,因此滤液的颜色不会呈蓝色,B错误。

因为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比铜(64)和铁(56)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因此滤渣N(Fe和Cu,可能有Z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12.D·13.A

14.D【解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盐酸和氢氧化钡会发生反应,氢氧化钡和碳酸钠会发生反应,碳酸钠和盐酸会发生反应,过氧化氢会转化成水,水会转化成氧气,氧气不会转化成过氧化氢,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氢氧化钠和碳酸钾不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硫酸和氢氧化钡会发生反应,氢氧化钡和碳酸钾会发生反应,碳酸钾和硫酸会发生反应,氧化钙和水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会生成氧化钙,符合题意,故D正确。

15.A

16.

(1)13

(2)8(3)+2(4)Cl-

【解析】

(1)n=3,则m=2+8+3=13。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该粒子为电中性,则n的最大值为8。

(3)m=12,则该粒子属于镁元素,镁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因此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

(4)m=18,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则是氯离子,符号为Cl-。

17.

(1)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球下沉

(2)反应产生沉淀,溶液密度变小

(3)加入浓度大于49%的硫酸

18.

(1)置换复分解

(2)CH4+2O2点燃CO2+2H2O(合理即可)

(3)Zn、NaOH(或CuO等)Zn+H2SO4ZnSO4+H2↑(合理即可)

19.

(1)维生素

(2)铁(3)无机盐

20.

(1)B

(2)N(3)升高温度(或加水)(4)不变

【解析】

(1)B试管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20℃时,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所以图2中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B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4)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1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的质量都没变,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1.

(1)<pH

(2)影响农作物生长(答案合理即可)

(3)Ca(OH)2+H2SO4CaSO4+2H2O(4)B

22.

(1)硫酸铜(或CuSO4)

(2)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复分解反应(4)③

【解析】

(1)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在提供的五种物质中,只有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C物质为硫酸铜。

(2)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则A与E反应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故A与E为碳酸钠和硫酸,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假设A为硫酸,则E为碳酸钠,而B或D之一为铁,但铁与碳酸钠不反应,故上述假设错误,因此A为碳酸钠,E为硫酸,则B为氢氧化钡,D为铁。

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

BaSO4↓+2H2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已知C物质为硫酸铜,E物质为硫酸,而D物质既与C反应,又与E反应,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③氢氧化钾(2KOH+CuSO4K2SO4+Cu(OH)2↓,2KOH+H2SO4K2SO4+2H2O)。

而①银、②氯化铁都不与硫酸铜和硫酸反应,④氧化铜只与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不与硫酸铜反应。

23.

(1)锥形瓶水槽

(2)2KMnO4△K2MnO4+MnO2+O2↑A过滤

(3)稀盐酸BC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解析】

(1)a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b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反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实验结束后,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可以从生成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要的药品是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24.【理论分析】

(1)氯化钠(或NaCl)

(2)碳酸氢钠和硝酸钠的化学式中钠原子个数为1,而标签中为2(或碳酸氢根和硝酸根化合价为-1价,而标签中显示推断酸根为-2价)

【实验结论】(3)碳酸钠(或Na2CO3)Na2CO3+BaCl2BaCO3↓+2NaCl

【实验反思】(4)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25.解: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50g-56.6g=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11744

Xy4.4g

10644=x4.4g11744=y4.4g

解得x=10.6gy=11.7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11g×100%≈96.4%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之和。

氯化钠的质量=11.7g+(11g-10.6g)=12.1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2.1g56.6g×100%≈21.4%

答: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6.4%;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