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3866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docx

发展心理学东东整理

发展心理学复习串讲

选择判断(单选多选混合,在题干上给一些信息)问答分析*2

100分钟

第一章:

1.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毕生发展(它们的概念),发展是一个多方向,多维度的,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获得,有丧失;

发展:

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的变化;用“系统”来描述变化,意指它们是有序的,模式化并且相对持久的,因此,暂时的情绪波动以及我们的外貌、思想、行为的短暂变化是不包括在内的。

“连续性”是指个体自身保持跨时间的稳定性或者对过去反映的连续性。

多方向,多维度,有获得有丧失。

毕生发展:

2.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和成熟:

学习是指个体的经历或者实践导致相对持久的变化,比如观察父母、老师以及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学习,思考和行动,对环境做出反应;成熟是个体按照基因预设的生物程序的发展,是人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进程表,比如大约1岁的时候开始行走并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成熟也是心理变化的原因。

大多数发展变化是两者共同的产物。

3.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

基本理论问题、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强调年龄特征

 

4.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普莱尔1882《儿童心理》;

5.发展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标志正式诞生;霍尔是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方法上更新了——首次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和青少年。

不仅摆脱了实验法,采取观察法和调查法搜集资料,而且研究范围包括了儿童,青年,老年,奠定了毕生发展为研究取向;《青少年:

它的心理学……》呼吁青少年是个独特的阶段,《衰老:

生命的后半生》

第二章研究方法

1.数据收集方法有哪些,适用于什么:

访谈。

问卷。

临床等(见书18)

自我报告法

访谈法和问卷法

短期内收集大量有用信息;

标准化模式可以比较他们回答

阅读、语言、社会赞许、理解问题偏差、口头表达不清楚

临床法

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有用信息,灵活地把被试当做独特个体来考察;确保被试理解问题

灵活,难以比较回答,提问题和解释结果受到主试主观影响;只适用于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人

观察法

自然观察

能研究在自然情景下实际发生的行为(适用于婴幼儿)

社会赞许与被观察影响行为;行为不是经常发生的;行为的原因难以解释;观察者效应

结构观察

用来观察自然中不常发生或者不被赞许的行为,可以通过情景设置引发,保证情景相同

在设计好的实验情景下与现实中行为不一致

个案研究

单个个体发展的详细信息,

环境不同难以对个案进行比较;不具有推广性

人种志研究

弄清文化对发展中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对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传统有丰富的描述;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受到研究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等的偏好;不能推广到其他文化背景中

心理生理学研究

无法口头报告的婴幼儿的生理和情感体验;评价人发展的生理基础

不是反应心理的完善指标

2.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包括相关设计和实验设计(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自然实验)

●相关设计和实验设计的区别

相关设计

实验设计

变量关系

相关,方向,强度

因果

变量控制

不干预

干预,严格控制

环境

自然环境

实验环境

相关设计表明变量之间相关强度的一种研究设计,尽管变量是系统相关的,但是不一定有因果相关,实验者在不干预的情况下收集数据;实验设计与相关设计不同,严格地评估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但是实验环境不能推广到自然情景中。

●发心特有的设计:

横断设计:

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群的人进行的研究设计

追踪设计:

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反复对一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

序列设计:

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反复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

微观发生设计:

发展变化发生时,对儿童进行短时间的密集观察,以探查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聚合设计:

将出生年代序列设计,时间序列设计,交叉序列设计综合起来,用于比较出生年代,年龄,测量时间三种变量

●横断和追踪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

缺点

横断设计

①能证明年龄差异,暗示发展趋势;

②花费较少,耗时较少;

③易获得大样本数据,可以采用最新测量技术

①年龄趋势反映的可能是群体差异而非真实的发展上的变化;

②只在某一时间点上观察被试,所以不能提供个体发展的数据

追踪设计

①能够提供个体发展的数据;

②能够揭示早期经历对后来发展的关系;

③能揭示个体某些方面有跨时间的相似和个体变化方式的差异

①耗时间和资金

②选择性损耗会导致样本无代表性,从而限制了结论的推广

③跨代变化使得研究结果仅适用于所研究的被试群

④被试流失

⑤练习效应

⑥无法采用改进技术

 

第三章理论(重点)

1.发心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

1)遗传/环境:

发展心理学永恒的话题之一。

个体的发展主要是遗传还是环境的结果,或者有多少取决于遗传有多少取决于环境?

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和历史根基问题;遗传只从父母那里继承的特质,才干和能力,包括遗传信息在预设的演变中产生的任何影响发展的因素,环境包括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个体学习经验和父母抚养方式等。

2)主动/被动:

个体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参与和还是环境的被动接受者,

3)连续/阶段:

变化是逐渐发生的还是突然发生的;连续性观点认为发展是小步累加的、渐进的过程,从时间上看,心理发展是平滑曲线;阶段性观点认为发展是一系列突发的变化组成的,是某种性质的质变,可以被划分为阶段,阶段之间有质的区别。

从时间上看,心理发展是阶梯状的非平滑折线。

2.弗洛伊德理论:

三我、阶段

●本我:

原始的自己,保护一切欲求、本能和冲动,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个体可以意识到的自己,执行思考、感觉、记忆等活动,遵循现实选择,为本我服务

●超我:

遵循道德原则,良心所在,是内在审查官,它要求自我运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手段满足社会所不允许的本我冲动。

●人格发展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处于本我状态,当饿了就会立刻哭闹,直到满足了才停止,丝毫不能忍耐;随着个体的发展,儿童的自我开始成熟,能够控制非理性的本我,用现实手段满足需要;儿童3-6岁时出现超我,把父母的道德观内化,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越轨行为。

●阶段:

口唇期

0-1

性本能主要集中在口唇,婴儿通过吮吸、咀嚼等获得快感。

喂养很重要,如果断奶太早,可能会过分纠缠或者过分依赖配偶,并出现咬指甲、贪吃等口唇期固着行为

肛门期

1-3

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

大小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与儿童较大冲突。

父母营造的情绪氛围有持久影响。

训练不当可能会使长大后变得压抑、肮脏或挥霍无度

性器期

3-6

性器官的刺激产生愉快,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欲望。

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化性别角色特征,和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

潜伏期

6-11

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突转移到了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中。

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价值观的内化,自我和超我不断发展。

生殖期

12以后

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这种性冲动,如果发展是健康的,婚姻和抚养孩子就可以满足这种成熟的性本能

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

●八个阶段(书42)

信任对不信任

0-1

主要任务:

学会相信别人可以照顾好自己。

照顾者如果表现不一致,可能让婴儿觉得世界是危险的,人是不可信任的。

主要社会动因是照顾者

自主对羞耻疑虑

1-3

主要任务:

学会“自主”——穿衣吃饭等。

如果不能实现,儿童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

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父母。

主动对内疚

3-6

儿童试图像成人一样做事,有时候力所不及,目标与其他人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让他们内疚。

成功解决这一危机要达到一种平衡:

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利益和目标。

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

勤奋对自卑

6-12

主要任务:

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

在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与同伴比较。

如果很勤奋,儿童会习得相关能力,感到自信,如果没有掌握这些技能,儿童会很自卑。

主要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20

从童年到成熟的重要转折点。

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否则会对自己的成年社会角色感到困惑。

主要社会动因:

社区中的同伴

亲密对孤独

20-40

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与他人结成伴侣或同伴关系。

没有建立亲密关系使个体感到孤独。

主要社会动因:

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

繁衍对停滞

40-65

主要任务:

繁衍。

要承担工作,照顾家庭,抚养孩子。

“繁衍”的标准是由文化来界定的,不能或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会变得停滞或自我中心。

主要社会动因:

配偶,孩子和文化准则

自我整合对绝望

老年期

老年人回想过去的生活,认为是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或者是失败的,没有履行承诺或者实现目标。

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生活危机的结果。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智力观、结构是图式,发展的原因:

图式和环境不平衡,通过顺应和同化,四个认知发展阶段以及各自的特点?

●智力观:

皮亚杰把智力定义为有助于机体适应环境的基本生命过程。

所谓适应,皮亚杰认为是有机体应对情境所需要的能力,例如饥饿的婴儿抓起奶瓶送到嘴边的行为就是适应性行为。

●认知结构:

皮亚杰称之为“图式”,是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

最初的图式来自遗传,婴儿的哭啼,吮吸,抓握都是天生的,有了这些图式,婴儿可以进行环境探索,在不断你成长中,是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发展的原因:

图式与环境的不平衡,需要儿童将图式组织和适应,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儿童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经验,并把新经验纳入到现有的图式中。

例如儿童认为任何能动的东西都是活的,猫会动,于是它是活的;顺应是儿童改变现有图示已纳入和适应新经验,例如儿童看到飞机虽然会动,但是并不是活的,会修改现有图示:

只有靠自己力量运动的东西才是活的。

●四个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

0-2

①客体永久性,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8-12个月有A非B错误

②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

③因果性认知萌芽:

能够运用动作达到目的,表明认识到之间的因果性

④婴儿运用感觉和动作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

出生是仅有先天反射,本阶段末习得复杂的感知动作和协调能力

前运算

2-7

①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他们按照事物外在表现来反应

②自我中心,“三山实验”,“泛灵论”,认为别人理解事物的方式是和自己一样的;错误信念:

儿童不会推理他人并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事

③中心化思维:

只注意到事物的一个方面

④不可逆性

具体运算

7-11

①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不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关系推理:

从高到低排队、具备心理序列能力

②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情境,推断他人动机的能力增强

③去中心化

④可逆、守恒

形式运算

11-

①通过运算(对思维本身的思考)使认知思维得到重组,思维是系统和抽象的

②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喜欢做假象推断,理想主义、假想观众

③假设演绎推理(基于假设进行思维)、归纳推理(产生假设然后验证)

5.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念:

强调社会文化,不同于皮亚杰,认为学习先于成熟,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认为:

①儿童通过与社会中成人的合作交流,获得文化价值观,信念和问题解决策略;②认知发展是一个社会文化传递的活动;③认知发展发生于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文化影响着认知发展

学习先于成熟:

赞同皮亚杰的儿童是积极探索者的观点,但认为儿童许多“发现”产生于合作指导学习中。

最近发展区:

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下解决问题的潜在水平的差距。

支架、指导性学习、去情境学习;在最近发展区做游戏:

象征性游戏;教育意义:

合作学习、教师是指导者与参与者

6.习性学:

印刻和关键期的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理论。

●印刻:

刚刚出生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活动的物体后,并不会对其他物体有跟随反应。

●关键期:

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如果发展中的有机体接收到适宜的刺激,就会展示出生来固有的某种适应性的发展模式

●敏感期:

特定能力或行为出现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过了敏感期还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比较困难)

●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

•微观系统:

个体实际参与的直接环境(包括角色关系和活动)

•中间系统:

个体的直接环境或微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外层系统:

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系统。

(如父母的工作环境)

•宏观系统:

个体发展所处的大文化或亚文化环境(广阔的意识形态)

第四章胎儿期

1.三个阶段:

知道名称和时间

受精卵期:

受孕到受精卵完全固着在子宫壁上;1-3周

胚胎期:

3-8周

胎儿期:

9周-出生

2.知道新生儿的两类反射——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什么反射会丧失掉?

生存反射:

呼吸、眨眼、瞳孔、觅食、吮吸、吞咽

原始反射:

巴宾斯基、手掌抓握、摩罗、游泳、行走——后来都会消失

3.行为遗传学:

常用方法:

选择性繁衍和家谱研究

家谱研究:

双生子设计(一起抚养的同卵、异卵)、领养设计(遗传、环境)

4.遗传系数的计算和原理(只要知道怎么估计就可以)

遗传力系数:

H=(r同卵-r异卵)×2

非共享环境:

NSE=1-r一起养育的同卵

共享环境:

SE=1-H-NSE

第五章婴儿

1.生理发育:

大脑偏侧化

有些人认为大脑两半球开始分化并偏侧化在整个儿童时期都在一步步进行,直到青春期还没有完成。

例如,子宫内的胎儿大约2/3右耳朝外,可能具有右耳优势;出生的第一天起,言语在左半球的脑电比右半球多……大脑的两半球似乎先天就具有特定的程序来决定两半球的不同功能,而且在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分工了。

但是,出生时候大脑并没有完全分化,在整个儿童期变得越来越依靠某一特定半脑去执行特定功能。

左右利手在2岁左右很好地建立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偏侧化会越来越强。

2.感知觉研究:

特殊的研究方法:

视觉偏好,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视悬等

●习惯化方法:

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个体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不再做出反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者心跳频率变化);去习惯化:

刺激发生变化而引起反应增加的现象。

●视觉偏好:

一种获取婴儿知觉发展信息的方法,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的刺激物,看他喜欢哪个(时长)。

●诱发电位:

在婴儿头部放置微电极,记录脑电波

●高振幅吮吸:

基线,当喜欢刺激,会吮吸使它出现

●视崖:

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

3.客体永久性

皮亚杰观点:

反射活动(0-1月)

追寻移动的物体,物体消失不再理睬

初级循环反应(1-4月)

有意识地看着物体消失的地方

二级循环反应(4-8月)

寻找部分被隐藏起来的物体

二级循环反应协调(8-12)

已经具有客体概念的明显迹象;能够去寻找并发现显然没有被转移的物体;A非B错误

三级循环反应(12-18)

寻找并能发现显然被转移的物体

符号问题解决(18-24)

客体概念已经形成,即使没有看到物体被转移,也能去寻找并找到

一些人认为被低估了

4.社会性发展:

依恋的概念,和依恋有关的焦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依恋的测量方法——陌生情景发,依恋的类型,影响不同类型依恋的因素,面对不同类型的婴儿如何教养

●依恋的概念:

婴儿与抚养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持久的情绪联结,婴儿和抚养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并表现出一副、身体接触、追随等行为。

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

1.依恋对象选择性

2.身体亲近

3.慰藉和安全感

4.破坏后,焦虑和痛苦

5.行为、情感呼应有和谐性

●与依恋有关的焦虑:

陌生人焦虑:

婴幼儿与陌生人接近时产生恐惧和戒备;8-12个月出现,1岁多慢慢消失、

分离焦虑:

婴幼儿同依恋对象分离是表现的恐惧和戒备;6-8月出现

●依恋的测量方法:

陌生情境法

场景

事件

观察的潜在依恋行为

1

主试带领家长和儿童进入实验室,离开

2

家长在一旁看着儿童玩

家长作为安全基地

3

陌生人进入,坐下,与家长交流

陌生人焦虑

4

家长离开,如果婴儿感到不安,陌生人给予安慰

分离焦虑

5

家长返回,和婴儿打招呼,如果婴儿感到不安给予安慰,陌生人离开

重聚行为

6

家长离开

分离焦虑

7

陌生人进入给予安慰

接受陌生人抚慰能力

8

家长返回,和婴儿打招呼,如果婴儿感到不安给予安慰,用玩具吸引婴儿

重聚行为

●依恋类型

•安全性依恋:

喜欢和亲密伴侣在一起,把她当做安全基地;母亲在,独自探索;母亲离开,明显不安;母亲返回,温暖回应;感到压抑会寻求身体接触来缓解,母亲在时对陌生人随和大方。

•抗拒性依恋:

强烈的分离抗拒。

婴儿希望和照料着保持接近,但对照料者主动接近又表现出抗拒或者重聚时的生气。

对陌生人相当戒备,即使母亲在场也如此。

•回避型依恋:

很少分离抗拒,对照料者主动接近很冷漠,对陌生人也忽视和回避

•组织混乱依恋:

可能是最不安全的。

重聚时矛盾行为,接近然后突然回避

●依恋的影响因素

(1)母亲的养育方式

母亲能否敏锐地、适当地对婴儿行为作出反应、积极同婴儿接触等都影响着依恋的形成。

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对婴儿反应及时,体贴得当;回避型依恋的母亲对婴儿有过多的刺激,比如唠叨,使婴儿不愿理睬;抗拒型的母亲对婴儿的反应不及时,使婴儿情绪受挫。

(2)家庭因素和文化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例如家庭结构、家庭气氛、重大变故等,也会影响婴儿依恋的发展。

文化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例如在日本,反抗型婴儿比较高,可能是因为母亲很少将孩子留给陌生人。

而德国的回避型儿童比较多,他们看中孩子的独立性。

(3)婴儿的心理特点

婴儿气质是最早表现出来的特点,婴儿气质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否符合婴儿气质特点,决定了婴儿依恋的类型

5.婴儿的气质类型

●容易型(40%):

随和的儿童,脾气平和,情绪较为积极,对新事物较为开放和适应。

生活有规律,可以预测。

●困难型(10%):

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

他们对改变常规有过度的反应,对新事物和人适应较慢

●迟缓型(15%):

不怎么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人和环境适应较慢。

但是与困难性儿童不同,他们对新刺激反应较为温和,不会过激和消极。

例如,他们不要人抱的时候会往别处看,而不是又踢又叫。

第六章幼儿

1.前运算阶段特点(自己看看啊我不多说每一张的阶段什么的不单独说了啊)

(1)符号功能的出现,有表征知识。

能够在符号水平上进行思维,由于具有表征知识,可以对不再眼前的事物思考

(2)象征性游戏。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得到发展

(3)泛灵论、中心化、不守恒、不可逆

(4)自我中心

2.性别角色?

概念?

儿童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性别认同:

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

•性别稳定性:

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性别恒常性:

对性别基于生物特性的不变特征的认识,它不依赖于事物表面特征,不随着人物的发型、服饰等变化而变化。

3.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

经历阶段——性别认同,稳定,恒常

性别角色认同第一步是区分男性和女性,并把自己归类。

2-3岁,能够明确表达出他们的性别,但不能认识到性别不会改变的事实,没有恒常性和稳定性。

3-4岁儿童获得性别稳定性,知道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6-7岁获得性别恒常性,理解性别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特征,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形成稳定的、以为来为指向的性别认同。

性别刻板影响严重。

4.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攻击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有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这个理论在说什么)

●亲社会行为:

任何对他人有利的行为,例如与他人共患难,帮助或援救他人,合作或者简单安慰他人使他人心情好起来

●攻击行为:

一种意图伤害他人且令被伤害者尽力回避的行为。

•敌意性攻击:

主要目标为伤害他人的一种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

主要目标为赢的物品、空间或权利

•报复性攻击:

实际或想象的挑衅引发的

•关系攻击:

旨在破坏对手的自尊、友谊或社会地位的行为,如责骂、排斥等

●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书505

道奇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解释儿童是如何采用攻击或非攻击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包括6个认知步骤。

受伤害儿童首先对社会线索进行编码和解释(肇事者的反应是什么,他是否有意这样做),获得线索含义后,儿童要设立一个目标(用以解决当前问题),生成和评价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采取的策略,最后选择和实施一种反应。

儿童的心理状态能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加工。

1.编码社会线索

2.解释社会线索

3.构建社会目标

4.产生问题解决策略

5.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

6.实施反应

心理状态:

过去的社会经验

社会期待

社会规则知识

情感/情绪调节技能

 

5.心理理论的概念和经典测量任务

●心理理论:

个体有关心理活动的概念,是指儿童如何定义心理活动以及如何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和预测。

(有关“人类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的心理状态并不总是被他人共享或所知的”的知识);PPT:

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互相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

●经典测量任务:

•错误信念任务:

巧克力去哪里找?

但计划骗某人时没有表现错误。

•表面/真相识别?

不为表面所迷惑,能在头脑中保持其真正属性的能力。

前运算儿童缺乏;把狗带上猫的面具

•三山实验?

•守恒实验?

杯子倒水、两排珠子谁多等

6.自言自语和社会性言语(涉及到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观点)

皮亚杰把儿童自我指向的言语成为自我中心言语,并认为它只是反映了儿童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对认知发展作用甚微。

这种言语发展到前运算阶末期逐渐社会化,而自我中心逐渐减少,皮亚杰认为这是自我中心降低(认知发展)促进言语的另一个例证。

维果斯基不像皮亚杰那样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或自我中心言语在建构新知识时没什么作用,他认为一个儿童的自我言语会转变为认知自我指导系统,这一系统会对问题解决活动进行调整,并且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

●社会性言语:

第七章

1.策略的定义和发展阶段

●策略:

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有意采取的心理操控活动

●发展阶段:

18-36个月大的婴儿开始采用一些简单的策略寻找物体。

学前儿童能够使用策略,但所使用的策略简单,有效性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幼儿并非缺乏策略或认知能力,只是存在策略产生缺陷,尽管可能有效地使用,但是他们自己不会自发产生出这些策略;儿童有时会表现出策略无效使用。

从策略产生缺陷和策略无效使用来看,策略发展是一个缓慢不均衡的过程。

另一本书:

儿童学习策略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缺陷到完善的过程。

弥勒认为,儿童学习策略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不能使用策略的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要么自发地使用策略,要么在他人要求下或暗示下使用策略;②部分使用或使用策略的某一变式,即有些场合儿童会使用策略,有些场合又不会;③完全使用策略但不受益,儿童能在任何场合使用策略,但是使用并没有带来成绩提高,也就是策略无效使用;④使用会受益阶段

斯格勒的研究发现,儿童在早期多使用单一策略,当儿童的作业由非技能向技能转变时,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